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篇论语十二章原文呈现章节翻译章节精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2、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独自做事情,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这)做老师了。”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的学业
3、)有疑惑。”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要学思结合。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本章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本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
4、,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孔子提倡“安贫乐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本章讲学习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警醒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用流水日
5、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本章讲学习方法。【中心概括】这十二章语录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其意在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理想远大。【写作特点】1.观点明确,条理清晰;2.语言精练,有指导性;3.篇幅简短,思想深刻。一、文学常
6、识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说 悦 愉快 “有” “又” 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可以、凭借 粗劣 冷水 普通的人,男子汉 多次 按时 每日 吃饭 以为乐 旧的知识 新的体会 传授的知识 当,做 替 了解 懂得 复习 生气,发怒 每天 自我检查、反省 真诚,诚实
7、越过,超过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能忍受 好的方面,优点 河,河流 军队的通称 忠实,坚守 表示顺接关系,可译为“然后”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等 表顺接,然后 表并列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介词,凭、靠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代词,代人、事或物, 译为“他(们)的”“它(们) 的”“她(们)的” 代词,这 “的”“的人”“的事” 7重点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3)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4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这)做老师了。(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疑惑。(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三、文
9、意理解与探究1(2015阜新模拟)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和态度?原则: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 态度:视交友为乐事。2(2015丹东模拟)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益处有: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3(2015辽阳模拟)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 “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4(2015锦州模拟)“博学而笃志”一句中“博学”和“笃志”二者有什么关系?“博学”与“笃志”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且非常关键的两大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个人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就需要有渊博的知识。除了拥有渊博的知识,还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如果将坚定的意志比作一颗好的种子,那么渊博的知识就是肥料,可以培养出花和果来。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分班考试真题及答案
- 建市函〔2022〕453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知识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病历管理制度与病历书写规范测验题(答案)
- 2025年《汽车维修工技师》考试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边缘计算优化策略-第31篇-洞察与解读
-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面试真题模拟试卷: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 2025年江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旅游历史专业能力测试真题模拟解析试卷
- 2025年事业单位面试真题模拟试卷:社会治理科学研究与应用
- 鸿达驾校考试题库及答案
- 黑龙江新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制动片和制动衬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费曼学习法完整版本
- 辅警专业能力素质测试题及答案
- 安检服务风险管理制度
- DB32∕T 3723-2020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算编制规程
- 2025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煤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 2024年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医疗设备采购投标违约责任承诺书范文
-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跨学科实践活动-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课件
- 内镜下套扎术护理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