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生物试卷说明:1.选择题的答案请全部填涂在答题卡上,其它题目的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2.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 2分,共计70分)1 .某同学打算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来研究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以下哪一材料并不合适:A、一个 DNA分子B、一个草履虫C、一个菌落D、一片树叶2+2 .某种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进入人体后能: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B.调节血液的渗透压C.参与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D .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3 .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使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个省区

2、市出现特大旱灾,贵州 省秋冬连旱,出现百年一遇的旱情,不仅中国大旱,东南亚国家也陷入严重干旱。生物 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是农作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B.动物有氧呼吸时既需要水参与又有水生成C.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D.水的含量既与细胞代谢相关也与生物所处环境相关4 .某同学研究发现,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大量的磷和氮,由此推测这些元 素主要用于合成:葡萄糖纤维素脂肪磷脂光合反应的酶 DNAA.B . C . D .5 .某同学将蛋白质进行水解后得到了几种小分子化合物,他想判断其是否为氨基酸,以下 哪项可作为判断依据:A.有氨基 B.有竣

3、基 C.有肽键 D.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6 .日常生活中将鸡蛋煮熟后蛋清变成蛋白,冷却到室温蛋白也不会再变回到蛋清状态,这 是因为:A.高温使肽键数增加使其结构更稳定B.高温使肽键断裂,室温下不能重新形成C.高温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且不可逆D.高温加快了鸡蛋中的酶促反应且不可逆7 .以下有关生物组织中蛋白质检测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双缩月尿试剂 A液与B液要先等量混合后再加入到待测样液中8 .双缩月尿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C.使用蛋清作为检测材料时,需先稀释处理D.利用仪器检测紫色深浅程度可以进行蛋白质含量研究8 .以下有关实验的选材与实验目的符合

4、的是:A.选用甘蔗汁检验还原糖B.选用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选用蛙的红细胞观察有丝分裂D.选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方式9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以下哪项并不能体现其功能: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B.细胞内的核酸不会流失到细胞外C.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不会涨破D.植物吸收K+比吸收Zn2十多10 .愈伤组织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进行显微镜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 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三种结构中。由此可以推断具有放射性的化合物是:A .水 B . 一种氨基酸C . 一种单糖D . 一种

5、脱氧核糖核甘酸11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实验推测正确的是:A.将线粒体放入清水中,其外膜先于内膜破裂B.将线粒体放入葡萄糖溶液中,将有CO2产生C.观察新鲜的菠菜叶肉细胞可发现线粒体呈蓝绿色D.观察硝化细菌时可发现其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丰富12 .英国科学家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突破性贡献而获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含有磷脂B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分布C.核糖体的形成与细胞核内的核仁有关D .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有关13 .将变形虫切割成不等的两部分,有核部分继续生活, 无核

6、部分死亡;将变形虫的细胞核取出后,两部分都死亡;将变形虫的细胞核取出,一定时间后再植入细胞核,细胞能够 正常生活。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B.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C.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D.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是细胞生存的基础14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一个氧气分子要在同一细胞中被消耗需经过8层生物膜B.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只与膜上的载体有关,与线粒体无关C.生物膜具有流动性可解释白细胞吞噬作用D.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仅体现了生物膜功能的连续性15 .将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的小鼠细胞与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融合

7、后,放到低温(5C)的恒温箱中培育40min。其结果和说明的问题最可能是:A.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细胞膜流动性不受环境影响C.两种荧光点不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两种荧光点不均匀分布,细胞膜流动性受温度影响16.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渗透装置及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A、B中均为蔗糖溶液,则两者起始浓度相同B.若A、B中均为蔗糖溶液,则两者当前浓度相同C.若将水槽中水换为 B中溶液,则A液面将上升D.若将水槽中水换为 B中溶液,则B液面将下降17 .在适宜条件下,采用营养液培养小麦幼苗, 技术人员研究 小麦根系对K+吸收速率与营

8、养液中 Q浓度的关系,实验 结果如右图。曲线cd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内在因素 是:A.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 C.根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B .根细胞膜的流动性D .根细胞内酶的活性a ,0营养液外相对含量-7 -18 . 20世纪80年代初,Cech和Altman分别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蛋 白质的传统观念,为此双双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核酶”是指某些:B. RNAC.染色体D. ATP19.下图,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 化能。正确的图解是:E表示酶降低的活20 .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酶浓度和pH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B

9、.因变量和自变量C.无关变量和自变量D.无关变量和因变量21 .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以下哪一项实验是必要的: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B.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D.用一株幼小植物22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 与氧结合生成水不必在酶的催化下即可进行C.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23 .如图为田间豌豆种子萌发的初期,空气中的氧气浓度(x)与种子释放的CO相对量(y)之间的关系曲线。a点说明: A.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B.有氧呼吸比无氧

10、呼吸强C.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强D.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强24 .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 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A.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C.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25.如图为在“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A. a位置为叶绿素a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D.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 的实验中得到的滤纸条色素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若用衰老的黄叶,则 c、d显现不明显C. c位置色素溶解度最大D.若继续在层析液中分离,则四条色素带之间距离不变26 .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

11、要原因是:A.光合作用吸收O2,放出CO2B.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2C.呼吸作用吸收。2,放出CO2D,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27 .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利用氨氧化放出的化学能合成糖类B.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C.黑藻细胞中,CO的固定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 HIV的核糖体负责合成蛋白质28.某研究小组探究 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设定为6、7、8、9、10,在黑暗 中放置12 h ,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 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 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下列对图

12、示解释 正确的是:A. pH低于6甲藻不能生长B.甲藻光合彳用最适 pH约为7C. pH长期高于10甲藻生长缓慢D. pH在7时甲藻有机物积累最多29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杀死细胞;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酸,以利于染色时 碱性染料着色;用龙胆紫溶液可将细胞核物质或染色体染成紫色;压片的目的是使 根尖细胞充分分散,形成单层细胞。A. B . C . D .30 .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

13、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获得了多莉羊。但单独31 .右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32 .科学家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羊的去核卵细胞中, 培养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没有获得新的个体。以上实验说明:A.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质具有全能性B .白面绵羊的

14、乳腺细胞尚未分化C.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33 .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其分解有机物缓慢,酶的催化效率极低,那么,该细胞正 处于什么阶段:A.分化 B.分裂 C.衰老D.癌变34 .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凋亡诱 导因子膜受体吞噬细胞清除凋 亡细胞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5 .模型方法是科学探究中经常

15、使用的一种逻辑方法,模型和模型方法是现代高中学生必须了解和应用的重要科学方法。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做的真核细胞结构模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甲乙A.甲同学做的是物理模型,乙同学做的是概念模型B.甲同学模拟的是动物细胞,乙同学模拟的是植物细胞C.甲同学的模型表现了细胞核,乙同学的没有D.甲同学的模型表现了细胞的所有特征,乙同学的没有、非选择题:(本题共分5小题,总分共计 30分)36. (6分)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两图表示细胞的 (显微/亚显微)结构,其中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是图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 2中大分子物质

16、的骨架是 (3)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 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 其中“质”指的是37. (5分)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090代表各物质分子或离子(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B中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 部)为何如图所示方式排列?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 程是图中编号;(3)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38. (6分)下表是有关酶的特性实验,据表填写有关内容序号项目试管12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注入蔗糖溶液2mL3注入稀释的唾液2mL2mL4加热37 C37 c5加

17、入斐林试剂2mL2mL6加热煮沸5mL 10mL7观察现象(1)本实验的结果是: 。(3)本实验的目的是。(4)将试管下半部浸到 37 c的温水中的目的是 (5)斐林试剂的主要成分为 。(6)本实验中能否将斐林试剂换成碘液 39. (6分)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表示暗反应过程的是 ,其发生的场所为 (2)图中呈现资料有一处错误为 (3)图中ATP的结构简式可写为 ,C过程产生的 CO2是在阶段形成的,C过程的反应式是:40. (7分)如图是某细胞进行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这是 细胞有丝分裂 期的图;(2)此时细胞中有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有 条,并由此可知该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 条。(3)画出该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分子数量变化曲线图。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CBDCAD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ACDDCBB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CABCDDDC题号31.32.33.34.35.答案CCCCB36. (6 分)(1)亚显微 乙(2)纤维素、果胶 碳链(3)甲原生质层37. (5 分)(1)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