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动力转及其检修_第1页
第五章动力转及其检修_第2页
第五章动力转及其检修_第3页
第五章动力转及其检修_第4页
第五章动力转及其检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2.4 动力转向器的检查(1) 检查动力缸端盖的橡胶限住器是否老化或损坏。如若不良,则更换动力缸端盖。(2)用手指检查转向阀体。阀体内壁 (密封圈接触面)是否有沟痕。若有沟痕,则更换(3)检查图 5-60 所示的阀芯沟槽边缘有无磨损或毛刺等不良现象。若有,则更换转向齿轮轴与阀芯组件。图 5-60阀芯(4)检查转向齿轮轴滚珠轴承是否转动自如,并视情予以更换;检查该轴承是否有较大的径向或轴向间隙。如间隙过大,则在更换滚珠轴承时,必须同时更换转向齿轮轴与阀芯组件。4.2.5 动力转向器的组装4.2.5.1 动力转向器组装的注意事项动力转向器组装的注意事项如下:(1)应用溶剂所有拆下来的零部件 (

2、橡胶件除外),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2) 更换所有的 0 形圈、橡胶密封件、油封与卡环。(3) 安装任何密封圈时,不得过度使其伸长,以免失效。(4) 按组装步骤中的说明在规定的零部件上施加动力转向油或转向油脂 (Honda P/N:08733-B070E)。(5) 不得让灰尘或其他异物进入动力转向器。4252动力转向器的组装步骤(1)如图 5-61 所示,在转向齿轮轴的阶梯部分包卷向油,然后装上波形垫圈。龙胶带,在该胶带上动力转(2)更新动力转向油,然后安装该油封 (油封带槽阀油封,在新油封的内表面的一侧应背向转向齿轮轴滚珠轴承)。(3)在转向齿轮轴的图 5-62 所示的位置包卷龙胶带,在该胶

3、带上动力转向油,然后装上新 O 形圈与密封圈。特别提醒:密封圈应安装在 O 形圈之上。1图 5-61 在转向齿轮轴的阶梯部分图 5-62 转向齿轮轴包卷龙胶带的位置(4)拆除龙胶带,在阀密封圈上动力转向油。校正工具(07NAG-SR30900)的内(5)如图 5-63 所示,在工具阀密封圈动力转向油,使工具的大直径端与阀密封圈接触。上下移动工具几次使控制阀密封圈安装到转向齿轮轴上。(6)取下工具使工具并将其调头,使工具的小直径端与阀密封圈接触。上下移动阀密封圈收缩,并在转向齿轮轴的环槽内安装到位。(7)如图 5-64 所示,在工具球头防护套夹片导套(07974-SA50800)上动力转向油并与

4、阀芯相接,然后从工具端安装上阀芯密封圈。2图 5-63 将阀密封圈安装到转向齿轮轴上图 5-64 安装上阀芯密封圈(8)给阀芯上的密封圈和工具轴套密封圈校正工具 (07974-SA50200)的内表面动力转向油,缓慢地将阀芯装入位,如图 5-65 所示。工具内,然后各个方向移动阀芯几次,使密封圈正确就(9)在转向齿轮轴上动力转向油,使图 5-66 所示阀芯内侧的销与轴上的切口对正,装上阀芯。然后更新卡环,并使卡环外缘带圆弧的一侧朝向阀芯,将其装入齿轮轴环槽内。3图 5-65 安装阀芯密封圈图 5-66 使阀芯内侧的销与轴上的切口对正(10)在新阀油封的唇部动力转向油,然后使用图 5-67 所示

5、的工具和机将油封压入阀体 (油封带槽的一面应朝向工具)。(11)使用图 5-68 所示的工具和机将衬套压入阀体内。4图 5-67将油封压入阀体图 5-68 将衬套压入阀体内(12) 在转向齿轮轴的非转向齿轮端包卷维尼龙胶带,并在胶带上涂以动力转向油,然后从胶带端将齿轮轴装入阀体,拆下并清除维尼龙胶带,再如图 5-69 所示使用压力机将齿轮轴压装到位。(13) 如图 5-70 所示,在专用工具活塞密封圈导套 (07HAG-SF1O1OO)的外表面上涂以动力转向油,然后按其大端朝前的方向套入转向齿条,再从专用工具的下端依次装入活塞 0形圈和密封圈。特别提醒:活塞 0 形圈和密封圈需成套更换;密封圈

6、应安装在 0 形圈之上。5图 5-69使用机将齿轮轴压装到位图 5-70 活塞密封圈导套安装活塞 0 形圈和密封圈(14) 如图 5-71 所示, 在活塞密封圈与工具活塞密封圈校正工具(07HAG-SF10200)的内表面上封圈相接触,然后前后移动动力转向油,将工具套在转向齿条上并使之与活塞密工具,使活塞密封圈收缩并安装到位。(15) 如图 5-72 所示,在转向齿条的齿牙部分及其端部包卷龙胶带 (应光滑、无阶梯状),并在该胶带与动力缸端部密封件的内表面上封件装到转向齿条上 (密封件带匹槽的一侧朝向活塞)。动力转向油,然后将动力缸端部密6图 5-71 安装活塞密封圈图 5-72将动力缸端部密封

7、件装到转向齿条上(16) 拆下并清除维尼龙胶带。(17) 如图 5-73 所示,将新支承环安装到转向齿条上,并利用支承环将动力缸端部密封件固定在活塞上。(18) 在转向齿条的齿牙上涂以转向油脂,然后小心地将其装入转向器壳体内。(19) 在转向齿条上套上一尺寸合适的套筒,如图 5-74 所示,使用压力机将动力缸端部密封件压入动力缸底部,然后取下套简,并使转向齿条面朝向工作位置。7图 5-73将新支承环安装到转向齿条上图 5-74将动力缸端部密封件压入动力缸底部(20)在转向齿条的非齿条端包卷维尼龙胶带,并在该胶带与新动力缸端部密封件的内表面上涂以动力转向油,然后如图 5-75 所示将密封件以凹槽

8、的一侧朝向活塞的方向安装到转向齿条上。 特别提醒:安装时不得让动力缸壳体内的螺纹碰损密封件的密封面。(21)从转向齿条上拆下并清除维尼龙胶带及其残余带胶。(22)如图 5-76 所示使用拆卸支架与台钳固定转向器壳体。8图 5-75 将密封件安装到转向齿条上图 5-76使用拆卸支架与台钳固定转向器壳体(23) 在动力缸端盖内表面涂以动力转向油,然后拧动该端盖将其安装到动力缸上(图5-77)。(24) 拆下转向器上的拆卸器支架。(25) 在控制阀体与转向器壳体接触面处的新 O 形圈及转向齿轮端的滚针轴承上涂抹转向油脂,然后将转向齿轮轴连同控制阀体安装到转向器壳体上(图 5-78)。9图 5-77将

9、动力缸端盖安装到动力缸上图 5-78安装转向齿轮轴连同控制阀体(26) 安装动力缸管路 A 和 B,并按图 5-79 所示力矩拧紧它们的连接螺母。(27) 在齿条导块的工作面上涂抹转向油脂,在齿条导向螺塞的前三圈螺纹处涂抹密封胶,然后按图 5-80 所示顺序依次将齿条导块等装入转向器壳体。10图 5-79安装动力缸管路 A 和 B图 5-80 顺序依次将齿条导块等装入转向器壳体(28)调整齿条导向螺塞,检查转向齿条移动是否自如。(29) 如图 5-81 所示,将限位垫圈、锁紧垫片与齿条端联接件安装到齿条上,并以69N.m 的拧紧力矩拧紧齿条端联接件。(30) 如图 5-82 所示,将锁紧垫片可

10、靠地弯折向齿条端联接接头的平面上。11图 5-81 将限位垫圈、锁紧垫片与齿条端联接件安装到齿条上图 5-82将锁紧垫片弯折向齿条端联接接头的平面上(31) 如图 5-83 所示,在齿条端联接件凹槽及防护套的接触面处涂抹一薄层硅酮润滑脂,在转向齿条端的联接件接头上涂抹转向油脂。(32) 如图 5-84 所示,将转向齿条置于其行程范围内的中间位置,使用横拉杆卡环将防护套装在转向齿条端联接件上,然后擦去齿条端联接件螺纹处的润滑脂。12图 5-83涂抹硅酮润滑脂图 5-84 将防护套装在转向齿条端联接件上(33)安装新防护套箍带,将防护套箍带上的锁头与锁孔对正,然后使用钳子夹紧防护套箍带上的锁紧扣结

11、(图 5-85)。13图 5-85安装新防护套箍带426 动力转向器的安装动力转向器的安装顺序与其拆卸时的相反,同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安装转向轴橡胶保护圈时向阀体上的凸起标记对正。5-86 所示将转向齿轮轴橡胶保护圈上的狭槽与转图 5-86将转向齿轮轴橡胶保护圈上的狭槽与转向阀体上的凸起标记对正(2)固定转向器时,将紧固垫圈安装到转向器上,再如图 5-87 所示在紧固垫圈上安装紧固支架,然后以 43N.m 的拧紧力矩拧紧转向器的两个凸缘螺栓,以 38N.m 的拧紧力矩14拧紧加强板的各凸缘螺栓。(3)安装万向节时,应先将转向齿条置于其行程范围的中间位置,然后装上万向节并通过万向节按图 5-

12、88 所示说明将转向轴与转向齿轮轴连接起来。图 5-87在紧固垫圈上安装紧固支架图 5-88转向轴与转向齿轮轴连接的相关说明(4) 安装 SRS 螺旋导线线盘时,应按 “转向盘的安装”中所介绍的方法进行。(5) 安装转向控制阀供油管路与回油管路时,应按图 5-89 所示拧紧力矩值拧紧两者的固定螺母。(6) 安装左、右横拉杆接头(参考图 5-41)时,应将两者及其锁紧螺母以相同的圈数旋拧到转向齿条上。(7) 将左、右横拉杆接头安装到转向节上时,应以 43N.m 的拧紧力矩将其固定螺栓拧紧,然后如图 5-90 所示装上开口销并将开口销弯折。15图 5-89安装转向阀供油管路与回油管路图 5-90

13、将横拉杆接头安装到转向节上(8)安装结束后,应向转向油罐加添规定品牌的动力转向油,并排后进行如下检查:中的空气,然怠速运转发,左右连续几次转动转向调整前轮前束 。极限位置,检查转向器有无油液渗漏现象。检查转向盘的转动总圈数,必要时可以相同的角度拧动左、右横拉杆的方法予以调整。4.3 动力转向软管及管路4.3.1 动力转向软管及管路油液渗漏检查动力转向软管及管路油液渗漏检查的主要部位如图 5-91 所示。161-动力转向油泵总成(检查动力转向油泵的油封、进口和出口接头处是否漏油) 2-转向器和阀体总成(检查配合表面和油管连接螺母的连接处是否漏油) 3-软管和管路(检查软管是否损坏、漏油和扭曲缠绕

14、,检查油液管路是否损坏、生锈和漏油,检查软管和管路连接处是否漏油)图 5-91 动力转向软管及管路油液渗漏检查的主要部位432 动力转向软管及管路的更换(1)将每个软管都连接到相应的管路上直到碰触管路上的限位器。按照图 5-92 所示在软管端部规定距离范围内安装或可调。(2)加注推荐使用的动力转向油至转向油罐中的规定油位,并检查是否漏油。1-6mm×1.0mm(11N.m)2-油缸管路(26N.m)3-油缸管路(17N.m)4-供油软管 14mm×1.5mm(37N.m)5- 回油软管 16mm × 1.5mm(28N.m)6- 动力转向开关 10mm ×

15、;171.25mm(10N.m) 7-(A)8-(B)9-(A)图 5-92软管的安装5. 动力转动力转的故障分析的故障主要有一般故障、转向噪声和油液渗漏等。一般故障主要包括转向沉重、转向冲击、转向不灵和转向回跳等。这些故障有些可能与动力转向装置、转向机构和转向传构均有关。下面主要介绍因动力转向装置不良而引起的故障,对于转向机构与转向传构引起的故障请参照一般车辆的故障进行分析。开始进行故障分析之前应检查如下项目:(1)调节过的悬架是否影响转向。(2)轮胎、种类和是否正确。(3) 转向盘是否为原装设备。(4) 动力转向油泵皮带调节是否适当。(5) 储油罐中的转向油位是否适当。(6)发5.1动力转

16、怠速是否正确。一般故障的故障分析5.1.1 转向沉重的故障分析5.1.1.1 故障现象在行车中进行转向的时候,转动转向盘感到沉重费力。检查转向盘的转动力时,其值大于 30N。5.1.1.2 故障分析(1) 检查储油罐中是否缺油,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是否打滑。同时确认动力转内无空气。(2)检查动力转向油泵的。在阀和截流阀全开的情况下测量怠速时的静态油压。其值应等于或略小于 1500kPa,否则应检查动力转向器与动力转向油泵之间的进油和回油管路及软管是否堵塞、老化或变形。若油管正常,则说明转向器转阀有故障。(3)若被测动力转向油泵的正常,则在阀和截流阀全闭的情况下,测量怠速时的油泵卸荷,其值应为

17、7200 kPa 7800kPa。若卸荷过低,则应检查流量阀与油泵总成是否正常。(4)若上述检查的卸荷正常,则检查转向盘向左与向右转动时的转动力,两者的差值应2.9N,否则应检查油缸管路 A 与 B(图 5-79)是否变形或安装不当。若油缸管路正常,则检查齿条轴是否弯曲变形。齿条导向螺塞调整是否过紧。若齿条导向螺塞调整正常,则说明转向阀故障。(5)若左右两个方向转向盘转向力的差值正常,则应检查并调整齿条导向螺塞。若通过调整齿条导向螺塞不能消除上述故障,则应更换动力转向器;若齿条导向螺塞调整正常,则应检查动力转向装置以外的下列零部件是否存在下述故障:转向轴相关零部位卡滞、转动不自如。转向轴万向节

18、故障。各球头销装配过紧或缺油。转内机件相互。5.1.2 转向冲击或振动的故障分析5.1.2.1 故障现象当前轮达最大转向角时,车辆出现冲击或振动。5.1.2.2 故障分析(1)检查齿条导向螺塞的调整是否正确,并视情调整。若经调整无效,则更换动力转向18器。(2) 若齿条导向调整正确,则应检查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是否打滑,必要整其预紧力或予更换。(3) 检查油缸管路 A 和 B 是否变形,如变形则将其更换。调(4)检查车轮,如不正常,按需要进行调节。(5)最后调节齿条导向螺塞,如果仍然有故障,则更换转向器。5.1.3 转向不灵、5.1.3.1 故障现象不稳的故障分析要用较大的幅度转动转向盘,才能

19、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直线行驶时感觉行驶不稳定。5.1.3.2 故障分析(1) 检查齿条导向螺塞的调整是否正确,并视情进行调整。(2) 检查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是否打滑,并视情调整其预紧力,必要时更换驱动皮带。(3)检查怠速转速是否过低或怠速不稳。在发怠速或车辆低速行驶时转动转向盘,若发熄火,则说明发怠速不正常,应予调整。(4)储油罐中有空气,或检查储油罐是否缺油。如果油位过低,则检查动力转是否漏油,并添加动力转向油至规定油位;如果油位合适,则检查 O 型圈和泵进油软管两端的油封以及 P/S 泵体配合表面及泵轴油封是否抽吸漏油,按需要进行必要的零部件更换。(5)检查动力转内是否有空气。5.1.4

20、 转向回跳的故障分析5.1.4.1 故障现象车辆转弯时,转向5142故障分析生硬、回跳现象。(1)检查动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是否因打滑致使油泵瞬时停止工作而失去助力作用。若是,则调整皮带预紧力,必要时更换皮带。(2)安装动力转向表,在阀和截流阀完全关闭的情况下测量油泵。若油泵超过 5OOkPa,则应检查流量阀是否正常。若该阀正常,则应更换动力转向油泵总成。5.1.5 高速时动力转向太轻的故障分析5.1.5.1 故障现象高速时动力转向太轻。5.1.5.2 故障分析检查齿条导向螺塞调节是否正确,如果通过调节齿条导向螺塞仍然不能消除故障,则检查调整车轮52转向噪声的故障分析在寒冷气候下起动 2min3

21、min 后油泵出现噪声是正常的。为便于故障分析,这里将转的噪声分为系统噪声 (除动力转向油泵以外)和动力转向油泵噪声两种。521 动力转噪声的故障分析5.2.1.1 转向时,动力转5.2.1.1.1 故障现象有嗡嗡声的故障分析转向时,动力转52112故障分析有嗡嗡声。(1) 检查噪声是否因油液脉动而引起 (原地转向时噪声将更明显)。若是,则属正常现象。(2) 检查噪声是否因液力变矩器或 ATF 油泵工作不良而引起。检查时可通过暂时拆下动19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的方法来加以判断。若拆下皮带后,噪声仍存在,则说明液力变矩器或ATF 油泵工作不良。(3)检查出油 (高压)软管是否与其他机件相碰擦。若是,则重新固定出油软管。5.2.1.2 转向时,动力转向系统有咔嗒声或震颤声的故障分析5.2.1.2.1 故障现象转向时,动力转向系统有咔嗒声或震颤声。5.2.1.2.2 故障分析(1) 检查转向轴万向节、横拉杆或球头销是否松旷。必要时拧紧松动的紧固件或更换不良的零部件。(2) 检查转向轴是否有明显的摆动。若有,则更换转向轴总成。(3)检查齿条导向螺塞调整是否正确,并视情进行调整。(4)若在发动机停熄时,左右转动转向盘有咔塔声或震颤声,这是由于转向控制阀触碰其限位器所致,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