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策略新观点:关于糖尿病、高血压与肾脏病之间_第1页
临床策略新观点:关于糖尿病、高血压与肾脏病之间_第2页
临床策略新观点:关于糖尿病、高血压与肾脏病之间_第3页
临床策略新观点:关于糖尿病、高血压与肾脏病之间_第4页
临床策略新观点:关于糖尿病、高血压与肾脏病之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策略新观点:关于糖尿病、高血压与肾脏病之间50%线Monnier L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881-885.70%50%45%40%30%30%50%55%60%70%0%20%40%60%80%100%10.2HbA1c的范围对 HbA1c的贡献 (%)餐后血糖1 IDF Clinical Guidelines Task Force. Brussels: IDF, 20052 ACE/AACE Diabetes Road Maps:AACE, 20073 Diabetes Care 2006;29(Suppl. 1):S4-S42. 4 IDF G

2、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Postmeal Glucose: IDF, 2007 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Effects of intensive glucose lowering in type 2 diabetes N Engl J Med 358:2545-2559, 2008ACCORD多中心多中心RCTRCT1025110251例例 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平均年龄平均年龄62.262.2岁,岁,平均平均HbA1c 8.1HbA1c 8.1强化治疗组:强化治疗组:HbA1

3、cHbA1c目标值目标值 6.0% 6.0%标准治疗组:标准治疗组:HbA1cHbA1c目标值目标值 7.0 7.07.97.9主要复合终点:主要复合终点: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中风或因心血管原因所导致的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中风或因心血管原因所导致的死亡结果结果强化治疗组强化治疗组HbA1c 6.4标准治疗组标准治疗组HbA1c 7.53.53.5年中复合终点事件发生:年中复合终点事件发生:强化治疗组强化治疗组352例,标准治疗组例,标准治疗组371例例(p = 0.16)3.53.5年中死亡:年中死亡:强化治疗组强化治疗组257例,标准治疗组例,标准治疗组203例(例(p = 0.04

4、)需要医疗干预的低血糖、体重增加更常见于强化治疗组需要医疗干预的低血糖、体重增加更常见于强化治疗组 (P P0.0010.001)结论结论与标准治疗组相比,强与标准治疗组相比,强化治疗组有更高的死亡化治疗组有更高的死亡率,率,主要的心血管事件并未主要的心血管事件并未明显减少。明显减少。The Action in Diabetes and Vascular Disease: Preterax(Perindopril ) and Diamicron(Gliclazide) Modified Release Controlled Evaluation Intensive Blood Glucose

5、Control and 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N Engl J Med 358:2560-2572 , 2008ADVANCE多中心多中心RCTRCT1114011140例例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平均年龄平均年龄6666岁,岁,平均平均HbA1c 7.5HbA1c 7.5强化治疗组:强化治疗组:HbA1cHbA1c目标值目标值 6.5% 6.5%标准治疗组:标准治疗组:HbA1cHbA1c目标值目标值 根据当地指南根据当地指南主要的复合终点主要的复合终点主要大血管事件:主要大血管事件:心血管原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

6、、非致死性中风心血管原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中风主要微血管事件:主要微血管事件:新发或加重的肾病及视网膜病变新发或加重的肾病及视网膜病变主要微血管事件发生率主要微血管事件发生率: :强化治疗组强化治疗组 9.4% p = 0.01标准治疗组标准治疗组 10.9肾病肾病发生率发生率:强化治疗组强化治疗组 4.1% p = 0.006标准治疗组标准治疗组 5.2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视网膜病变发生率: NS p = 0.05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强化治疗组强化治疗组 2.7% p 雷米普利组雷米普利组(p0.001p0.001,p=0.03p=0.03,p0.001p0.001)结论结论1.1.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相比在本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