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应心《社心》--教案_第1页
15应心《社心》--教案_第2页
15应心《社心》--教案_第3页
15应心《社心》--教案_第4页
15应心《社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邯郸学院教案用纸 邯 郸 学 院教 案20162017学年 第一学期分院(系、部):教育学院教 研 室:心理学教研室课 程 名 称:社会心理学授 课 班 级: 2015级应用心理学专业主 讲 教 师:金光华职 称: 副教授使 用 教 材:现代社会心理学邯郸学院制教 案(首页)课程名称中文:社会心理学课程编号402011110英文:Social-psychology学 分3学分授课教师金光华职 称副教授课程性质学位课() 必修课() 选修课( )授课对象专业、层次和班级: 2015级本科 应用心理学 共 01个班课程学时 40 学时周学时 3 学时起止周1-16周学时分配理论讲授: 24 学时;

2、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践课(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使用教材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时蓉华主编 李凌副主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8月第3版主要参考资料及指定参考书1 社会心理学(第8版)(美) 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月 第1版2 社会心理学 张春兴主编 时蓉华著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年5月 第1版3 现代社会心理学(修订版) 时蓉华主编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1月 第2版4 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主编出版社:北京大学出

3、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8月 第2版5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俞国良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4月 第2版6 社会心理学前沿 俞国良等著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6月 第1版7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 杨丽萍主编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5月 第1版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98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一讲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对象和任务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社会心理学概念、学科性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教学重点社会心理学概念、学科性质教学难点社会心理学概念教 具

4、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介绍(10分钟)介绍本课程的重要性、框架体系、总学时、考核方式、学习要求等。讲授新课(100分钟)第一讲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对象和任务一、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二、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三、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范围四、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社会心理学概念和性质是什么?2、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915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二讲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研究方法教学

5、重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难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重点研究方法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介绍(10分钟)介绍本课程的重要性、框架体系、总学时、考核方式、学习要求等。讲授新课(100分钟)第二讲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论、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二、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与原则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基本方法、特定方法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过程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社会心理学的概念。2、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3、模拟实验的概念、现场观察的含义。周 次

6、第 周日 期 2016922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三讲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展望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社会心理学历史发展阶段教学重点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时期及各自特征、学科诞生标志、理论来源教学难点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时期及各自特征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0分钟)讲授新课(100分钟)第三讲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展望一、社会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1、早期孕育期(哲学思辨期)2、初创期(经验描绘期) 学科诞生标志、三大理论来源3、 确立期(实验期)二、社会心理学发展 1、美国、欧洲、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比较 2、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

7、社会心理学发展比较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社会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主要时期及各自特征。2、东西方第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是什么?(诞生标志)3、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929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四讲 社会化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社会化的概念、特征、内容、本质、类型、影响因素、基本理论教学重点社会化的概念、本质、影响因素、基本理论教学难点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基本理论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0分钟)讲授新课(100分钟)第四讲 社会化一、社会化概念、基本特征二、社会化的基本

8、目标(内容)三、社会化的本质和类型四、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1、遗传素质 2、社会文化 3、家庭 4、学校 5、同辈群体 6、大众媒介五、社会化的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 2、认知发展理论3、社会学习理论 4、哈里斯群体社会化理论5、泰弗尔社会认同理论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社会化概念。2、社会化的基本特征、本质、类型。3、社会化的影响因素。4、群体社会化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06.4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106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五讲 自我意识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功能、心理成分、基本理论教学重点自我意识的概念、心理

9、成分、基本理论教学难点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0分钟)讲授新课(100分钟)第五讲 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概念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主我、客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自我意识的功能 组织功能、管理功能四、 自我意识的特征五、 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六、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1、奥尔波特的自我发展理论 2、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的自我观点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 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2、 自我意识的功能、心理成分、自我认知的途径。3、 自我发展理论和符号互

10、动论的基本内容。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1013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六讲 性别角色差异心理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性别角色的概念、特点、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双性化人格、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性别角色分化的社会文化因素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0分钟)讲授新课(100分钟)第六讲 性别角色差异心理一、 社会角色的概念及分类、性别角色的概念二、 性别角色特点1、功能分化与定型 2、文化制约性 3、相对稳定性、多样性三、 性别角色差异的研究(双性化人格)四、 性别角色获得的生物学因素 1、遗传基因 2

11、、性激素 3、大脑五、 性别角色分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背景 2、家庭 3、学校 4、大众传媒六、相关研究理论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社会角色、性别角色的概念。2、性别角色分化的影响因素。3、双性化理论的基本观点。4、班杜拉、布西的社会认知理论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1020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七讲 社会认知(一)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社会认知的概念、过程与机制、影响因素,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社会认知的概念、社会认知影响因素、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社会认知影响因素、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

12、法教学过程课程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0分钟)讲授新课(100分钟)第七讲 社会认知(一)一、社会认知的概念二、社会认知的内容、过程与机制三、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1、认知者2、认知对象3、情境因素四、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社会认知的概念。2、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1027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八讲 社会认知(二)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印象管理、归因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印象形成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印象管理的策略、归因的理论和常见偏差教学难点社会认知偏差、印象管理策

13、略、归因的理论和归因偏差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0分钟)讲授新课(100分钟)第八讲 社会认知(二)一、印象形成过程中的社会认知偏差二、印象管理的概念三、印象管理的策略 1、获得性策略:讨好技术、自我宣传、威慑、恳求 2、保护性策略:借口和辩解、事先申明、自我设障、道歉四、归因的概念及常见偏差类型五、归因基本理论:海德、凯利的归因理论 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印象形成中的社会认知偏差。2、印象管理、归因的概念。3、印象管理的策略。4、常见的归因偏差类型。5、凯利的归因理论。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

14、6113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九讲 社会态度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态度概念及与行为的关系、形成与转变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教学重点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相关理论教学难点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0分钟)讲授新课(100分钟)第九讲 社会态度一、 态度的概念及其分析二、 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1、认知 2、情绪 3、动机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分析四、态度形成与转变的影响因素五、态度转变的策略六、态度的相关理论 1、海德的P-O-X模型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

15、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 思考题思考题:1、态度的概念。2、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3、态度改变的策略。4、海德和费斯廷格的态度理论的基本内容。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1110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十讲 社会动机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社会动机的概念、类型、各类型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亲和动机的影响因素、权力动机的引发因素教学难点亲和动机的影响因素、权力动机的引发因素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0分钟)讲授新课(100分钟)第十讲 社会动机一、社会动机的概念、类型二、亲和动机的起源、作用、影响因素三、权力动机的概念及引发因素四、动机的

16、基本理论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社会动机的类型。2、亲和动机的起源、作用、影响因素是什么?3、权力动机的引发因素有哪些?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1117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十一讲 相符行为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从众和服从的概念、类型、产生原因、影响因素,了解众从和顺从教学重点从众和服从的类型、原因、影响因素、经典实验教学难点从众和服从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0分钟)讲授新课(100分钟)第十一讲 相符行为一、从众的概念二、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三、从众的类型及原因、

17、影响因素四、服从的概念、产生的原因五、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六、影响服从的因素1、他人的支持 2、行为后果的反馈 3、个性因素七、简要介绍众从和顺从 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从众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2、阐述阿希、米尔格莱姆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3、服从的概念、产生原因、增加服从的方法。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1124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十二讲 人际交往(一) 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人际交往的概念、基本理论、影响因素、人际交往的工具教学重点人际交往的理论、人际交往的工具教学难点人际交往的理论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18、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0分钟)讲授新课(100分钟)第十二讲 人际交往(一) 1、 人际交往的概念及特点、功能二、人际交往的形式 三、人际交往的基本理论1、自我呈现理论 2、社会交换理论3、社会实在论 4、强关系弱关系理论四、人际交往的工具 1、沟通的要素2、符号系统与非符号系统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人际交往的概念。 2、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3、人际交往的非言语符号系统包括哪些。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121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十三讲 人际交往(二)授课学时 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原则、增进人际吸引的

19、因素教学重点人际关系的衡量指标、基本原则、增进吸引的因素教学难点人际关系的原则、增进吸引的因素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0分钟)讲授新课(100分钟)第十三讲 人际交往(二)1、 人际关系的概念2、 人际关系的深度衡量指标三、人际关系的原则1、交互原则 2、功利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4、人际吸引水平增减原则四、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1、熟悉与邻近性 2、相似性 3、互补性4、能力与特长 5、仪表 6、人格品质五、人际关系的测量 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 人际关系概念、深度的衡量指标。2、人际关系的原则

20、。3、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128节 次 第3-5节授课内容第十四讲 利他与侵犯授课学时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利他行为、侵犯行为的概念、经典实验、影响因素教学重点利他和侵犯行为的概念、影响因素教学难点利他行为的培养、侵犯行为的减控策略教 具 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课程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0分钟)讲授新课(100分钟)第十四讲 利他与侵犯一、利他行为概念二、利他行为的主要理论:决策理论、社会规范理论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促进与培养 1、助人者因素 2、受助者因素 3、环境因素四、冷漠行为五、侵犯行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六、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减控策略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10分钟)思考题思考题:1、 利他行为、侵犯行为的概念。2、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 怎样促进和培养利他行为的出现?4、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减控策略有哪些?5、 挫折侵犯理论的基本观点。周 次第 周日 期 20161215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