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_第1页
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_第2页
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_第3页
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_第4页
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 2版)陈岩版)陈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管学院 杨玲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 2版)陈岩版)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 2版)陈岩版)陈岩1.2.1 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该书于1936年出版。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1. 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国际经济制度和秩序发

2、生了巨大变化。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各国争夺资产的斗争进一步尖锐化。 1929-1933年大危机之前凯恩斯是个自由贸易者,大危机之后他改变了立场,转而推崇重商主义。 凯恩斯和他的弟子们有关国际贸易的观点与论述形成超保护贸易学说。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由于其贡献,俄林与詹姆斯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Ohlin (1899-197

3、9)Heckscher(1879-1952)1. 赫-俄理论的主要内容狭义的赫-俄理论被称作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使用生产要素禀赋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进出口商品的特点。 广义的赫-俄理论还包括生产要素均等化定理,其主要内容是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会使贸易各国的商品价格趋于相等,而且还会使贸易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相等。1、要素供给比例理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2、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国际贸易的最终结果使各国的要素价格趋于相等.第一第一,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二第二,贸易双方国内价格(成本)比例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第三第三,各国商品

4、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第四第四、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因此因此,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品,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产品。8 贸易双方国内价格(成本)比例的不同是国际贸易双方国内价格(成本)比例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假定中国和美国各生产两种商品,而且这两种假定中国和美国各生产两种商品,而且这两种商品的国内价格比例相等,则商品的国内价格比例相等,则纺织品机器中国(人民币元)10002000美国(美元)100200 根

5、据当前的外汇牌价,换算成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根据当前的外汇牌价,换算成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会发现中国的两种商品的价格都高于美国,所以,中国的会发现中国的两种商品的价格都高于美国,所以,中国的商品如果出口到美国,反而要倒贴上运费及其他费用,也商品如果出口到美国,反而要倒贴上运费及其他费用,也就是说,中国没有商品能出口。同时,中国也不能只进口就是说,中国没有商品能出口。同时,中国也不能只进口不出口,所以,国际贸易不能发生。不出口,所以,国际贸易不能发生。9澳洲与日本的生产函数与生产成本澳洲与日本的生产函数与生产成本澳大利亚日本要素价格(本国货币表示)土地 劳动1.00 2.00土地 劳动4.00

6、1.00生产函数小麦 5 1 5 1纺织品 1 10 1 10商品价格(本国货币表示)小麦721纺织品211410中国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美国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工资低 利率高工资高 利率低对劳动需求增加对资本需求减少对资本需求增加对劳动需求减少工资增加 利率降低最终两国的资本、劳动力价格趋于均等。最终两国的资本、劳动力价格趋于均等。资本丰富,劳动力稀缺工资降低 利率增高11 赫-俄理论的要点:u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u各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的商品。u自由贸易不仅会使本国

7、商品价格趋于均等,而且要素价格也趋于均等。 3. 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迈克尔迈克尔波特(波特(Michael EPorter)竞争战略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竞争状态相关和支持产业需求因素生产要素143. 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要素禀赋: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的状况;需求情况:该产业或产品的国内需求情况;相关与支持产业:该国有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给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该国 的企业如何创建、组织、管理和国内竞争

8、性质上的治理情况。 移动电话移动电话(手机手机)设备产业是设备产业是20世纪世纪90年代成长最快年代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手机用户数迅速增加,的产业之一。手机用户数迅速增加,1990年只有年只有1 000万用户,至万用户,至1997年底,全球有年底,全球有1亿多手机用亿多手机用户。曾经有三家企业一度控制了全球手机设备市户。曾经有三家企业一度控制了全球手机设备市场场(如手机、基础电话站设备、数字转换器如手机、基础电话站设备、数字转换器),它,它们是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家之中,诺们是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家之中,诺基亚戏剧性的崛起也许是最惊人的。基亚戏剧性的崛起也许是最惊人的。 诺基亚

9、的根基在芬兰,一个人们谈论尖端技术公诺基亚的根基在芬兰,一个人们谈论尖端技术公司时通常想不到的国家。司时通常想不到的国家。20世纪世纪80年代,诺基亚年代,诺基亚是芬兰一家从事各种杂乱业务的联合企业,其业是芬兰一家从事各种杂乱业务的联合企业,其业务包括头饰制造、造纸、消费电器和电子通信设务包括头饰制造、造纸、消费电器和电子通信设备,而今天它成为了备,而今天它成为了 一家集聚了一家集聚了100亿美元的遥距通信设制造商,其亿美元的遥距通信设制造商,其销售和盈利增长每年超过销售和盈利增长每年超过30。这个先前的联合。这个先前的联合企业是怎样在手机设备产业中取得全球领导地位企业是怎样在手机设备产业中取

10、得全球领导地位的?多数的回答归因于芬兰和其北欧邻国的历史的?多数的回答归因于芬兰和其北欧邻国的历史、地理及政治经济。、地理及政治经济。 事情发生在事情发生在1981年,年, 当时北欧一些国家创建当时北欧一些国家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手提电话网络。它们有很好的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手提电话网络。它们有很好的理由成为开拓者,在人口稀少、荒凉的寒冷地区理由成为开拓者,在人口稀少、荒凉的寒冷地区,安置传统的有线电话服务成本太高,这使电子,安置传统的有线电话服务成本太高,这使电子通信更有价值。当人们驾车通过寒冷的北极,以通信更有价值。当人们驾车通过寒冷的北极,以17及及偏远的北方地区的房主在遭遇恶劣情况时需要通

11、过偏远的北方地区的房主在遭遇恶劣情况时需要通过电话请求帮助,结果,瑞典、挪威和芬兰成为世界上电话请求帮助,结果,瑞典、挪威和芬兰成为世界上采用移动电子通信的第一批国家。例如,它们发现在采用移动电子通信的第一批国家。例如,它们发现在遥远的北方偏远地区,传统有线服务每部电话用户成遥远的北方偏远地区,传统有线服务每部电话用户成本达到本达到800美元以上,而同一地区无线移动电话服务美元以上,而同一地区无线移动电话服务每个用户只需每个用户只需500美元。到美元。到1994年,斯堪的纳维亚年,斯堪的纳维亚12的人口拥有了手机,相比之下,美国这个世界第二的人口拥有了手机,相比之下,美国这个世界第二大市场只有

12、不足大市场只有不足6的用户拥有手机。诺基亚作为长的用户拥有手机。诺基亚作为长期从事电子通信设备的供应商,利用这方面的发展作期从事电子通信设备的供应商,利用这方面的发展作了正确的定位,但其他因素也有助于诺基亚在芬兰发了正确的定位,但其他因素也有助于诺基亚在芬兰发展它的竞争优势。芬兰不像其他发达国家,从来没有展它的竞争优势。芬兰不像其他发达国家,从来没有一个全国性电话垄断公司,一个全国性电话垄断公司, 国家电话服务长期由大国家电话服务长期由大 18约约50家自治的地方电话公司提供,这些公司由公民家自治的地方电话公司提供,这些公司由公民投票选出的委员会制定价格投票选出的委员会制定价格(自然意味着低价

13、自然意味着低价)。这批。这批独立的成本意识很强的电话服务提供者使得诺基亚独立的成本意识很强的电话服务提供者使得诺基亚在本国不得不居安思危。由于芬兰人典型的实用主在本国不得不居安思危。由于芬兰人典型的实用主义观念,这些电话公司一直愿意从最低成本供应商义观念,这些电话公司一直愿意从最低成本供应商那里采购,不管是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还是那里采购,不管是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还是其他的公司。这种情况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盛行的做其他的公司。这种情况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盛行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一直到法形成鲜明对照,一直到80年代末和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发年代初,发达国家的国内电话垄断商通常从占统治地位的当地

14、达国家的国内电话垄断商通常从占统治地位的当地供应商那里购买设备或者自己制造。诺基亚对待这供应商那里购买设备或者自己制造。诺基亚对待这种竞争压力的回应是尽一切可能降低成本,同时继种竞争压力的回应是尽一切可能降低成本,同时继续开发尖端的移动电话技术。续开发尖端的移动电话技术。19 这些压力的结果是明显的,当摩托罗拉仍然是手机这些压力的结果是明显的,当摩托罗拉仍然是手机设备头号企业时,诺基亚紧跟其后。然而是诺基亚设备头号企业时,诺基亚紧跟其后。然而是诺基亚而不是摩托罗拉成为数字移动电话技术的领导者,而不是摩托罗拉成为数字移动电话技术的领导者,诺基亚似乎将领导未来的潮流。诺基亚取得领导地诺基亚似乎将领导未来的潮流。诺基亚取得领导地位是因为斯堪的纳维亚比世界其他地区早位是因为斯堪的纳维亚比世界其他地区早5年开始转年开始转向数字技术,况且,由于芬兰消费者成本意识的驱向数字技术,况且,由于芬兰消费者成本意识的驱动,促使诺基亚具有世界上移动电话设备制造商的动,促使诺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