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_种植技巧_第1页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_种植技巧_第2页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_种植技巧_第3页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_种植技巧_第4页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_种植技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选育抗病力强的品种,主导品种有:蓉7优528、宜香优1108、蜀优217、金谷优3301、内5优768、旌优781、Q优28、宜香优2215、花优357、蓉3优907、蓉18优662、乐优198、江优126、川优8377。 2、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高作物抗性 应用农业防治措施,合理栽培管理,可增加植株长势,提高水稻的抗病力量。 (1)推广塑盘育秧、旱育秧技术,培植壮秧,提高水稻秧苗的抗病力量; (2)削减田间侵染源,生长期内准时拔除病株、病穗,并集中销毁,如恶苗病病株、稻瘟病病株病穗、稻曲病病果,田间纹枯病菌核等;避开病田留种。 (3)合理施肥,施足基

2、肥,避开偏施、过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的抗病力量; (4)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加强水肥管理,浅水勤灌,雨后要准时排水,尤其后期要做到见干见湿,促进稻叶老熟,增加抗病力; 3、水稻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掌握稻瘟病 利用不同水稻品种对不同稻瘟病致病生理小种抗病性不同原理,通过物种多样性掌握病害的发生、进展。生产上以常规稻与阿庐糯按6+1或8+1的规格混种,禄劝地区也可用武定大白糯做为间栽品种,可推迟叶瘟发病7-20天,掌握稻瘟病达30-50%,同时削减农药使用2-3次,并增加稻谷产量。 移栽后5-7天化学除草,按常规高产措施进行肥水管理,做好病虫监测,叶瘟较轻时可不使用农药

3、,用三环唑防治穗瘟1-2次。 4、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达到控病增产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以水稻叶龄模式和作物群体质量为基础,通过精确定量播种量、移栽密度、氮肥的总量和前后施用比例,通过水肥的合理促控,使水稻的生长根据设计的 “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模式生长,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通过栽培环境改善,掌握水稻病虫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平安的综合生产目标。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十字方针:壮秧、扩行、减苗、调肥、控水。 5、物理措施 温汤浸种:可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先将稻种预浸于冷水中24小时,然后放在45-47温水中5分钟提温,再放入52-54温水中浸10分钟,取出马上冷却,催芽播种。 6、科学

4、、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目前仍是掌握水稻病害的主要手段,但要科学、合理、平安用药,充分发挥化学防治的作用。 (1)播种前种子处理。 于水稻播种前用咪鲜胺类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对于掌握水稻恶苗病具有较好效果。旱育秧可选用25%施保克或菌威2000倍液浸种,薄膜秧可选用25%施保克或菌威3000倍液进行浸种72小时。或使用壮秧剂进行种子处理,以150ml处理芽谷种5kg,捂10小时后进行播种,或进行现拌现播,可削减恶苗病的发生,同时增加秧苗长势。使用壮秧剂后出苗期比常规育秧推迟2-3天属正常现象。 (2)秧田期防治 秧苗青、立枯病:低温、阴雨利于旱育秧青、立枯病的发生,可选用50%敌克松0.6-

5、1.0公斤/亩、3%广枯灵240-360克/亩、96%恶霉灵3000-4000倍液等药剂进行灌根,同时协作增施磷、钾肥及叶面肥,增加秧苗长势,提高其抗病力量。 秧田末期施送稼药:可选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6075毫升/亩、50%多菌灵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稻瘟病,掌握本田期病源基数; (3)大田期于病害防治关键时期合理选用药剂进行防治。 稻瘟病:遵循“挑治叶瘟,预防穗瘟”的策略,在叶瘟发病初期选用40%硫磺唑200250毫升/亩、40%异稻瘟净150-200毫升/亩(可兼治水稻纹枯病)、40%稻瘟灵(富士一号)75-100毫升/亩等药剂进行防治;防治穗瘟于孕穗至齐穗期选用75%三环唑20-

6、25克/亩进行喷雾处理,兑水50-75公斤喷雾,间隔7-10天,连防2-3次。留意选用上述药剂的单剂,保证控病效果。 水稻白叶枯病:发觉中心病株后,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20%叶枯宁(叶青双)100150克/亩、10%农用链霉素(溃枯宁)100150克/亩等药剂进行防治。 稻曲病:于孕穗末期喷施20%井岗霉素,按50克/亩的用量进行防治,可兼治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在纹枯病初发生时,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孕穗期使用兼防稻曲病),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50克,10%己唑醇乳油40克,或抽穗前20天用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乳油(爱苗)15-20克/亩、24%噻呋酰胺悬浮剂(满穗)20ml/亩,兑水50-75公斤喷雾。间隔10天,视病情施1-2次。应尽量把药液喷洒在稻茎基部的发病部位。 叶鞘腐败病:结合稻瘟病的防治进行。 水稻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