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优中的覆盖问题技术交流(修正)_第1页
GSM网优中的覆盖问题技术交流(修正)_第2页
GSM网优中的覆盖问题技术交流(修正)_第3页
GSM网优中的覆盖问题技术交流(修正)_第4页
GSM网优中的覆盖问题技术交流(修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SM网络覆盖优化技术交流 -成都移动优化项目组 2011年6月14日目 录一、GSM覆盖优化概述4二、GSM覆盖优化总体思路4三、覆盖相关告警分析53.1告警采集方法63.2分析方法63.3处理方法和步骤73.4 案例分析8四、干扰矩阵覆盖分析84.1数据采集方法94.2覆盖判断方法94.3处理方法及步骤114.4案例分析12五、TA分布覆盖分析145.1数据采集方法145.2分析方法155.3处理方法和步骤165.4案例分析16六、空闲模式覆盖分析186.1测试方法186.2分析方法196.3方案实施266.4 案例分析276.4.1 越区覆盖&参数设置不合理276.4.2 弱覆盖296.

2、4.3 交叠覆盖&参数设置不合理30七、扫频测试覆盖分析327.1 测试方法327.2 分析方法327.3 方案实施357.4 案例分析36八、通话模式覆盖分析398.1分析工具介绍及使用方法408.1.1 测试分析软件介绍408.1.2 分析前准备工作418.2覆盖问题分析方法438.2.1覆盖测试分析流程438.2.2覆盖测试分析方法488.3覆盖优化案例解析528.3.1覆盖案例解析528.3.2呼叫接续性案例解析568.3.3掉话案例解析578.3.4质差案例解析588.3.5切换案例解析60九、总结63一、GSM覆盖优化概述随着移动用户数量剧增,业务种类多样化,移动通信网络在规模上、

3、结构上随之不断地向多协议功能、多层面平台演进;通信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广大用户对网络质量要求和业务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改善网络运行性能,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已成为移动通信市场企业掌握主动权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然而在网络规划建设过程中,由于一些设计的不合理因素,网络出现覆盖问题,影响网络性能,降低网络质量。为更好地提高网络质量,提升用户感知度,需要充分利用现网资源,对网络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针对网络中覆盖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结合一些实际经验和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分析和处理网络覆盖问题。GSM网络中覆盖问题分类有:弱覆盖、无覆盖、越区覆盖。弱覆盖,就是无线信号覆盖较弱,不能满足

4、手机的正常通信需求。会造成通话质量较差、容易发生掉话和未接通等。造成的原因:1、手机与基站距离过远;2、基站信号受其他物体阻挡严重;3、基站故障引起覆盖范围收缩等。路测过程中的现象就是手机测量报告中的BA2表上的所有其他小区的主BCCH频点电平值很差,C/I也很差;无覆盖,也可称盲区,即无信号覆盖或信号极弱无法通话。一般是由于周边没有基站、距离基站过远或基站小区覆盖方向有严重阻挡等因素引起,造成无法通话;越区覆盖,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基站覆盖面积过大,超出预先规划设想的范围。造成越区覆盖的原因有天线安装位置过高、基站发射功率过大、天线选型、方位角和下倾角设置不合理、无线环境影响等等,越区覆盖会造

5、成覆盖过大,话务量增加造成拥塞,覆盖太远造成掉话和未接通以及频率干扰等,越区覆盖容易引起小区近端区域信号不集中或信号较弱,即“塔下黑”问题。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我们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到具体的网络优化中。下面我们就成都移动网络存在的覆盖问题展开分析。二、GSM覆盖优化总体思路GSM网络覆盖优化工作涉及面很广,为了较全面地、透彻地分析,提出覆盖优化六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 覆盖相关告警数据分析通过整理告警数据,找出对应测试线路中相关联基站告警信息,如:硬件故障或单板故障、LAPD_OML故障告警、无线链路异常告警、驻波告警、AIS告警;然后对相应告警造成的可能性覆盖问题进行优化分析。2、

6、干扰矩阵分析通过对干扰矩阵数据分析,准确得出网络中存在越区覆盖的小区,向相关区域优化组获取问题小区的工程参数信息,用TEMS软件进行锁频测试,用凯瑟琳工具模拟无线覆盖距离,然后针对问题进行优化调整。3、 TA话务分布性能测量指标分析根据GSM网络基站紧密程度,判定TA基准值,以TA基准值作为覆盖问题参考点。然后用测量的TA值同基准值对比,大于TA基准值的就界定为覆盖问题点,并对覆盖问题进行优化调整。4、 空闲模式测试优化通过空闲模式数据分析,掌握BCCH覆盖模型以及小区的重选行为,进行覆盖优化、参数优化,使覆盖、重选更加合理,提升网络质量,减少网络事件。5、 扫频测试优化通过全频段电平采样测试

7、,利用扫频仪对某个地点的所有频点的电平强度、C/I进行采集。克服常规测试的局限性,全面、准确的反映特定区域的覆盖情况和频率冲突情况。6、 通话模式测试优化利用测试仪器仪表对网络进行全程测试及记录,其内容包括所测试路段的场强分布、越区切换点、越局切换点、呼叫失败点、掉话位置、信号质量、频率干扰情况、无线环境分布等,在无线网络优化中,DT测试更能明了的体现用户感知,比较直观反映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在无线优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三、覆盖相关告警分析 网络优化过程中,大家往往忽略基站告警信息。其实,准确地分析告警,有助于无线网优工作正确、顺利地开展。例如:在现场测试线路过程中从左往右行驶依次有三个站点

8、A、B、C,中间没有其他站点来较好地加强覆盖,那么可以知道站点B是网络信号的衔接点,起到保证网络的延续性作用。如果站点B出现告警,导致整个基站中断,主覆盖小区退服,小区不正常工作。那么测试过程中就会出现掉话、切换失败、甚至脱网等问题,在我们进行测试数据分析的时候,就可以重点关注相应基站或小区覆盖的区域,较快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调整手段处理问题。3.1告警采集方法成都移动项目已经建立了话统和告警采集FTP服务器。ftp服务器ip:7,用户名:huawei2011,密码:HW2011。3.2分析方法为了有助于大家更好地、准确地分析路测数据,进行有效地辅助优化分析。通过

9、告警可以发现网络存在以下问题:弱覆盖现象、覆盖盲区、覆盖不连续而造成的切换失败和掉话、引起上下行不平衡、覆盖收缩、质差等。分析流程如下:(针对不同告警可能引起的覆盖问题)告警分析流程图对覆盖相关的告警信息进行分析:1、LAPD_OML故障告警:BSC与BTS之间以LAPD协议作为数据链路层协议,BSC与BTS间的数据链路层通过LAPD协议通信时需要建立LAPD链路,且用于收发操作维护信息的链路被称为OML链路,也称为LAPD_OML链路。 当BSC检测到与BTS之间的LAPD_OML链路断链时,或者BSC检测到与BTS间的握手超时,产生此告警。同时也会伴随一些其他告警信息,如果时间都是相同的,

10、其他的告警可以不予理睬。这个告警出现会导致基站的全业务中断,实际路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1、产生弱覆盖;2、覆盖盲区;3、覆盖不连续而切换失败和掉话。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传输线路误码过高、不成环路、数据配置有问题,这样有时候会存在快速的闪断,在无线侧来不及上报LAPD_OML故障告警,小区退服后很快又启动,也会造成上述的问题,实际上载频是没工作的。往往会误认为基站小区是正常的。所以,在采集告警信息的时候,最好采集测试前2小时至测试完毕的告警信息。2、硬件告警或者单板告警和温度告警:硬件告警和单板告警的产生不一定会有温度告警,但是长期温度告警会影响设备的性能从而导致设备硬件告警和单板告警。如果出

11、现硬件方面的告警,整个基站或者部分小区是不正常工作的,就会产生覆盖的问题。3、无线链路异常告警:此告警是基于基站检测到连续无线链路异常时上报该告警。其中信息中的支路号(范围03)对应了告警的分类,主要影响覆盖问题的是支路号3,说明存在上下行平衡问题,下行出问题的话,造成覆盖收缩,信道指配失败,切换失败;上行出问题的话,手机有信号不能起呼,切换成功率降低。4、驻波告警:一般保证驻波比=3有值。 (全网900M干扰矩阵中正向邻区对数平均值是112,重叠覆盖度平均值为2.3。判定标准仅供参考,可算出正向邻区对数和重叠覆盖度后,取TOP小区。)2.计算方法干扰矩阵数据包括的内容有:BSCNAME(测试

12、小区所在的BSC)、CELLNAME(测试小区名)、SBCCH(测试小区BCCH)、MCC(测试小区MCC)、MNC(测试小区MNC)、LAC(测试小区LAC)、CI(测试小区CI)、NCELLNAME(邻区名)、NBCCH(邻区BCCH)、NBSIC(邻区BSIC)、NMCC(邻区MCC)、NMNC(邻区MNC)、NLAC(邻区LAC)、NCI(邻区CI)、ISDEFINED(是否定义邻区,0代表未定义,1代表已定义邻区)、INCOFREQPIT(测试小区被邻区同频干扰交叠话务百分比(%))、INADJFREQPIT(测试小区被邻区邻频干扰交叠话务百分比(%))、INCOFREQMR(同频测

13、量报告数)、INADJFREQMR(邻频测量报告数)、DISTANCE(测试小区与邻小区之间的矩离)。干扰矩阵数据表头及对应解释: 计算方法如下:(1) 数据预处理由于干扰矩阵在登记及计算时的局限性,为了正确、有效的使用干扰矩阵数据,在使用之前,应该将干扰矩阵原始数据进行处理。a.由于目前在登记干扰矩阵修改BA表时,只添加了26个900M的BCCH点和切换次数最多的5个1800M的频点,1800M的BCCH配置不全,故只能用干扰矩阵数据评估900M的小区的覆盖情况,不能评估1800M小区的覆盖情况。若要评估1800M的覆盖情况,可以再根据需要修改BA表,重新登记干扰矩阵。所以,需要删除CELL

14、NAME(测试小区名)中1800M小区所在行的数据。b.在干扰矩阵数据中,INCOFREQMR(同频测量报告数)中有数据量比较小的无效数据,可以先删除。比如,一天的测量报告数据,可以将INCOFREQMR(同频测量报告数)低于100的删除;两天的测量报告数据可以将INCOFREQMR(同频测量报告数)低于200的删除。(2)干扰矩阵中正向邻区对数计算方法干扰矩阵中正向邻区对数即其被测量次数,被多少个小区所测量到了。也即其出现在邻区中次数。具体计算方法是用透视表以NCELLNAME(邻区名)为行标签,对NCELLNAME(邻区名)进行计数。正向邻区对数越多,该小区覆盖范围越广,越区覆盖越严重。(

15、3)重叠覆盖度重叠覆盖度的计算公式假设A为服务小区(TO或SERVER),假设B为干扰小区(FROM或interference)。同频相关系数:当B小区场强绝对值 A小区场强绝对值-12dB时,CoB_-12dB=B小区出现在A的MR的报告数A小区的MR报告总数重叠覆盖度:该指标反映了某个小区有多少个强信号小区进行了重复的覆盖,该值越高表明该区域结构越复杂。RatioRecover=CoB-12dB+1具体计算步骤:a.公式中分子“B小区出现在A的MR的报告数“即B作为邻区,A作为测试小区所对应的INCOFREQMR(同频测量报告数);b.用透视表以CELLNAME(测试小区名)为行标签,对I

16、NCOFREQMR(同频测量报告数)进行求和。即得出公式中分母“A小区的MR报告总数“。c.通过a和b步骤计算出的结果,即可算出同步相关系数CoB_-12dB;d.用透视表以NCELLNAME(邻区名)为行标签,对CoB_-12dB进行求和,然后,对求和结果再加1,即可得到重叠覆盖度。(4)上、下行HQI及TA分布可从6忙时小区级指标中获取。4.3处理方法及步骤1. 越区覆盖处理方法:在日常优化中越区覆盖一般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1)天馈方位角和下倾角调整,增大天线下倾角(机械下倾角、电子下倾角)来收缩覆盖。(2)天线挂高调整,降低天线挂高。(3)降低基站高度,通过搬迁站点到更低位置。(

17、4)美化桶整改,换用具有伸缩臂的天线,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下倾角。(5)功率调整,降低本小区功率,减小覆盖边缘电平,缩减有效覆盖范围。2.越区覆盖处理步骤:(1)提取话务统计数据,分析用干扰矩阵得出的越区小区近一周的KPI指标情况;(2)与各片区现场负责人沟通,了解站点信息。包括站点位置、小区性能、参数配置、是否具有特殊覆盖要求等;(3)进行现场勘测和锁频测试,了解站高、站型、天线类型、覆盖特点等相关信息,确定调整方案。(4)根据现场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越区小区进行处理,处理后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现场测试及KPI指标的评估。4.4案例分析通过计算干扰矩阵数据,得出SCDB306:电信宾馆1小

18、区相关信息如下:小区名被测量次数重叠覆盖度上行HQI下行HQITA=3占比干扰带3-5占比SCDB306:电信宾馆13309.241264.39590.7412.6393.96根据判定原则,SCDB306:电信宾馆1存在严重越区,需进行处理。1.分析SCDB306:电信宾馆1近一周的6忙时KPI,发现其上行HQI 低于70%,干扰带3-5占比约90%,TA=3占比2.63%,TCH 198.322erl,每线话务量0.63,RLC流量319.123,其余KPI正常。该小区干扰较为严重,话务量较高。2.经与区域负责人沟通,并查看干扰排查专项控制表,得知电信宾馆1存在较严重的C网干扰。3.经过现场

19、勘测,得到SCDB306:电信宾馆1工程参数信息如下:小区名基站高度天线增益机械下倾电下倾方位角SCDB306:电信宾馆130米15dBi2460站点位置及覆盖方向照片:为判断电信宾馆具体越区的程度,用TEMS测试软件锁定电信宾馆1小区进行拉锯测试,覆盖图如下:经过现场评估,发现电信宾馆1确实存在越区覆盖。4. 用凯瑟琳(KATHREIN)工具模拟计算无线覆盖距离,如下:由于周边站点较多,高楼内又有室内站。在满足覆盖要求的前提下,将SCDB306:电信宾馆1电子下倾角由4度调整为14度、机械下倾角由2度调整为10度。并协调干扰排查组处理好C网干扰。5.调整后,电信宾馆1覆盖范围得到有效的控制。

20、如下图:调整后,电信宾馆1各项KPI指标得到有效提升。其中被测量次数由330降至112,重叠覆盖度由9.2降至1.36,上行HQI由64.395提高至82.442,TA=3占比由2.63降至0.00095,干扰带3-5占比由93.96降至0.01856。分析其周边小区指标,话务量有所提升,但未出现拥塞,各项指标均未出现异常,且未收到投诉,此调整方案有效。指标对比小区名被测量次数重叠覆盖度上行HQI下行HQITA=3占比干扰带3-5占比调整前SCDB306:电信宾馆13309.241264.39590.7412.6393.96调整后SCDB306:电信宾馆11121.3682.44290.048

21、0.000950.01856 SCDB306:电信宾馆1越区覆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五、TA分布覆盖分析TA话务分布测量用于测量处于特定TA范围内BTS上报的测量报告个数,从中了解话务量相对于MS与基站距离的分布情况。根据GSM网络基站的紧密程度,判定TA基准值,大于TA基准值就界定为存在越区覆盖问题点。由于成都市区站点布局紧密,考虑到信号在空中传播路径的多样性(直射、反射、绕射等),手机上报的TA话务分布测量往往大于手机与服务小区的直线距离,所以,本方法仅限于判断越区覆盖较严重的问题小区。5.1数据采集方法通过后台进行采集一周内TA话务分布的全天原始数据,得到载频级TA数据,后台上传到FTP服

22、务器。连接ftp服务器:ip:7用户名:huawei2011密码:HW2011在话务数据文件夹里下载载频级TA分布按天统计.xls文件和KPI_tracking_cell_6_hour-20110609.xls。5.2分析方法目前,成都市区网络结构庞大,基站分布密集(相邻基站直线距离平均在1个TA范围之内),直接用07来定义等级一到等级八就可以。那TA基准值怎么定义呢?现以成都市区BSC348所有基站为对象,通过对载频级TA分布数据分析:网元名称TA0占比TA1占比TA2占比TA3占比TA4占比TA5占比TA6占比TA7占比BSC34880.56%13.53%3.93%

23、1.11%0.43%0.21%0.13%0.10%TA占比统计表为了更直观地反映问题,根据占比统计得出柱形分布图,如下:TA占比效果图用上面的数据结合市区BSC348基站分布情况,以TA1作为基准值,针对TA0-1占比90%的小区进行覆盖。把KPI指标中的小区名和TA占比进行整理,从中获取对应网格所需TA数据,以TA1为基准,大于TA1的小区就判定为覆盖问题小区。然后,打开MAPINFO数据图层核实数据的准确性,判断出现覆盖的区域范围,作为现场优化的参考依据。5.3处理方法和步骤2. 处理方法:在日常优化中越区覆盖一般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1)增大天线下倾角(机械下倾角、电子下倾角)来收

24、缩覆盖。(2)降低天线挂高。(3)通过搬迁站点到更低位置。(4)美化桶整改,换用具有伸缩臂的天线,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下倾角。(5)功率调整,降低本小区功率,减小覆盖边缘电平,缩减有效覆盖范围。2.越区覆盖处理步骤:(1)获取站点信息。包括站点位置、小区性能、参数配置、是否具有特殊覆盖要求等;(2)进行现场勘测和锁频测试,了解站高、站型、天线类型、覆盖特点等相关信息,确定调整方案。(3)根据现场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越区小区进行处理,处理后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估。5.4案例分析1、在载频级TA分布按天统计.xls文件中把小区名称、TA0占比、TA1占比、TA2占比、TA3-5占比、TA6-10占比拷贝

25、到同文件的另一个sheet2中;2、然后在载频级TA分布按天统计.xls文件sheet2中的TA表通过以小区名为关键字进行筛选,得出结果保存在TA表中。现以SCDB348CH:焊研科技1为例:小区TA0占比TA1占比TA2占比TA3占比TA4占比TA5占比TA6占比TA7占比SCDB348CH:焊研科技1 13.10%51.11%27.56%8.21%0.01%0.01%0.00%0.00%从表中可以看出其中焊研科技1小区话务分布主要集中在0.55公里1.1公里范围内,1.1公里1.65公里的话务占比较大,然后结合MAPINFO图层查看网络布局来进一步分析,相应的图层如下:焊研科技1越区覆盖的

26、图层从上图看出,焊研科技1小区将对龙港钢材和高洪8组存在越区覆盖,结合基站小区的现场测试情况和KPI数据进行优化调整。路测中越区覆盖问题:问题描述:蓝色圆圈内焊研科技1电平-92dBm,对SCDDB338龙港钢材6小区产生越区覆盖,导致低电平质差掉话;1、 结合现场测试组获悉,针对焊研科技1小区越区覆盖,前期已经进行过调整:所属MGW所属BSC基站名称调整后调整后MGW30BSC348SCDB348:焊研科技1510调整后TA分布数据:小区TA0占比TA1占比TA2占比TA3占比TA4占比TA5占比TA6占比TA7占比SCDB348CH:焊研科技1 26.41%42.93%25.64%4.51

27、%0.48%0.04%0.00%0.00%调整后效果明显,未出现异常事件,但是蓝色圆圈内仍然存在越区覆盖问题(还需调整),效果图如下:六、空闲模式覆盖分析 空闲模式测试,主要测试移动台所驻留小区BA表里的各小区的BCCH电平及频点信息以及小区重选的情况。通过空闲模式测试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掌握BCCH覆盖模型和小区的重选行为。通过覆盖优化、参数优化,使覆盖、重选更加合理,提升网络质量,减少网络事件。 6.1测试方法测试软件:TEMS Investigation测试设备:测试手机二个;外带GPS一个。测试方式: 1、通过数据线或者蓝牙等方式连接测试手机;2、打开TEMS软件,选择Configura

28、tion菜单下Equipment Configuration,点击按钮,添加测试设备; 3、外接GPS扫频机并选择GPS连接端口;4、设置完毕确定后,系统工具栏上,点“记录”按钮,当设备连通,状态栏中测试后面的红色指示灯变为绿色,测试设备正常。测试全视图出现数据图,采样点发生变化表示测试正常,数据被采集。结果输出:保存测试数据并按规范命名。6.2分析方法对空闲态的测试数据分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BCCH覆盖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对空闲模式测试数据进行Mapinfo图层拉线显示,同时结合TEMS回放功能,对过覆盖小区进行分析,主要是弱覆盖、越区覆盖和交叠覆盖三方面的分析。对弱覆盖小区采用天馈参数调

29、整、参数修改、天馈型号更换、天线挂高调整等手段控制覆盖问题,收缩小区覆盖范围,降低掉话率、切换失败率,提升网络质量和性能指标;对越区覆盖小区进行天馈调整、参数修改等手段控制覆盖,避免越区覆盖强信号负面影响;对交叠覆盖严重的区域进行分析,通过天馈调整、参数修改等手段确立2到3个强信号小区,并削弱其他强度次信号;二是对小区重选和位置更新等事件进行分析。通过TEMS导出FMT格式的事件列表,做成mapinfo图层呈现,进行Mapinfo图层拉线显示,结合tems回放功能,对驻留小区距离较远的事件进行分析,通过天馈调整、参数修改等手段控制异常事件发生,减少不必要事件的发生。Mapinfo 图层拉线显示

30、TEMS数据回放BCCH覆盖分析小区重选分析越区覆盖交叠覆盖严重远距离的重选行为频繁的重选行为空闲模式下覆盖分析流程图1、 通过mapinfo拉线图确定BCCH覆盖情况运用mapinfo插件“connect v1.01.MBX”,将空闲模式测试数据和基站在地图上进行拉线。操作步骤如下:1) 导出路测tab文件。点击“Logfile”菜单下的“Export Logfile”选项,将测试数据导出成我们想要的各种格式,比如tab、txt格式等。2)导出内容的设定(1)在弹出的“Export Logfile”窗口上,点击添加按钮(2)在弹出的“Add Export Order”窗口中“format”下

31、拉菜单中选择Mapinfo Tab-file格式(3)点击“setup”按钮,对需要导出的内容进行设置(4)在弹出的“Mapinfo Tab file Setup”窗口的“Available IEs”下拉菜单中,选择GSM制式 (5)并对需要导出的内容项进行选择,点移动按钮移到Selected IEs选项卡里面,(6)点击确定按钮。(7)点击“Add Export Order”窗口中的“Directory”下面的“Browse dir”按钮,选择测试数据。(8)如果想把选择的多个测试数据进行合并导出成一个文件,勾选“Merge output”复选框。(9)点击“ok”按钮,完成导出内容的设定和

32、测试数据的选择。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3)执行导出命令在“Export Logfile”窗口上点击执行按钮即可,执行完后, status值为“success”,弹出的“Export Result”窗口结果为“Finish Sucess”,表示执行成功。如下图所示:4)拉线处理对导出路测的tab文件在mapinfo上进行拉线呈现(1)选择相关文件双击“connect v1.01.MBX”插件,在“step1 选择相关文件”窗口中,选择相关文件:点击“请选择基站数据库文件”下的“浏览”按钮,完成基站tab图层的选择,点击“请选择路测导出的tab文件”下的“浏览”按钮,完成路测数据tab图层的选择,点

33、击“ok”按钮。见图1(2)选择路测文件中的相关列名分别在下拉菜单中选择”LAC”、“CI”列名,点击OK按钮完成此步。见图2(3)选择基站数据库中的相关列名分别在下拉菜单中选择”LAC”、“CI”、“longitude”、“latitude”、“Cellname”,点击OK按钮完成此步。见图3(4)选择连线类型设置连线的类型,这里可以不选择,直接点击“ok”,之后想要改变连线类型可以在图层上进行修改。见图4图1 图2图3 图4通过以上4步的设定,拉线图就完成了,拉线效果如下图所示:为了便于我们分析,我们可以将拉线“connectable”图层根据“CI”做成专题地图,让拉线以不同颜色来显示不

34、同小区。在图中我们很直观地观察到在空闲状态下服务小区的BCCH覆盖范围,针对过覆盖、越区覆盖小区进行调整。2、通过小区重选拉线图确定小区重选不合理的地方。通过tems软件导出事件的tab图层,进行拉线,可以很直接的看到小区重选、位置更新等事件发生的小区和当时的覆盖情况,操作步骤如下:1)、导出路测fmt格式文件。点击“Logfile”菜单下的“Export Logfile”选项,弹出 “Export Logfile”窗口2)、导出内容的设定(1)在弹出的“Export Logfile”窗口上,点击添加按钮(2)在弹出的“Add Export Order”窗口中“format”下拉菜单中选择Te

35、xt file格式(3)点击“setup”按钮,对需要导出的内容进行设置(4)在弹出的“Mapinfo Tab file Setup”窗口的“Available IEs”下拉菜单中,选择GSM制式 (5)并对需要导出的内容项进行选择,点移动按钮移到Selected IEs选项卡里面,(6)点击确定按钮。(7)点击“Add Export Order”窗口中的“Directory”下面的“Browse dir”按钮,选择测试数据。(8)如果想把选择的多个测试数据进行合并导出成一个文件,勾选“Merge output”复选框。(9)点击“ok”按钮,完成导出内容的设定和测试数据的选择。操作过程如下图

36、所示:3)、对导出的fmt格式文件进行处理筛选“Event”列中的“cell reselection”、“Location Area Update”,通过mapinfo的“create points”创建tab图层。注意:创建好的tab图层另存一下,改变它的只读特性。4)、 为了便于我们分析,我们可以将拉线“connectable”图层根据“CI”做成专题地图,让拉线的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小区。使事件发生的小区、位置一目了然:3、结合话统进行分析在制定调整策略时,需要结合话统(话务量、拥塞率、ta分布、HQI等)进行分析。特别关注会不会因为调整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拥塞、弱覆盖等。6.3方案实

37、施根据空闲模式问题区域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将解决方案分为射频系统调整、参数调整。(1)射频系统调整射频系统调整主要通过天馈调整,解决弱覆盖、过覆盖(包括越区覆盖和交叠覆盖)。调整措施如:天馈方位角和下倾角调整、天线挂高调整、天线类型调整和室内分布系统整改。天馈调整最大特点是可以迅速改变覆盖模型,是网络优化中常用手段。需要联动调整,工程实施范围较大。(2)参数调整参数调整可以迅速的调整网络性能,及时改变信号覆盖、小区重选等,提高网络质量。调整参数如:CRO、载频功率等级、BA表频点、PT等,参数调整可以及时的改变网络性能,缓解网络问题。以上方案各有优点和弊端,根据网络问题严重性和

38、紧急情况,分步分时选择相应的方案进行操作、实施,优化无线网络。6.4 案例分析6.4.1 越区覆盖&参数设置不合理问题描述:双流石井村6组1小区越区覆盖,距离2.87公里,电平-73dbm问题分析:1、由海特尔包装1小区(c1=21,c2=15)重选到海特尔包装2小区(c1=12,c2=16)再由海特尔2小区(c1=-1)重选到双流石井村6组1(c1=14,c2=14),当驻留在海特尔包装1小区时,没有较强信号的小区出现,根据现场和数据分析的情况,此处主覆盖小区应该为蔡桥村十组4小区,但是由于海特尔包装1小区的ba1表里没有蔡桥村十组4小区的bcch=575,导致不能重选到较好小区。解决方案:

39、下压双流石井村6组1小区下倾角,控制覆盖,在1.5km处电平-80dbm。处理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将双流石井村6组1小区小区机械俯仰角由4调整到8。处理结果:在采样点位置对前期发现的越区覆盖小区双流石井村6组1小区进行锁频测试,小区电平太弱不能锁上。说明经过调整后,过覆盖问题解决。效果图如下:6.4.2 弱覆盖问题描述:在mapinfo拉线图上发现重选到越区覆盖的和宜门窗1小区,距离1.8km,电平-79dbm。附近小区电平均低于-80dbm,存在弱覆盖的情况问题分析:由青羊区九医院3小区(c1=12,c2=16)重选到和宜门窗1小区(c1=20,c2=20),电平均较差,附近小区电平都低于-8

40、0dbm,存在弱覆盖的情况,如下图:解决方案: 调整精实广告4、6小区天线增强此路段覆盖情况。处理情况: 根据现场情况将精实广告6小区机械俯仰角由10调整到6。处理结果:处理后,现场进行验证,周围弱覆盖情况得到很大改善,精实广告6成为主覆盖小区,电平-65dbm左右。效果图如下:6.4.3 交叠覆盖&参数设置不合理问题描述:在mapinfo拉线图上发现频繁重选以及位置更新的情况。问题分析:回放tems测试数据,发现由于参数设置的问题导致由成飞宾馆1(c1=35,c2=29)重选到背向小区成飞宾馆3(c1=30,c2=36),再重选到成飞宾馆2(c1=15,c2=15),最后重选到联工村四队6(

41、c1=27,c2=33),发生位置更新,由联工村四队6(c1=19,c2=25)重选到132厂,再次发生位置更新。解决方案:1、调整、成飞宾馆1、132厂900 2、5小区天线增强此路段覆盖情况。2、修改成飞宾馆1pt=0,cro=0,成飞宾馆3 pt=0,cro=0,联工村四队6 pt=0,cro=0;修改成飞宾馆1、2、132厂900 2小区crh=14处理情况:1、根据现场情况将成飞宾馆1小区方位角由60调整到50,成飞宾馆2小区方位角由190调整到2002、修改成飞宾馆1pt=0,cro=0,成飞宾馆3 pt=0,cro=0,联工村四队6 pt=0,cro=0;修改成飞宾馆1、2、13

42、2厂900 2小区crh=14处理结果:处理后,切换次数减少,同时避免了跨POOL区的小区重选。效果图如下:七、扫频测试覆盖分析当前复杂无线环境下,长呼模式和空闲模式的常规测试均存在局限性。长呼模式和空闲模式测试虽然能准确采集驻留小区的电平、话质、频点C/I等数据,但对候选小区的电平、频点C/I等数据反映不够充分。在候选小区添加不完整的区域和能收到十几个小区较强信号的复杂区域,由于某些频点不在主小区的BA表里,长呼模式和空闲模式不能采集这些频点信息。扫频测试可以进行全频段电平采样测试。利用扫频仪对某个地点的所有频点的电平强度、C/I进行采集。克服了常规测试的局限性,能更加全面、准确的反映特定区

43、域的覆盖情况和频率冲突情况。扫频分析对于同频同BSIC发现、BCCH干扰发现十分有效,对超远覆盖的小区、室内泄漏的小区等的识别也有独特的优势。7.1 测试方法测试软件:ANT for Scanner测试设备:PCTEL扫频仪一套,包括:扫频仪,2根接收天线,1个PCTEL自带的GPS和数据线;外带GPS一个。测试方式: 1、打开工程,选择安装目录下的ChinaMobile.style,选用GSM页面;2、端口设置为连接端COM1口;3、场强门限设置为要求值;4、外接GPS扫频机并选择GPS连接端口;5、频段选择双频段DUAL(G900+D1800);6、选择需要扫频的运营商并勾选频点范围;7、

44、设置完毕确定后,系统工具栏上,点“开始测试”,当设备连通,则状态栏下中测试后面的红色指示灯变为绿色。且等待约1分钟时间,扫频全视图出现数据图,则表示测试正常。结果输出:保存测试数据并规范命名。7.2 分析方法扫频分析能发现网络中存在以下问题:1、能较直观地呈现出网络中的重叠覆盖区域。2、能找出网络中距离较近的同频同BSIC小区。3、能发现网络中的频率冲突问题。分析流程图如下:不同扫频工具输出数据的格式千差万别,所以在对扫频数据进行分析之前,需通过相应工具对扫频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初步筛除无效数据,并将有效数据转换成特定的格式。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如下分析:1、找出重叠覆盖采样点一个有效采样点必

45、须包含如下内容:测试点经纬度,测试点BCCH频点号、对应的BSIC码和信号强度。相同经纬度的采样点可以接收到不同BCCH+BSIC码+信号强度信息。经纬度相同采样点接收到的频点根据电平从大到小排序,若存在5个以上小区的接收电平小于该点最大接收电平5dB内,且每个频点的电平值大于-80dBm,则定义为重叠覆盖采样点。2、匹配小区和距离计算结合扫频数据解码出的BCCH、BSIC信息及全网工参匹配对应小区(用BCCH+BSIC索引,找出网络中与之对应的所有小区,列出单个采样点上不同BCCH+BSIC对应的小区),并分别计算出该采样点与对应小区的距离。3、统计小区的最大TA值后台统计重叠覆盖集中区域小

46、区TA分布测量报告,得到每个小区的最大TA值,计算小区实际最大的覆盖距离(TA*0.55公里)。 4、筛除无效数据扫频采样点到小区距离若大于该小区最大覆盖距离,则该采样点数据无效。筛除无效数据,即完成扫频数据初步处理。5、同频同BSIC小区排查对有效采样点进行Mapinfo图层拉线显示(采样点与基站小区间拉线)。找出因为同频同频BSIC而引起的错误拉线小区,判断是否应该进行频率或者BSIC调整,若需调整,输出调整方案。6、BCCH、TCH同邻频排查通过Mapinfo拉线图层对有效采样点分路段、分区域逐点分析,找出BCCH同邻频小区,并判断是否需要对某些小区控制覆盖,或者做相关频点修改,并输出调

47、整方案。结合该测试数据拉线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各小区的覆盖范围。根据小区覆盖范围可以对某些干扰大的小区进行所有TCH频率核查,排查出网络中的频率干扰。7、重叠覆盖区域优化扫频数据分析的重点是进行重叠覆盖区域优化。通过Mapinfo拉线图层对有效采样点分路段、分区域等逐点分析。综合位置、电平、C/I情况保留3到4个最佳小区,同时控制其他异常小区的信号覆盖(有效减小网络干扰),如旁瓣覆盖,背向覆盖,室内泄漏,越区覆盖,交叠覆盖等。具体解决方案有天线下倾角、方位角调整,功率调整,邻区调整,更换天线,美化桶整改,站点搬迁,站点替换等。并输出调整优化方案。(1)旁瓣覆盖、背向覆盖通过拉线图,可以直观地查

48、找网络中旁瓣覆盖和背向信号覆盖等非正常覆盖小区,结合现场测试情况,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旁瓣信号、背向信号覆盖通常由工参不准、建筑物反射、天馈接反、天线故障或者天线指标不达标等引起,解决方案有更新工程参数,适当调整小区天线方位角与下倾角杜绝反射,更换为质量达标的天线等。(2)室内泄漏室内小区一般规划为固定的几个频点,频率复用率比较高。一旦泄漏将对周边基站及自身造成相当大的干扰,所以必须控制室内小区信号,使其不能泄漏到街道上来。室内小区泄漏的原因有:室内信号过强,覆盖到街道;室内小区参数设置不合理,如小区重选参数,小区层级设置过高,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等。室内小区泄漏的处理主要有:查明导致室内小区泄

49、漏的天线源头,降低其干放增益或者天线发射功率;更改室内小区的CRO,小区层级,切换参数为合理值等。(3)越区覆盖由于周边小区越区严重,导致问题区域信号多而杂,干扰增大,引起网络问题。该类问题需调整和控制越区信号的覆盖,以净化问题区域的覆盖信号,从而降低干扰。(4)交叠覆盖区别于重叠覆盖,指各小区按其自身的覆盖来讲,并没有问题,但是由于目前网络中基站密度较大,所以覆盖相同区域的小区数相当多,信号强度相差不大,从而造成干扰,可理解为狭义的重叠覆盖。对于交叠覆盖现象,要调整收缩其中一部分小区的覆盖,以减小交叠覆盖区域的小区数。交叠覆盖的调整比较灵活,一般可以选择较易实施的一部分小区来做收缩覆盖调整。

50、实施方法有:天线下倾角、方位角调整,功率调整,更换天线,美化桶整改,站点搬迁,站点替换等。注:A、扫频数据分析需结合日常测试数据,根据日常测试覆盖情况进行调整。需要分析人员对网络现状有一定了解。B、制定调整方案时要考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通过联动调整避免出现新的网络问题。C、工参要完整准确。D、全网拉线图在视觉上比较乱,通过分区域,分路段拉线分析会更便捷。7.3 方案实施根据扫频问题区域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将解决方案分为射频系统调整、参数调整和频率调整。(1)射频系统调整射频系统调整主要通过天馈调整,解决弱覆盖、过覆盖、重叠覆盖。调整措施如:天馈方位角和下倾角调整、天线挂高调

51、整、天线类型调整和室内分布系统整改。天馈调整最大特点是可以迅速的改变覆盖模型,是网络优化中常用手段。需要联动调整,工程实施范围较大。(2)参数调整参数调整可以迅速的调整网络性能,及时的改变信号覆盖、小区重选、邻区关系MS切换位置和同频同BSIC,提高网络质量,调整参数如:CRO,载频功率等级、增加邻区、切换门限等参数,参数调整可以及时的改变网络性能,缓解网络问题。(3)频率调整通过对频率的调整,降低频率冲突概率,净化无线环境,打好无线网络的第一块基石。调整措施:点状频率修改、线状频率规划、片区频率规划和整网频率规划。点状频率修改、线状频率规划和片区频率规划最大的特点是快速解决单站或小区域范围的频率问题,对局部区域网络质量提升有一定的效果。全网频率规划最大的特点是考虑全局,对全网的质量改善明显。以上方案各有特点和弊端,可以根据网络的问题严重性和紧急情况,分步分时的选择相应的方案进行操作、实施,优化无线网络。7.4 案例分析项目名称:建设北路区域扫频优化 问题描述建设北路区域存在重叠覆盖问题。该区域有府南河经过,其南面和东南面最近宏站在800米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