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应力及其测量(gaishu)ppt精品课程建设平台_第1页
地应力及其测量(gaishu)ppt精品课程建设平台_第2页
地应力及其测量(gaishu)ppt精品课程建设平台_第3页
地应力及其测量(gaishu)ppt精品课程建设平台_第4页
地应力及其测量(gaishu)ppt精品课程建设平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本节主要内容 1概念概念 2研究地应力的必要性研究地应力的必要性 3 3地应力的成因地应力的成因 4 4地壳浅部地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地壳浅部地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34.1 概述4.1.1地应力的概念地应力: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 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 力或原岩应力。 44.1.2 地应力测量的必要性及意义地应力测量的必要性及意义a)它是引起各种地下或露天岩石开挖工程变形和破坏的根本作 用力。 区别于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其他力学。b)传统的岩石工程的开挖设计和施工的经验类比法有局限性。 小规模和地表的岩石工程,经验类比的方法往往是有效的。 大规模和深部的岩石工程,经

2、验类比法有不足。 5c) 是岩石工程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分析的必要 前提条件。d)地应力应用领域广泛。 对地震预报、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油田油井的 稳定性、核废料储存、岩爆、煤和瓦斯突出的研 究以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6 20世纪50年代N.Hast实测发现存在于地壳上部的最大主应力方向接近水平的,而且最大水平主应力一般为垂直应力的12倍,甚至更多。 HvhHh1e) 对地应力的传统认识有误。 1912年A.Heim1926年A.H. 74.1.34.1.3 地应力的成因地应力的成因1)地幔热对流84.1.34.1.3 地应力的成因地应力的成因地幔热对流(碰撞、俯冲、海岸)94.1

3、.34.1.3 地应力的成因地应力的成因2)板板块块边边界界受受压压104.1.34.1.3 地应力的成因地应力的成因中中国国地地震震带带分分布布114.1.34.1.3 地应力的成因地应力的成因3)岩浆侵入)岩浆侵入124.1.34.1.3 地应力的成因地应力的成因垂直应力:平均密度,KN/m3侧压力:H总深度(m)侧压力系数 图 岩体自重垂直应力Hzzyx4)岩体自重应力场)岩体自重应力场13(1 1)岩体假定处于岩体假定处于弹性状态弹性状态 zx1由推出1得:01zyxyxE的取值有4种可能:14岩体由多层不同性质岩层组成时岩体由多层不同性质岩层组成时第j层底面应力:jiiijzh1jz

4、jjyjxznniiizh yx1jj1j第n层底面应力:1515 . 0(2 2)HeimHeim假设(塑性状态)假设(塑性状态) 当原始应力超过一定的极限,岩体就会处于潜塑状态或塑性状态。(相当于 )16(3 3)岩体为理想松散介质)岩体为理想松散介质 (c=0,风化带、断层带) 由极限平衡理得sin1sin1zxsin1sin1zyzxxzsin17(4 4)当松散介质有一定粘聚力时)当松散介质有一定粘聚力时 (c0 )(c0 )sin1cos2sin1sin1cHx侧压力为:侧压力为:18注:当 说明无侧压力 sin1cos2CHO0 x0 x无侧压力深度 195)5)地质构造应力地质

5、构造应力205)5)地质构造应力地质构造应力Fujianshanghang,某地应力场某地应力场受断层影响情况受断层影响情况215)5)地质构造应力地质构造应力Hebeihandan,某旋转地应力场某旋转地应力场受旋钮构造影响。受旋钮构造影响。22图图 地形对初应力的影响地形对初应力的影响6)地形、地表剥蚀对地应力影响237 7)水压力、热应力)水压力、热应力 a.孔隙水压力、流动水压力(影响小)、静水压力(悬浮作用) b.一般地温梯度: 岩体的体膨胀系 数: ,岩体弹模E=104MPa;地温梯度引起的温度应力 约为: zMPazMPaEzT003.0101003.045 z-z-深度/m。温

6、度应力是同深度的垂直应力的1/9,并呈静水压力状态。-510 100/3mC244.1.4 4.1.4 地壳浅部(地壳浅部(3000m3000m以内)地应力分布的主要规律以内)地应力分布的主要规律 1)地应力是一)地应力是一个具有相对稳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非稳定定性的非稳定应力场,它是应力场,它是时间和空间的时间和空间的函数。函数。254.1.4 4.1.4 地壳浅部(地壳浅部(3000m3000m以内)地应力分布的主要规律以内)地应力分布的主要规律 垂直应力 随深度线性增加。平均密度约为27KN/m3kPaHv272)垂直应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垂直应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26垂直应力平均水平应力K

7、3.0100KZ5.01500KZ4.1.4 地壳浅部(地壳浅部(3000m以内)地应力分布的主要规律以内)地应力分布的主要规律 3)水平应力普遍大于垂直应力;)水平应力普遍大于垂直应力;4)平均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之比随深)平均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之比随深 度增加而减小,且趋近于度增加而减小,且趋近于1274.1.4 地壳浅部(地壳浅部(3000m以内)地应力分布的主要规律以内)地应力分布的主要规律 5)最大水平主应力与)最大水平主应力与 最小水平主应力随最小水平主应力随 深度增加线性增长深度增加线性增长6)最大水平主应力与)最大水平主应力与 最小水平主应力之最小水平主应力之 差随深度增加而增差随深度增加而增 大大70901101301501701902102302500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