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设计理论与方法_第1页
路基设计理论与方法_第2页
路基设计理论与方法_第3页
路基设计理论与方法_第4页
路基设计理论与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什么是路基?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1、 交通部颁发的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路基的定义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2、 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路基设计应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要求设计符合环保的要求。3、 沥青路面规范: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地下水侵入路基路面措施,以保证路基的强度、稳定性。设计宜使路基处于干、中湿状态,E030MPa,重交通E040MPa。二、 苏州地区(太湖流域)水文地质的特点:苏州地处江南,降水丰富

2、,地形平坦,地表均为粘性土,且地下水位高。三、 路基填土高度:为了保证路基处于较为干燥的工作状态,就要求路基填土高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1、 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对路基干湿类型的规定:干燥 H0H1 潮湿 H3H0H2中湿 H2H01.5093929190挖方00.30969594920.300.80949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与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比较,挖方路基,在0.300.80m部分的路床,压实度降低了2%,适当降低标准,是比较符合城市道路的地形条件。 注意道路地质:我市地表基层,一般由上而下为杂填土、粘土,当路床完全在杂填土中,应满足路床的处理深度;当杂填土层较薄,开挖后的粘土层,这时应区分粘土层的性质,当粘土层160200kPa时,可以不开挖;当粘土层=100120kPa时,应满足路床处理深度。 压实过渡层与原地面处理:城市道路设计中,绝大多数路床位于原地面以下,可执行挖方路基,处理深度可按路床80cm来控制原地面以下的开挖处理深度。路面结构 00.3m 95%;0.30.8m 93%;0.81.0m 91%底部0.2m,翻挖掺灰压实,89%左右。路面下的处理深度:a.满足规范要求; b.掌握不同技术标准的道路设计要求。我的建议:快速路,路面下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