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辣椒重防炭疽病和白粉病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1页
大棚辣椒重防炭疽病和白粉病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2页
大棚辣椒重防炭疽病和白粉病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棚辣椒重防炭疽病和白粉病 当前气温时高时低,大棚辣椒炭疽病和白粉病发生比较普遍,而这两种病害易在一起混合发生,必需在防治时加以区分,对症用药。 一、炭疽病 1.病害特点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尤其是成熟的果实和老叶易受害。叶片受害病斑初呈褪绿水渍状斑点,渐渐变成褐色,圆形,中间为灰白色,上面轮生黑色小点。受害病叶易脱落(菜农称之为垮叶),果实受害后产生的病斑褐色,水渍状,长圆形或不规章形,凹陷,有稍隆起的同心环纹,上布满很多黑色小点,周缘有潮湿性变色圈,干燥时病斑干缩似羊皮纸,易裂开。该病在平均气温为2633、相对湿度大于95%时易发生,病害潜育期3天,排水不良,通风不准时的大棚发病重。 2

2、.农业防治棚室种植辣椒应尽量避开连作,最好与瓜类、豆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播种前进行种子药剂拌种,有效药剂有咪鲜胺等。棚室栽培最好采纳高厢栽培,避开栽植过密,棚室外应开好排水沟。在气温上升湿度大时,应在中午前后,适时通风换气排湿。发觉病果准时摘除,以防病菌在大棚内传播。 3.药剂防治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2.5%啶氧菌酯悬浮剂8001000倍液、42.8%氟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倍液、22.7%二氰蒽醌悬浮剂800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喷雾,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最好交替使用

3、不同类型的药剂。 二、白粉病 1.病害特点该病主要为害叶片,老叶和幼嫩叶均可受害。叶面消失多呈不规章形的褪绿斑或坏死斑,病斑可向四周扩展,叶背可见稀疏霉层,白色呈丝状交织(易与炭疽病区分)。坏死病斑呈浸润状延长扩张,表现为黑褐色水渍状,初期叶背不简单消失白色霉层,后期即使消失霉层也较淡薄。大棚田间常有两种症状混合发生,病斑增大,彼此融合形成大病斑,在这种状况下,使全叶发黄脱落,严峻时仅留顶部嫩叶,果实不能正常膨大。辣椒白粉病从萌发到侵入叶片仅需20小时左右,因而发病后扩展很快,短期内可造成大面积流行。病菌侵入最适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45%75%。4月中旬或下旬后,大棚高温高湿条件最易造成流

4、行发生。大棚防治辣椒白粉病,等发觉后再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因此应立足于预防。 2.农业防治发觉病株和病叶及早清除,集中深埋或烧毁,收获后准时清除植株残体。与其他蔬菜作物实行12年轮作,深耕晒垡,加速病菌死亡。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对种子消毒。选择3年内未种过辣椒的壤土作床土,苗床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消毒处理。提前7天对育苗温室、定植温棚熏蒸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0.25公斤、锯末0.5公斤,分几处点燃熏蒸密闭一昼夜。合理密植,每亩栽36004000株,单株定植。高垄栽培,适量灌水,勤通风,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60%左右,尽量避开忽干忽湿。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加抗病力。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以用22%百菌清烟雾剂熏蒸,每亩用药300400克。最好在辣椒挂果时,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施百菌清、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等喷雾,每7天1次,连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