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强霜冻对玉米的影响及规避风险的思考_第1页
低温强霜冻对玉米的影响及规避风险的思考_第2页
低温强霜冻对玉米的影响及规避风险的思考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低温强霜冻对玉米的影响及规避风险的思考甘国福姜有威摘要:2004年5月34日,武威市遭遇了自有气象记录(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低温强霜冻,正值幼苗期的玉米不但成灾面积大、受害程度重,而且幼苗恢复慢。受其影响玉米病情重、空秆多、秃顶长、穗粒数降低,成熟度较差、千粒重变幅大,产量较上年下降20.2%;成灾原因除与气象因子有关外,也与玉米播期偏早、冻后补种偏迟、种植密度偏高、丝黑穗病危害、带田管理质量不高有关;因冻死苗率高于45%以上并于5月10日前补种中早熟品种,补救减灾效应显著;作者提出的规避风险是:种植方式要调整、玉米播期要适宜、

2、种植密度要合理、玉米病害要综防、田间管理要加强关键词:低温强霜冻;玉米成灾原因;补救措施效应;规避风险措施武威市1800m以下的平川绿洲灌溉农业区,光、热、水、肥条件适宜春玉米生长。随着高产优质玉米品种的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和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2004年玉米播种面积已达4.13万hm,占凉州、民勤、古浪三县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9.4%,是仅次于春小麦的第二大农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对玉米淀粉等轻化工业、农区养殖业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影响。2004年5月1日前全市连续几天气温高达29C以上,其中4月27日最高气温达32.2C,为历史最高值。从5月1日起气温突降,全市48h气温降幅10C以

3、上,其中古浪县降幅16.3C,凉州区降幅13.7C。伴随着降温天气的出现,5月3日和4日全市境内又连续出现了强霜冻和低温冻害,气温最低达-5.6C,地面最低温度降至-6.5C。由于温度下降剧烈,加之玉米正值幼苗期,抗冻能力较差,致使茎叶细胞大量死亡,造成植株茎秆软化,叶片变褐萎蔫,匍匐地面。降温之快、温差之大、时间之长和对玉米危害之重都是历史罕见。10月1日的早霜冻亦对玉米果穗成熟及产量有较大影响。研究低温强霜冻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其发生原因,探讨补救措施的减灾效应,思考规避风险的措施,对优势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低温强霜冻对玉米生产的影响1.1 对玉米生长的影响1.1.1 成灾面积大、受

4、害程度重据灾后调查,我市引黄提灌区、冷凉河灌区、平川井灌区、沿沙井灌区的4.13万hm玉米均受冻害。其中地上茎叶全部受冻枯萎的重害田民勤县占调查田块的78%,凉州区占调查田块的59.8%,古浪县占调查面积的76.5%。1.1.2 幼苗恢复慢,生长发育缓慢据5月9日市农技中心对凉州区10个乡镇21个村123块玉米田调查,平川井灌区受冻苗变绿、叶片已展开,恢复成活率在80%以上的地块占调查田块的37.5%,恢复成活率在50%80%的地块占调查田块的34.4%,恢复成活率在30%50%的地块占调查田块的10.9%,恢复成活率在30%以下的地块占调查田块的17.2%;冷凉灌区受冻苗变绿、叶片已展开,恢

5、复成活率在80%以上的地块占调查田块的75.6%,尚未恢复成活的地块占调查田块的7.7%,不能恢复成活的地块占调查田块的16.7%。叶片变绿已展开和正在展开的苗中,半叶至1叶1心苗占调查苗总数的66.5%,2叶1心苗占调查苗总数的19.8%,3叶1心苗占调查苗总数的10.2%,4叶1心苗占调查苗总数的3.5%。1.1.3 抗病性降低,丝黑穗病加重低温强霜冻不但严重影响了玉米生长发育,而且有利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凉州区玉米丝黑穗病平均发病率6.7%,其中城郊乡镇高达14.6%。重发区的和平镇牌楼村玉米丝黑穗病病田率97.6%,平均病

6、株率16.1%,病株率在25%以上的田块占24.4%,个别重发田高达60%。金羊镇五一村玉米丝黑穗病病田率100%,平均病株率17.4%,病株率在25%以上田块占25.0%,个别重发田高达42%。1.2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据玉米收获前对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玉米田的多点抽样测产,2004年22全市玉米平均产量7624.5kg/hm,较2003年的9547.5kg/hm减产20.2%。其中单种玉米平均产222量9982.5kg/hm,较2003年的12396.0kg/hm减产19.4%;带田玉米平均产量5370.0kg/hm,2较2003年的7107.0kg/hm2减产24.4%。1

7、.2.1 玉米空秆多、成穗数下降据8月中、下旬对凉州、民勤、古浪3县区29乡镇378块41.5hm2玉米田的调查,全市玉米平均空秆率为9.9%。据玉米收获前抽样调查,全市玉米平均成穗数为67950穗/hm2,较2003年下降4.8%,其中带田玉米平均成穗数为54823穗/hm2,较2003年下降5.7%。1.2.2 秃顶率高、穗粒数降低据调查,2004年玉米秃顶明显增加,穗粒数显著降低。平均秃顶率18.8%,秃顶长度4.9cm,分别较2003年增加7.79.6个百分点、2.02.5cm。其中,大田玉米平均秃顶率21.9%,秃顶长度5.1cm;带田玉米平均秃顶率15.8%,秃顶长度4.7cm。平

8、均穗粒数438.5粒,较2003年下降68.7粒。其中大田玉米平均为453.7粒,下降77.9粒;带田玉米平均为418.1粒,下降64.8粒。1.2.3 成熟度差、千粒重变幅大至10月1日早霜冻发生,全市玉米未完全成熟面积约占28.6%,主要为露地带田玉米,千粒重下降明显,且变幅较大。经测定,千粒重平均295.8g,较2003年下降30.1g,其中大田下降19.0g,带田下降40.2g。未受冻或受冻较轻的千粒重高达372.0g,受冻严重、后期管理跟不上、成熟度较差的仅为120.0g左右。2 引致灾情趋重的栽培因素分析苗期强霜冻及持续低温,是造成玉米冻伤及补种苗恢复慢、抗病性差、空秆多、秃顶率高

9、、成熟度差、千粒重下降、玉米减产的直接原因;10月1日的早霜尽管属正常年份,但对带田玉米的影响大,尤其是对等苗恢复田、补种晚熟品种田、种植不规范田及管理粗放田的影响最为明显。2.1 与玉米播期偏早有关玉米是喜温作物,510厘米土温稳定在810C播种出苗快、幼苗生长健壮。农民因连续多年未发生重霜冻,侥幸心理普遍,播期明显提前,加之播前地肥足、冻前气温偏高、幼苗发育不但快,且缺乏低温练苗,一旦遭遇强降温,则冻害普遍而严重。在调查中发现玉米在4月20日以后播种,苗龄在2叶1心以下,受冻后恢复快、成活率均在90%以上;而4月20日前播种,苗龄超过3叶1心,受冻程度重,且恢复变绿缓慢,相对较低,尤其是4

10、月10日前播种的玉米田,绝大多数成活率不足10%。如古浪县黄花滩乡麻黄台村胡庄组农户张兴俊4月2日播种的20.1hm带田地膜玉米,冻时已长出8叶1心,且不少植株出现分蘖,5月12日玉米恢复成活率只有8%田间虽有部分受冻苗露有12cm略带绿色的茎秆,但地下根系开始变褐,已无成活之可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能。凉州区冷凉河灌区海拔1750m以上的区域单种地膜玉米田普遍受害严重,且恢复成活率低、亦与出苗早、发育快、受害叶片多(5叶1心以上)有直接关系。2.2 与玉米冻后补种偏迟有关5月3日和4日强霜低温冻害发生后,虽然农技部门在认真调查与论证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

11、补种意见,行政与技术部门业做了大量的宣传和发动,但农户存在严重的等苗恢复的侥幸心理,待玉米幼苗确无成活之望后才匆忙补种,补种时期已超过适宜补种期限(5月10日)。加之补种后气温偏低,不利玉米幼苗发育,尤其是小麦玉米带田的玉米前期发育明显受阻,株矮秆细的小苗难于正常结穗,其空秆率高于单种田。据在凉州区清源镇调查,清泉村5月910日补种的带田玉米空秆率为5.0%,5月1314日补种的带田玉米空秆率为19.0%,同期补种的地膜单种玉米田的空秆率为3.9%,带田露地玉米田的空秆率为13.0%;东槽村带田玉米5月8日补种后覆膜田空秆率为2.5%,补种后未覆膜田空秆率为7.5%,5月13日补种田空秆率为1

12、7.5%。2.3 与玉米种植密度偏高有关凉州区城郊乡镇的许多农户的玉米,尤其是小麦玉米带田的规范化程度较低,种植密度不能因品种制宜,密度偏高田块较多,受冻补种后未进行间苗、定苗,密度进一步加大,有的田块双株率高达30%。由于密度过大,造成田间郁闭,个体瘦弱,影响雌穗发育,是引致玉米减产的重要原因。2.4 与玉米丝黑穗病危害有关随着已种多年的凉单1号抗病性的丧失和沈单16号等感病玉米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及土壤含菌量的逐年积增,在玉米包衣剂针对性不强且拌种质量不高的情况下,玉米丝黑穗病在凉州区部分区域呈趋重发生态势,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原因。据全市调查资料统计,沈单系列玉米丝黑穗病病田率78.5%,

13、平均病株率15.1%;金穗系列玉米丝黑穗病病田率19.6%,平均病株率4%;凉单1号玉米丝黑穗病病田率84.6%,平均病株率21.0%。2.5 与带田管理质量有关带田玉米冻后田间管理好坏,对减缓小麦玉米共生期矛盾,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冻害后,部分农户对受冻严重的田块失去了信心,自救积极性不高,未重视甚至放弃后期田间管理,造成植株矮小瘦弱,空秆率、秃顶率增加,成熟期延迟,千粒重下降,产量大幅度降低。在全市28.6%的成熟度较差的田块中,大多数都是因田间管理措施不到位引起的。和平镇牌楼村8组农户袁平的0.13hm2带田玉米,麦收后未追施任何肥料,玉米发育瘦弱,空秆率100%清源镇东槽村10组农户

14、秦福山0.1hm2郑单958带田玉米,播前农家肥施的少,玉米空秆率平均为17.5%,而同组农户秦春山的0.17hm2郑单958带田玉米,播前农家肥施的多,玉米空秆率平均为7.5%。六坝乡楼庄村农户李成喜的0.14hm2带田玉米,因麦收后灌水偏迟而明显受旱,玉米空秆率达14.0%,较其他农户的带田玉米空秆率4.1%高2.41倍。3 补救措施的减灾效应3.1 定点调查结果大田地膜玉米:据王景寨示范园观测点调查,凉单1号田受冻平均死亡率88.4%,恢复率6%,5月6日补种凉单1号,恢复株平均穗粒数523.4粒,千粒重302.0g,补种株平均穗粒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

15、支持.数585.9粒,千粒重353.0g。据在凉州区清源镇清泉、东槽村定点调查,未受冻田块种植品种2为金穗2001,穗粒数460.3粒,千粒重374.0g,折合产量12853.5kg/hm。受冻死亡率10%-18%恢复苗达82%-90%未补种田块,品种为沈单16号,穗粒数412.8452.2粒,千粒重343.0g,2折合产量10425.010885.5kk/hm。受冻死亡率45%恢复苗达55%于5月7日补种,空秆率8.6%,品种为金穗2001,补种植株穗粒数542.7粒,千粒重302.2g,恢复植株穗粒数572.6粒,2千粒重328.0g,折合产量11052.0kk/hm。受冻死亡率68%恢复

16、苗达32%于5月8日补种,空秆率1.8%品种为金穗2001补种植株穗粒数498粒千粒重358.0g恢复植株穗粒数4952粒,千粒重341.6g,折合产量13191.0kk/hm。古浪县海子滩镇马场滩村受冻死亡率41%5月9日补种、品种为凉单1号补种植株穗粒数380.8粒千粒重280.0g恢复植株穗粒数498.29粒千粒重290.5g折合产量10200.0k/hm2。带田地膜玉米:受冻死亡率9%16.4%于5月810日补种空秆率3.3%品种为金穗2002穗粒数470.4488.4粒,千粒重340.0g,折合产量7735.59424.5kk/hm。受冻死亡率46%恢复苗达54%于5月10日补种空秆

17、率13.9%品种为沈单16号由于田间管理差出现脱肥、受旱现象恢复和补种植株均未正常成熟补种植株穗粒数411.4粒千粒重212.0g恢9复植株穗粒数421.6粒千粒重248.0g折合产量7497.0k/hm2。带田露地玉米:受冻死亡率23%于5月12日补种品种为金穗2002空秆率13%穗粒数318.7粒,千粒重293.0g,折合产量6270.0kk/hm2。受冻死亡率60%于5月12日覆膜补种,空秆率2.8%品种为沈单16号补种穗粒数481.9粒千粒重268g恢复植株穗粒数546粒千粒重256.0g,折合产量8847.0kk/hm2。受冻死亡率76%于5月6日补种,11日覆膜,品种2为郑单958

18、空秆率0.8%穗粒数528.6粒千粒重288.5g折合产量9022.5k/hm2。3.2 补种效应评价综合分析,受冻死亡率在45%以上,于5月10日前补种效果明显;受冻死亡率在30%45%之间补种效果明显下降;受冻死亡率小于30%补种苗空秆多已无实际补种意义。4玉米生产中予以关注的问题4.1 种植方式要调整目前我市小麦玉米带田面积仍占较大比列其主要种植区域平川灌区是我市农业的精华地带因多年实行同田带间倒茬利于病虫害发生危害对产量影响较大。适度压缩小麦玉米带田面积扩大单种地膜玉米面积对有效控制病虫发生危害、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农业生产管理者、农业技术推广者及农民的高度重视。4.2 玉米

19、播期要适宜在近年晚霜冻结束较早的情况下玉米播期逐年提前发挥了晚熟、高产品种的增产潜力但在晚霜冻结束较迟的年份则对玉米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若遇强春霜冻年份对玉米生产的直接影响是巨大的。玉米是喜温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均要求较高温度。早熟种(70100d)需积温20002200C,中熟种(100120d)需积温23002600C,晚熟种(120150d)需积温25002800C。要因地而宜选择不同熟性的品种,以510cm土温稳定在810C时播种为宜播种适期为4月1020日。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4.3 种植密度要合理密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增产措施,但它有很强的两重性,越是接近密度的极限值,产量越高,但承担的风险越大。因此,要根据品种特性、地力状况、施肥水平和栽培方式,确定适宜的栽培密度,保证玉米植株有良好通风透光条件,满足玉米中后期棒三叶对光照的要求,促进果穗分化,降低空秆率。单种玉米应实行宽、窄行覆膜种植,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带田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