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颅脑损伤脊髓及其他疾病的康复儿童常用辅助器介绍_第1页
小儿颅脑损伤脊髓及其他疾病的康复儿童常用辅助器介绍_第2页
小儿颅脑损伤脊髓及其他疾病的康复儿童常用辅助器介绍_第3页
小儿颅脑损伤脊髓及其他疾病的康复儿童常用辅助器介绍_第4页
小儿颅脑损伤脊髓及其他疾病的康复儿童常用辅助器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颅脑损伤及脊小儿颅脑损伤及脊髓损伤的康复髓损伤的康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刘合建刘合建u概述概述u病因、特点和种类病因、特点和种类u评定评定u康复治疗康复治疗u预防和预后预防和预后概述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由各种理化因素所致的脑部伤害,本章侧重于外伤性原因所致儿童颅脑损伤的康复,外伤性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组织损伤。许多颅脑损伤的患儿都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轻者表现为易惊、无原因哭闹、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烦躁等症状。重者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感知、认知功能障碍,心理行为障碍

2、,以及大脑综合能力障碍等,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和压力。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减轻颅脑损伤后遗症以及让患儿完全回归社会成为可能。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颈段脊髓损伤造成累及躯干、上肢、下肢的四肢瘫痪时称四肢瘫,胸段以下脊髓损伤造成躯干及下肢瘫痪而未累及上肢时称截瘫。新生儿颅脑损伤新生儿颅脑损伤病因:多数是各种原因难产时头经过骨产道和 产道挤压所致。 部分难产时实施器械助产所致。特点:主要以闭合性颅脑损伤为主。新生儿颅脑损伤种类a) 头皮外伤b) 颅脑骨折c

3、) 脑损伤儿童颅脑损伤病因:常见的外伤特点:闭合性和开放性损伤皆有。儿童颅脑损伤种类1. 头皮损伤2.颅骨骨折3.脑损伤脊髓损伤种类1. 脊髓震荡2. 脊髓挫伤与出血3. 脊髓断裂4. 脊髓受压5. 马尾神经损伤小儿颅脑损伤的评定 a) GCS评定b) PTA期间长短评定c) 其他常用指标:(1.昏迷程度和昏迷持续时间;2.颅内压;3.低氧血症和低血压;4.运动反应。)小儿颅脑损伤康复评定和预后评测1. 精神(心理)功能评定2. 躯体功能评定3. 言语功能评定4. 预后测评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1. 关于损伤的评定2. 运动功能的评定3. 感觉功能评定4. ADL能力评定小儿颅脑损伤的康复一一.颅

4、脑损伤急性期的处理颅脑损伤急性期的处理 1.急救 2.常规治疗二二.早期康复早期康复1. 维持必要的营养2. 药物治疗3. 良好位保持4. 按摩和神经促进技术5. 高压氧6. 尽早下床活动三三.康复训练康复训练1.运动功能的训练a) 神经促进技术:Bobath理论、PNF技术、Rood技术及Brunnstrom技术b) 改善肌力训练c) 拮抗肌肉痉挛训练d) 肌肉牵张训练e) 平衡功能训练f)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g) 手的协调、控制和精细活动能力训练2.言语功能训练a) 失语症的言语训练b) 构音障碍训练3.感知障碍和认知障碍康复a) 记忆力训练b) 注意力训练c) 思维能力训练4.辅助器具与矫

5、形器5.环境改造四四.持续植物生存状态的催醒持续植物生存状态的催醒1. 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2. 催醒药物应用3. 感觉刺激4. 肢体运动与按摩5. 高压氧治疗五五.其他治疗方法其他治疗方法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一.急性期的康复1. 良肢位训练2. 关节被动训练3. 体位变换4. 早期坐起训练5. 站立训练6. 呼吸及排痰训练7. 大小便的处理二.恢复期的康复训练1. 肌力训练 12.环境改造2. 垫上训练 13.其他3. 坐位训练4. 转移训练5. 步行训练6. 轮椅训练7. 矫形器的使用8.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9. 功能性电刺激10. 心理治疗11. 辅助器具与矫形器三.合并症的处理1.深静脉

6、血栓2.异位骨化预防及预后预防:小儿颅脑损伤及脊髓损伤的预防应分三级进行。第一级预防应对小儿进行健康安全教育,告知小儿判断并躲避危险环境,减少事故发生率;第二级预防应对损伤后的患儿开展正确的、及时的康复治疗,在恰当的康复时机教会患儿使用矫形器和辅助器具,最大限度地恢复患儿的功能;第三级预防应使患儿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防止残损导致残障,达到残而不废。预后:轻度的损害会对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智力产生较小的影响,不会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中度的损伤会使患儿丧失某些功能,产生一定异常姿势与异常运动模式,但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可通过康复训练及使用辅助器具、环境改造获得。重度损伤的患儿会丧失大部分功能,即使经过

7、康复治疗也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他疾病其他疾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刘合建刘合建儿童糖尿病概述: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而儿童糖尿病是指小于15岁的儿童发生糖尿病者。分型评定1.血糖的控制评定根据空腹血糖(PB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B

8、G)分等级理想控制:PBG 6.0mmoL/L,餐后2HBG8. 0 mmov/L。较好控制:PBG6.07.8mmol/L,餐后2HBG8. 0-10. 0mmol/L。控制差:PBG7.8mmoL/L,餐后2HBG10. 0mmol/L。2.肥胖的控制评定直接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方法3.昏迷的评定4其他康复治疗1.饮食治疗2.药物治疗3.运动治疗4.高压氧5.其他治疗方法6.糖尿病教育7.糖尿病心理护理预防及预后1. 预防病毒感染2. 控制肥胖3. 加强监测、早期发现儿童糖尿病4. 防止低血糖休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概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0BPP)即产瘫,是分娩过程中胎儿臂丛神经因各种原因受

9、到头肩分离作用而引起的牵拉性损伤,最早由Smellie于1779年报道。近来一些报道显示,该病的发病率为0.4%o4%o。临床表现1.臂丛神经麻痹:I型;II型;III型2.臂丛神经损伤根据损伤程度:神经功能性麻痹(neuropraxia)伴暂时性传导阻滞;轴突断伤(axonotmesis)伴重度轴突损伤,但周围神经元成分完整;神经断伤(neurotmesis)伴完全性节后神经破坏;撕脱(avulsion)伴伤及脊髓节前的连接。神经功能性麻痹与轴突断伤预后较好。评定一.运动功能评定1.运动功能的评定2.运动功能恢复评定(肩关节功能评定肘关节功能评定手功能评定)二.感觉功能评定三.电生理评定康复

10、治疗 一.手术治疗二.康复治疗1.感觉丧失肢体的保护2.肿胀的防治3.预防挛缩畸形4.促进神经再生及感觉功能恢复5.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训练6.营养支持7.心理指导分娩性面神经损伤概述:分娩性面神经损伤(facial nerve palsy)由胎儿面部受产钳或骨盆压迫(难产)所致,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国外有文献报道,发病率大约为1.8%o,且90%以上与产钳分娩有关。多数患儿在生后1个月能自行恢复,个别因神经撕裂持续未恢复者需行神经移植或神经转移术治疗。临床表现常见为周围性面瘫,多数患儿为单侧轻瘫,面神经的下肢最常受损。表现为安静时患侧眼睑不能闭合,患侧鼻唇沟变平。哭闹时同侧额纹消

11、失,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歪斜。多数患儿头画部有裂伤、挫伤的外伤表现。评定康复治疗一.临床治疗1.药物治疗2.手术治疗二.康复治疗1.急性期2.恢复期先天性心脏病康复概述: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随着三级预防网络的建立和医疗保障系统的完善,CHD就诊人数不断增加,其中室间隔缺损(VSD)和以VSD为主的CHD约占50%,其次为房隔缺损(ASD)、法洛四联症(T0F)、动脉导管未闭(PDA)和肺动脉窄,这5种常见CHD约占总数的90%。临床特点及分类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2.右

12、向左分流型(青紫型)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1.房间隔缺损2.室间隔缺损3.动脉导管未闭4.肺动脉瓣狭窄5.法洛四联症6.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评定一.心脏功能分级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四级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IV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二.超声心动图评定三心脏负荷

13、试验1.平板试验方法2.踏车试验方法3.二级梯运动试验方法4.6分钟步行试验四.其他评定方法五.肺功能评定1.主观症状0级: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有减退,但活动如正常人。对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影响,即和正常人一样,并不过早出现气短、气促。1级: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但正常人尚未出现气短。2级:平地步行不气短,速度较快或登楼、上坡时,同行的同龄健康人不感到气短而自己有气短。3级:慢走不及百步出现气短。4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有气短。5级:安静时也有气短,无法平卧。客观检查1.肺容量2.通气量3.呼吸气分析4.其他呼吸功能测定治疗一.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1.手术治疗2.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3

14、.肺动脉高压的治疗4.心力衰竭的治疗康复治疗康复运动训练的原则包括:运动强度:对改善心血管功能有效的运动强度应高于日常的活动水平;运动类型:不同运动类型有其特殊的物质代谢、生理调节和训练效果,如等长运动训练增加力量,有氧运动训练是增加耐力的多个肌肉群的运动,可提高心血管功能;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评价结果,制订个性化运动方案。儿童常用辅助器介绍儿童常用辅助器介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刘合建刘合建辅助器具概述2007年发布的国际标准IS0 9999,残疾人辅助产品一分类和术语中将辅助产品(我国仍叫辅助器具)定义为:“能预防、代偿、监护、减轻或降低损

15、伤、活动受限和参与限制的任何产品(包括器具、设备、工具、技术和软件),可以是特别生产的或通用产品。”例如假肢、矫形器、坐姿椅等是特别生产的,而轮椅、拐杖等就是通用产品。简言之,凡是能帮助残疾人克服功能障碍的任何产品都属于辅助器具。作用1.发挥功能障碍者的潜能来补偿或代偿自身损伤补偿原有活动功能的减弱或丧失代偿原有活动功能的丧失2.改造环境来适应功能障碍者的损伤分类1.按辅助器具的使用人群分类:个人用辅助器具 公共用辅助器具2.按辅助器具的使用环境分类:生活用、移动用、交流用、教育用、就业用、文体用、宗教用、居家用、公共用等3.按辅助器具的使用功能分类:特色1.特异性因人而异2.广泛性人人需要3

16、.多样性品种繁多4.及时性越早越好5.适配性适用为主儿童下肢功能障碍与辅助器具的应用一.下肢的基本知识1.下肢由髋关节、大腿(股骨)、膝关节、小腿(胫骨、腓骨)、踝关节和足部构成。2.下肢的解剖学位置是双腿自然垂直站立于地面,下肢各关节的角度表示为0的基本肢位,0也是测定3关节角度的初始位置。一般情况下站立时,髋关节为0,膝关节为0,踝关节接近于0。4.足部构造比较复杂,由26块骨骼组成。从解剖学来看,按前后位置可以分为后足(2块骨)、中足(5块骨)和前足(19块骨);5.按内外位置又可分为内侧和外侧。6.足部的功能主要是支撑全身重量,包括静态支撑(站立)和动态支撑(走、跑、跳)。7.人类的足

17、与其他哺乳动物的足在解剖学上的最大区别是存在三个弓,即:内侧纵弓、横弓和外侧纵弓。而横弓在中足和前足的不同位置有不同形状。足弓构造在出生时就存在,只是由于婴儿的足底皮脂肪很多,足弓凹陷不明显,致使其形态呈扁平足。要到3岁左右,足弓才明显可见。下肢的变形X型腿和O型腿膝反张各种畸形足儿童下肢辅助器具的应用下肢矫形器用于治疗下肢畸形的原理是因为它能控制下肢关节于功能位、保护弛缓性瘫痪肌肉和减少肌肉痉挛,且能预防、矫正由于关节运动和肌力不平衡等引起的关节畸形,并促进肌肉运动功能的恢复,以及改善站立和步行的功能。分类下肢矫形器的设计原理 矫正式矫形器 固定式矫形器 补偿式矫形器 夜间式矫形器下肢矫形器矫形垫矫形鞋助行器和手杖轮椅儿童脊柱功能障碍与辅助器具的应用一.脊柱相关知识脊柱由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和骶、尾椎构成。正常的脊柱在额状面成直立状,而在矢状面是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