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结构原理介绍_第1页
电梯结构原理介绍_第2页
电梯结构原理介绍_第3页
电梯结构原理介绍_第4页
电梯结构原理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梯结构原理介绍一、电梯的基本结构1、曳引系统(曳引机、钢丝绳、导向轮等)2、导向系统(导靴、导轨及导轨支架)3、门系统(轿门、层门、门传动系统、门锁)4、轿厢(轿架、轿底、轿壁、轿顶等)5、重量平衡系统(对重或平衡重、补偿装置)6、电力驱动系统(曳引机、供电及驱动器、速度 反馈)7、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屏、平层装置、位置显 示、操纵板)8、安全保护系统(机械与电气)二、电梯的分类1、按驱动方式分类(交流、直流、液压、齿轮齿 条、螺杆螺母、滚轮驱动、直线电机、气动)2、按用途分类(乘客、载货、医用、观光、汽车、 船用、冷库、电站、防爆、防暴、矿井、消 防、消防员、杂物梯等)3、按速度分类(低、中

2、、高、超高速)4、按操作方式分类(有司机、无司机、有/无司 机)电梯的分类5、按操纵控制方式分类(手柄开关、按钮、 信号、集选、并联、群控)6、按机房分类(上置式、下置、侧置、有/ 无机房)7、按轿厢分类(单或双轿厢)8、按载重量分类(大吨位、小吨位)特殊电梯 斜行电梯 双轿厢电梯(固定层距或可变层距) Twin 电梯(一个井道中有两个独立轿厢) 轿厢可转移的电梯(奥特赛系统)斜斜 行行 电电 梯梯传统电梯TWIN电梯安装在德国Stuttgart大学的第一台TWIN系统机房中的两台曳引机井道内的对重侧井道内的对重侧TWIN的特点 节省井道空间节省井道空间 相同数量的电梯,运输能力增加相同数量的

3、电梯,运输能力增加 相同要求的运输能力,电梯可减少相同要求的运输能力,电梯可减少 提高已有大楼运输能力(利用原井道改造)提高已有大楼运输能力(利用原井道改造) 一个井道必须移作他用时,仍可保持或提一个井道必须移作他用时,仍可保持或提高高 运输能力运输能力轿厢可转移的奥的赛系统三、电梯的驱动1、绕绳方式 取决于曳引机位置、载重量、额定速度,以及传动效率、能耗、曳引能力、钢丝绳的寿命。 其中常见的是单绕和复绕,钢丝绳的倍率(也称曳引比、绕绳比)为1、2、3、4 应尽量减少绳轮数量、避免钢丝绳反向弯曲或扭曲。 曳引机下置是不得已的布置方式曳引机下置布置的一种方式曳引机置于轿顶的布置2、曳引能力计算.

4、1122fTCCeTT1/T2 exp(f)(T1/T2)C1C2 exp(f)3、提高曳引能力 要提高曳引能力,就必须提高摩擦系数和增大包角。具体措施: (1)改变槽型及绳槽材料 (2)改用复合绳或非金属绳 (3)增大包角 (4)增加轿厢自重 (5)增加钢丝绳的正压力滚轮摩擦驱动电梯 滚滚 轮轮 驱驱 动动 轿轿 厢厢滚滚 轮轮 驱驱 动动 对对 重重4、钢丝绳在绳槽中的比压(1)、许用比压 p(12.5+4V)/(1+V) V与轿厢额定速度对应的绳速(m/s) 有些国家比压的确定不仅与V有关,还与交通的繁忙程度 有关。(2)、不同槽型的比压公式是不同的: a)半园槽 b) V型槽 c)带切

5、口的半园槽a)半园槽的比压分布P=(8Tcos)/(Dd(+sin)b)、V型槽的比压分布P=T/(Dsin/2)c)、带切口的半园槽比压分布P=(8Tcos)/(Dd(-+sin-sin )5、钢丝绳在绳槽中的摩擦系数1)V型槽 f=/sin/22) 带切口的半园槽 f=4 (sin/2- sin/2)/ (-+ sin- sin)3) 半园槽 f4 /6、曳引轮槽磨损的原因1)、曳引轮本身2)、绳的构造、材质及其物理特性3)、运行高度4)、载荷5)、曳引机的驱动特性6)、环境和保养二、电梯曳引机二、电梯曳引机有齿轮曳引机 由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盘车装置及底座等组成。无齿轮曳引机 由电动

6、机、制动器、盘车装置及底座等组成。蜗杆上置的悬臂曳引机蜗轮蜗杆传动曳引机行星传动曳引机皮带传动曳引机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制动器 要求: 参与制动轮或盘的施力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 主电源(动力电)失电或控制电源失电,制动器必须自动动作; 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由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 轿厢载有125Q以额定速度下行时,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 需要时可手动松闸ba游动式制动钳游动式制动钳带制动盘的带制动盘的曳引轮曳引轮内胀式制动器内胀式制动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制动器由于制动器失效轿厢冲顶后钢丝绳松弛的照片由于制动器失效轿厢冲顶后钢丝绳松弛的照片电磁铁的铁芯与线圈内套磨损的照片

7、电磁铁的铁芯与线圈内套磨损的照片关于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9.10条的要求。 该装置可作用于: a)、轿厢;或 b)、对重;或 c)、钢丝绳系统(悬挂绳或补偿绳);或 d)、曳引轮(例如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 作用于最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钢丝绳制动器钢丝绳制动器三、轿厢和对重(平衡重)三、轿厢和对重(平衡重) 轿厢运送乘客或货物的承载部件,一 般有轿厢架、轿底、轿壁、轿顶等 构件组成,轿厢地面形状由电梯用 途决定。 对重为保持曳引能力所配置的质量 平衡重为节能而设置的用于平衡全部 或部分轿厢自重的质量 平衡系数:一般取0.4-0.5客梯轿厢客梯轿厢货

8、梯轿厢货梯轿厢客梯的轿厢一般宽大于深,货梯的轿厢一般深大于宽或宽深相等客梯的轿厢一般宽大于深,货梯的轿厢一般深大于宽或宽深相等病床梯的轿厢深大于宽,观光梯的轿厢可以是多边形病床梯的轿厢深大于宽,观光梯的轿厢可以是多边形超高速电梯的外形成流线型超高速电梯的外形成流线型轿厢地板的有效面积问题轿厢地板的有效面积问题ASME17.1关于轿厢加载模式的图示说明关于轿厢加载模式的图示说明A类载荷:一般货物载荷。轿内均匀载荷,单件重类载荷:一般货物载荷。轿内均匀载荷,单件重 量不大于量不大于1/4Q,货物进出只用人力或手,货物进出只用人力或手 推车。客梯计算载荷属推车。客梯计算载荷属A类。类。B类载荷:属汽

9、车载荷。专门运送额定载荷范围内类载荷:属汽车载荷。专门运送额定载荷范围内 的汽车。的汽车。C类载荷:有三种类型类载荷:有三种类型 C1类载荷类载荷属工业搬运车载荷,运送属工业搬运车载荷,运送 带载的工业搬运车。带载的工业搬运车。 C2类载荷类载荷属工业搬运车载荷,但不属工业搬运车载荷,但不 运送工业搬运车。运送工业搬运车。 C3类载荷类载荷搬运有集中重载的其他载搬运有集中重载的其他载 荷(不用搬运车)荷(不用搬运车)补补 偿偿 装装 置置正常工况受力安全钳作用的力导轨及其计算(详见导轨及其计算(详见GB75882003的附录的附录G)导轨支架间距与容许质量关于曲线导轨支架间距与容许质量关于曲线

10、四、电梯钢丝绳及其端接装置 曳引绳承受着电梯的全部悬挂重量,是电梯的重要部件,需要考虑强度(安全系数)、寿命(比压)承载后的伸长。 影响钢丝绳寿命的因素有:1)拉伸载荷2)曲率半径3)槽型4)曳引轮材质5)腐蚀6)钢丝绳本身因素(性能、直径、捻绕方式重型电梯用钢丝绳重型电梯用钢丝绳铰接式铰接式 整体式整体式 螺纹连接式螺纹连接式 自锁锲型自锁锲型五、电梯门系统 电梯有层门和轿门,层门设在层站入口处。根据需要,井道在每个楼层设一个和二个入口门,不设层门的楼层称为盲层。一般层站数与层站的出入口对应。轿厢门与轿厢随动,是主动门。层门由轿门带动运行,故是被动门。 注意到有些电梯的层、站、门的数量是不一

11、样的。中分式层门中分式层门变频电机与同步带传动的门机中分门联动旁开门联动单折臂联动机构摆杆式双折联动机构门锁安全触点型式一种倒装式门锁装置六、安全钳与限速器六、安全钳与限速器 安全钳是一种使轿厢(或对重)停止运动的机械安全钳是一种使轿厢(或对重)停止运动的机械装置。凡是由钢丝绳或链条悬挂的载人轿厢均要装置。凡是由钢丝绳或链条悬挂的载人轿厢均要设安全钳设安全钳 当底坑下有过人的通道或空间时,对重也需当底坑下有过人的通道或空间时,对重也需设安全钳。设安全钳。 限速器是一种限制轿厢(或对重)速度的机械装限速器是一种限制轿厢(或对重)速度的机械装置。置。 安全钳与限速器必须联合动作才能起作用。安全钳与

12、限速器必须联合动作才能起作用。双锲渐进式安全钳双锲渐进式安全钳弹性元件为弹性元件为U型板簧的渐进式安全钳型板簧的渐进式安全钳型钳座为弹性元件滚柱式安全钳侧置蝶型弹簧式滚轮的弹性导向支座限速器的要求 机械动作速度 限速器绳的提拉力 限速器绳的安全系数 绳轮与绳径比 动作响应时间应足够短 电气开关(超速及证实复位开关) 安装的可接近性 涨紧装置的导向及断绳保护开关 钢丝绳的预涨紧力双向动作限速器双向动作限速器额定速度限速器超速开关动作安全钳开关动作限速器机械动作安全钳动作a=1.0ga=0.2gVS七、缓冲器 缓冲器是电梯底坑中最后一道保护装置,当电梯撞击缓冲器时,缓冲器吸收或消耗电梯的动能和势能

13、,从而使电梯或对重安全减速直至停止。 一般缓冲器设在底坑里,有的电梯设在轿厢的顶部或对重的底部。轿厢上部的缓冲器的设置应满足,只有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之后,才使装于轿厢上的缓冲器动作弹簧缓冲器(蓄能型缓冲器)弹簧缓冲器(蓄能型缓冲器)线性蓄能型缓冲器的性能要求(弹簧) 适用于额定速度V1m/s的电梯 总行程至少等于0.135v(115V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两倍,即2S2(1.15v)/2g),且不得小于65mm 应能承受4倍PQ的静载荷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聚氨脂) 适用于额定速度V1m/s的电梯 115V,PQ以自由落体撞击期间,平均减速度不大于1g 2.5g以上减速度时间不大于0.04s 轿厢反弹速度不应超过1m/s耗能型缓冲器 行程至少等于115V的重力制停距离(0.0674V) 减速监控? 115V,PQ以自由落体撞击期间,平均减速度不大于1g 2.5g以上减速度时间不大于0.04s 复位时间不大于120s 缓冲器上应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