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氰酸相关行业研究_第1页
氢氰酸相关行业研究_第2页
氢氰酸相关行业研究_第3页
氢氰酸相关行业研究_第4页
氢氰酸相关行业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氢氰酸相关行业研究一、氢氰酸工艺及衍生产品氢氰酸,又称氰化氢,分子式HCN,无色透明、剧毒、易挥发、聚合的化合物。氢氰酸是生产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酯、氰化钠、杀虫剂和除莠剂的主要化学原料,但因其易燃、易挥发、剧毒的特性,不便于贮存、长距离输送和运输,必须就地消化合成其他衍生物等化工产品。2011年中国氢氰酸产能约44万吨,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河北、安徽、辽宁、上海、山东、甘肃、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市,以生产氰化钠为主,约占总产能的72%,直接加工生产有机氰化物约占28%。(一)主要工艺氢氰酸的主要生产工艺如下:工艺名称基本原理应用情况甲酰胺脱水法使用铁或铝的磷酸盐为催化剂,在管式反

2、应器中使甲酰胺在380430及减压下进行脱水反应生成氢氰酸由于安氏法的发展,已基本被淘汰。甲烷氨化氧化法(安氏法)将甲烷、氨和空气脱机械杂志、油脂、硫化物后,以一定比例相互混合并在10001200高温中快速通过铂-铑网产生甲烷氨化氧化反应生成氢氰酸此法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运作设备简单,反应热量可回收利用,电耗低,现在被国外广泛采用甲烷氨化脱氢法(迪高沙法)以甲烷和氨为原料,在涂有铂、铑或铝催化剂的刚玉管中进行高温反应生成氢氰酸成本较高,少量运用丙烯氨化氧化法(副产法)在生产丙烯腈过程中,用化学级丙烯、肥料级氨和空气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高压高温反应,气体经蒸馏精制,得到成品丙烯腈,并获得副产

3、品氢氰酸和乙腈相比合成法,此法成本低。但由于和丙烯腈联产,生产及供应不灵活,随着氨化氧化催化剂的改进,也将减少氢氰酸产量轻油裂解法不使用催化剂,将轻油雾化后与氨混合,加热到270左右进入沸腾床反应炉,通过加热到1400摄氏度左右使轻油裂解生成氢氰酸此法方法较灵活,不受天然气和丙烯腈生产的限制,其经济性取决于轻油和电的价格,一般来说比合成法和副产法成本高国外早期的主要工艺路线大多以天然气和氨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氢氰酸,以安氏法最具代表性。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丙烯腈生产中,以主要使用原料丙烯和氨进行氧化反应生成丙烯腈并副产氢氰酸的副产法,在目前乃至将来生产氢氰酸的主要方法。国内目前

4、氢氰酸生产工艺是安氏法、轻油裂解法及副产法,由于天然气成本较高,安氏法采用不普遍。相关资料显示,河北诚信目前采用轻油裂解法生产氢氰酸。(二)衍生产品氢氰酸的衍生产品树见下页(其中圈红部分,为河北诚信主要产品系列):二、氰化钠系列产品信息氰化钠,俗称山奈、山奈钠,是氰化物中的一种无机盐,属于剧毒品。氰化钠是氢氰酸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占氢氰酸总消耗量一半以上。氰化钠较氢氰酸易于运输(可呈固态和液态),所以氢氰酸常被转化成氰化钠,以利于异地使用。氰化钠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化工原料,下游产品覆盖面非常大,涉及到塑料、染料、医药、农药、电镀等行业,目前主要用于刚渗透剂、选矿剂、电镀液等,其中金、银粗加工用得

5、很多。1.主要工艺氰化钠的生产方法有布哈法、氨钠法和氢氰酸法(中和法),目前生产氰化钠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得高纯度、高收率的氢氰酸。生产方法基本原理应用情况布哈法以氮气、木炭和纯碱为原料在氧化铁的催化下高温合成,再用液氨浸取,经过滤、浓缩和析晶得到质量较差,现已淘汰氨钠法以金属钠、石油焦和氨为原料,在高温下合成,过滤除去炭后,浇铸成型即得成品收率高、质量好,但由于成本太高,目前也基本无人在使用,已被国家明令淘汰氢氰酸法(中和法)先获取氢氰酸,再用氢氰酸和烧碱作原料,将气态或液态的氢氰酸与约50%的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氰化钠溶液,经蒸发、结晶、干燥、成型得到产品经济效益高,质量较好,此法目前为国内外厂

6、商普遍采用2.生产规模2011年底,中国氰化钠总产能达到38万吨(以100%计,下同),产量约35万吨,其中固体氰化钠总产能为11.5万吨(氰化钠质量分数98%),其余为液体氰化钠(氰化钠质量分数30%)。氰化钠厂家有25家,产能为11万吨/年的有两家安庆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含安庆新曙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产能在12万吨/年的有10家;有8家企业产能小于1万吨/年,最小的企业产能仅0.15万吨/年。行业前10名企业的总产能为31.66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83.32%。据统计,目前中国氰化钠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澳大利亚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氰化钠生产国。国内主要氰化

7、钠厂家的产能如下:2012年,国外氰化钠总产能已超过100万吨/年,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西欧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考虑到部分装置闲置和关闭以及生产液体氰化钠自用,国外正常运营对外销售的固体氰化钠装置生产能力约65.7万吨/年。国外主要氰化钠生产商情况如下:3.市场规模国内市场方面,由于我国对氰化钠管理力度的加大、氰化钠行业的技术进步,成本的大幅降低、质量大幅提高等因素,国产氰化钠逐步替代进口氰化钠。我国氰化钠进口量从2001年以来呈下降趋势,到2014年进口已萎缩到328吨。中国氰化钠主要是消费于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的提取、电镀、医药、农药、燃料中间体、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制取等。消费

8、结构为:黄金矿业占48.3%,有色金属占2.2%,化工中间体占24.7%,农药占5.7%,电镀占10.2%,医药占5.5%,其他占3.4%。近年来,随着黄金需求量的不断增大,采矿方面的氰化钠需求量增长非常大,尤其是2013年用于黄金提取的氰化钠的销量是2012年的23倍。2014年国内黄金产量达到460吨,远高于第二名的澳大利亚(产量约270吨),连续八年位居全球首位。2015年上半年我国累计生产黄金228.735吨,同比增长8.37%。作为大量使用氰化钠提炼黄金的紫金矿业认为,氰化钠是目前工业中最好的浸金药剂。农药市场也突显火爆,尤其是草甘膦等。由于液体氰化钠不方便运输,为了便于出口,近几年

9、,国内固体氰化钠的生产产量日益剧增。随着今后染料、医药、农药和精细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氰化钠的市场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大。高纯度的固体氰化钠由于便于运输和储存,目前很受市场的青睐。氰化钠的使用厂家可以远离氢氰酸来制备下游产品,所以今后高纯度的固体氰化钠的需求会逐渐超过液体氰化钠。国际市场方面,2009年世界氰化钠消费总量约61.1万吨,市场价格总值约10亿美元。2010年和2011年,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和黄金价格持续攀升,固体氰化钠市场需求旺盛,每年有近10%的增长,价格也从原来的1600美元/吨上升到2800美元/吨,上涨近40%,到2011年低近2800美元/吨。国外氰化钠主要用于矿山行业提取贵金属,全球约75%的氰化钠用于矿石开采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