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黄 疸疸概念:概念: 由于血浆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巩膜、由于血浆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称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称为为(chn wi)黄疸黄疸。第一页,共十九页。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一)胆红素的来源(一)胆红素的来源1、衰老、衰老(shuilo)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占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占80%2、旁路性胆红素:骨髓内的幼红细胞有少量的血、旁路性胆红素:骨髓内的幼红细胞有少量的血红素被分解为胆红素;红素被分解为胆红素;3、组织中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细胞色素、肌红、组织中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细胞色素、肌红蛋白等裂解为胆红素。
2、蛋白等裂解为胆红素。第二页,共十九页。(二)胆红素的生成二)胆红素的生成衰老的红细胞被单核衰老的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后,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后,其中的血红蛋白分解生成血红素,其中的血红蛋白分解生成血红素,血红素在酶的作用下形成胆红素。血红素在酶的作用下形成胆红素。此种胆红素未经肝脏此种胆红素未经肝脏(gnzng)处理,即未与葡萄糖醛处理,即未与葡萄糖醛酸基结合,故称酸基结合,故称未结合型(非酯型)胆红素。未结合型(非酯型)胆红素。又称间接胆红素。又称间接胆红素。第三页,共十九页。(三)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三)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1、摄取:、摄取: 未结合型胆红素随血液循环运行到肝脏后,脱去白
3、未结合型胆红素随血液循环运行到肝脏后,脱去白蛋白进入肝细胞,与细胞内载体蛋白(蛋白进入肝细胞,与细胞内载体蛋白(Y、Z蛋白)结合,蛋白)结合,被送到滑面内质网。被送到滑面内质网。2、结合:、结合: 未结合型胆红素在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未结合型胆红素在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GT)作用作用(zuyng)下,形成下,形成结合型(酯型)胆红素。又称直接结合型(酯型)胆红素。又称直接胆红素。胆红素。3、排泄:、排泄:结合型胆红素结合型胆红素 形成后,由肝细胞分泌到毛细胆管。形成后,由肝细胞分泌到毛细胆管。第四页,共十九页。胆红素的正常胆红素的正常(zhngchng)代谢代谢第五页,共十九页。(四)胆红素
4、的肠内代谢四)胆红素的肠内代谢结合型(酯型)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后,在细菌的结合型(酯型)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后,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尿(粪)胆原作用下,形成尿(粪)胆原;粪胆原在肠道下段与空气接触后氧化为粪胆素随粪便排粪胆原在肠道下段与空气接触后氧化为粪胆素随粪便排出体外出体外;小部分粪胆原由肠道吸收经门静脉回肝,大部分小部分粪胆原由肠道吸收经门静脉回肝,大部分随胆汁排入肠,形成肝肠循环随胆汁排入肠,形成肝肠循环(xnhun);小部分进入体循环经肾随尿排出。小部分进入体循环经肾随尿排出。第六页,共十九页。二、二、|黄疸的分类黄疸的分类(fn li)1、根据发病学原因分为:、根据发病学原因分为
5、: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2、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分为:、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分为:肝前性黄疸肝前性黄疸肝性黄疸肝性黄疸肝后性黄疸。肝后性黄疸。3、根据血清中增多的胆红素的种类分为:、根据血清中增多的胆红素的种类分为:非酯型非酯型黄疸黄疸、酯型、酯型黄疸黄疸第七页,共十九页。三、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三、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一)溶血性黄疸:(一)溶血性黄疸:病因病因:各种原因:各种原因(yunyn)引起的溶血:引起的溶血:免疫性因素:如异型输血、新生儿溶血等免疫性因素:如异型输血、新生儿溶血等生物性因素:如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脾功能亢生物性因素:如病毒、细菌
6、感染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红细胞被破坏进,红细胞被破坏理化因素:如大面积烧伤引起的溶血理化因素:如大面积烧伤引起的溶血遗传因素:如蚕豆病。遗传因素:如蚕豆病。第八页,共十九页。发病机理及特点发病机理及特点: 1、血清非酯型(未结合型)胆红素浓度升高血清非酯型(未结合型)胆红素浓度升高: 由于胆红素的生成超过肝脏处理的能力,故血清非酯型由于胆红素的生成超过肝脏处理的能力,故血清非酯型(未结合型)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间接反应(未结合型)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间接反应阳性。阳性。2、粪(尿)中粪(尿)胆素原增多粪(尿)中粪(尿)胆素原增多(zn du): 由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7、酯化和排泄功能代偿性加强,进入由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酯化和排泄功能代偿性加强,进入肠内的酯型(结合型)胆红素增多,肠内粪胆原增多,进一步氧化肠内的酯型(结合型)胆红素增多,肠内粪胆原增多,进一步氧化形成的粪胆素也增多并使粪便颜色加深。由此经肠吸收入血再经肾形成的粪胆素也增多并使粪便颜色加深。由此经肠吸收入血再经肾排出的尿胆素也增多。排出的尿胆素也增多。3、尿中无胆红素:尿中无胆红素: 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入血与白蛋白结合牢固,不能通过肾小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入血与白蛋白结合牢固,不能通过肾小球排出。球排出。第九页,共十九页。(二)肝细胞型黄疸(二)肝细胞型黄疸病因病因:肝对胆红素的处理包括:肝细胞
8、对胆红素的摄:肝对胆红素的处理包括: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酯化)和分泌排泄三个过程。取、结合(酯化)和分泌排泄三个过程。 1、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运载功能障碍:见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运载功能障碍:见于肝细胞内载体蛋白不足或缺乏,使肝细胞从血中摄取肝细胞内载体蛋白不足或缺乏,使肝细胞从血中摄取胆红素能力胆红素能力(nngl)降低,导致血中非酯型(未结合型)胆降低,导致血中非酯型(未结合型)胆红素增多。如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红素增多。如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服用磺溴肽药物,药物与载体蛋白竞争性结合,抑服用磺溴肽药物,药物与载体蛋白竞争性结合,抑制肝对胆红素的摄取。制肝对胆红素的摄取。第
9、十页,共十九页。2、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酯化)障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酯化)障碍: 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造成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造成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基转移酶缺乏(quf),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酯,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酯化)障碍,导致血中非酯型(未结合型)胆红素化)障碍,导致血中非酯型(未结合型)胆红素增多。增多。如肝炎等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如肝炎等引起的肝细胞损伤、 新生儿生理性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非溶血性家族性黄疸。疸、新生儿非溶血性家族性黄疸。第十一页,共十九页。3、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分泌排泄障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分泌排泄障碍:在肝细胞内形成
10、的酯型胆红素必须在肝细胞内形成的酯型胆红素必须(bx)经细胞器的经细胞器的作用,才能分泌到毛细胆管;作用,才能分泌到毛细胆管;然后再经各级胆管向肝外排泄。然后再经各级胆管向肝外排泄。以上任何一处发生障碍,均导致导致血中酯型以上任何一处发生障碍,均导致导致血中酯型(结合型)胆红素增多。(结合型)胆红素增多。第十二页,共十九页。 4、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综合处理功能障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综合处理功能障碍:见于急性或慢性肝细胞损伤,如感染、中毒、见于急性或慢性肝细胞损伤,如感染、中毒、肝硬变、肝癌等肝硬变、肝癌等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酯化)和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酯化)和分泌排泄泌排泄(
11、pixi)均发生障碍,导致血中酯型与非酯均发生障碍,导致血中酯型与非酯型胆红素均增多。型胆红素均增多。第十三页,共十九页。发病机理及特点发病机理及特点:血清酯型与非酯型胆红素均升高:机理见上血清酯型与非酯型胆红素均升高:机理见上粪中粪胆素原减少尿中胆素原增多:粪中粪胆素原减少尿中胆素原增多:由于肝细胞排泄由于肝细胞排泄(pixi)功能减弱,进入肠道的酯型胆红素减少,功能减弱,进入肠道的酯型胆红素减少,所以粪中粪胆素原含量减少,粪便颜色变浅;所以粪中粪胆素原含量减少,粪便颜色变浅;但因肝细胞的摄取功能障碍,从肠道回肝的尿胆素原经体循环到肾但因肝细胞的摄取功能障碍,从肠道回肝的尿胆素原经体循环到肾
12、由尿排出增多,故尿中尿胆素原增加。由尿排出增多,故尿中尿胆素原增加。尿中有胆红素:尿中有胆红素:由于血中酯型胆红素均增多,其可通过肾滤出。由于血中酯型胆红素均增多,其可通过肾滤出。第十四页,共十九页。(三)梗阻性黄疸(三)梗阻性黄疸病因病因:常见于胆道结石、胆管炎、蛔虫、肿瘤常见于胆道结石、胆管炎、蛔虫、肿瘤(zhngli)等,等,使胆道狭窄后阻塞,使胆道狭窄后阻塞,使阻塞上端的胆管内胆汁淤积,毛细胆管等破使阻塞上端的胆管内胆汁淤积,毛细胆管等破裂,裂,酯型胆红素入血窦,血中酯型胆红素增多。酯型胆红素入血窦,血中酯型胆红素增多。第十五页,共十九页。发病机理及特点发病机理及特点: 1、血清酯型胆
13、红素升高:、血清酯型胆红素升高:机理见上机理见上2、粪(尿)中粪(尿)胆素原减少或消失粪(尿)中粪(尿)胆素原减少或消失(xiosh):由于胆道阻塞,胆汁不能排入肠道或排入减少,由于胆道阻塞,胆汁不能排入肠道或排入减少,粪尿中胆素原减少或消失,故粪便呈白陶土色。粪尿中胆素原减少或消失,故粪便呈白陶土色。3、尿中有胆红素。尿中有胆红素。第十六页,共十九页。四、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四、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原因原因: 新生儿出生后红细胞一时性破坏,肝细胞对胆红素代谢负荷新生儿出生后红细胞一时性破坏,肝细胞对胆红素代谢负荷增加;增加; 新生儿肝细胞内载体蛋白不足,肝细胞
14、对胆红素摄取、运载新生儿肝细胞内载体蛋白不足,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运载降低;降低; 新生儿肝内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新生儿肝内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quf),使肝细胞对胆,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酯化)障碍。红素的结合(酯化)障碍。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的影响: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内血浆非酯型胆红素升高(一般不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内血浆非酯型胆红素升高(一般不12mg/dl),引起一时性黄疸,),引起一时性黄疸,12周后逐渐消退。周后逐渐消退。 第十七页,共十九页。五、核黄疸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五、核黄疸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概念概念:新生儿因血清中非酯型胆红素升高:新生儿因血清中非酯型胆红素升高 ,当,当20mg/dl时,大脑基底神经核被游离时,大脑基底神经核被游离(yul)的非酯型胆红的非酯型胆红素黄染并引起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素黄染并引起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临床上出现:肌肉抽搐、全身痉挛和锥体外系运动障临床上出现:肌肉抽搐、全身痉挛和锥体外系运动障碍等神经症状,甚至死亡,或留有紧张性肢体瘫痪、碍等神经症状,甚至死亡,或留有紧张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转让协议书
- 2025【个人劳动合同书】个人与个人劳动合同书
- 2025杭州市劳动合同范本aa
- 2025两大亮点探究新《合同法》的变革
-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 《环境污染监测方案》课件
- 《城市规划设计与分析汇报》课件
- 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课程
- 诚信考试教育高中班会
- 2025唐山市迁安市建昌营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与撰写要点
- 铁粉运输合同协议
- 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2025年计算机二级考试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广州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毕业在即家校共话未来-六下期中家长会【课件】
- 第4单元 亮火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粤教花城版(2024)音乐一年级下册
- 车间生产材料管理制度
-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DL∕T 5210.6-201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6部分:调整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