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届高三新题速递化学25考点07-10考点07电化学及其应用考点0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点09化学实验基础考点10有机化合物考点07电化学及其应用1 .(郑州市2020届高三一模)下图是通过Li-CO 2电化学技术实现储能系统和CO2固定策略的示意团。 储能系统使用的电池组成为钉电极 /CO2饱和LiClO 4-(CH3)2SO(二甲基亚碉)电解液/锂片,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B 过程 1FrfrM:;留二中电极;C5固定策珞不可逆过程过程!14a+3。3祀-2Li2CO3 4Lf+2CO4+0金+布A. Li-CO 2电池电解液为非水溶液B. CO2的固定中,转桐 4moL生成1mol气
2、体C,钉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U2CO3+C - 4e-=4Li+3CO 2TD.通过储能系统和 CO2固定策略可将CO2转化为固体产物 C【答案】B【解析】A选项,由题目可知,Li CO2电池有活泼金属Li,故电解液为非水溶液饱和LiClO4(CH3)2SO(二甲基亚碉)有机溶剂,故 A正确;B选项,由题目可知,CO2的固定中的电极方括式为:2Li 2CO3 = 4Li+ 2CO2仔O2 + 4e ,转移4mole生成3mol气体,故B错误;C选项,由题目可知,钉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CO3 + C- 4e-=4Li+3CO2 t故C正确;D选项,由题目可知,CO2通过储能系统和 CO
3、2固定策略转化为固体产物 C,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 Bo2 .(雅安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中国科学家研究出对环境污染小、便于铝回收的海水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I为阴极,其反应为: O2+4H+4e =2H2OB.聚丙烯半透膜允许阳离子从右往左通过C.如果电极II为活性镁铝合金,则负极区会逸出大量气体D.当负极质量减少 5.4g时,正极消耗3.36L气体【答案】C【解析】A选项,电极I为正极,其反应为: O2 + 4H+ 4e =2H 2O,故A错误;B选项,根据图中信息右边酸性溶液,左边为碱性海水,右边氢离子不能通过聚丙烯半透膜,故B错误;C选项,
4、如果电极II为活性镁铝合金,镁铝形成很多细小的原电池,镁失去电子,铝上氢离子得到电子,因此在负极区会逸出大量气体,故C正确;D选项,当不是标准状况下,无法算正极消耗气体的体积,故 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o【点睛】通过体积算物质的量时,一定要看使用条件,1、是否为气体,2、是否为标准状况下。3.(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 2020届高三统一检测)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拟用铅蓄电池为直流电源,进行电絮凝净水的实验探究,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的电池电池A. X电极质量减轻,Y电极质量增加B.电解池阳极上被氧化的还原剂有Al和H2OC.电解池的总反应为 2A1 + 6H2O电解2Al
5、(OH) 3+ 3H2 TD.每消耗103.5gPb,理论上电解池阴极上有1molH2生成【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电解池中,铝电极失电子作阳极,电极反应为:2Al-6e =2Al 3+,在铝表面有氧气产生,说明有部分氢氧根离子放电,铁电极上水得电子作阴极,电极反应为:6H2O+6e=3H2 T +6OH,铅蓄电池中X与阴极铁相连,作负极,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Pb+SO42-2e-=PbSO4, 丫与阳极铝相连,作正极,电极反应为PbO2+4H+SO42+2e=PbSO4+2H2O,串联电路中各电极转移电子相等,据此分析解答。A.蓄电池中两电极都生成硫酸铅,因此两个电极的质量都增加,A错误;B.
6、铝电极失电子作阳极,电极反应为:2Al-6e-=2Al 3+,在铝表面有氧气产生,说明有部分氢氧根离子放电,OH-是水电离产生,说明电解池阳极上被氧化的还原剂有Al和H2O, B正确;C.阳极铝电极反应为:2Al-6e-=2Al3+,阴极铁电极电极反应为6H2O+6e=3H2 T +6OR总反应为2A1+6H 2O电解2Al(OH) 3(胶体)+3H2 t在铝的表面有氧气产生,说明还存在电解水的过程:2H2O甩解 O2T +2HT. C错误;D. n(Pb尸_03.59 =0.5moi Pb是+2价的金属,反应的 Pb的物质的量是0.5mol,则反应转移电子 207g / mol的物质的量是0
7、.5mol X2=1mol,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子转移守恒,则电解池的阴极上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是0.5mol , 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B。4.(绵阳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磷酸铁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放电时的反应为:LixC6+Lii-xFePO4=6C+LiFePO4。某磷酸铁锂电池的切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orA,放电时Li +脱离石墨,经电解质嵌入正极B.隔膜在反应过程中只允许Li +通过C.充电时电池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LiFePO4-xe-= Li i-xFePO4+xLiD.充电时电子从电源经铝箔流入正极材料【答案】
8、D【解析】放电时,LixC6在负极(铜箔电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负极反应为:LixC6-x e=x Li+6C,其正极反应即在铝箔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Lii-xFeP04+x Li+x e=LiFePO4,充电电池充电时,正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为阳极,负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A.放电时,LixC6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负极反应为:LixC6-x e-=x Li+6C,形成Li +脱离石墨向正极移动,嵌入正极,故 A项正确;B.原电池内部电流是负极到正极即Li +向正极移动,负电荷向负极移动,而负电荷即电子在电池内部不能流动,故只允许锂离子通过,B项正确;C.充电电池充电时
9、,原电池的正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为阳极,负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放电时,正极、负极反应式正好与阳极、阴极反应式相反,放电时Lii-xFePO4在正极上得电子,其正极反应为:Lii-xFePO4+x Li +x e =LiFePO4,则充电时电池正极即阳极发生的氧化反应为:LiFePO4-x e =Lii-xFePO4+x Li+, C 项正确;D.充电时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出经铜箔流入阴极材料(即原电池的负极) ,D项错误;答案选 Do【点睛】可充电电池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为阳极,负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即 芷靠正,负靠负”,放电时Lii-xFePO4在正极上得电
10、子,其正极反应为:Lii-xFePO4+x Li+xe-=LiFePO4,则充电时电池正极即阳极发生的氧化反应为:LiFePO4-x e-=Li i-xFePO4+x Li+。5.(河北省五个一 ”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一轮收官)全钮液流电池是一种以锐为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 的氧化还原电池。锂电池电能以化学能的方式存储在不同价态锂离子的硫酸电解液中,通过外接泵把电解液压入电池堆体内,在机械动力作用下,使其在不同的储液罐和半电池的闭合回路中循环流动,采用 质子交换膜作为电池组的隔膜,电解质溶液流过电极表面并发生电化学反应,进行充电和放电。下图为 全钮液流电池放电示意图: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
11、时正极反应为:VO2+2H + -e-=VO + +H2OB.充电时阴极反应为:V2+-e-=V3+C.放电过程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再由正极经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D.该电池的储能容量,可以通过增大电解液存储罐的容积并增加电解液的体积来实现【答案】D【解析】放电时,消耗 H+,溶液pH升高,由此分析解答。A.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由电池总反应可知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VO2+2H+e- VO2+H2O,故A错误;B.充电时,阴极反应为还原反应,故为V3+得电子生成V2+的反应,故B错误;C.电子只能在导线中进行移动,在电解质溶液中是靠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来形成闭合回路,故C错误;D.该电池的储能
12、容量,可以通过增大电解液存储罐的容积并增加电解液的体积来实现,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原电池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答题时注意体会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难度不大。6.(荆门市2020届高三元月调研)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 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着对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 更高。某种利用垃圾渗透液实现发电、环保二位一体结合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当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桥中C向Y极移动B.电路中流过 7.5 mol电子时,共产生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16.8LC.电流由X极沿导线流向Y极D. Y极发生的反应为 2NO3-
13、+10e-+6H2O=N 2忏12OH ,周围pH增大【答案】D【解析】根据处理垃圾渗滤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可知,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X是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Y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2NO3-+10e-+6H2O=N2+12OH-,电解质里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X极移动,故AA.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即氯离子向错误;、 - - .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一 _ 一 _ _ . 、B.电池总反应为:5NH3+3NO3 =4N2+6H2O+3OH ,该反应车t移了 15个电子,即转
14、移15个电子生成4个氮气,故电路中流过 7.5 mol电子时,产生2mol氮气,即44.8L , B错误;C.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Y极沿导线流向X极,故C错误;D. Y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2NO3+10e +6H2O=Nz+12OH,周围pH增大,故D正确;答案选Do(成都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我国科学家开发的一种就酸钮锂/石墨离子电池”在4.6V电位区电池总反应为:Li 3c6 + V 2(PO4)3 二:6C + Li 3V 2(PO4)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电解魔 隔膜允许LJ通过)A.该电池比能量高,用Li3V2(PO4)3做负极材料B.放电时,外电路中通过0
15、.1 mol电子M极质量减少0.7 gC.充电时,Li +向N极区迁移D.充电时,N 极反应为 V2(PO4)3+3Li+ + 3e =Li 3V2(PO4)3【答案】B【解析】原电池的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在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 3c6+ V2(PO4)36C+ Li3V2(PO4)3,则该电池放电时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电极反应式为 V2(PO4)3+3Li+ + 3e-=Li 3V2(PO4)3,负极为 Li 3c6材料,电极反应 Li 3c6-3e一 3Li+6C。A.该电池比能量高,原电池的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在电解池的
16、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用Li 3V2(PO4)3作正极材料,负极为Li 3c6材料,故A错误;B.放电时,M极为负极,电极反应 Li 3c6-3e3Li+6C,外电路中通过 0.1 mol电子M极质量减少0.1mol >7g mol 1=0.7 g ,故 B 正确;C,充电时,Li +向阴极迁移,即向 M极区迁移,故C错误;D.充电时,N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Li3V2(PO4)3-3e=V2(PO4)3+3Li+,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次电池,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是解题关键,易错点D,充电时外电源的正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8.(常德市
17、2020届高三期末)下图装置(I )为一种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其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 K十通放电过,该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K2S2+KI3 K2s4+3KI ;装置(n)为电解池的示意图,当闭充电合开关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极A离子交摭膜电极B(II)A.闭合K时,K + 从左到右通过离子交换膜B.闭合K时,电极X是阳极C.闭合K时,电极A的反应式为31 -2e =I 3D,闭合K时,当有0.1molK +通过离子交换膜,X电极上产生气体2.24L【答案】A【解析】当闭合开关 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说明 X极生成OH.,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反应为:2H2O+2e
18、 =H2?-2OH , 丫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2Cl -2e =Cl2T,则A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K2s2-2e-=K2s4+2K + , B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b一+2e-=3厂。A.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应从左到右通过离子交换膜,故 A正确;B,当闭合开关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说明 X极生成OH,应为电解池的阴极,故 B错误;C. X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反应为:2H2O+2e =H2?-2OH ,故C错误;D.当有0.1molK 卡通过离子交换膜,即当电极Y有0.1mole转移时,根据2H +2e = H2佚口产生0.05molH2,标况下的体积是1.12L
19、,故D错误;故选:Ao考点0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绵阳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常温下,用pH传感器进行数字化实验,分别向两个盛50mL0.100mol/L盐酸的烧杯中匀速滴加 50mL去离子水、50mL 0.100mol/L醋酸钱溶液,滴加过程进行磁力搅拌,测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常温下醋酸钱溶液pH=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X表示盐酸中加水稀释的 pH变化B.曲线Y的pH变化主要是因为 CH3COO-与H+结合成了弱电解质C. a点对应的溶液中 c(Cl-)+c(CH3COO-)+c(CH3COOH)-c(NH 4+)=0.01mol/LD. b点对应的溶液中
20、水电离的c(H+)=10-12.86mol/L【答案】C【解析】加水稀释对 pH变化影响小,加入醋酸俊发生CH3COO-+H + k CH3COOH ,生成CH3COOH弱电解质使c(H+)急剧减小,pH变化大,故曲线X表示盐酸中加水稀释,曲线Y表示盐酸中加入醋酸钱。A.曲线X变化不大,表示盐酸中加水稀释的pH变化,A项正确;B.力口水稀释对pH变化影响小,曲线 Y发生CH3COO+H+= CH3COOH生成CH3COOH弱电解质才 是造成pH变化大的原因,B项正确;C,溶液中离子有:Cl-、CH3COO-、OH-、H +、NH4+,由电荷守恒得:c(Cl-)+c(CH3COO-)+c(OH尸
21、c(NH4+) +c(H+), a点对应的溶液中 c(H+)=0.01mol/L 带入等式得:c(Cl-)+c(CH 3COO-)+c(OH-尸c(NH 4+) +0.01mol/L , 变形得:c(Cl-)+c(CH3COO-)+c(OH-)-c(NH4+)=0.01mol/L , C 项错误;+-1.14-KW10-12.86D. b 点对应的溶液中 pH=1.14,溶液中 c(H )=10 mol/L, c(OH )=+ =114 =10 mol/L ,水c(H )10-1.14电离产生的c(H+)=c(OH-)=10-12.86mol/L , D项正确;答案选 C。2.(云南省大理、丽
22、江、怒江 2020届高三统一检测)tC时,将0.5mol/L的氨水逐滴加入 10.00mL0.5mol/L 盐酸中,溶液中温度变化曲线I、pH变化曲线n与加入氨水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尸氨水J /AA. Kw的比较:a点比b点大B. b点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且溶液中c(NH4+)=c(Cl-)C. c 点时溶液中 c(NH4+)=c(Cl-)=c(OH-)=c(H+)D. d 点时溶液中 c(NH 3?H2O)+2c(OH -尸c(NH 4+)+2c(H +)【答案】DKw【解析】A.在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过程吸收热量,升高温度,
2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增大,根据图示可知,溶液温度 b>a,所以Kw: b>a, A错误;B. HCl与氨水混合,当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二者恰好反应产生 NH4C1,该盐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NH 4+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溶液中c(NH 4+)<c(Cl-), B错误;C.在c点溶液中存在 NH4Cl、H2O,存在电荷守恒,c(NH4 )+c(H )=c(Cl -)+c(OH-),由于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远大于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不可能相等,C错误;D. d点时溶液为NH4Cl与氨水等物质的量浓度混合溶液,存在电荷守恒:c(NH 4+)+c(H
24、+)=c(Cl -)+c(OH -),同时存在物料守恒:c(NH 4+)+c(NH 3?H2O)=2c(Cl-),将第一个式子扩大 2倍,与第二个式子相减,整理可 得:c(NH 3?H2O)+2c(OH -)=c(NH 4+)+2c(H +), 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D。3.(荆门市2020届高三元月调研)常温下,将CO2通入2LpH=12的KOH溶液中,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c)与通入的CO2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 ¥0-12 mol/LB. b 点溶液中:c(H+)=1 M0-7mol/LC. c点溶液中
25、:c(K+)=2c(CO 32-)+c(HCO 3 一)+c(HCO3)D. d 点溶液中:c(K+)=2c(CO32-)+c(HCO 3【答案】B【解析】A. a点溶液:水中没有通入 CO2气体,KOH溶液的pH=12,则水电离出的c(H+)=1 ¥0-12mol/L ,A正确;B. b点溶液中只含有 KOH、K2CO3,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根据图象 可知:溶液的水电离产生的c(H+)=1 ¥0-7mol/L ,但是溶液中除水电离产生H+外,还存在H2CO3电离产生H + ,因此溶液的c(H+)>1 ¥0-7mol/L, B错
26、误;C. c点时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最大,则该溶液恰好为K2CO3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可得溶液中:c(K+)=2c(CO 32)+c(HCO3 )+c(H 2CO3), C 正确;D.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K+)+ c(H+)=2c(CO32-)+c(HCO3-)+ c(OH-)。由于该溶液只有水电离产生H + , d点溶液中 c(H+)= c(OH -),所以 c(K+)=2c(CO32-)+c(HCO 3-), D 正确;答案选 B。4.(雅安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常温下,Mn+(指Cu2+或Ag+)的硫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1 1 工 I .
27、051101520lg c(Mn >A .直线MN代表CuS的沉淀溶解平衡B.在 N 点 Ksp(CuS)=Ksp(Ag2S)C. P点:易析出CuS沉淀,不易析出 Ag2s沉淀 ,一 ,一 _2、 . .20D. M点和N点的c(S )之比为1 M0【答案】D【解析】A 选项,N 点 c(S2 ) = 1 1 H20mol/L , c(Mn+) = 1 10-15mol/L , M 点 c(S2 ) = 1 10-40mol/L , c(M n+)=1 10-5mol/L ,如果直线 MN代表CuS的沉淀溶解平衡,那么 M点c(S2 )?c(Mn+) = 1 X10-40 X1 X10
28、-5=1 X10-45, N 点 c(S")?c(Mn+) = 1 1 行20X1M0-15 =1 X10-35, M 点和 N 点的 Ksp不相同,故 A 错误;B选项,在N点硫离子浓度相等,金属离子浓度相等,但由于Ksp的计算表达式不一样,因此Ksp(CuS)>K sp(Ag 2S),故 B 错误;C选项,根据A分析MN曲线为Ag2s的沉淀溶解平衡,P点Q<Ksp(CuS), Q>Ksp(Ag2S),因此不易析出CuS沉淀,易析出Ag 2s沉淀,故C错误;D 选项,M 点 c(S2 ) = 1 1 靖0mol/L , N 点 c(S2 ) = 1 10-20mo
29、l/L ,两者的 c(S2 )之比为 1 M0 R 故 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 Do5.(成都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25c时,向一定浓度的 Na2c2。4溶液中滴加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H 2c2。4是二元弱酸,X表不'2-c( HC2O4 )或 c( C2O4 )下c H2c2O4 - c HC2O4 '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c(H2c2O4)逐渐增大c HC2O4B.直线n表示pH与-lg的关系c H2C2O42C.由N点可知Ka1(H2c2。4)的数量级为10D. pH=4.18 的混合溶液中:c(Na+)&
30、gt;c(HC 2。4-)= c(C2O42-) =c(Cl-)> c(H +)>c(OH-)【答案】D【解析】A.如图所示,从 M点到N点的过程中,pH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c(H2c2O4)逐渐增大,故A正确;c HC2O4c HC2O4c HC2O4B. pH增大,增大,-lg减小,则直线n表示pH与-lg 的关系,c H2C2O4c H2C2O4c H2C2O4故B正确;2C.由N点可知Ka1(H2c2O4)的数量级为10c HCO4- c H+c HC2O4c HC2O4Ka1(H2c2。4)=,在 N 点lg=-1 ,即=10 , N 点的 pH = 2.22,c H2
31、C2O4c H2C2O4c H2C2O4则 c(H+)= 10-2.22mol/L ,所以 Ka1(H2c2O4) = 10M0-2.22 = 1.0>10-1.22,故 C正确;MC2O4- )c(C2O2- )c(H + )D. M 点:-lg=0,Ka2=10-3.18M0-1=10-4.18,pH=4.18 时,c(HC2O4-)= c(C2O42-),c HC2O4c HC2O4但无法判断c(HC2O4)= c(C2O42-) =c(Cl-),故D错误;故选Do6.(湖南省郴州市 202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常温下,向20mL0.05mol L-1的某稀酸H2B溶液中滴入
32、0.1mol L 1氨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随滴入氨水体积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nn>l/LV(NH3H:O)A. NaHB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B. A、B、C三点溶液的pH是逐渐减小,D、E、F三点溶液的pH是逐渐增大C. E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H4+)>c(B 2 )>c(OH )>c(H+)D. F 点溶液 c(NH4+)=2c(B2 )【解析】未加入氨水前,溶液的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为10-13mol/L,所以溶液中c(H+)=0.1mol/L ,该酸的浓度为0.05mol/L,所以该酸为二元强酸。酸、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可水解
33、的盐对水的电离起促进 作用,随着氨水的不断滴入,溶液中水电离的c (H+)逐渐增大,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 2B时水的电离程度达最大(图中D点),继续加入氨水,水电离的 c (H+)逐渐减小。A. NaHB属于强酸的酸式盐,NaHB溶液应该呈酸性,A项错误;B.向酸溶液中逐渐加入碱发生中和反应,混合液溶液的pH是逐渐增大的,B项错误;C. E点溶液由(NH4)2B和氨水混合而成,由于水电离的 c (H+) >1x10-7mol/L ,溶液中H+全部来自水 电离,则E点水溶液显酸性,所以c(H+)>c(OH-), C项错误;D. F点溶液由(NH4)2B和氨水混合而成,由于
34、水电离的 c (H+) =1X10-7mol/L ,溶液中H+全部来自水 电离,则F点水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有:c(NH4+)+c(H +)=c(OH -)+2c(B2-),因c(H+)=c(OH -), 所以有c(NH4+)=2c(B2-), 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择 D项。7.(湖南省永州市 2020届高三一模)常温下,向20.00mL0.1mol 1.- 1氨水中滴入0.1mol L-1盐酸,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c(H+)的负对数-1gc水(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常温下,Kb(NH 3 H2O)约为 1M0B. b=20.00C. R、Q两点
35、对应溶液均呈中性D. R至ij N、N至ij Q所加盐酸体积相等【解析】A.常温下,未加盐酸的氨水的-lgc水(H+)=11,则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尸c(OH-)=10-11mol/L ,溶液中 c(OH')= 10 , mol/L=10 -3mol/L c(NH 3?H2。)= 0.1mol/L10,Kb(NH3?H2O)=A错误;吧加"直51=1X10-5, c NH3 H2O0.1B.当-lgc水(H+)最小时,HCl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所以 b点NaOH溶液体积为20.00mL, B正确;C. R点碱过量、N点溶液呈中性,Q点溶质为HCl和NH 4Cl,溶液呈酸
36、性,C错误;D. R点氨水略过量,R-N加HCl消耗一水合氨,促进水的电离;N-Q力口 HCl ,酸过量,抑制水的的电离,所以R至IJN、N至IJQ所加盐酸体积不相等,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o考点09化学实验基础1.(绵阳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不相匹配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向盛有Ba(NO3)2溶液的试管中通入 CO2产生白色沉淀B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水和CCl4液体,振荡下层溶液变为紫红色C向盛有Na2s2O3溶液的试管申先滴入酚儆溶液,然后 滴加盐酸,边滴边振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有气泡产生并出现浑浊D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先加入足量锌粉,充分振
37、荡后加2滴K3Fe(CN)6溶液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 3Fe(CN) 6溶液产生深蓝色沉淀【答案】A【解析】A.向盛有Ba(NO3)2溶液的试管中通入 CO2,相当于讨论 H2CO3与Ba(NO3)2复分解反应能不能发生?用弱酸不能制强酸,不反应无现象,A项实验操作与现象不相匹配,A项错误;B.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水和CC14液体,B2+2KI =I 2+2KBr , I2易溶于C04显紫红色,B项操作与现象相匹配,B项正确;C.由于硫代硫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酗溶液先变红,然后滴加盐酸溶液,发生反应Na2s2O3+2HCl=SO2f+S/2NaCl+H 2。,反应后溶液呈中
38、性,红色褪去,C项操作与现象相匹配,C项正确;D.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先加入足量锌粉,发生反应:Zn+2FeCl3 2FeC2+ZnCl 2,三价铁变二价铁溶液,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 K3Fe(CN)6溶液产生深蓝色沉淀, D项操作与现象相匹配, D项正确;答案选A。2 .(雅安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以及相关解释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相关解释A测量氯水的pH1mjpH试纸遇酸变红B探究正戊烷(C5H12)催化裂解C5H12裂解为分子较小的烷烧和烯胫5T b 选水口右/L.C实验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2NO 2(g)= N 204(g)为
39、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L4£至i水卷1片冷水1 弋fD用AlCl 3溶液制备AlCl 3晶体.1d二AlCl 3沸点局于溶剂水【答案】C【解析】A选项,不能用pH试纸测量氯水的pH,氯水有漂白性,故 A错误;B选项,该装置不是催化裂化装置,C5H12裂解为分子较小的烷煌和烯烧,常温下为气体,故 B错误;C选项,热水中颜色加深,说明2NO2(g)=N2O4(g)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故 C正确;D选项,该装置不能用于AICI3溶液制备AICI3晶体,由于氯化铝易发生水解,可在 HCl气流中加热AlCl 3溶液制备A1C13晶体,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 Co3 .(湖南省
40、郴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工业上常用水蒸气蒸储的方法(蒸储装置如图)从植物组织中获取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的混合物统称精油,大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从柠檬、橙子和柚子等水果的果皮中提取的精油90%以上是柠檬烯。提取柠檬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柠檬烯 爸将1? 2个橙子皮剪成细碎的碎片,投人乙装置中,加入约 30mL水,松开活塞K。加热水蒸气发生器至水沸腾,活塞K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时旋紧,打开冷凝水,水蒸气蒸储即开始进行,可观察到在储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油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储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储完成B.为达到实验目的,应将甲中的长导管换成温度计
41、C.蒸储结束后,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D.要得到纯精油,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方法:分福、蒸播【答案】B【解析】A.柠檬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则当储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储完 成,故A正确;B.长导管可作安全管,平衡气压,防止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爆炸,而温度计在甲装置中不能代替长导管,且甲为水蒸气发生器,不需要温度计控制温度,故 B错误;C.蒸储结束后,为防止倒吸,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故C正确;D.精油中90%以上是柠檬烯,可利用其中各组分的沸点的差别进行分离,故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 方法:分储、蒸储,故 D正确;故答案为B。4.(湖南
42、省永州市2020届高三一模)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大非金属性:S>CB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小艾盅不能确定原溶液中含 NH4+C用塔蜗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卜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淀粉溶液与少量稀硫酸混合加热,然后加入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并加热没有穆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未发生水解【答案】B【解析】A.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可比较HCO3-与HSO3-的酸性,不能比较 S、C两种元
43、素的非金属性强弱,A错误;B.滴加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试纸不变蓝,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NH4+, B正确;C.加热Al,表面的Al被氧化产生AI2O3, Al 2。3是离子化合物,熔点高,包裹在 Al的外面,使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C错误;D.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应该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检验,未将催化剂硫酸中和,操作不合理,因此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Bo5 .(成都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下列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检验淀粉是否水解BCD由褪色快慢研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证明发生了取代反应验证KspCu(OH) 2
44、<KspMg(OH) 2 II"演 1L±aLtl boI/L 厂学;*30 boM.911Qi中配号戢尢曷告也 端出也时同1少量收*OH*徒誉CnSOt.悔肛产士ji1区丈曲就管四,岳青也周餐【解析】A、淀粉水解时要用硫酸作催化剂,要先用NaOH将混合液中和至弱碱性或中性,再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故 A正确;B、实验的原理方程式为:2MnO 4 +5H2C2O4+6H +=2Mn 2+ + 10CO2 T +8HO,题中高镒酸钾过量,应设计成: 高镒酸钾的物质的量相同,浓度不同的草酸溶液,且草酸要过量,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错误;C、要证明甲烷与
45、氯气发生了取代反应,因有氯化氢生成,不能通过体积变化就断定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D、验证KspCu(OH) 2卜KspMg(OH) 2 ,要先制得Mg(OH) 2,再加入少量 Cu2+,沉淀转化为Cu(OH) 2,沉淀 由白色转化成蓝色,故 D错误;故选A。6 .(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2020届高三统一检测) 分别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测量熔融状态卜NaHSO4的导电性能导电熔融状蕊下NaHSO4能电离出Na+、H+、SO42-B向某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含有Fe2+C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gSO4、CUSO4
46、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先看到蓝色沉淀生成KspCu(OH) 2卜KspMg(OH) 2D将AlCl 3溶液加热蒸十得到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成分为纯净的AlCl 3【答案】C【解析】A. NaHSO4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NaHSO4电离产生Na+、HSO4 ,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在熔融状态下具有导电性,A错误;B.向某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滴加 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滴加氯水后的溶液中含有Fe3+,不能证明溶液中Fe3+是原来就含有还是 Fe2+反应产生的,B错误;C. Mg(OH)2、Cu(OH)2的构型相同,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g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
47、逐滴加入 NaOH溶液,首先看到产生蓝色沉淀,说明 KspCu(OH) 2<KspMg(OH) 2, C正确;D. AlCl 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Al 3+水解,产生Al(OH) 3和HCl ,将AlCl 3溶液加热蒸干,HCl挥发,最后得到的固体为 Al(OH) 3, 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Co7 .(荆门市2020届高三元月调研)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将操作实验现象卖脸结论A用粕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 海灼烧火焰呈紫色证明其中含有时向CuSO*溶液中通入HzS气体出现黑色沉淀酸性:H;S>H2SO4C将等浓度等体积的K工溶液和 FeCh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
48、 滴入KSCN溶液溶浅变红溶液申存在平衡:D用稀硫酸矛津辛粒制取H二时, 加几滴CuS6溶液反JS速率加快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C【解析】a. K+的焰色为紫色,需要透过蓝色钻玻璃才能观察到,A错误;8 .因为CuS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故 H2s这种弱酸也能和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产硫化铜沉淀和强酸硫酸,但这不能说明 H2S酸性强于硫酸,B错误;3+2+C. 2Fe +2I =2Fe +12 ,若反应不可逆,则等体积等浓度的KI和FeCh溶液恰好反应,无铁离子剩余,滴加硫氟酸钾显红色说明铁离子有剩余,因此证明该反应可逆,C正确;D.锌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滴加硫酸铜反应速率加快,
49、是因为锌将铜置换出来形成了铜锌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D错误;答案选 Co【点睛】在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可以生成弱酸,弱酸不能制强酸,但是有特殊情况存在,H2S+CUSO4=CuS J+H2SO4 ,该反应可以发生,是因为 CuS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8.(湖南省郴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结论A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 4mL0.01mol- L 1 KMnO 4酸性溶液, 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 0.01mol1H2c2O4溶液2mL,向另 一只试管中加入 0.01mol L H2c2O4溶液4mL ,第一只试管 中溶液褪
50、色时间长H 2c2。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 0.1mol L1HClO溶液HclO的酸性小于pH和0.1mol L HF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C检3FeCl2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将溶液滴入酸性 KMnO 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证明溶?中含有 Fe2+D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然后试管中加入0.01mol L 1FeCl3溶液2mL,向试管中加入0.01mol L CuCl2溶液2mL,试管中产生气泡快加入FeCl3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较大【答案】C【解析】A.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两试管中液体的总体积不等,无法得到正确结
51、论,故A错误;B. HC1O溶液具有漂白性,应选 pH计测定,故B错误;C.亚铁离子、氯离子均能被高镒酸钾氧化,溶液褪色,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Fe2+,故C正确;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试管产生气泡快,则加入FeCl3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较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Co考点10 有机化合物1 .(郑州市2020届高三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糖、油脂、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B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C.可用酸性KMnO 4溶液鉴别苯和环己烷D.分离澳苯和苯的混合物:加入NaOH溶液分液【答案】B【解析】A选项,多糖、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低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52、B选项,淀粉和纤维素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故 B正确;C选项,不能用酸性 KMnO4溶液鉴别苯和环己烷,两者都无现象,故 C错误;D选项,分离澳苯和苯的混合物采用蒸储方法,故 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 Bo 【点睛】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分子量比较大,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2 .(云南省大理、丽江、怒江 2020届高三统一检测) 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 法正确的是OHA.分子式为C8H ioO3B.含有两种官能团C.既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面【答案】C【解析】A .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物质的分子式是
53、C8H12O3, A错误;B.在该物质分子中含有-COOH、-OH、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B错误;C.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竣基、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分子中含有4个饱和碳原子,与该碳原子连接的原子构成的是四面体结构,因此不可能所有C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Co3 .(河北省 五个一 ”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一轮收官) 查阅资料可知,苯可被臭氧氧化,发生化学反应为:。则邻甲基乙苯通过上述反应得到的有机产物最多有A. 5种B. 4种C. 3种D. 2种【答案】B【解析】邻甲基乙苯的结构简式为:,根据题目所给反应信息,d CHjCH&quo
54、t;四种不同的断键方式可生成最多 4种有机产物,故答案为 BoQ4 .(雅安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有机物三苯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对该有机物分6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 15号碳均在一条直线上B.在特定条件下能与 H2发生加成反应C.其一氯代物最多有 4种D.其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答案】B【解析】A选项,1、2、3号碳或3、4、5号碳在一条直线上,2、3、4号碳类比为甲烷中的结构,因此2、3、4号碳的键角为109028',故A错误;B选项,含有苯环,在特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 B正确;C选项,该有机物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其一氯代物最多有3种,故C错误;D选项,该有机物中没有官能团,故 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 Bo5.(成都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已知有机物M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 N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C.可用滨水鉴别 M和ND. M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4种【解析】A. M中碳碳双键变成单键,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故A错误;B.异丙基中的碳是四面体结构,N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西林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招聘编外聘用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公司人才协议书
- 2025航天六院内蒙古航天红峡化工有限公司招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制药技术前沿与规模市场研究报告
- 2025年神经外科手术常见问题应对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不动产房屋赠合同书7篇
- 2025年呼吸内科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知识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移动支付行业移动支付安全与支付创新技术研究报告
- 2025年急诊医学实操技能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甲状腺科甲状腺功能异常诊治技能综合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驾驶安全培训文案课件
- 美团代运营合作合同范本
- 学堂在线 海上求生与救生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
- 农村建房木工支模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五年运行态势
- 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课件
- 水表安装培训课件
- 华为干部晋升管理制度
- T/CACEM 31.5-2023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第5部分:服务区服务要求
- 个人雇工免责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