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在审判实践中诉的确定_第1页
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在审判实践中诉的确定_第2页
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在审判实践中诉的确定_第3页
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在审判实践中诉的确定_第4页
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在审判实践中诉的确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在审判实践申诉的正确选择陈君进我国对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对人身损害案件的司法解释出台之后才逐步开始有部分学者对这责任形态开始研究。由于我国没有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不真正连带责任,同时也缺少司法审判相关案件处理的积累,而且理论界对不真正连带责任也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使从事审判的法官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处理此类案件;加上近几年来许多法官由于错判案件而受责任追究和当事人的报复,从而导致许多法官习惯于形式推理,对于法律规定模糊、法律存在漏洞,不会也不敢运用辩证推理的方法,最后只是简单地对案件作出处理,这导致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遇到许多法律适用问题,

2、其中如何选择正确之诉也成了司法实践难题之一。一、起诉时如何选择正确之诉争议情形(一)、分别起诉情形的处理“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民事权益发生争议或者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时,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给予司法保护的诉讼行为1”在我国理论界有的学者认为:“原告对于不真正连带责任中的责任人,有权选择同时起诉,或只起诉其中一债务人,或分别起诉不同的债务人。2”但也有学者认为:“原告只能择一起诉,不能同时或先后起1齐树洁.民事诉讼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243.2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75.诉。一旦起诉一债务人,则丧失了对其他债务人的诉权。3”对于这

3、两种不同的观点,争议在于原告在数个请求权并存的情况下,是否只能选择行使一个请求权。笔者认为,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债权人对各债务人享有独立的请求权,各债务人独立对债权人负履行全部债务的义务,原告对各债务人均有实体法上的诉权,原告可以选择一部分或全部债务人同时或先后向法院提起起诉。“只要原告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受理。4”无理由对原告的起诉不予受理,或者要求原告变更诉讼请求、诉讼当事人或者法院依职权追加诉讼当事人。因此,在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中不管原告如何选择被告,法院都应予以充分尊重原告的选择。但是在原告选择分别起诉各债务人的情形下,则存在原告可能得到两个胜诉的判决,获得双

4、重赔偿,这违背了我国民事赔偿的救济原则,构成了不当得利。在这种情况下原告应如何返还不当得利,这就让审判活动变得更加困难了。所以这也正是有些学者认为应限制原告同时向不真正连带责任人分别提起诉讼的原因。但笔者并不赞同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只要原告符合诉讼法的起诉条件,原告就应享有起诉的权利,法院就应该受理。因为笔者认为对于那种已在第一次诉讼判决中得到赔偿的原告进行第二次起诉时,其他的债务人应享有抗辩权,如果其他债务人提出抗辩,法院就应当基于审查,在能够确认原告已经在前一个诉中获得足额赔偿的,那么法院则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驳回原告的第二个诉求。这样就可以解决原告因分别起诉债务人而3杨立新.侵权法

5、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642.4李祖军.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196.得到双重赔偿的问题了,所以笔者认为不应限制原告同时向不真正连带责任人分别提起诉讼。(二)、合并起诉情形的处理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中各责任人是否可以在同一个案件中作为共同被告进行审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5”但是在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中,不真正连带责任既包括性质相同种类法律关系,如基于数个侵权行为,也包括性质不同种类的法律关系,如违约行为和侵权行

6、为的竞合。在原告一并起诉各债务人时,如果诉讼标的为同一种类,则法院可以依民事诉讼法第53条的规定,在被告没有异议的情况下,按照普通的共同诉讼进行处理。但是对于诉讼标的为不同种类,法院能否将该案合并审理,对于这一问题,不管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审判活动中,都存在着不同意见。有的学者与法官认为:“当债权人同时请求全体债务人清偿时,由于法律关系各不相同,故不能作为共同诉讼对待;冏”合并审理不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是一种程序违法的审判活动;但是也有一些学者与法官则主张,只要受理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的法院有管辖权,该法院就可将该案作为普通共同诉讼案件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使债权人的合法权利得到维护,同时也有利于简

7、便审判程序和节约司法资源。李祖军.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83.6张凤翔.连带责任的司法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9.二、选择正确之诉之我见(一)、应当允许原告先后起诉数个债务人。王利民教授认为“不真正连带债务是数个请求权竞合产生的债务,且属于广义请求权竞合。当两个或两个以上请求权目的相同,又无其他约定时,债权人可以择一行使,也可以同时或先后行使数个请求权。7”对此笔者赞同他的观点,而且笔者认为民法属于私法,强调当事人意思自治,当事人对其所享有的诉权应当具有选择权。基于民事赔偿具有补偿性,任何人都不应从他人的违法行为中获得利益,因此当原告在前一个判决中

8、已经实现足额的债权时,则原告就不得再向其他债务人提起诉讼;如果在第一个判决后原告未能实现足额的债权时,则原告可以依据其他请求权向法院就剩余未实现的债权对其他债务人提起诉讼。对于原告可能因为获得两个胜诉的判决而得到双重赔偿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这种方法解决。当原告先后起诉数个债务人时,法院依据原告是否符合起诉条件而决定是否受理。只要原告起诉符合条件,法院就应依法予以受理,确保原告的诉权得以实现。但是对于原告就同一个案件事实,要求各债务人相同或者部分相同赔偿时,我觉得法院可以依法审查,当发现这种情形时,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五款的规定对后受理的案件予以中止审理。当第

9、一个判决实现了原告的所有债权,则法院可以依据债权人的权利已经实现而将后受理的案件以终止审理的方式处理。如果第一个判决并未实现原告的所有债权,则此时法院可以恢复审理,对原告在第一个判决中还未实现的债权范围内进行判决。这样不仅可以使原告的诉权得到保障,同时也防止了原告因先后起诉数个债务人而获得双重赔偿情形的发生。(二)、应当允许原告同时起诉数个债务人。虽然原告对各不真正连带责任人具有独立的请求权,可以分别起诉各债务人,但笔者认为,只要在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中受诉法院对该案有管辖权,受诉法院也应当允许原告同时起诉数个债务人,其理由如下:首先,允许原告同时起诉数个债务人不仅能够及时、全面地维护原告的合法

10、权益,而且还可以避免原告因先后起诉各债务人胜诉而获得双重赔偿的情形发生。止匕外,还可以节约诉讼成本和国家的司法资源,对于当事人和国家都有利。其次,允许原告同时起诉数个债务人合并审理此类案件,能够避免法院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提高诉讼效率。最后,原告同时起诉数个债务人,可以防止因原告遗漏当事人所带来的败诉风险,同时也避免了起诉后因追加当事人而造成诉讼时间的拖延,从而能够更快、更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体现法院为民、便民的精神。三、选择正确之诉的意义由于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不仅具有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使债权人能够充分实现债权;而且还能保护各责任人的合法权益,

11、使责任人免受连带债务之重负,从而平衡各方当事人切身利益的制度。因此,在审判实践中能够选择正确之诉,不仅能够使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维护,而且也能够提高审判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从而使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为司法服务。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

12、、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思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g。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