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批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的物理学家是A.阿基米德B.牛顿C.伽利略D.以上三个都不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3.图示为一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与速度的二次方的关系图 线.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lm/s2B. 2 m/s2C. 3 m/s2
2、4.D. 4 m/s2A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u - 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 -6$内()A.A、3两辆汽车运动方向相反B. A车的加速度大于B车的加速度C. t = 4s时,A、8两辆汽车刚好相遇D. t = 4s时,A、8两辆汽车相距最远5.如图中所示,长木板3静置于光滑水平而上,其上放置物块A,木板5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时, 其加速度”与拉力厂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A的质 量为()</(» s-4) /用甲伯乙A. 4kgB. 3kgC. 2kgD. 1kg6 .如图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小=3%,g=2%,
3、mc = 2kg,物体A、8间动摩擦因数均为 =0.2, B、。间及。与地 而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接 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要用水平力尸将C物拉动, 则作用在C物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取g = 10m/s2)()A. 13?/B. 19NC. 18ND. 17N7 .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路而行驶,当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则刹车2s内与刹车6s内的位移之比为()8.A. 1: 1B. 3: 4C. 3: 1D. 4: 3如图,小车的直杆顶端固定着小球,当小车向左做匀加速运动时,球受杆子作用力的方向可能沿图中的(
4、)A.OA方向 B.O3方向 C.OC方向 D. OD方向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 .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B.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C.物体运动起来后,拉力变小时,物体一定减速D.物体运动起来后,拉力反向,物体的加速度立即反向10 .如图所示,两端点分别为A、B、长L = lm的金属细杆在距地面” = 40m处以"Vo = 10m/s竖直上抛,同时在AB上方略微错开的竖直线上h处有一可视为质A hTT点的小球C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
5、阻力及落地后的运动,g取10m/s2,则可Z知()5MA.杆能上升的最大位移为10,”B.杆从抛出到落地共用时4sC.若a = 15m,则C与A相遇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与杆相遇共用时0.1SD.若h = 25m,则C与月相遇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与杆相遇共用时0.lsA. 受至IJ 3个力的作用B. 受到3个力的作用C.细杆对h的作用力大小为D.细线对"的拉力大小为f/ng12.某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在()A. t = 2 s时最大B. t = 2s时最小C. t = 8.5 5时最大D. t = 8.
6、5 s时最小11.如图,固定在地面上的带凹槽的长直杆与水平面成a = 30。角,轻质环 “套在杆上,置于凹槽内质量为,的小球h通过一条细绳跨过固定定滑 轮与环”连接。、静止时,细绳与杆间的夹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13 .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细绳C。对。点的拉力大小为N;(2)请将图甲中细绳CO和8。对。点两拉力的合力尸合画在图乙上。由图求出合力的大小尸分=Z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对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多少很感兴
7、趣,于是,他将刻度尺与弹簧测力计平 行放置,如图丙所示,利用读得的数据,他得出了弹簧的劲度系数。那么,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 .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助传噩蹄打点耐器(1)实验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或正确进行的操作是.A.实验中一定要保证钩码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8.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完成平衡小车摩擦力的步骤.C.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拉力传感器的 示数.D改变钩码的质量,相对应打出几条纸带.(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
8、、5、6、7是计数点,每 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a的交流电, 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点4的速度为%=m/s,加 速度a =m/s2(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34('I )1.401.89* 2.402.S83.393.88'4.37 N单位历(3)以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尸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 尸图像是一条直线,测得 图线的斜率为匕则小车的质量M.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5 .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 kg的重物,在下列两种情形下,此人最多能举起多大质量的物体C忽 略人体自身
9、受力变化的影响,/取10 m/s2).(1)当此人站在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2)当此人站在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6 .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也紧接着在接下来的相等的时间丁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人(L VI),此时,物体仍然在运动.求:(1)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2)再经过多少位移物体速度刚好减为零?17 .三个质量均为2依的相同木块、氏c和两个劲度均为500N/m的 相同轻弹簧P、g用轻绳连接如图所示,其中“放在光滑水平桌面 上.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
10、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 向左拉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取° = 10m/s2.则该过程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多少18 .如图,一个质量为m = 2Zg的小物块静置于足够长的斜而底端°现对其施加一个沿斜而向上、大小为尸= 25N的恒力,3s后将F撤去,此时物块速度达到15m/s。设物块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取g=10m/s2,求:(1)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离斜而底端的最远距离:(3)物块在斜而上运动的总时间。答案与解析1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伽利略对物理学的贡献分析即可。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
11、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 考试内容之一。【解答】物理学中,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的是亚里士多德,伽利略最早提出“力 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在斜面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 动速度不变。故。正确。2 .答案:B解析:解:A、静摩擦力与外力有关,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静止,故A错误;以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决定了物体的重心,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故8 正确:C、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则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 反.故。错误:。、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不能单独存在,故。错误.故选:
12、B.弹力是物体间发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物体的重心除与质量分布有关外,还与形状有 关;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考查力的基本知识,知道弹力、重心、摩擦力的方向的分析方法.注意摩擦力要分清静摩擦力与滑 动摩擦力,并理解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3 .答案:B解析:解:根据d=2仙可得:”所以图象的斜率表示小;2a2a根据图象可得斜率:k = 4解得:a = 2m/s2:故8正确、AC。错误;故选:B。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推导”-讲关系,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求解.对于图象问题,关键是能够根据已知的公式、定律等推导出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关系式,分析斜率的 变
13、化,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4 .答案:D解析:解:A、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均沿正方向,故方向相同,故A错误:B、直线3斜率的绝对值大于直线A斜率的绝对值,故8车的加速度大于A车的加速度,8错误: CD,在"4s之前B物体的速度比A物体的速度大,B在A的前方,所以两物体相距越来越远,t = 4s 之后A物体的速度大于8物体的速度,两物体相距越来越近,故t = 4s时,A、8两辆汽车相距最远, 故C错误,O正确:故选:D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即运动方向.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 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如果从同一位置出发,相遇要求在同
14、一时刻到 达同一位置,即同一段时间内的位移相同.根据速度和位置关系,即可判断两者间距如何变化.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个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而 积表示位移大小,结合初始条件进行分析处理.5 .答案:B解析:当拉力较小时,A和8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拉力达到一定值时,两者发生相 对滑动,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整体和隔离法分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与图象的综合,要知道物块和木板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是解决本题 的关键,掌握处理图象问题的一般方法,通常通过图线的斜率和截距入手分析.设A、8的质量分别为,”和M.当尸=4N时,加速度为:a =
15、lm/s2,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尸= (M+zn)a代入数据解得:M + m = 4kg当F>4N时,A、8发生相对滑动,对8,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 ymg 1imga = F -MM M知a F图线的斜率k =1,解得:M = 1kg,所以A的质量为:m = 3kg,故B正确,AC。错误。故选瓦6 .答案:D解析:解:首先由于A和。用轻绳相连,时刻有相同的速度大小:而8分别受到A和C的摩擦力, 而C能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西+巾8)9 = SN, A能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加刊。=6N,所以物体B 一定随A一起运动;由此,我们发现8和A之间是相对静止的,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要想
16、拉动,对 A8整体绳的拉力7二/小+m')。,。受到向左的拉力,向右绳子的拉力、8给摩擦力和地面给的 摩擦力,根据受力平衡,有:F = fAB + f./c + T = SN + 7N+SN = 17N,故ABC错误、。正确。故选:。先判断拉动时8的状态,从而求得绳的拉力,再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由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尸的 最小值。本题一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二是理解:物体要被拉动,外力至少等于最大静摩擦力。7 .答案:B解析:解: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汽车的加速度Q=-5m/s2可知,汽车刹车后的停车时间为: 0-20"寸s = 4s,所以汽车刹车后2s内的位移:g = 20
17、X 2 + * X (-5) X 22m = 30m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实为停车4s内的位移,即= x4 = 2OX4 + X (-5) X 42nl = 40 m所爱故选:Bo分别求出汽车刹车后2s内和6s内的位移再相比即可.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陷阱是不能直接套公式求位移,要注意汽车的停车时间.8 .答案:A解析:解:小球和小车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小球在重力和杆的作用力两个力的作用下也沿水平向左 的方向加速运动,加速度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尸=小。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 同,合力水平向左,根据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只可能沿方向
18、。故A 正确,BCD错误故选:A。小球受重力和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在两个力共同作用下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加速运动,加速度水平向 右,合力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尸=ma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另外知道杆 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9 .答案:A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力和加速度具有同时性,物体有了合力就会有加速度,但是需要一定 的时间物体才会有速度。本题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的考查,有了力就会有加速度,但是速度需要一定的时间。48.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需要时间,所以 速度仍为零,故A正确,8错误:。.物体运动起
19、来后,拉力变小时,加速度变小,速度仍然增大,故C错误;D由于加速度和合外力具有瞬时性,所以拉力反向,加速度也立即反向,故O正确。故选AZX10.答案:BCD解析:解:4杆能上升的最大位移"=手=嘿加=5m,故A错误。 zg z。8、杆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i = £ =金=1s,向下的位移人= 40+Sm = 45m,则下降的时间尬= 后=J亨s = 3s,则杆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t= l + 3s = 4s。故B正确。C设经过,时间相遇,则有:1gt2 + vQt- gt2 = h,解得t = 1.5s,此时杆的速度= % gt = 10 - 15m/s = -5m/s,此时
20、杆的速度方向向下,球的速度记=gt = 15m/s。设与杆相遇的时间为F, 则有出+:425,+ )/)= 1,代入数据有:(15-5”=1,解得t,= 0.1s。故C正确。D、设经过,时间相遇,则有:gt2 + v0t-gt2 = h,解得t = 2.5s,此时杆的速度t? = %-gt = 10-25m/s= -15m/s,此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球的速度M = gt = 25m/s,设与杆相遇的时间为 巴 则有' + /42)= i,代入数据有:(25-15附=1,解得F = 0.1s。故。正确。故选:BCD。根据初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杆上升的最大位移,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上
21、升的时间,根据 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下降的时间,从而得出杆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根据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 求出开始到相遇的时间,从而求出此时杆和小球的速度,结合位移之差等于L,求出球与杆相遇的 时间.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处理竖直上抛运动的方法,可以分过程分析求解,也可以全过程进行求解.1L答案:BD解析:分别对,山两球分析,运用合成法,用丁表示出岫两球的重力,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相等,即绳子 ab两球的拉力是相等的,根据正弦定理列式求解。人对“进行分析,“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没有杆对,的弹力,否则不能平衡,所以“受到2个力 的作用,故A错误;8.对进行分析,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杆对的弹力,一共受
22、到3个力的作用,故8正确: CD.细杆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C瓜瓜有2心84的)=«必则例=不-"枚Ei吴;球分析根据几何父系可得,蝴钱的椀力大小丁=4="-“暂剧蝴境时a的加力大小也为r=fr啄板。正确<5<5<5故选BD,12 .答案:AD解析:解:a图象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加速度向上,此时人处于超重状态,人对地板的压力大 于其重力。图象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加速度向下,此时人处于失重状态,人对地板的压力小于重力。在t = 2s时向上的加速度最大,此时对地板的压力最大:在t = 8.5s时具有向下的最大的加速度,此时对地板的压力最小;故AO正确,
23、8C错误。故选:AD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上;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合力也 向上。运用超重和失重观点来分析。本题是对图象的考查,要掌握加速度时间图象的含义,知道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应用 超重和失重的特点来解答。13 .答案:2.60: 5.3(5.1-53); 60(59-61)解析:解:(1)根据测力计指针的指示可读出其示数为:2.60M(2)以尸外耳为临边,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对角线表示合力:由此可得出合力的大小约为:5.3N.(3)根据丙图可知,当拉
24、力为2.6N时,弹簧的拉伸量为: % = 4.93cm 0.5cm = 4.43cm = 0.0443m.因此根据尸=kx,得:k =三=60N/m,故答案为:(1)2.60, (2)53(5.1-5.3), (3)60(59-61).(1)根据弹簧秤指针的指示可读出拉力的大小,注意需要估读到下一位;(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求出合力的大小:(3)利用胡克定律可正确求出劲度系数的大小.实验的核心是实验原理,根据原理选择器材,安排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误差,进行数据处理等等.14答案:(1)8。(2)0.314 0.496 (3):解析:(1)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
25、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求出点4的速度,依据逐差法可得小车加速度;(3)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对a-尸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小车质量不 变时,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1)4本题拉力可以由弹簧测力计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小桶(包括 砂)的质量远小于车的总质量,故A错误:B.该题是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从而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故需要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故8
26、正确;C打点计时器运用时,都是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该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 的关系,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C错误;D改变砂和砂桶质量,即改变拉力的大小,打出几条纸带,研究加速度随F变化关系,故。正确: (2)由于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故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 5x0.02s=0.10s,根据匀 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 =翳=°°28翳。339 = o.314m/s,取六段距离,采用两分法,由4% = GT?可得:0.0388+0,0339+0.0288-0.0140-0.0189-0.02409X0.12m/s2 =
27、 0.496m/s2o(3)对a-尸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此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E为小车质量的倒 数,故小车质量为加=白 故答案为:(1)8。: (2)0.314: 0.496: (3)kK15 .答案:解:(1)当此人在地而上举起重物时,对重物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 = 0解得此人对外提供的最大举力尸= mg = 600N当升降机向上加速时,重物也具有相同的竖直向上的加速度,而此人对外提供的最大举力是不变的, 对重物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 mg = 7nla解得加I=£ = 黑"9 = 409(2)当升降机向下加速时,重物也具有相同的竖直向下的加速
28、度,对重物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2g -F =m2a解得 m2 =壬=削 Zg =,2°kg g-a 10-5答:(1)当此人站在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40依的物体:(2)当此人站在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120依的物体。解析:(1)求出举力,当升降机向上加速时,对重物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2)当升降机向下加速时,重物也具有相同的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对重物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本题主要是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举力不变,根据 加速度方向列方程求解。16 .答案:解:(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29、,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加速度大 小: v kv V (k l)va = t TT加速度大小为告工(2)第二段7时间的末速度为:T 3k 1V = kv + a = - v22所求位移为:_ 0_ (3”1尸"-2a8(17) .答:(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学:(2)再经过与若口立移物体速度刚好减为零.解析:(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定义 求解加速度;(2)先根据速度公式求解第二段7时间的末速度,然后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位移.本题关键是要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结论求 解出两个瞬时速度,然后再结合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17.答案:解:刚开始弹簧夕处于压缩状态,设其压缩量为Z,则根据胡克定律有:mg 2X10 ccAX = = 0,04m = 4cm1 k 500最终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而,弹簧夕处于拉伸状态,设其拉伸量为不,贝人mcg 2X10 八八,2 =-=古=004m = 4cm缓慢向左拉弹簧的水平力拉力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逻辑与心理学的交叉试题及答案
- 教育游戏化在2025年儿童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 2025年逻辑考试复习技巧试题及答案
- ecap2025年Msoffice试题及答案轻松应对
- MS Office常见操作中的小窍门试题及答案
- 现代汉语表达灵活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成本效益与环保产业政策研究报告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
- WPS内容丰富的一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现代汉语考试复习备战指南试题及答案
- QC-R 596-2017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高清-无水印
- 邻补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经典习题-一对一专用
- 保密管理-保密教育培训签到簿
- 常见病媒生物分类鉴定
- 手术室剖宫产护理查房-课件
- 隧道工程隧道洞口临建施工方案
- DBJ∕T13-374-2021 福建省钢筋桁架叠合楼板技术标准
- 事故池管理的有关规定
- DB50∕T 867.6-2019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黑色金属冶炼企业
-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 单元学习导航 课件 (8张PPT)
- 化妆品原料-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