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3 免疫检测与防治_第1页
第4章23 免疫检测与防治_第2页
第4章23 免疫检测与防治_第3页
第4章23 免疫检测与防治_第4页
第4章23 免疫检测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 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 依据依据免疫学理论免疫学理论设计的设计的测定测定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的实验方法实验方法。一、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 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并呈现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并呈现某种反应现象,如凝集或沉淀,以此检测某种反应现象,如凝集或沉淀,以此检测抗原或抗体。抗原或抗体。第一节第一节 体外抗原抗体结合反应体外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1.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 抗原抗体结合除抗原抗体结合除空间构型空间构型互

2、补外,还以互补外,还以氢键氢键、静电引力静电引力、范、范德华力德华力和和疏水键疏水键等非共价方式等非共价方式结合,结合,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复合物可复合物可解离解离成游离状态,成游离状态,且仍且仍保持原有性质保持原有性质。2.抗原抗体结合的可逆性 复合物复合物解离度解离度主要取决于特异性抗体主要取决于特异性抗体超变区超变区与相应与相应抗原表位抗原表位三维空间构型的三维空间构型的互补程度互补程度,互补程度越高,分子间距越小,作用力越大,互补程度越高,分子间距越小,作用力越大,两者结合越牢固,不易解离;反之,则容易两者结合越牢固,不易解离;反之,则容易发生解离。发生解离。3.抗原抗体结合的比例与浓

3、度 抗原与抗体结合抗原与抗体结合比例合适比例合适,则可形成,则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肉眼可见的大结合物大结合物;反之形成肉眼;反之形成肉眼不可见不可见的的小结合物。小结合物。4.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性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可见反应阶段。可见反应阶段。数分钟、数小时至数日,因素影响多。数分钟、数小时至数日,因素影响多。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特异结合阶段。特异结合阶段。仅几秒到几分钟、尚无可见反应;仅几秒到几分钟、尚无可见反应;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表面包被抗原的颗粒状物质与相应的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现象。毒素、组织浸液以及血清中的蛋白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

4、后,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显色显色 第二节第二节 免疫细胞的测定免疫细胞的测定 淋巴细胞是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检测其数量和淋巴细胞是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检测其数量和功能是了解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手段。功能是了解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手段。 一一 、淋巴细胞的分离、淋巴细胞的分离 常用常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除去红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除去红细胞、粒细胞而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粒细胞而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再再经吸附除去单核细胞而得到淋巴细胞。若要分离经吸附除去单核细胞而得到淋巴细胞。若要分离T细胞细胞,可用尼龙毛柱、抗,可用尼龙毛柱、抗CD3单抗

5、、单抗、E花结试验等分离。花结试验等分离。二、免疫细胞细胞的鉴定二、免疫细胞细胞的鉴定 根据细胞的某些标志,采用免疫荧光法、磁珠分离根据细胞的某些标志,采用免疫荧光法、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可确定细胞不同类型和比例。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可确定细胞不同类型和比例。(一)(一)T细胞功能测定细胞功能测定 1. T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增殖试验 植物血凝素(植物血凝素(PHA)、)、刀豆蛋白刀豆蛋白A(ConA)等丝裂等丝裂原及抗原及抗CD3单抗等能非特异性激活培养的单抗等能非特异性激活培养的T细胞,使细胞,使其转化成淋巴母细胞的试验。其转化成淋巴母细胞的试验。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淋巴细胞功能测定u在

6、该增殖过程中,细胞在该增殖过程中,细胞DNADNA、RNARNA、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蛋白质的合成增加,细胞形态改变。也可检测特异性抗原致敏的细胞形态改变。也可检测特异性抗原致敏的T T细胞。细胞。 (1 1)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该法灵敏、可靠)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该法灵敏、可靠,应用广泛,但需特殊仪器(液体闪烁仪),易有放射,应用广泛,但需特殊仪器(液体闪烁仪),易有放射性污染。性污染。 (2 2)MTTMTT法:该法操作简单,无放射性污染,但敏感法:该法操作简单,无放射性污染,但敏感性相对较差。性相对较差。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淋巴细胞功能测定2. 细胞毒试验:细胞毒试验: Tc

7、、NK细胞对靶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可根据待细胞对靶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可根据待检效应细胞的性质,选用相应的靶细胞。检效应细胞的性质,选用相应的靶细胞。 (1)51Cr释放法:用释放法:用51Cr标记靶细胞,标记靶细胞,记数仪测定记数仪测定释放的释放的51C活性。活性。 (2)MTT法:其原理与增殖试验相同,但甲法:其原理与增殖试验相同,但甲 生成量生成量与靶细胞溶解破坏水平呈负相关。与靶细胞溶解破坏水平呈负相关。 (3)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细胞受损致膜通透性改变,)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细胞受损致膜通透性改变,乳酸脱氢酶释放到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释放到培养液中。 3.细胞因子检测:细胞因子检测:u

8、CK的检测有助于了解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的检测有助于了解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鉴定分离的淋巴细胞,监测某些疾病状态的细胞鉴定分离的淋巴细胞,监测某些疾病状态的细胞免疫功能。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以下三种:免疫功能。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以下三种:(1)ELISA法:法:(2)生物活性测定法:生物活性测定法:(3)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反应(PCR):):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4.皮肤实验皮肤实验 正常机体对某种抗原产生细胞免疫后,用相同抗原正常机体对某种抗原产生细胞免疫后,用相同抗原做皮肤试验时出现以局部红肿为特征的做皮肤试验时出现以局部红肿为特征的DTH。细胞免细胞免疫正常时出现阳性反

9、应,细胞免疫低下则呈阴性反应疫正常时出现阳性反应,细胞免疫低下则呈阴性反应。 该方法简便,可帮助诊断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如该方法简便,可帮助诊断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及免疫缺陷病等。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及免疫缺陷病等。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淋巴细胞功能测定(二)(二)B细胞功能测定细胞功能测定u 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检查细胞介导体液免疫,检查B细胞的数量与功能细胞的数量与功能是确定体液免疫是否正常的重要手段。是确定体液免疫是否正常的重要手段。1.B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增殖试验2.抗体形成细胞的测定:吸附有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形成细胞的测定:吸附有特异性抗原的SRBC与抗体形成细胞分

10、泌的与抗体形成细胞分泌的Ig特异性结合后活特异性结合后活化补体,溶解化补体,溶解SRBC。又称溶血空斑试验。又称溶血空斑试验。免疫学防治免疫学防治 “国防建设国防建设”学习要求:学习要求:1.掌握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掌握死疫苗和活疫苗概念以及特性;2.熟悉疫苗的基本要求。1.1.定义:定义:为为预防、控制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用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用于于人体预防接种人体预防接种的的生物制品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2.2.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安全安全实用实用有效有效对绝大多数人群有保护性作用,对绝大多数人群有保护性作用,使用后群体抗感染能力强

11、,使用后群体抗感染能力强,理想的疫苗:同时诱导细胞和体理想的疫苗:同时诱导细胞和体液免疫,维持时间长。液免疫,维持时间长。接种程序简单,无严重不良反应,接种程序简单,无严重不良反应,便于运输和储存,价格低。便于运输和储存,价格低。活疫苗要求遗传性状稳定,活疫苗要求遗传性状稳定,无返祖、致癌和致畸作用,无返祖、致癌和致畸作用,无热原性和过敏原。无热原性和过敏原。抗感染抗感染抗肿瘤抗肿瘤计划生育计划生育防止免疫病理损伤防止免疫病理损伤3.3.疫苗应用疫苗应用疫苗疫苗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活疫苗活疫苗:人工的方法使病原体减毒减毒或从自然界筛选病原体无毒株无毒株或微毒株微毒株所制成的活的活的微生物制剂。也称减毒活疫苗,卡介苗,甲肝疫苗。死疫苗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大量培养,经理化方法将其杀死杀死后制成的疫苗。无毒力无毒力,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免疫原性。伤寒、百日咳、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乙型脑炎等疫苗死疫苗与活疫苗特点的比较含义:含义: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特点:特点:失去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食用转基因植物以预防接种已初步成功。含义:含义: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特点:特点:失去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主动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刺激或增强机体免疫系统,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