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结构力的概念力的分类L力的合成一学科辅导L力的定义力的性质力的单位力的测盘力的三要素力的表示 力的图示L力的示意图-力的效果一重力一重力的定义面力的方向亚力的施力体、作用点重:力的大小(G=mq)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眸擦力 滑动摩擦力和哪些因素有关集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哈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同向 反向简单的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机械运动一参考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生动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概念匀速直线运动一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物体不 受外力匀速在线运动公式惯性L运动和力物体受 外力惯性定律一惯性定律惯性现象产力平衡受平衡力一 _:力平衡条件-物体的运动情况-受平衡力运动状态重点i.力的
2、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建立力的概念时要注意:(i)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不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2)物体之间无论接触与否均可能有力的相互作用。例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物体之间接触但并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例如一个重10牛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当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 10牛的拉力作用而没有运动时,物体和桌面间没有作用力。2 .力的效果当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会产生两种效果:(1)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重要因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三个因
3、素中,有一个因素不同,效果都会不 同。3 .力的种类力可以用两种方法分类,按性质分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效果分有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对重力、弹力、摩 擦力,中考主要要求知道它们产生的原因,会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并能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作重力。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 G= mg来计算。重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或支 撑法找到,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2)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
4、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称为摩擦力。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摩擦力的方向有时与物体运 动方向相反,有时则相同。物体A随着传送带一起运动, 当传送带向右增加速度时, 它受到的摩擦力f与v的方向一致(可 以理解为摩擦力“拉”着物体A向右运动)如图1 1所示。1"4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Fi, F2,)的作用时,若一个力 F的效果与它们(Fi, 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我们就把F称为Fi, F2,的合力。最简单的情况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合成的方法:若Fi与F2的方向相同,
5、则合力 F的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和,其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如图 1 2(a) , F=Fi+F2.若 Fi和F2方向相反,如图 i2(b) , F= FiF20U)(b)图1-25 .二力平衡条件平衡力的条件应满足: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体);二力的大小相等(等值);二力的方向相反(反向);二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共线)。上述的四个条件,只要有一个不符,这两个力就不平衡。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分类平衡力相互作用力定义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 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尚相 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 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两个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而 产生的两个力称相互作用力受力体同一个物体分别
6、作用于两个物体上施力体分别是两个物体两物体既是受力者同时又是 施力者相同点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性质可能不相同的两个力性质相同的两个力6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选择适当的参照物,对我们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有重要作用。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它相对我们假定不动的那个物体而言。若相对于这个参照物而言,物体的位置改 变了,就说它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物体位置没有改变,就说它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在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不同的参照物,其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机械运动通常就称为运动。初中阶段只研究直线运动。直线运
7、动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用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内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对于不同的时间或路程内,其平均速度的值可能是不相同的。计算公式: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物理量,要求某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要与所求的路程与时 间相
8、对应。很多解题错误都是因审题不仔细,将不对应的物理量乱套人一个公式中。7 .惯性和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1)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任何时间、任何状态下,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表现形式可能不同。静止的物体的惯性表现为保持静止。运动着的物 体的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为止。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而与物体运动 的速度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改变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就越困难,但对于同一个物体,不论它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运 动状态,它具有的惯性是不变的。惯性不是力,下面通过列表的方法将惯性与力加以区分。惯性与力(2)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律):一切物体在
9、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惯性定律可以看出,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受外力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的原 因之千,若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要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8 . 运动和力(1)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方向或大小发生了改变。(2)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原因。(3) 物体在不受力或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中考命题预测1 .力这部分内容占卷面26分,题型有填空题(包括计算性填空、实验性填空,判断性填空)、选择题、作图题.其中考查重点是二力的合成、力的图示。其次是考查有关力的
10、概念、力的三要素及重力的计算等。在作力的图示时,首先搞 清题中要作的是哪一力的图示,另外要搞清力的作用点,图示中箭头的大小长短也包括在刻度中,不要在刻度外另加一段 作为箭头使用( 这是学生经常犯的错误) 。2 运动的相对性、速度的概念,以及应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是必考内容,并多以实验题、选择题及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以速度的计算与简单机械、功率知识结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各地近几年中考题来看,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关于参照物的选取和运动情况的判断;二是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不过题目的立意均能紧跟形势,较新颖,能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做到培养综合素质。例如关于上海正在建设中的磁悬浮列车 (2002 年 10 月份试运行) 就有两个省作了命题,台湾和厦门间的直航也是最新的新闻,在中考题目中都有反映对于光速 ( 在真空中、空气中和水中) 都要求同学们记住,并能利用光速求出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关于高速公路上为防止追尾而限速的计算等都很有时代气息和实用价值。很多题能培养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应该说让人耳目一新。3 .运动和力这部分内容占卷面28分,题型多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这三种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侣房屋协议书范本
- 心理健康课记忆课件
- 窗帘知识普及课件
- 2025年度大型电力企业电气工程师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经纪机构收费标准调整合同
- 2025版城市综合体房地产居间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穿戴设备委托研发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材料租赁与环保评估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短视频平台广告代理服务合同
- 2025版食品采购合同补充条款范本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看图写话《五感写作法》课件
- 教学课件《断裂力学》
- 泥水平衡盾构简介课件
-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4-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教案
- 广东省湛江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GA 814-2009 警用约束带标准
- 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 深层搅拌桩(试桩)施工记录
- 诗朗诵社团活动记录
-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
-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