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Ⅵ人教新课标课件:4.4生物多样性保护_第1页
地理选修Ⅵ人教新课标课件:4.4生物多样性保护_第2页
地理选修Ⅵ人教新课标课件:4.4生物多样性保护_第3页
地理选修Ⅵ人教新课标课件:4.4生物多样性保护_第4页
地理选修Ⅵ人教新课标课件:4.4生物多样性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2.地球物种:估计有500万5 000万种,目前数量日益减少。3.分布:其中约3/4生活在热带地区,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为丰富。4.物种: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该图反映了当代面临的哪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原因是森林被毁、草原遭到破坏、环境受到污

2、染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大量捕杀,致使许多珍稀的生物种群已经或者濒临灭绝。近400年来鸟类的灭绝速度 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1.人类进化的早期:全部依赖狩猎与采集为生,狩猎是当时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2.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的影响: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增加。3.灭绝种类:大部分为植物和昆虫。人类社会早期与现在物种灭绝的原因有何不同?提示人类社会早期狩猎和采集加剧物种灭绝,现在则是由于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加速物种灭绝。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1.生

3、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生态系统)。2.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价值。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4.物种灭绝现象物种灭绝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化石证据表明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来,平均每1.1年就有一个物种灭绝,不过物种也和个体一样寿命有长有短,分布也很不均匀,具体见下表。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

4、典例精析迁移应用【例1】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数量众多的物种及动物个体B.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野生动物D.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为人类提供绿色食品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理解。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因此A、C不对。人类自身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成员,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远不是仅仅为了获取食物。答案B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2015年5月22日,是第22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各

5、地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2)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种灭绝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对于物种灭绝人类无能为力B.物种的数量如此巨大,所以我们不必杞人忧天C.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在短期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物多样性,但是灾变过后新的物种又在生成,使生物多样性重新增加D.人类新发现物种数量超过灭绝或者濒危物种数量,所以对生物多样性应保持乐观态度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答案(1)C(2)C

6、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对生物多样性及物种灭绝的内涵的理解。第(1)题,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第(2)题,物种灭绝泛指植物或动物的种类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坏。根据化石记录,每次物种大灭绝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全新的高级类群。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上人口不断地增加,需要的生活资料越来越多,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多,导致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在世界范围内,生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图示法理解生物多样性 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

7、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二、物种灭绝的原因及其保护二、物种灭绝的原因及其保护1.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如下表所示: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正在加速物种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趋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大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如植物种子库

8、、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此外还应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例2】 图甲示意我国西北沙漠边缘某灌溉农业试验田周边1998年开始试验至2010年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图乙示意该地土壤含盐量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导学号51380024)图甲 图乙 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1)指出19982010年该灌溉农业试验田周边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图中所反映生态问题的防治措施。思路分析第(1)题,直接获取图中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信息即可回答其变化特点;图乙显示了生物多样性

9、指数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据此回答即可。第(2)题,图中反映的生态问题是土壤盐渍化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减少,防治措施要从防治盐渍化入手。答案(1)特点:生物多样性指数2004年前上升,2004年后下降。原因:2004年前,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农田周边土壤水分条件改善。2004年后,随着试验田周边土壤表层盐分积累,出现次生盐渍化。(2)加强监测等管理措施,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草,保护天然植被。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导学号51380025)材料一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材料二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

10、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至今,已经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1 757个,覆盖国土总面积的1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有22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1)由图可知,1950年人口大约是1850年的倍,鸟类灭绝数是1850年的倍,这说明人口的增加与物种灭绝数量呈关系。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答案(1)1.8(1.52.0)2.8(2.53.0)正相关(2)自然原因:自然灾害以及物种竞争中的自然淘汰;人为原因:狩猎、采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图标导

11、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物种灭绝的后果(1)自然界的芸芸众生在生物圈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同作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任何一个物种的非正常灭绝,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一个物种的消失,至少意味着一座复杂的、独特的基因库的毁灭,相当于我们的子孙又少了一种可供选用的种子。(2)一个物种的存亡,同时还影响着与之相关的多个物种的消长。据研究,每消灭1种植物,就会有1030种依附于它的其他植物、昆虫及高等动物随后覆灭。(3)生命的织锦,环环相扣,无论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乃至分解者,都是互惠互利、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当一个物种的局部

12、灭绝大大改变和影响其他物种的种群大小时,就会连锁性、累加性、潜在性地导致其他物种接二连三地灭绝。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二知识精要典例精析迁移应用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读教材图4.13“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完成下列各题。(1)世界人口和物种灭绝数量变化的趋势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提示呈正相关。(2)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结论或推论?提示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读图拓展】物种的形成方式从原有的物种中形成一个新的物种,称为物种形成。对于新的物种形成的机制有不同的假说,但基因突变、自然选择是两个基本的过程。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根据成种的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异域型、同域型和邻域型三种。图标导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1)异域型。一个物种的多个种群生活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由于地理隔绝使这些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出现障碍,导致特定的种群积累着不同的遗传变异并逐渐形成各自特有的基因库,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