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lipse-Flogrid入门教程_第1页
Eclipse-Flogrid入门教程_第2页
Eclipse-Flogrid入门教程_第3页
Eclipse-Flogrid入门教程_第4页
Eclipse-Flogrid入门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CLIPSE-Flogrid基本应用简介基本应用简介2007年年8月月陈真陈真一.建立数模文件资料 使用Flogrid建立地质模型数据文件 第一步第一步 运行运行Eclipse双击GeoQuest Launcher进入Eclipse运行菜单1.单击,进入Flogrid,弹出右侧对话框 进入进入Eclipse的主菜单的主菜单 (安装时必须把一个名为license.dat的文件拖到安装程序里一个名为macros的文件夹里用户才可以注册使用全部组件。)2.设置一个程序运行的路径,程序运行时产生的全部文件保存时也都默认保存在此文件里。3.上面2步都做好了就单击Run直接运行FloGrid进入FloG

2、rid界面对于正在建立,但尚未完成的地质模型,可以通过点击图示蓝色选项将其调出。在弹出的选项卡中直接点击所要继续建立的模型,单击打开即可。如果要新建一个地质模型,则单击图示蓝色选项卡选项,出现下一张片子中的选项卡。注意,这里弹出的对话框是关于单位制度的,第一个FIELD是油田单位制,第二个METRIC是米制单位,第三个LAB是实验室单位制度,一般来说选择METRIC单位制,如有个别需要自己衡量。选定之后,点击OK。注意,一定要先选择单位制,不然以后产生的结果单位全是错误的,且无法更正!进入FloGrid界面这里输入地震参数这里输入砂层组的层数,各小层的顶面构造,砂体厚度,有效厚度,孔隙度和渗透

3、率等参数这里输入断层数据这里输入井点数据建立框架导出地质模型这里输入其它相关参数 我们要知道在FloGrid中所完成的功能是根据数据来对地层及油藏框架进行描述,形成立体的直观的图象。我们大家都知道,对于某一个小层描述,无非就是对于它的相关数据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有效厚度,厚度,顶深等进行采集后形成网格数据体。而这些功能都可以在FloGrid中完成。 FloGrid建立地质模型的要点就是1.建立平面 2.导入数据 3.形成网格体。1.建立平面建立平面 先用右键单击灰色选项,出现下拉框后单击蓝色选项,进入下一步。单击这里添加模型面数,如果有n个小层,就需要n1个面。假设某一储层有4个小层

4、,则就有5个地层面。完成之后单击OK。层面数确定以后,单击如果还要继续添加层面,单击这两个按钮,左边的按钮是从现有层系的上面添加层,右面的按钮是从下面添加。用来删除选中的层面这里就出现了所设置的5个层面,层面设置就完成了。底层面2.导入数据导入数据以连续的等值线数据为例:按照图示先用右键单击灰色选项,出现下拉框后单击蓝色选项,进入下一步。这里Mesh Map是网格图这里有两种数据的输入格式:Contour Maps是指需要输入连续的地层参数数据,生成连续的地层图;Scatter Sets是指需要输入散点坐标,生成散点井图。这两种格式根据自己的实际数据进行选择。以孔隙度为例:这里的数据坐标和平时

5、用的常规坐标相同,另外对于典型模型,只要数据文件中有模型四个角和中心的五个点的坐标和数据就可以,这五组数据用1E+301E+301E+30隔开即可。对于有一定倾角的模型,要使用投影坐标。但对于顶深数据文件,要多取几组等值线数据,防止出现差值异常。数据的导入可以一个文件一个文件的进行,也可以一次性全部导入。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将孔隙度数据全部选中,单击”打开”,将数据一次性导入。先要对所有的层面进行默认的编号(不需要操作,自己知道就行了),一般是从小到大进行,Surface1对应1-2砂层, Surface2对应1-3砂层, Surface3对应1-41砂层, Surface4对应1-42砂层,

6、Surface5为底层。小层号这个选项是数据属性选项,即导入的数据是孔隙度,还是渗透率,砂厚。点击,出现下拉框,进行选择。这个选项是指导入的数据为第几个层面的,即前面第一项小层号所对应的层面。点击,出现下拉框,进行选择。这个蓝框显示的是所导入的数据。因为导入的是孔隙度,所以选择Porosity表表1 导入数据与导入数据与Eclipse层面属性对应关系表层面属性对应关系表关键字Eclipse代码含义thThickness砂体厚度et(应用方法未知)有效厚度ntgNTG净毛比(有效厚度与砂厚之比)。有时可以用NTG来直接定义有效厚度,即在ntg文件里写入有效厚度值,当其值大于1时系统自动认为是有效

7、厚度,当其值均不大于1时系统自动认为是净毛比。poroPorosity孔隙度permPerm渗透率TOPS/horHorizon顶面构造/顶面深度因为141小层对应的是Surface3,所以选取Surface3。上述设置完成后单击OK,出现右侧弹出对话框。单击Yes。同理,导入其它小层的孔隙度数据,导入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同理,可以导入渗透率,砂体厚度,有效厚度,顶面构造等数据。但要注意以下几点:1. 顶面构造通常是一个砂层组有一组数据, 输在该砂层组的第一个砂层面里。2. 每一个层面都对应着一组砂厚,效厚,孔隙度,渗透率数据。3. 底层面只需要导入一组砂厚数据,通常用最后一个小层的数据代替。在

8、数据导入完成后,出现错误需要修改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1. 当导入的小层数据与层面不对应时选中所要调整的小层数据,按住左键拖动至对应小层下面,出现“+”时松开左键,该小层数据就调整到了该层面里了。这样就实现了小层数据在各个层面之间的调整,如右图所示。2. 导入的小层数据属性错误时可以先用右键单击灰色选项,出现下拉框后单击蓝色选项,出现弹出对话框。在这里可以修改各层面的导入数据的属性“Property”另外还可以通过这里添加新层面或删除已有层面,调整层面的颜色等等。通过调整“”“”号可以显示或隐藏某些层面的信息,方便操作。下面导入断层数据下面导入断层数据按照图示先用右键单击灰色选项,出现下拉框后单

9、击蓝色选项,进入下一步。找到断层数据,单击打开选择各断层数据所对应的Surface面,一般一个层面就有一组对应的断层数据,底层面除外。上述设置完成后,单击“OK”导入断层数据后的效果图导入断层数据后的效果图如果导入的断层数据与层面的对应关系有错误,可以从Fault Table中进行修改。另外,这里还可以增加或删除断层,调整断层颜色等等。操作完成后,单击“Close”。3.形成网格体形成网格体 要形成网格体,首先要对导入的离散化的层面数据(Surface数据)进行差值,(1)Surface数据差值处理单击2D Mapping Canvas 按钮,打开平面图插值模块,对输入的等值线文件进行插值。选

10、择建立Mesh Map类型。单击蓝色选项卡在这里修改产生的差值文件的名字,一般以其属性和小层号组合命名,如本示例为poro-1-2首先调整Output选项卡(即为当前选项卡,默认路径)2. 调整所要差值的层面数据的属性,我们以孔隙度为例。3. 调整所要差值的层面,我们以第一层为例。4. 输入x,y原点坐标(一般为(0,0)、模型的长(width)宽(height)、x,y方向网格的长度(DeltaX和DeltaY)和x,y方向建立网格所需节点数(Number of Xnodes, Number of Ynodes ),同时注意单位,MDARCY为达西的意思,等同于mD。Output选项卡调整完

11、成后,单击Faults traces选项。若差值过程中考虑断层的影响,则需要单击选项卡中的断层,若不考虑则直接进入下一步。(本示例考虑断层影响)单击Contours选项,此选项是关于等值线的。若差值过程中考虑等值线的影响,则需要单击选项卡中的等值线,若不考虑则直接进入下一步。(本示例考虑等值线的影响)上述三个选项的调整完成之后,单击OK差值之后的效果图单击,找到Surface1该小层孔隙度差值之后产生的文件poro-1-2。所有数据文件差值之后产生的差值文件原始数据文件数据差值结束数据差值结束建立框架建立框架单击1.单击2.单击3.出现的对话框中的选项全选对号,单击OK 单击单击FileClo

12、se,建立框架完成,进入下一步。,建立框架完成,进入下一步。建立模型建立模型单击1、给模型取一个英文名字。2、单击该选项3. 单击前面已经建立的框架,然后点击OK。将弹出的对话框关掉即可。1、选中Surfaces。2、单击1、给新建模型取一个英文名字,和刚才建立的模型的名字不能相同。2、单击该选项(建立新网格)3. 单击前面已经建立的框架,然后点击OK。1.对弹出的对话框,一般选择角点座标和断层框架选项。2.单击OK对弹出的对话框,单击该选项单击Create单击OK最终建立的模型1. 选中FRAMEWORK1,即选中模型框架。2. 单击此区域,看是否能点出点。有时由于坐标的原因导致图像非常大而

13、实际模型非常小,这时要不停的通过放大按钮来寻找模型。(1)能点出点时用鼠标左键单击,点出所要研究的边界,圈住网格范围,四个拐点用“Ctrl左键”点击,出现“大点”。(这里研究区域的大小由实际问题而定。)圈完网格边界后,形成四个拐点(关键点),即四个“大点”,和所要研究的区域。完成后点击研究区域选取过程完毕(2)不能点出点时单击,重复建立模型的过程对弹出的对话框,单击该选项单击Create单击OK(1)能点出点时用鼠标左键单击,点出所要研究的边界,圈住网格范围,四个拐点用“Ctrl左键”点击,出现“大点”。(这里研究区域的大小由实际问题而定。)圈完网格边界后,形成四个拐点(关键点),即四个“大点

14、”,和所要研究的区域。完成后点击研究区域选取过程完毕单击1、单击Area Grid2、输入X、Y方向需要劈分的网格数。一般要保证每个网格的长宽在40到50米的范围。3、点击Build,建立平面网格先点击Set Layering再点击Build对弹出的对话框点击Continue,计算网格模型建立过程完毕,将其关闭即可。网格划分完毕。现在选中K1,按住鼠标中间的滚轮就可以拖动、转动仔细查看,可以通过选择(打对勾)各个因素观察其对模型效果的影响,还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自己的作品,呵呵。1、点击Upscale 这一步骤是把输入的整个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砂体厚度和顶面构造等参数离散到每个网格体中,导出每个网格体的孔,渗,厚等参数。对要离散到每个网格体上的参数,在Upscale一栏选择Yes。一般孔隙度( Porosity )渗透率(Perm)有效厚度(NTG)顶面构造(Dx,dy,dz)等参数是必须要离散到每个网格体上的。点击Upscale,将数据离散到网格上。点击,输出网格数据1、选择输出文件格式,一般选GRDECL格式。2、选择输出网格数据存储的位置。通常命名为“grid“文件,即为data文件中grid部分引用的主体文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