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离合器故障分析和维修工艺探讨_第1页
轿车离合器故障分析和维修工艺探讨_第2页
轿车离合器故障分析和维修工艺探讨_第3页
轿车离合器故障分析和维修工艺探讨_第4页
轿车离合器故障分析和维修工艺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轿车离合器故障分析和维修工艺探讨摘要离合器是手动变速汽车的重要总成,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它的好坏关系着汽车能否顺利起步和平稳换挡。然而在汽车使用中,离合器难免会出现故障,这将直接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离合器的发展概况、功用、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特点,分析研究了离合器的故障现象及原因,进一步探索了离合器故障的排除方法和离合器的维修工艺。并重点通过一汽大众轿车离合器故障的探讨,正确认识离合器故障,更好的使用和维护离合器。对使用和维护汽车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关键词:一汽大众轿车 离合

2、器 故障分析  维修目录0.前言11.离合器概述21.1 离合器的发展概况21.2 离合器的功用及种类21.3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要求31.4 汽车常用典型离合器的结构与特点52.一汽大众轿车离合器的结构72.1离合器的结构特点72.2 离合器的组成72.3 离合器的拆装83.离合器常见故障与原因分析103.1 离合器打滑103.2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挂挡困难103.3 离合器发抖113.4 离合器异响113.5 离合器的噪声和振动124.一汽大众轿车离合器的维修144.1 离合器从动盘的检修144.2 压盘的检修144.3 飞轮的检修144.4 离合器壳体的维修145.结束语175

3、.1论文总结175.2工作展望17参考文献18致谢190.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产量逐年增加,2006年已达720万辆。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广泛应用后,给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增加了一定难度。并且,现在汽车迅速进入家庭,汽车私有化程度也是迅速提高,所以汽车故障将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汽车离合器是手动变速汽车必备的一个重要总成。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它的好坏关系着汽车能否顺利起步和平稳换挡。没有离合器手动挡汽车将

4、无法起步,并且难以实现挡位变换。所以说离合器是手动挡汽车上一个相当重要的部件。而汽车离合器的故障也是汽车故障中的常见故障,解决好离合器的故障,对汽车的使用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离合器的发展概况、功用、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以及特点,分析研究了离合器的故障现象、原因以及排除方法,并重点讨论了轿车离合器的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在汽车使用中,离合器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这将直接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分析研究离合器故障现象、原因、探索离合器故障的排除方法和离合器的维修工艺,对使用和维护离合器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本文重点通过一汽大众轿车离合器故障的探讨,使人们正确认识离合器故障,更好的使用

5、和维护离合器。从而提高汽车驾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1.离合器概述在汽车上,离合器是手动汽车和电控换档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汽车传动系中的一个重要总成,是保证这种汽车能够起步和换档的一个必备的独立部件。1.1 离合器的发展概况现今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在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比较平顺,无冲击。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使用多片离合器。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选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因为它具有从动部件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

6、优点,而且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已能做到接合平顺,因此现在广泛用于大、中、小各类车型中。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相当完善。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提高了离合器接合时的平顺性。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中装有扭转减振器,防止了传动系统的扭转共振,减小了传动系噪声和动载荷,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离合器已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改进,乘用车上愈来愈多地采用具有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减振器,能更有效地降低传动系的噪声。1.2 离合器的功用及种类1.2.1 离合器的功用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动力联系。其功用是:(1)使汽车平稳起步。(2)中断给传动系的动力,配合换

7、挡。(3)防止传动系过载。1.2.2 离合器的种类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摩擦式离合器又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液力偶合器靠工作液(油液)传递转矩,外壳与泵轮连为一体,是主动件;涡轮与泵轮相对,是从动件。当泵轮转速较低时,涡轮不能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分离状态;随着泵轮转速的提高,涡轮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接合状态。电磁离合器靠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如在主动与从动件之间放置磁粉,则可以加强两者之间的接合力,这样的离合器称为磁粉式电磁离合器。目前,与手动变速器相配合的绝大多数离合器为干式摩擦式离合器,按其从动盘的数目,又分为单盘式、双盘

8、式和多盘式等几种。湿式摩擦式离合器一般为多盘式的,浸在油中以便于散热。采用若干个螺旋弹簧作为压紧弹簧,并将这些弹簧沿压盘圆周分布的离合器称为周布弹簧离合器。采用膜片弹簧作为压紧弹簧的离合器称为膜片弹簧离合器。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应用,一种自动离合器系统也进入了汽车领域。这种由控制单元(ECU)控制的离合器已经应用在一些轿车上,使手动变速器换档的一个重要步骤离合器的断开与接合能够自动地适时完成,简化了驾驶员的操纵动作。自动离合器分为两种:机械电机式自动离合器和液压式自动离合器。机械电机式自动离合器的ECU汇集油门踏板、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等信号,经处理后发送指令驱动伺服马达,通过拉杆等机

9、械形式驱使离合器动作;液压式自动离合器则是由ECU发送信号驱动电动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操纵离合器动作。液压式自动离合器在目前通用的膜片离合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液压执行系统,将踏板操纵离合器油缸活塞改为由开关装置控制电动油泵去操纵离合器油缸活塞1。变速器控制单元(ECU)与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是集成在一起的,根据油门踏板、变速器档位、变速器输入/输出轴转速、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等传感器反馈信息,计算出离合器最佳的接合时间与速度。自动离合器的执行机构由电动油泵、电磁阀和离合器油缸组成,当ECU发出指令驱动电动油泵,电动油泵产生的高压油液通过电磁阀输送到离合器油缸。通过ECU

10、控制电磁阀的电流量来控制油液流量和油液的通道变换,实现离合器油缸活塞的移动,从而完成汽车起动、换档时的离合器动作。具有自动离合器装置的汽车与自动变速器(AT)和无级变速器(CVT)汽车相比,它在运行经济性方面有优势,因为它的变速器还是手动变速器,因此耗油比较低,制造成本也低于AT和CVT。当然,汽车操纵的便利性也会逊色于AT和CVT,毕竟它是装配手动变速器,仍然要手动换档2。1.3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要求1.3.1 离合器工作原理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简称为摩擦离合器)。摩擦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1)接和状态:弹簧将压盘5、飞轮4及从动盘3相互压紧。发动机的转矩经飞轮

11、及压盘通过摩擦面的摩擦力矩传至从动盘,再经从动轴向传动系输出。(2)分离过程:踏下踏板时,拉杆13拉动分离叉11外端向右移动,分离叉内端则通过分离轴承9推动分离杠杆7的内端向前移动,分离杠杆外端便拉动压盘向后移动,使其在进一步压缩压紧弹簧的同时,解除对从动盘的压力。于是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处于分离状态而中断动力的传递。(3)接合过程:当需要恢复动力的传递时,缓慢地抬起离合器踏板,分离轴承9减小对分离杠杆内端的压力,压盘便在压紧弹簧16作用下逐渐压紧从动盘3,并使所传递的扭矩逐渐增大。当所能传递的扭矩小于汽车起步阻力时,汽车不动,从动盘不转,主从动摩擦面间完全打滑;当所能传递的扭矩达到足以克服汽车

12、开始起步的阻力时,从动盘开始旋转,汽车开始移动,但仍低于飞轮的转速,即摩擦面间仍存在着部分打滑的现象3。再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和汽车的不断加速,主从动部分的转速差逐渐减小。直到转速相等滑磨现象消失,离合器完全接合为止,接合过程即结束。图1-1离合器工作原理1-曲轴;2-从动轴;3-从动轴盘;4-飞轮;5-压盘;6-离合器盖;7-分离杠杆;8-弹簧;9-分离轴承;10、15-回位弹簧;11-分离叉;12-踏板;13-杠杆;1.3.2 摩擦离合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余力。(2)能做到分离时彻底分离,接合时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3)从动部

13、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这样,在分离离合器换档时,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部分的转速就比较容易变化,从而减轻齿轮间冲击4。(4)具有缓和转动方向冲击,衰减该方向振动的能力,且噪音小。(5)压盘压力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变化小,工作稳定。 (6)操纵省力,维修保养方便。1.4 汽车常用典型离合器的结构与特点1.4.1 膜片弹簧离合器采用膜片弹簧作为压紧弹簧的离合器称为膜片弹簧离合器。膜片弹簧离合器还分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和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其结构由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离合器分离轴承和飞轮组成。特点:膜片弹簧离合器转矩容量大且较稳定;操纵轻便;结构简单且较紧凑;散热通风性能好;摩擦片的使用

14、寿命长。膜片弹簧的安装位置对离合器的旋转轴线是完全对称的,因此它的压紧力不会受离心力的影响,很适于高速旋转。并且制造膜片弹簧的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因而这种离合器在汽车上用的越来越多5。1.4.2 周布弹簧离合器周布弹簧离合器目前主要用在商用载重汽车上,结构上,螺旋弹簧沿着压盘的圆周作同心圆布置。压盘、分离杠杆及螺旋弹簧均装在离合器盖内,组成离合器盖总成。飞轮作为离合器的一个主动摩擦面,而另一个主动摩擦面为压盘。特点:周布弹簧离合器所用的螺旋弹簧是线性的,当摩擦片磨损后,弹簧伸长,压紧力下降,这对离合器可靠传扭是很不利的。为此,可改用组合周置螺旋弹簧的结构,在大弹簧的里面放一个弹簧,两者旋转相反,

15、弹簧刚度也不一样。为了保证摩擦片上压力分布尽量均匀,压簧的数目不应太少,且要随摩擦片直径的增大而增多,有时甚至布置成两排。1.4.3 中央弹簧离合器采用1-2个圆柱旋弹簧或用一个矩形断面的锥形螺旋弹簧做压簧布置在离合器正中间的结构形式,称为中央弹簧离合器。其结构组成部件由:压盘、离合器盖、调整环、弹性压杆、风扇叶盘、压紧弹簧、分离轴承、分离套筒、压盘分离弹簧。特点:中央弹簧离合器的压簧不和压盘直接接触,因此压盘由于摩擦而生的热量不会直接传给弹簧使其回火失效。中央弹簧的压紧力通过杠杆系统作用于压盘,并按杠杆比放大,因此可用较小的弹簧力而得到足够大的压盘压紧力6。有些中央弹簧离合器弹性压杆的中段常

16、常做成叶片形状,成为风扇叶片,有利于离合器的通风散热。2.一汽大众轿车离合器的结构2.1离合器的结构特点(l)离合器型式为单片、干式、机械拉索式操纵的膜片弹簧离合器。(2)离合器从动盘带扭转减震器,其直径为190mm或200mm。(3)离合器压盘直径为190mm或200mm。(4)离合器压杆直径为8mm。(5)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为15-20mm。(6)膜片弹簧即起压紧弹簧。又起分离杠杆的作用,使离合器结构简化7。2.2 离合器的组成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和操纵机构组成,见图2-1所示。主动部分主要由压盘1和飞轮2组成。从动部分的主要元件是从动盘3。操纵机构由外操纵机构和内操纵机构两部分组成

17、,其中内操纵机构安装在变速器壳体内(主要包括分离轴承、分离轴承导套、分离推杆等),外操纵机构主要由离合器踏板4等部分组成。带膜片弹簧的压盘固定在发动机曲轴飞轮上。压紧弹簧6是一个用薄弹簧钢板制压的碟形膜片弹簧,靠中心部分开有径向切口,形成弹性杠杆。从动盘本体采用薄钢板制成,以减小从动盘总成的转动惯量,中间带有扭转减振弹簧,使离合器接合更加柔和。操纵机构采用自动调整拉索,具有自动补偿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功能。图2-1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2.3 离合器的拆装2.3.1离合器的拆卸拆卸离合器时不必拆下发动机,但需要使用一些专用工具,拆卸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拆卸离合器拉索:用夹紧带或专用工具315

18、1将拉索调整机构压缩并固定,拆下分离杠杆紧固件,从而拆下离合器拉索,在拆卸过程中,不得弯曲、拉伸离合器拉索(用夹紧带拆卸离合器拉索见图2-2)。(2)拆下变速箱。(3)用专用工具VW558将飞轮固定,如图2-3所示。对角线拆卸飞轮固定螺栓,拆下飞轮及从动盘。(4)用专用工具VW558固定压盘,如图2-4所示,对角线拆卸压盘紧固螺栓,拆下压盘。 2.3.2离合器的装配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装配离合器。装配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用专用工具VW558固定压盘,按入固定螺栓,并按对角线逐渐拧紧,拧紧力矩为30N·m,拧紧后继续转1/4圈(90°),如图2-4所示。(2)用专用中心定位

19、工具VW547安装离合器从动盘及飞轮,如图2-5所示,并用VW558固定从动盘,压盘必须与飞轮完全接触方可插入离合器与飞轮间的固定螺栓,并按对角逐渐拧紧,其拧紧力矩为20N·m。 3.离合器常见故障与原因分析3.1 离合器打滑故障现象:(1)离合器踏板虽然完全松开,但离合器却不能传递全部动力,尤其是满负荷工况下,车辆上坡加大油门时,发动机转速提高,但车速反而降低。 (2)轿车起步时,完全放开离合器踏板,仍然起步困难。 (3)轿车上坡时,离合器长时间打滑,会使离合器分离轴承磨损,摩擦片产生焦臭味,并能观察到离合器冒青烟,甚至完全不能行驶8。故障原因与排除:(1)摩擦片上粘有油污,使其摩

20、擦力减小。应清除摩擦片及压盘上的油污。(2)从动盘上摩擦片磨损严重没有及时更换,摩擦片铆钉外露。应更换摩擦片,重新铆合摩擦片。(3)离合器踏板不回位,踏板与其他部件碰擦,回位弹簧无力。应校正离合器踏板位置,消除与其他部件碰擦,更换回位弹簧。(4)离合器盖与飞轮连接螺栓松动。应拧紧连接螺栓。(5)膜片弹簧过软或疲劳损坏。应更换膜片弹簧。(6)分离轴承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之间缺润滑油,产生卡滞现象,移动不灵活。应加注润滑油9。3.2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挂挡困难故障现象:(1)换挡困难,离合器踏板完全踩到底,变速器所有档位都挂不进,若勉强挂入某一档位,未放离合器踏板轿车即移动或发动机熄火。(2)换挡时

21、变速器齿轮有撞击声。故障原因与排除:(1)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应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至515mm。(2)分离拉臂、分离杠杆弯曲变形或接触部位磨损严重。应更换分离拉臂、分离杠杆。(3)变速器第一轴前轴承损坏,变速器第一轴弯曲或花键磨损,造成从动盘在花键轴上移动卡滞。应更换变速器第一轴。(4)压盘弯曲变形或磨损。应更换压盘。(5)从动盘翘曲变形,摩擦片表面过于粗糙;从动盘尺寸过厚。应校正从动盘,磨削从动盘至规定尺寸,重新铆合摩擦片。(6)膜片弹簧弹力减弱或分离指磨损。应更换膜片弹簧。(7)离合器拉索失效。应更换离合器拉索10。3.3 离合器发抖故障现象:当离合器按正常操作平缓地接合时,轿车不

22、是逐渐而平滑地增加速度,而是间断起步,甚至使汽车产生抖动并伴有“哽当、哽当”的响声,直至离合器完全接合。故障原因与排除:(1)膜片弹簧在圆周上产生的弹力不均匀。应更换膜片弹簧。(2)摩擦片上有油污,从动盘翘曲不平,摩擦片铆钉外露或松动。应清除摩擦片油污,磨平摩擦片或更换从动盘,重新铆合摩擦片。(3)发动机飞轮、压盘或从动盘变形或表面不平,压紧时三者接触不良。应磨平飞轮平面,消除压盘、从动盘变形,使离合器盖可靠地固定在飞轮上。(4)扭转减振器弹簧弹力不足或弹力不均匀。应更换扭转减振器弹簧或更换从动盘。(5)从动盘轂花键、变速器第一轴花键磨损。应更换从动盘或维修变速器第一轴。(6)离合器总成平衡精

23、度不够。应重新校准平衡11。3.4 离合器异响故障现象:离合器异响多发生在离合器接合或分离的过程中以及转速变化时。例如离合器刚接合时有时会有“沙、沙、沙”的响声,接合、分离或转速突然变化时会有“克啦、克啦”的响声等。离合器产生异响是由于某些零件不正常摩擦及撞击造成的,根据异响声音的不同及产生的条件可判断出异响产生的部位及原因,以采取相应的维修办法。故障原因与排除:(1)离合器踏板没有自由行程或自由行程过小,此时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总是接触着,即使车停着也会有异响。应调整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2)离合器摩擦衬片磨损后,使离合器经常处于半接合状态。汽车在行驶中,由于离合器分离轴承转动而引起响声。这

24、种情况可通过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予以排除。若通过调整自由行程仍不能消除时,应重新铆离合器衬片。(3)离合器衬片脏污或沾油,加上摩擦生热,逐渐使衬片硬化。这时,即使稍有打滑,也要产生异响。此时应清洁衬片或更换衬片。(4)离合器从动盘扭转或减震弹簧折断,会产生扭转振动噪声。此时应修理或更换从动盘。(5)离合器分离轴承缺油时,将产生“吱吱”声。此时应给分离轴承注油或更换分离轴承。(6)分离杠杆(或膜片弹簧分离指端)不在同一平面时,易使减震弹簧折断,起步时将产生连续打滑,引起振动。此外,离合器弹簧折断、弹力变小,也会发生同样现象。分离杠杆的回位弹簧弹力减弱,会导致离合器分离轴承回位不好,从而造成离合

25、器分离不彻底,产生异响。此时应将分离杠杆的高度调整一致,更换弹簧12。(7)从动盘毂或离合器从动轴花键磨损。应更换从动盘或离合器从动轴。(8)离合器、变速器、发动机曲轴主轴颈轴线没对准。应予对准。3.5 离合器的噪声和振动3.5.1前导向轴承(套)损坏由于前导向轴承(套)损坏引发的噪声。只要离合器分离必定出现噪声,离合器一旦接合噪声就没有了。有时会把这种噪声误解为分离轴承的失效所致,所以要注意分辨。变速器安装不当,往往使导向轴承额外受力,在离合器使用若干次后就使它损坏,很快出现噪声。3.5.2 分离轴承损坏任何类型的分离轴承失效后都会出现尖锐噪声。如果分离轴承有故障,那么噪声将随离合器踏板力的

26、增加而增加。如果噪声在离合器分离后才出现,那就是前导向轴承有故障。离合器完全接合后出现的噪声,会来自于变速器。离合器操纵系统轴承预紧度不够,也能引发噪声。3.5.3 扭转减振器有问题如果变速器在空挡,发动机在运转,可以在车厢内听到“格格”声,这就是变速器中发生的噪声。可以说,这是由于发动机的激励,造成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在变速器中引发的噪声。这和离合器从动盘中的扭转减振器结构性能改变有很大关系。3.5.4 分离轴承、变速器第一轴、飞轮、离合器盖不同心这是制造、安装综合性问题。不同心会使分离轴承和分离杆接触时偏心或角度接触,从而导致分离轴承承受更大的负荷,加速磨损并出现噪声。3.5.5 飞轮-离合器

27、总成不平衡离合器总成安装到飞轮上时,注意将“质量偏重的一面”和“质量偏轻的一面”相对应安装,这有助于飞轮-离合器总成的整体平衡。如果安装时与上述情况相反,将会更加不平衡,引起强烈振动。4.一汽大众轿车离合器的维修4.1 离合器从动盘的检修离合器从动盘的主要损伤形式是变形、翘曲、烧蚀、破裂或绑钉连接松动及花键毅键齿磨损等。用游标卡尺测量绑钉头的埋入深度t,使其符合规定值。摩擦衬片磨损应均匀。在从动盘(带摩擦衬片)距外边缘l2.5mm处测量其端面跳动量不应大于0.50mm,否则应校正。用百分表测量从动盘径向跳动13。超过规定值后,可用板钳校正从动盘。安装离合器从动盘时,应清洁变速器输入轴的花键及离

28、合器从动盘的内花键孔,除去锈蚀并涂抹一层G000100润滑脂。装在变速器输入轴花键上时,应能来回移动,直至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移动轻便为止。清除多余的润滑脂。4.2 压盘的检修压盘总成由压盘、膜片弹簧和离合器盖等主要零件组成。压盘表面不应有油污,其主要损伤形式是磨损过量、擦伤、破裂及翘曲。压盘向内扭曲变形量最大不超过0.2mm,若压盘锄接点损坏或开锄,应更换压盘14。4.3 飞轮的检修飞轮与离合器从动盘摩擦衬片接触表面不应有油污;若飞轮出现沟槽、破裂或失去平衡应更换。飞轮上的定位销应紧固到位。飞轮的连接螺栓固定到曲轴上时,应按对角线逐渐拧紧(拧紧力矩为20N·m)后再旋1/4圈15。飞轮

29、上的上止点传感器的插入深度必须适应不同尺寸的飞轮,所以在离合器壳体上有两种不同颜色的连接插头(见离合器壳体的维修)4.4 离合器壳体的维修(1)差速器圆锥滚柱轴承外圈的拉出与压入拉出差速器圆锥滚柱轴承外圈时,可按图4-1所示方法进行。压入时,按图4-2所示方法进行16。 (2)输入轴圆锥滚柱轴承外圈的拉出与压入拉出和压入输入轴圆锥滚柱轴承外圈时,可分别按图4-3和图4-4所示方法进行。 (3)输入轴滚针轴承的拉出与压入输入轴滚针轴承的拉出与压入分别按图4-5和图4-6所示方法进行。 (4)螺塞的安装离合器壳体上装用的螺塞有两种颜色(与离合器壳上的两种颜色的连接插头匹配),其中绿色螺塞应装在1.

30、8L发动机配装的离合器上(离合器盘直径210mm),而白色螺塞装在1.6L发动机配装的离合器上(离合器盘直径190mm)。在更换变速器或离合器时,应根据上述颜色正确安装。否则,若把白色螺塞装在210mm的离合器上,将造成上止点传感器损坏,还将损坏飞轮上的标记;绿色螺塞若装到190mm的离合器上,检测仪将不显示或显示错误数值17。5.结束语5.1论文总结离合器是手动变速汽车必备的一个重要总成。没有离合器手动挡汽车将无法起步,并且难以实现挡位变换。在汽车使用中,离合器难免会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本文介绍了轿车离合器的功能、作用、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并通过以典型离合器为例,分析了轿车

31、离合器的故障原因、解决办法,维修方式,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维护轿车离合器,尽量避免离合器的故障发生,延长使用寿命。5.2工作展望对于未来,自动传动系统是汽车传动系统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乘用车还以手动档居多,但就近年来的发展行情看,在轿车领域自动档车也应占50%左右,而其他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自动档车早已是其主流产品。但无论怎样发展,离合器作为汽车部件中的一个重要地位是不会改变的。现今及未来,作为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开发中,电控离合器是AMT系统的核心和研究的难点。离合器的自动操纵在了解了驾驶员操作意图并做出相应反应,确保了汽车在有良好的起步行驶性能的前提下还避免过分滑磨引起摩擦片的早期磨损。显然,对离合器的自动控制系统要求很高,而采用电控是最有效的途径。所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控离合器在汽车自动变领域也会有很广泛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1徐石安,江发潮.汽车离合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3-59.2张毅.离合器及机械变速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0-53.3郭新华.汽车构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8-250.4刘仲国.现代汽车检测与诊断. M. 北京:机械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