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古诗词赏析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句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请你描绘一下句中图景,说说这两词好在何处? 运用拟人手法用了“争”和“啄”两个富表现力的动词,勾画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使画面充满了生机。 2.请你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两个划线词的意思,说说两词带给你的丰富想象。 “渐欲”是“还未”的意思,“才能”是“刚”的意思。各种花朵还将开未开,含苞欲放,浅浅
2、的嫩草,刚把马蹄埋没,但不久的将来就会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写出了春的发展变化,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凄清衰颓)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悲戚的情绪。 3.“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
3、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什么特点?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大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高峻奇险的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钟”,聚集或集中之意。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
4、这句诗体现出杜甫造语炼字精雕细刻、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特点。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通过写怎样的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作者通过长安城内的破败之景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心境。抒发 了对山河依旧,世事全非的沉痛心情。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从结构和对比手法两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结构:对仗工整。对比手法:“国破”的衰败与“城春”的生机作对比,突出了山河 破败的景象,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 3.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意思是感伤时势
5、,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流泪;为别所恨,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感时表现了诗人忧国的情感,恨别表现了诗人思家的情感,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吗? “直”和“圆”两字用得逼真、传神。准确地描写了沙漠广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孤寂的感受。大漠无边,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直”字荒凉孤独中透出挺拔雄伟,
6、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长河”之上,是一轮圆圆的落日,“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2.简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写作手法。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说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怀念故友。烂柯人:对
7、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 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周瑜。 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
8、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我们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写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
9、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的首联回顾了作者经历的哪两件事? 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响应号召起兵抗元。 2.诗的颔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意思是什么? 对偶、比喻。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定。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它的意思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但要死的其所,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
10、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找出水调歌头中蕴涵人生哲理的句子并说说其含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为安慰的语气,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惟有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2.找出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
11、久,千里共蝉娟。”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和对自己的美好祝愿。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心远。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2.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理解。 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记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实际上,作者的真正意思是:这其中含有生活的真义,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2、“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 把“见”改为“望”好不好?为什么? 写出了陶渊明宁静安详、安逸恬淡的心情。“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 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感情变化是由消沉苦闷转至满怀壮志。这首诗中诗人以“行
13、路难”比喻世道险阻。 2.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3.诗中哪些典型的动作细节,揭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揭示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4.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吕尚、伊尹那样的官运,
14、表达对从政仍有所待。 已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表达作者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请用第一人称描述“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所呈现的内容: 夕阳西下,我怀着无边无际的离愁.挥动马鞭,离京东去,打算回到那远在天涯的家乡。 3.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 心情:既有回归的喜悦,也有离别的愁绪,更有忠心报国服务人民的信念。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指什么?整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落红”指“落花”,暗指自己辞官
15、。作者以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 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 艰苦。 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从“塞下”
16、“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 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3.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 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4.本词中“四面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的塞下之声让你联想到什么?边塞之声让我们联想到边塞的荒凉、战事吃紧的肃
17、杀以及入夜后悠悠羌管声中流露出的乡恋之情、归心似箭的感伤之意。 5.词中“异”景异在哪里? “异”:塞下天气的极度寒冷。如“衡阳雁去无留意” 塞下奇异的声音。如“四面边声连角起” 战事紧张,戒备森严。如“长烟落日孤城闭”。 表达了词人思乡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面?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数众多、气氛热闹的狩猎场面。 虽鬓已微霜却雄心勃勃、英武豪迈
18、、欲保家卫国、征战沙场、满腔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 2.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引用典故和比喻的修辞抒发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感。 3.这首词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运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要像孙郎(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那样建功立业。 “何日遣冯唐”一典故中,作者把自己比作魏尚。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选择快马、强弓两件典型事物,分别从
19、听觉和视觉(感觉方面)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些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仍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绪从词中哪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4.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5.试比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0、与本词的共同点。 主题:都表达有心报国却壮志难酬的痛苦之情。写作手法:都借助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主题。 初中阶段所有的课内古诗词及赏析 1、【观沧海】(曹操.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一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全诗借舟次北固山下的所见,抒写了
21、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春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歌的妙处,除了成功地描绘了旖旎的早春风光之外,还在盎然的春意中,融合着诗人欢欣的感受 4、【西江月】(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描写了夏夜行走在上饶黄沙途中所见的农村景象,表达了词人闲适的心情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5、【
2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中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孤苦寂寞以及思乡之情。 6、【木兰诗】(北朝民歌) 木兰诗是长篇叙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它有着重要的地位。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7、【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23、,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之情,颈联抒发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亲人的美好情操。 9、【石壕吏】(杜甫)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表现了诗人对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心。 10、【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描写了诗人从事田间劳动的切身感受。他早起晚息,不辞劳苦,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的热爱和保持自己的清高节
24、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终生隐居的意愿。 11、【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12、【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表达了诗人出行在外思念家乡的一腔深情。 13、【游山西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
25、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抒情诗。以诗人的游踪为线索,按时间推移展开,描摹了山中景物,社日风光等南宋初年的农村生活画卷,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也曲折地反映出诗人当时的心境。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二十多年转徙巴山楚水的悲愤心情,留露了对王叔文,柳宗元等已故亡友的怀念和对保守势力的愤慨,表达出旷达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5、【赤壁】(杜牧
26、.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作者借赤壁之战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与侥幸,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16、【过零丁洋】(文天祥.明)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诗人回顾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抒发了自己坚定不移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无畏的精神。 17、【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27、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先以小序交代作词缘由,领起全篇;词的上阕“问天”,写自己欢饮时的想象,词人因思亲情切而生寂寞之感,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下阕“问月”,写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旷达胸襟。 18、【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吊古抒怀,表达了悲愤伤感之情,表达了对人民的悲惨命运的关切。 19、【饮酒(其五)】(陶渊明
2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20、【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同时又表现出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何等的气势!这两句诗
29、流传千古,成为不朽的名句。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被秋风所破歌一诗描述了茅屋遭受风卷雨淋,作者由个人的痛苦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广大人民,唱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强音,即使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表现出了诗人的伟大胸怀和理想。 2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续签劳动合同的要素
- 新材料在生物芯片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考核试卷
- 脚本创作劳务合同
- 纺纱工艺对环境的影响评价考核试卷
- 模具制造工艺参数优化考核试卷
- 生活服务行业互联网平台社会影响力分析考核试卷
- 振动控制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无线网络连接速度优化考核试卷
- 肉制品加工产品多样化与品质提升策略考核试卷
- 2025年卓雅学校九年级语文3月模拟练习试卷附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光伏发电项目碳排放权交易合作协议3篇
- GB/T 12412-2024牦牛绒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2
- T∕HGJ 12400-2021 石油化工仪表线缆选型设计标准
- T-CBIA 009-2022 饮料浓浆标准
- 大学生劳动教育(高职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经开区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考点共100题)模拟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 测绘高级工程师答辩题库
- 化工原理天大版5.1蒸发
- 兽医检验练习题库含答案
- 中考英语高频单词(背诵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