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综合测试范围_第1页
病原生物综合测试范围_第2页
病原生物综合测试范围_第3页
病原生物综合测试范围_第4页
病原生物综合测试范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病原生物学测试范围:一、判断题: 1、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的厌氧环境。( )2、结核病人痰标本培养前可用4%NaOH处理。( )3、病毒核心同时含有两种核酸。( × )4、病毒标本可用生理盐水或保温保存立即送检( × )5、病毒核心同时含有两种核酸。( × )6、病毒标本可用生理盐水或保温保存立即送检( × )7、流感病后对同型病毒有短时免疫力,麻疹病毒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8、流脑患者的待检标本可放冰箱保存。( × )9、HBsAg存在与乙肝病毒有关的三种颗粒表面。( )10、饮水是否被粪便污染和污染程度的指标是检查水中大肠菌群数

2、。( )11、痢疾患者的标本采集应在服药后用无菌棉拭取粘液脓血便。( × )二选择题:1、对青霉素耐药的最常见细菌是( B )A、链球菌;B金葡菌;C、脑膜炎球菌;D、淋球菌2、肺炎球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C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荚膜; D、菌毛。3、卫生细菌学检查的指标菌是( B )A、伤寒杆菌; B、大肠杆菌;C、痢疾杆菌; D、变形杆菌。4、肥达氏反应用于诊断:( D )A、立克次体病; B、风湿热;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伤寒和副伤寒。5、下列动力试验阴性的细菌是:( B )A、大肠杆菌;B、志贺氏菌;C、伤寒杆菌;D、霍乱弧菌。6、中毒痢最主要临床表现有:

3、( A )A、全身中毒症状;B、腹痛腹泻;C、剧烈呕吐;D、脓血便。7、疑为肠热症病人常需要抽血做细菌学检查,什么时期采血样最好?( A )A、发病后第1周内;B、发病后第2周内;C、发病后第3周内;D、疾病全程。8、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是由于:( C )A、产生透明质酸酶; B、内毒素的作用;C、毒素刺激肠粘膜细胞分泌大量液体;D、肠菌群失调症。9、霍乱弧菌在下列哪种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C )A、血清肉汤;B、肉浸液;C、碱性蛋白胨水;D、疱肉培养基。10、霍乱弧菌到达肠道后,粘附于:( A )A、小肠粘膜;B、结肠粘膜;C、十二指肠粘膜;D、胃粘膜。11、在正常胃酸条件下,需大量霍乱弧菌,

4、才能引起感染的原因是:( A )A、该菌不耐酸;B、胃内有乳酸杆菌等拮抗;C、人体对其有较强的天然抵抗力;D、该菌致病力弱12、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经什么传播( C )A、污染用水;B、病畜肉;C、海产品或盐腌渍品;D、苍蝇污染食物。13、引起猩红热的毒素( D )A、肠毒素;B、溶血素;C、杀白细胞素;D、红疹毒素。14、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于:( A )A、神经细胞;B、红细胞;C、粒细胞;D、成纤维细胞15、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制是:( D )A、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性;B、损害脊髓后根神经细胞;C、抑制上下神经元的抑制性冲动的传递;D、阻止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介质

5、。16、分枝杆菌属最主要特点是:( A )A、胞壁含大量脂类;B、无特殊结构;C、有分枝生长趋势;D、一般不易着色17、下列哪种细菌需24周培养才能长出肉眼可见菌落?( C ) A、葡萄球菌;B、霍乱弧菌;C、结核杆菌;D 大肠杆菌。18、结核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D )A、外毒素;B、内毒素;C、侵袭性酶;D、索状因子、蜡质D。19、注射卡介苗是:( B )A、自然自动免疫;B、人工自动免疫;C、人工被动免疫;D、测定人体对结核菌的细胞免疫功能。20、一般不易着色,一旦着色后能抵抗酸性酒精脱色的细菌是( D ) A、G+杆菌;B、G-杆菌;C、芽胞菌;D、分枝杆菌。21、关于结核杆菌培养特

6、性正确的是( A )A、专性需氧;B、30-40时,均可生长;C、营养要求不高;D、菌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22、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用何种培养基?( D )A、血琼脂平板;B、蛋黄培养基;C、郭氏培养基;D、罗氏培养基。23、与结核杆菌耐药、耐干燥有关的是( B )A、胞壁致密;B、壁中脂质多;C、芽胞;D、耐热酶。24、结核杆菌所致疾病最常见是( B )A、淋巴结核;B、肺结核;C、肠结核;D、结核性腹膜炎病毒复习题:25、病毒增殖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是(C)A、质粒核酸; B、衣壳蛋白;C、病毒核酸;D、结构蛋白。26、常用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A)A、nm;B、m;C、mm;D、cm。27、关

7、于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 B )A、60 30min多数病毒灭活;B、对抗生素敏感;C、耐冷不耐热;D、低温和加50%甘油盐水保存立即送检。28、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D )A、核酸、包膜; B、衣壳、包膜;C、核酸、包膜刺突;D、衣壳、核酸。29、病毒复制方式是( D )A、二分裂;B、原体始体;C、孢子菌丝 ;D、自我复制。30、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出现:( D )A、细胞溶解;B、细胞膜融合; C、包涵体形成; D、以上均可。31、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是( C)A、使用抗毒素;B、使用中草药;C、免疫预防;D、使用IFN。32、流感病毒的核酸特点是( B ) A、一条完整的单股RNA;

8、B、分段的单股RNA; C、分段的双股RNA; D、完整的双股DNA。 33、与流感病毒吸附有关的成分是( B ) A、核蛋白;B、血凝素;C、神经氨酸酶;D、M蛋白。34、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是:( B )A、SIgA; B、IFN; C、中和抗体; D、IgM。35、婴儿6个月内一般对麻疹等疾病有免疫力是:( D )A、胎儿受过感染; B、出生时已计划免疫;C、不易与病毒体接触 ; D、自母体获得免疫力。36、对杀伤病毒感染细胞起主要作用是:( C )A、干扰素; 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补体免疫。37、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是:( A )A、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

9、白;B、直接抑制病毒生物合成;C、直接抑制病毒的释放;D、阻碍病毒吸附。38、肿瘤病毒致病作用的关键是:( C )A、使正常细胞带上肿瘤抗原; B、改变细胞膜表面的正常抗原;C、病毒基因与细胞染色体融合;D、病毒带有RNA和逆转录酶。39、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是(C )A、使用抗毒素;B、使用中草药;C、免疫预防;D、使用IFN。40、预防麻疹的最好方法是:( D )A、注射胎盘丙种球蛋白;B、注射丙种球蛋白;C、注射成人全血;D、接种麻疹疫苗。41、最易发生抗原性变异的病毒是:(C )A、麻疹病毒;B、乙脑病毒;C、甲型流感病毒;D、风疹病毒。窗体底端42、流感病毒的核酸特点是:( B )

10、A、一条完整的单股RNA; B、分段的单股RNA; C、分段的双股RNA; D、完整的双股DNA。 43、与流感病毒吸附有关的成分是:( B ) A、核蛋白;B、血凝素;C、神经氨酸酶;D、M蛋白。44、与流感病毒成熟释放有关的是:( B )A、血凝素;B、神经氨酸酶;C、M蛋白;D、脂质双层。45、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小幅度变异称为(C )A、溶源性转移;B、抗原性转移;C、抗原性漂移;D、H-O变异。46、Dane颗粒是指( B )颗粒。A、HAV;B、完整的HBV;C、HBV球形;D、HBV管形。47、HBV感染的主要标志是( A )A、HBsAg; B、抗-HBs; C、HBcAg; D、

11、HBeAg。48、关于HB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A、核酸为双股线状DNA;B、HBeAg是体内HBV复制的指标;C、可用减毒活疫苗特异预防;D、主要传播方式为粪-口途径。49、HDV的增殖必须有下列哪种病毒存在( B )A、HAV; B、HBV; C、HCV; D、HDV。50、HIV侵犯的主要细胞有(C )A、T细胞;B、CD8+细胞;C、CD4+细胞;D、B细胞。51、HIV的核酸是( C )A、单股DNA;B、双股DNA;C、单股RNA;D、双股RNA。52、HIV最高发生变异的部位是( C )A、核衣壳;B、衣壳;C、刺突蛋白;D、内膜。53、HIV结构具有CD4分子受

12、体的部位是( D )A、核蛋白; B、衣壳; C、内膜 ; D、刺突。54、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结构是(D)A衣壳蛋白 B膜蛋白(M蛋白) C包膜脂质D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ERNA多聚酶55、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结构是( B )A.包膜脂类 B.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 C.衣壳蛋白D.基质蛋白 E.核蛋白免疫与寄生虫复习题:56、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 D )A、成虫或有性生殖所寄生的宿主;B、成虫或无性生殖所寄生的宿主;C、幼虫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D、幼虫或无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57、感染血吸虫后,可抵抗血吸虫童虫的再感染 ,但对体内成虫无清除作用,这种免疫称为

13、( C )A、先天性免疫;B、被动免疫;C、带虫免疫;D、伴随免疫。58、钩虫吸食人血,引起贫血病属于下列哪种致病作用( A )A、夺取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作用; D、致敏作用。59、蛔虫阻塞胆管对宿主产生的致病作用属于(B )A、夺取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作用; D、致敏作用微生物概述复习题:60、鞭毛的主要作用是( C )A、与抵抗力有关;B、与分裂繁殖有关;C、与运动有关;D、与粘附有关。61、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D )A荚膜;B、异染颗粒;C、鞭毛;D、菌毛。62、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细菌是根据( D )A、酶活性差异;B、毒素活性差异;C、毒素种类的

14、差异;D、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63、下列哪种细菌产物对人体无害?( D )A、热原质;B、内毒素;C、外毒素;D维生素。64、BCG是有毒牛型结核杆菌经哪一种变异形成的( B )A、抗原变异;B、毒力变异;C、形态变异;D、芽胞变异。65、手术敷料(纱布、棉花)的灭菌宜用( B )A.巴氏消毒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干烤 D.滤过除菌法 E.紫外线照射 66、杀死细菌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 B )A.浸渍在消毒剂中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煮沸法 D.滤过法 E.紫外线照射67、正常菌群的细菌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可成为条件致病菌?( A )A.细菌寄居部位的改变 B.机体防御功能降低C.细菌产生

15、耐药性 D.细菌毒力产生变异68、葡萄球菌产生的主要毒素是:( A )A、 杀白细胞素;B、凝固酶;C、透明质酸酶;D、荚膜。69、对金葡菌的致病性具有鉴定意义的是:( A )A. 测定血浆凝固酶 B.革兰染色镜检 C.菌落特点 D.检测SPA70、化脓性炎症,其脓汁粘稠,病灶局限,是由于产生:( B )A. 透明质酸酶 B.血浆凝固酶 C.耐热核酸酶 D.链道酶71、测定SLO抗体可协助诊断:( A )A. 风湿热 B.肠热症 C.类风湿关节炎 D.猩红热72、关于肺炎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产生胞芽和自溶酶 B.有鞭毛而有动力C.菌体呈矛头状成对排列 D.革兰染色阴性73、长期

16、使用抗菌素后,在肠道能大量繁殖引起肠菌群失调症的病原球菌是:( A )A金葡菌;B、链球菌;C、脑膜炎球菌;D、淋球菌74、气性坏疽典型症状之一是组织气肿,其主要原因是:( C )A.细菌产生多种侵袭性酶类 B.细菌产生多种外毒素C.细菌分解多种糖类 D.细菌形成汹涌发酵现象75、目前已知毒性很强的毒素是:( B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肉毒毒素 C.卵磷脂酶(a毒素) D.炭疽毒素76、结核菌素实验可:( A )A.测定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B.测定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C.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D.辅助诊断肠热症77、测定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常用于辅助诊断的疾病是:( D )A.咽炎 B.烫

17、伤样皮肤综合症 C.猩红热 D.风湿热78、白喉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血液 D.密切接触79、以下那个疾病主要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C )A、破伤风 B.梅毒 C.结核原发后感染 D.霍乱80、感染后导致病人粪便呈米泔水样的细菌是( B )A、大肠埃希菌B.霍乱弧菌C.变形杆菌 D.志贺菌81、患肠热症的第一周,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应取的标本是:( A )A、血液 B.粪便 C.尿液 D.胆汁82、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能产生( C )A、 肠毒素 B.表皮溶解毒素 C.血凝素 D.溶血毒素83、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衣原体是:( B )A、包涵体 B、原体 C、始体 D、网

18、状体84、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下列哪项是错的?( C )A、大肠杆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变形杆菌 D.沙门氏菌85、人体中无菌部位是:( B )A、肠道 B、血液 C、外鼻道 D、皮肤86、芽胞呈鼓槌状的细菌是:( A )A、破伤风杆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肉毒梭菌 D.白喉杆菌87、因长期大量注射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C )A、食物中毒 B.细菌性痢疾 C.菌群失调症 D.过敏性反应三、填空题1 、人工培养霍乱弧菌适宜的PH值是( 8.89.0 )。霍乱治疗的关键是( 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并同时应用( 抗生素 )进行治疗。2、可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有( 金黄色葡萄球菌

19、 ),( 大肠杆菌 ),( 产气荚膜菌 )。3、细菌性痢疾取材培养典型的粪便特点是(黏液脓血便),而霍乱的粪便特点是(米泔水样便)。4、霍乱弧菌为革兰染色(阴)性,菌体呈(弧型或逗点)状。5、有芽胞破伤风杆菌呈(鼓槌)形,感染重要条件是伤口的(厌氧)环境,致病因素是(破伤风痉挛毒素),特异性治疗和紧急预防可注射(TAT)。6、结核杆菌对(干燥),(酸),(碱)抵抗力强,对(乙醇),(湿热),(紫外线)敏感。7、结核杆菌三大培养特点是( 生长缓慢 )、( 营养要求高 )和( 菌落粗糙 )。8、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成熟释放)等五个阶段必须按顺序。9

20、、麻疹患者疾病初期口腔粘膜出现( 柯氏斑 )。10、流感病毒耐( 冷 )不耐( 热 )。11、微生物的种类:(三型八大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细菌2衣原体3支原体4螺旋体5立克次体6放线菌)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12、微生物的主要特点: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分布广泛。13、细菌的大小:微米(um)。14、细菌的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15、细菌革兰氏染色法结果:蓝紫色-革兰阳性菌红色-革兰阴性菌。16、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17、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18、细菌生长繁殖的四大条件:营养物质酸碱度pH7.27.6温度37必需气体

21、。19、细菌的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法。20、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将细菌分为四类: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21、细菌的繁殖速度:20-30分钟。22、热力消毒灭菌法分为两种方法: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23、湿热消毒法五种方法:煮沸法流通蒸汽消毒法间歇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24、高压蒸汽灭菌法条件:压力103.4kPa(1.05kg/C)温度121.3维持1520分钟。25、干热灭菌法三种方法:干烤法焚烧法烧灼法。26、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260 nm。需要照射30分钟,即可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27、紫外线的杀菌原理是:干扰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引起微生物的死亡

22、。28、化学消毒灭菌法的杀菌机制:(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3)损伤细菌的细胞壁或细胞膜。29、病原菌致病因素包括三方面:细菌的毒力细菌侵入的数量细菌侵入的途径。30、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侵袭力毒素。31、感染的来源: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32、感染传播途径有六种:经呼吸道传播经消化道传播经皮肤传播性传播经血液传播经多种途径传播/(垂直传播)。附:中山大学微生物学教授答案:【感染传播途径有六种:1.性途径传播、2.非性接触传播、3.血源传播、4.母婴传播、5.医源性传播、6.人工授精】33、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

23、熟释放)等五个阶段必须按顺序。34、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有:(动物接种)、(鸡胚接种)和(细胞培养法)。35、流感病毒旳包膜嵌有两种刺突即(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36、流感病毒根据(核蛋白)和(M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按照(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不同,同型流感病毒可分为若干亚型,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是(甲)型流感病毒。37、乙肝病毒三对抗原抗体系统是(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抗-HBc)。38、肝炎病毒由粪-口途径传播的有(HBV)(HCV)和(HDV),属于DNA病毒的有(HBV),属于缺损病毒的是(HDV),已有疫苗可主动免疫

24、的是(HAV)和(HBV)。39、HIV吸附细胞的表面结构是(gp120),细胞上的受体是(CD4)。具有该受体的细胞有TH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神经细胞。四、名词解1.微生物:指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群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2.微生物学:用 以 研 究 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它们的一门科学。3.病原微生物学:少数微生物能引起人类或动植物的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学。4.荚膜: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

25、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荚膜具有抗原性和抗吞噬作用。细菌荚膜成分具有免疫原性,是鉴别细菌的指标之一。5.鞭毛:是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6.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见于革兰阳性菌,如需氧芽胞菌和厌氧芽胞杆菌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的休眠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7.菌毛:是存在于细菌表面,有蛋白质组成的纤细,短而直的毛状结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多见于革兰阴性菌。8.菌落: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叫菌落。9.菌苔:

26、由多个菌落融合成片的叫菌苔。10.热原质:即菌体中的脂多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故称热原质。11.耐药变异性: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称为耐药变异性。12.正常菌群:是指定居于人体的体表和开放性腔道中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细菌,这些细菌通常对人体无害,故称为正常菌群。13.条件致病菌:由于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的改变而引起感染的,这些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14.菌群失调:正常菌群中各细菌的比例关系发生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称为菌群失调,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15.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物体表面上的病原微生物。16.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物体

27、上一切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17.防腐: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18.无菌:指不含活的微生物称为无菌,多为灭菌的结果。19.无菌操作:指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20.感染:指在一定条件下,病原菌侵入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21.毒血症:主要是革兰阳性病原菌侵入机体后,仅在局部生长繁殖而不入血,只有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到达易感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临床中毒症状,如白喉和破伤风菌等。22.菌血症:指病原菌有原发部位一时或间断性进入血液,但不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只是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

28、而致病。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23.败血症: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如:鼠疫和炭疽菌,引起不规则发热,皮肤和黏膜瘀斑,肝脾肿大等。24.脓毒血症: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达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可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肾脓肿等。25.带菌者:机体在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原菌并未被及时清除,而继续在体内存留一定时期,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称为带菌状态。该宿主称为带菌者。26.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的双股DNA分子,带有遗传信息

29、,控制着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具有自我复制功能。27.异染颗粒:细菌胞质中含有由RNA和多偏磷酸盐成分组成的胞质颗粒,嗜碱性强,着色后与菌体其他部分不同,故称异染颗粒。如:白喉棒状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等。28.免疫: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维持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成分,以维持自身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29、病毒的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30、水平传播:病毒在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31、垂直传播:母体的病毒经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HBV、CMV、HIV和风疹

30、病毒)。32、干扰素:是病毒或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下,由宿主细胞产生的一组具有高度活性、多种功能的糖蛋白。五、问答题:(19分)1、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病灶各有何特点?为什么?(6分)答:(1)葡萄球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病灶:病灶处细菌不易扩散,感染病灶局限,脓汁粘稠;因为葡萄球菌产生血浆凝固酶使病灶局部纤维蛋白凝固和沉积,限制细菌向周围扩散,故感染病灶局限且脓汁粘稠。 (2)链球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病灶: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有扩散的趋势,且脓汁稀薄,带血色。因为链球菌可产生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链道酶等。2、肠道杆菌的共性?(5分)答:肠道杆菌的共性:(1)、相似的形态染色

31、: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多数有鞭毛,志贺菌无鞭毛(动力-);致病菌都有菌毛。(2)、简单的培养条件;(3)、活泼的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重要的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肠道致病菌不发酵乳糖肠道非致病菌发酵乳糖(4) 、抗原构造复杂 ;(5) 、抵抗力:不强,对热和化学消毒剂敏感。3、破伤风感染伤口有什么特点?怎么处理是最恰当的?答:(1)破伤风感染伤口的特点: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坏死组织多,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2)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双氧水正确清洗伤口; 注射类毒素:进行特异性预防; 对可疑外伤病人,可立即

32、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作紧急预防; 特异性治疗包括早期足量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及抗生素。5、 问答题:简述病毒的基本特征?答:病毒的基本特征:(1)、个体微小,以纳米(nm)作为测量单位;(2)、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基本结构是衣壳和核酸(核衣壳),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3)、必需在易感活细胞内寄生,借助宿主细胞为其提供新陈代谢的场所、原料、酶和能量等;(4)、通过核酸复制形式进行自身增殖;(5)、对抗生素不敏感,干扰素可抑制病毒的增殖附加复习题:1、对青霉素耐药的最常见细菌是( B )A、链球菌;B金葡菌;C、脑膜炎球菌;D、淋球菌2、肺炎球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C )A、内毒

33、素; B、外毒素; C、荚膜; D、菌毛。3、引起猩红热的毒素( D )A、肠毒素;B、溶血素;C、杀白细胞素;D、红疹毒素4、对金葡菌的致病性具有鉴定意义的是:( A )B. 测定血浆凝固酶 B.革兰染色镜检 C.菌落特点 D.检测SPA5、化脓性炎症,其脓汁粘稠,病灶局限,是由于产生:( B )B. 透明质酸酶 B.血浆凝固酶 C.耐热核酸酶 D.链道酶6、测定SLO抗体可协助诊断:( A )B. 风湿热 B.肠热症 C.类风湿关节炎 D.猩红热7、关于肺炎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产生胞芽和自溶酶 B.有鞭毛而有动力C.菌体呈矛头状成对排列 D.革兰染色阴性8、长期使用抗菌素后

34、,在肠道能大量繁殖引起肠菌群失调症的病原球菌是:( A )A、葡萄球菌;B、链球菌;C、脑膜炎球菌;D、淋球菌9、治疗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A )A、青霉素G B、链霉素 C、红霉素 D、氯霉素10、卫生细菌学检查的指标菌是( B )A、伤寒杆菌; B、大肠杆菌;C、痢疾杆菌; D、变形杆菌。11、肥达氏反应用于诊断:( D )A、立克次体病; B、风湿热;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伤寒和副伤寒。12、下列动力试验阴性的细菌是:( B )A、大肠杆菌;B、志贺氏菌;C、伤寒杆菌;D、霍乱弧菌。13、中毒痢最主要临床表现有:( A )A、全身中毒症状;B、腹痛腹泻;C、剧烈呕吐;D、脓血便。

35、14、肠热症并发症之一是肠穿孔,其原因是:(C )A、细菌的直接作用;B、毒素的直接作用;C、肠组织发生变态反应;D、肠梗阻所致。15、肥达试验结果:H=1:640,O=1:320,A=1:80,B=1:80,该病人可能为(C )A、副伤寒甲;B、副伤寒乙;C、伤寒;D、预防注射。16、疑为肠热症病人常需要抽血做细菌学检查,什么时期采血样最好?( A )A、发病后第1周内;B、发病后第2周内;C、发病后第3周内;D、疾病全程。17、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是由于:( C )A、产生透明质酸酶; B、内毒素的作用;C、毒素刺激肠粘膜细胞分泌大量液体;D、肠菌群失调症。18、霍乱弧菌在下列哪种培养基上生

36、长良好:( C )A、血清肉汤;B、肉浸液;C、碱性蛋白胨水;D、疱肉培养基。19、霍乱弧菌能粘附于宿主细胞是因为具有:( B )A、鞭毛; B、菌毛; C、荚膜; D、抗原。20、霍乱弧菌到达肠道后,粘附于:( A )A、小肠粘膜;B、结肠粘膜;C、十二指肠粘膜;D、胃粘膜。21、在正常胃酸条件下,需大量霍乱弧菌,才能引起感染的原因是:( A )A、该菌不耐酸;B、胃内有乳酸杆菌等拮抗;C、人体对其有较强的天然抵抗力;D、该菌致病力弱22、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经什么传播( C )A、污染用水;B、病畜肉;C、海产品或盐腌渍品;D、苍蝇污染食物。23、分枝杆菌属最主要特点是:( A

37、)A、胞壁含大量脂类; B、无特殊结构;C、有分枝生长趋势; D、一般不易着色。24、 结核菌素试验可:( A )A、测定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B、测定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C、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D、辅助诊断肠热症。25、下列哪种细菌需24周培养才能长出肉眼可见菌落?( C ) A、葡萄球菌;B、霍乱弧菌;C、结核杆菌;D 大肠杆菌。26、结核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D )A、外毒素;B、内毒素;C、侵袭性酶;D、索状因子、蜡质D。27、注射卡介苗是:( B )A、自然自动免疫; B、人工自动免疫;C、人工被动免疫; D、测定人体对结核菌的细胞免疫功能。28、一般不易着色,一旦着色后能抵抗酸

38、性酒精脱色的细菌是( D ) A、G+杆菌;B、G-杆菌;C、芽胞菌;D、分枝杆菌。29、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用何种培养基?( D )A、血琼脂平板;B、蛋黄培养基;C、郭氏培养基;D、罗氏培养基。30、与结核杆菌耐药、耐干燥有关的是( B )A、胞壁致密;B、壁中脂质多;C、芽胞;D、耐热酶。31、结核杆菌所致疾病最常见是( B )A、淋巴结核;B、肺结核;C、肠结核;D、结核性腹膜炎32、厌氧芽胞梭菌能耐受恶劣环境是因为有:( C )A、菌毛;B、鞭毛;C、芽胞;D 荚膜。35、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于:( A )A、神经细胞;B、红细胞;C、粒细胞;D、成纤维细胞36、破伤风梭菌的致病因素是:(

39、 D )A、溶血毒素; B、致热外毒素;C、肠毒素; D、痉挛毒素 37、气性坏疽典型症状之一是组织气肿,其主要原因是:( C )A.细菌产生多种侵袭性酶类 B.细菌产生多种外毒素C.细菌分解多种糖类 D.细菌形成汹涌发酵现象38、目前已知毒性很强的毒素是:( B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肉毒毒素 C.卵磷脂酶(a毒素) D.炭疽毒素附加题:1.经革兰染色法,被染成紫蓝色者为G+菌,被染成红色者为G-菌。2.细菌常见特殊结构有荚膜, 鞭毛,菌毛和芽胞。其中与细菌致病有关的是荚膜和菌毛。3.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4.菌毛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5.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最适温度为37。

40、霍乱弧菌生长的最适酸碱度为,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最适酸碱度为。6.细菌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在适宜条件下多数细菌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20-30分钟,结核分枝杆菌繁殖一代则需18-20小时。7.菌落:把细菌划线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一般经37,18-24小时培养,单个细菌就可以繁殖成肉眼可见细菌集团。 8.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出现表面生长或菌膜形成、 均匀混浊和沉淀生长。9.因某些致病菌易产生耐药性变异,常须通过药物敏感试验筛选敏感抗生素治疗。10.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为人体的正常微生物群。 11.正常菌群对人

41、体的生理作用是:营养作用;生物拮抗作用;免疫作用;病理意义是:机会感染。12.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过程13.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14.高压蒸气灭菌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效果最好的灭菌方法,维持121.3,15-20min 可达到灭菌效果;干烤法维持160-170,2小时可达到灭菌效果。15.巴氏消毒法可用于鲜牛奶和酒类的消毒。16.无菌空气消毒常采用紫外线消毒灭菌法,其杀菌机理是干扰细菌DNA合成。17.酒精消毒最佳浓度是70-80。19、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20、毒血症:病原菌在机

42、体局部生长繁殖后不入血流,而其释放的外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21、菌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一时性或间断性地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22、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可通过血流到达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化脓性病灶。23、医院感染:主要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又发生的其他感染。24、抗生素: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极微量即具有选择抑制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化学物质。25、内外毒素的区别: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1来源: G菌,部分G菌 G菌 2存在部分: 活菌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 细胞壁组分,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 3化学成分: 蛋白质,不耐热 脂多糖,耐热 4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有选择性毒害作用, 弱,对组织无选择性, 不同菌的外毒素引起的特殊的病症。 不同菌的内毒素引起大致相同的中毒症状。 5免疫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被甲醛脱毒制备类毒素。 弱,甲醛不能使之脱毒。 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