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熔炼技术操作条件电极_第1页
电炉熔炼技术操作条件电极_第2页
电炉熔炼技术操作条件电极_第3页
电炉熔炼技术操作条件电极_第4页
电炉熔炼技术操作条件电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炉熔炼技术操作条件电极    大型电炉一般采用自焙电极,低于500kVA小型电炉也可以采用炭素电极或石墨电极。    一、电极壳    自焙电极的外壳用薄钢板焊接或轧制件铆接而成,外壳上钻有直径35mm的小孔以排除壳内挥发物(如用标准电极糊,可设一定数量排气孔;用密闭糊,则可不必开孔)。内设筋片若干片。    自焙电极壳的有关尺寸见表1。    自焙电极的筋片形式见图1。表1  自焙电极壳尺寸,mm电极直径钢板厚度筋片个数筋片高度三角

2、形尺寸2003000.60.923个456035×35×503006000.91.345个6015080×80×1006009001.31.457个150200130×130吰.079个200300170×170×200图1  自焙电极的筋片形式图    云冶电极壳规格为:    (一)材料规格    钢板型号:P3F普通钢板    化学成分,%:C0.18;

3、Si0.2;Mn0.41;P0.025;S0.033。    物理规格:2000×1000×1.5mm     (二)电极壳制作规格(mm)炉号直径长度筋片高筋片个数三角形筋片规格三角形个数1号110010002608个150×2003个2号120010003008个170×1703个    为加强电极的抗拉强度,在电极壳中心焊接两根直径18的螺纹钢。    自焙电机外壳用钢的耗量,一般为电极糊耗量的5%。  

4、60; 二、电极糊    电极糊用无烟煤、焦炭、煤焦油和沥青制成。块状电极糊每块重约2530kg,经破碎后装入电极壳内。其块度以能在相邻两筋片间自由落下为准,一般为2040mm。国外有的工厂采用颚式破碎机破碎电极糊。    生产操作时,电极糊面高度即铜瓦上电极糊装料高度一般为0.51.5m。    电极糊要保持清洁,防止泥沙等杂物混入。不同厂的电极糊要分别堆存。    目前国内几家工厂产电极糊物理化学性质列于表2。表2  国产电极糊物理化学性质数据表(一)产地固定炭

5、,%挥发分,%水分,%灰分,%灰分成分,%SiO2FeAl2O3MgOCaO吉林6970190.451036.0321.320.243.771.8贵阳76.2522.380.8214.3538.8320.1820.564.174.17上海79.2911.990.58.7229.0133.3816.628.923.12昆明71.6417.340.7210.3449.3713.3618.991.63.42续表2  国产电极糊物理化学性质数据表(二)产地堆积密度,t/m3密度,t/m3软化点,烧结气孔率,%物理规格,kg/块电阻率,mm2/m抗压强度,MPa附注吉林1.511.888220

6、121514925.49云冶使用贵阳1.611.93862524818.14上海1.571.81722430926.48昆明1.711.917516183    在工作过程中,电极上部焙烧的部分逐渐下降,当接近高温带时,逐渐烧结。图2为前苏联北方镍公司矿热电炉的电极内电极糊在不同高度下的温度变化。图2  自焙电极糊沿电极高度的温度变化    在区间内,温度为5070,电极糊软化并与原先加入的电极糊表面牢固地粘结起来;    在区间内,即在铜瓦区,电极糊的温度从70升到300,电极糊粘结剂中的挥发

7、物开始挥发;    在区间内,电极烧结,大量挥发物在400540时挥发出来。在730时,电极糊内的挥发物全部挥发,烧结过程完结;    在区间内,电极以完成了进入工作状态的准备,其温度超过900。    不同温度下自焙电极,电极糊的物理性质列于表3。表3  不同温度下自焙电极、电极糊的物理性质温  度  电阻率       ·mm2/m 极限抗压强度     

8、;  MPa物理状态259000块状10016400流体20014800可塑性流体30010000流体400600011.7焦化过程500225029.42焦化过程600125042.17焦化过程70050053.94焦化基本完成80035053.94焦化基本完成90082.353.94焦化完成100064.753.94焦化完成120055.1焦化完成    三、电极钢带    云冶采用UR63型炭素冷轧钢带和20号钢带。    其规格如下:    (一)元素含量,

9、按部颁标准(): C0.20.3;Si0.17 0.37;P0.04 ;S0.04;Cr0.25;Ni0.25。    (二)抗拉强度:20号钢带为550800MPa,伸长率小于2%。    (三)物理规格:3000×300×1.5mm。    四、电极的升降    中小型电炉电极升降采用卷扬驱动,大型电炉电极升降采用液压装置。一般直径为11001200mm的自焙电极重量达1820t,需用35t卷扬机。电极升降速度可按表4选取。表4  自焙电极的

10、升降速度自焙电极mm5007009001100升降速度m/min0.70.90.60.80.50.70.40.6    电极下降速度一般比提升速度慢2025%,以免电极下降时电流发生过大的波动。如果发生故障时能较快的提升电极。    大型电炉每次下放电极的长度不超过150200mm,下放相隔时间一般不少于炉子全负荷工作6h,故每天的下放长度一般不超过400600mm。下放操作时带电进行的,但一般要降低负荷4060%,以免烧坏电极壳。下放完毕后1030min内逐渐恢复正常负荷。云冶每次下放不大于150mm,连续下放不超过400mm,下放

11、时,每相电流不超过50A,降低负荷为原来的50%。    五、电极密封    电炉电炉熔炼时大量冷空气电极四周空隙漏入炉内,致使烟气量增大,烟气中S02浓度降低。目前熔矿电炉电极密封方式较多,常用的有:    (一)采用靠近炉子侧壁的循环气体密电极。该法系利用从炉子排出的气体通过支管将气体通入电极周围的喷嘴,把溢出的气体压人炉中。图3为循环气体密封示意图。图3  循环气体密封示意图    (二)折叠式密封装置  该装置由三个直径递增的钢制上、中、下部密封圈

12、组成,其相对间隙为3050mm。每段密封圈高度为350mm左右,三段总长为1050mm,略大于或等于电极行程。整个密封圈用三根吊链沿周边成120°角固定于夹紧圆环上,它随电极上升而上升,随电极摆动而摆动。始终将电极与炉顶接触处的间隙密封。折叠式电极密封装置见图4。图4  折叠式电极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1下吊环;2下密封圈;3中密封圈;4上密封圈;5上部吊环;6密封填料;7吊链;8炉顶;9电极;10夹紧圆环;11电极夹持器    (三)采用在电极周围用填料圈密封,或采用水冷密封圈密封电极孔。图5为固定式水套密封装置结构图。通过弹簧和油缸的作用使锥形环上升时,锥形环的斜面就对颚板产生足够的压力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