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循环经济区河洲工业园规划设计说明-2008-8-8_第1页
丰城市循环经济区河洲工业园规划设计说明-2008-8-8_第2页
丰城市循环经济区河洲工业园规划设计说明-2008-8-8_第3页
丰城市循环经济区河洲工业园规划设计说明-2008-8-8_第4页
丰城市循环经济区河洲工业园规划设计说明-2008-8-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丰城市循环经济区河洲工业园规划设计说明 10上海同建强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丰城市循环经济区河洲工业园规划设计说明 目 录一、规划背景二、现状分析三、指导思想、原则及规划依据四、用地功能布局及规模五、道路交通规划六、竖向规划七、空间景观规划八、植物配置九、给排水规划十、电力规划十一、电信规划十二、经济技术指标十三、附图1、区位关系图2、与城市总体布局关系图3、现状分析图4、鸟瞰图5、局部轴测图6、沿街正立面图7、总平面布置图(一)(二)8、功能结构分析图9、道路交通分析图10、景观分析图11、绿地系统分析图12、分期建设引导图13、容量控制图14、建筑定位图15、道路规划图16、给水规划图17、

2、排水规划图18、电力规划图19、电信规划图20、综合管线规划图21、大门设计效果图22、标志景观设计效果图23、办公楼建筑单体效果图24、厂房建筑单体效果图25、职工宿舍单体效果图26、职工宿舍设计图-平、立、剖一、规划背景根据丰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丰城市结合现状特点和优越的区位条件,规划确定本市性质为:丰城市是省会南昌大都市圈中的重要工矿能源卫星城,是以能源工业为基础,以建材、机电、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为主导的新兴现代化城市。丰城市位于南昌市的西南部,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处于南昌市一小时经济圈内,为南昌大都市圈的外围重要城市,受南昌市的经济辐射较大。伴随着南昌大都

3、市圈和丰城市本身的迅猛发展,同时依托自身的优势发展迅速,丰城城区周边城镇的也必将得到迅速发展。丰城市循环经济区河洲工业园在此条件下应运而生。二、现状分析基地位于丰城市新区内,在赣江的南部,地块的北面与一号路、铁路相邻,与丰源工业区隔江相望;东南与丰城中学相望,西部与赣江一桥接壤。项目范围内地势较为平坦,用地内部绿化条件良好,环境品质较高。工业园区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441亩。三、指导思想、原则及规划依据(一)指导思想传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构筑新型生态工业园区,创造一个高效、便捷的环保型高科技生态厂区。具体为: 知识转化为财富的功能体 思维碰撞与交流的场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 可促进工业参观

4、与旅游的示范之地(二)指导原则1、人性化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园区的规划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强调人、环境与建筑的共生与融合,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创造人性化空间和理想的工作及生活环境;2、一体化原则生态工业园既追求工业园整体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也追求成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因此,这就需要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和成员个体性统一;从操作、运行和管理上,要使得物质和能流动以及信息交流在整个园区内形成快捷、顺畅的网络,而成员个体间以市场原则进行联系以体现个性3、多样性原则 工业园区园区成员组成和相互间的联系要多样化,而且要有创新性,不能一成不变,这样才能保证工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4、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5、 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一般而言,空气和水体污染、土地植被破坏以及噪声污染等,主要由工业直接造成。但是,城市化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上。规划设计注重创造多样化的绿化空间,使人工开发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创造优美的生态景观。5、多功能性原则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目标。因此,生态工业园必须要兼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种功能和多重效益,采取功能优先原则,合理布局以创造高效、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实现工业生态学主旨。6、高效性原则在追求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优势的市场里,仅仅是地域上的邻近已

6、不足以确保现代企业的竞争力工业园区的设计在于形成高效的工作系统,其内部有着很好的友邻关系园区通道和管道应靠近副产物、废物或能量的供应者和利用者,在保证物资流通的同时保证信息交流的顺畅。 7、可操作性原则规划设计具有弹性和应变性,充分考虑到开发建设中的不确定因素,保证设计具备可操作性,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8、坚持科技第一生产力原则现代化制造业基地的本质是高技术集成,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决定性因素。必须把制造业基地建设纳入依靠科技的轨道,积极推动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实施人才兴区战略,努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为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

7、城市规划法 建设部,1989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12月31日建设部令第146号发布)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建设部,1995年4、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5、丰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6、丰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7、丰城市丰源工业城总体规划 (2003-2020);8、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9、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10、江西省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细则(试行本)11、其它国家、地方有关的城市建设法规、规范与规定四、用地性质、功能布局1、用地性质丰城市循环经济区河洲工业园规划设计,要求本着经济、实用、美观、

8、合理相结合的设计原则,规划设计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削减污染、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园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建设新型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用地,在对周边环境进行解读基础上,我们认为此处较为适合发展以加工业、新材料、高科技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 2、功能布局(1)设计构思 与城市规划相融:根据场地内的现状条件及对周边环境的分析,规划采用了与城市肌理相协调且又符合厂区发展的网格状道路骨架来组织标准化的厂房单元,使交通流线、开放空间、建筑物配置都能系统化,以符合各机能要求,并适应各阶段的成长及改变。 怡人的生态型园区:基地中每块分区规划了环状绿网,把厂区与城市周边相对隔

9、开;同时设有绿带,把厂区的生产区域与办公生活区域相对隔离开,隔离带与南北及东西向的景观绿带一起构成厂区的绿化骨架,连接贯通整个厂区的绿化空间,在营造高效的生产,生活交流空间的同时也以最大的绿化空间达成生态产业园区的舒适感。 可生长的组团式布局:考虑引进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致,设计中结合网格状的道路骨架,每个分区内部建筑平面采用可生长的组团式布局模式,形成北面标准化的厂房单元和南面的办公生活组团;这使得厂区在开发上既能独立使用,又能连贯施工与使用,同时还可以合并。(2)规划结构分析场地条件及规划设计限定性要求,综合考虑整体形态构筑,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带、三面、四区、五心、六环”。 “一带”:指休闲

10、景观带,指贯穿园区的景观轴线,是整个园区的交通、景观、视觉中心,也是整个园区的绿色生长带。“三面”:指的是工业园的每个分区北面主要考虑与铁路隔离,防噪音、防尘、防风沙等,而厂区其余三个立面则考虑与周边环境对接,三条交通景观带,将是园区的内外部交通环境整合为有机整体,景观界面至为重要。 “四区”:园区共分为行政办公区、公共服务区、生产区、居住区“五心”:通过园区景观轴线、园区道路将整个地块划分为A、B、C、D、E、F六个片区。除F区为备用地区外,其余五区中间皆有绿心,形成景观轴线上的景观节点。“六环”:由绿化隔离带形成的六个环,根据不同地块考虑不同景观要求。3、建筑形式要求(1)公共建筑形式要求

11、公共服务中心的公共建筑,要求简洁大方,功能完整。由于在赣江边上,建议为兰色调的现代建筑。(2)居住建筑要求主要为暖色调的欧式简约建筑。此处八栋宿舍,共1152间住房。每间安排2-4人,每层24间可住,则可安排48-96人,一栋可安排:288-576人。八栋共计可安排2304人-4608人。如考虑带眷系数为1/3,集体单身每间住3人,宿舍则共需1152间房,可安排至少3072人。住宿适当考虑预留。(3)其它规划中,根据地形,居住建筑车辆主要集中停放,尽量避免干扰居民生活。在地形比较平缓地区,入户道路坡度小于12%,车辆可以直接入户。五、道路交通规划(一)设计依据1、丰城市五经路道路及排水设计(2

12、007)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二)规划设计1、系统规划结合场地地形条件及停车规模要求,以及工业园区道路规划的要求,合理组织交通。各级道路网的设计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及原料与产品对场地的要求,内部交通性道路与其它各地块的主要道路衔接严格依据丰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要求。横断面设计除考虑景观需求外,强化道路交通的可达性、便捷性。 2、车行系统每个地块都有独立的道路系统,地块之间既有一定的分割也有相对的联系。整个园区道路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园区内每个片区都设置相对独立的停车场。 机动车道红线宽度主要为6米道路段面形式。 3、步行系统步行交通体系在园区内处于景观核心地带,以景观

13、以依托,有机联系各片区,构成具有休闲性、景观性外部活动空间体系,是园区最具活力的地区。4、消防通道整合园区机动车道系统,满足消防要求。六、竖向规划 保留现状的微丘,广场和绿地起伏以微地形为主,主要道路的坡度在0.30%-4%之间,地表径流通过地形的高程变化有组织的排入雨水管道之中。由于此处周边没有提供详细的资料,此处仅以五经路道路竖向规划为基准进行计算。建筑外地坪标高高于道路中心170mm,以免形成积水的低洼地段。厂区内主次干道红线的标高,一般应高于厂区道路中心标高150-300mm。七、空间景观规划空间组织的目的在于通过空间结构的逻辑,实现秩序化的空间表现,并由此注入社会文化内涵,使空间的组

14、织成为意义的建构。以园区内主要绿化带为空间景观轴线,组织空间转换、起承,充分尊重地形,经过适当的人工整饬,整体突出了原有地形肌理。1、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由每个地块的绿地系统构成,组成这个园区的绿化。地块的划分是由绿化带来分割组成园区中的绿化景观,同时强调植被的多样性,体现休闲性、景观性、生态性的三统一。2、公共绿地在每个地块中都有集中公共绿地,将园区共同构成开放、均好、均质、共享的公共空间。强调植被的自然属性、空间的归属性营造。通过场地设计、种植设计、小品设计、设施设计等处理,营造生态园区环境。3防护绿地在园区的南面是居住区,为了和居住区有机隔离,保证居住区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设置了8米左右的

15、防护绿地隔离带。八、植物配置本设计针对粉尘造成的空气污染来配置,结合生态性、经济性、景观性、实用性来综合体现厂区绿化。充分考虑季相变化,注意夏季遮荫和冬季采光,注重乔木、灌木、地被多层次结合。考虑场区的特点,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1、 生态性:在厂区与办公综合区间选择抗污染强的树种。乔木:香樟、构树、榆树、蚊母、刺槐;小乔木和灌木:黄杨、月桂、女贞、海桐、珊瑚树、枸骨、杜鹃;地被植物:沿阶草、吉祥草。其中,乔木与灌木数量比为1:2,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数量比为1:1,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数量比为1:2,形成立体的植物群落过滤带。 2、景观性:厂区主干道两侧选用景观效果好的红叶李和小叶女贞间植方式,形成

16、有韵律的景观道。 3、 经济性和实用性:以适地适树和选用乡土树种为原则进行配置,在满足景观要求的基础上使管理和造价上更加经济。九、给排水规划(一)设计依据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99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9、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批文10、建筑规划专业及其它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规划图纸(二

17、)给水设计1、水源:本区供水水源远期来自上游自来水厂供水网,近期可由早期自来水厂供水。2、工业用水量标准及预测按单位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计算:根据规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一类工业用地取1.2-2万m3/(km2*d),但根据丰城市实际情况,参考丰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一类工业用地水量采用1.1万m3/(km2*d)。本地为一类工业用地,所以用水量为:1.1万m3/(km2*d)*(0.294-0.038)=0.282万m3/d3、生活用水量(1)综合生活用水量:参考丰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根据丰城市特点和居民生活水平等要素,确定人

18、均综合用水量指标0.4m3 /d*N。工业区规划人口1960人,综合生活用水量近期为784m3/d,即0.0784万m3/d。(2)单位居住用水量:江西为一区,居住用水量为1.3-2.1万m3/(km2*d),此处居住用地0.038 km2,则有0.0494-0.0798万m3/d。综合以上值,取居民综合用水量为0.0798万m3/d以上二者总用水量为:0.282万m3/d+0.0798万m3/d=0.362万m3/d4、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按总用水量15%考虑0.362万m3/d*15%=0.0054m3/d5、其它用水水厂自身用水量取总水量的10%,(0.362万m3/d+0.0054m

19、3/d)*10%=0.037万m3/d 以上总用水量:0.362万m3/d+0.0054+0.037=0.404万m3/d=46.8L/S6、消防用水室外消防为低压制消防,消防与其它用水为同一管道系统。室外消火栓按间距小于120m,保护半径小于150m布置。室外消防用水量取最大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15L/s,消防给水管与生活给水管道合用,最不利点消防水压满足0.1mPa要求。室外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不大于120m,距路边不超过2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型号为SS100-1.0。7给水系统为保证用水的可靠性和管网建设的经济性,本规划区域采用环状和枝状管网结合的供水管网形式,

20、办公综合区给水管网与生产区联通并形成环网,以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规划区域西北角给水干管中引出两根管径DN250给水管,在规划区域内形成环状给水管网;同时,在该环状给水管接出枝状给水管,供规划区域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环状给水管管径采用DN200、DN150,枝状给水管管径采用DN100。管道位置详见本次规划图纸管线综合规划图。给水管最小覆土0.7m。给水管与其它管线的水平距离及交叉时的竖向间距应满足管线规范要求。给水管道管材HDPE给水管,热熔连接。(二)排水设计1规划原则(1)本规划区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2)结合现状,合理布局,经济实用。2规划区域现状本规划区域现状较为平坦,多

21、为池塘,除了有少量农村民房外,基本无建设。3排水系统(1)雨水设计流量雨水设计暴雨强度公式采用丰城市暴雨强度公式: q=1148*(1+0.69LgP)/(t+1.4)0.64 式中:P设计重现期,采用一年;t降雨历时(秒)。雨水量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Q=q*F 式中 Q雨水量(L/s) q暴雨强度(L/(s*ha) 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a) 排水体制:室外排水采用分流制。排水管材: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2)污水设计流量Q = Qs + Qg 式中:Qs生活污水流量 Qg工业废水流量生活污水流量按居民综合用水量的80%计算Qs=0.0798万m3/d*80%=0.064万m3/d工业废

22、水流量按城市工业废水总量的0.7-0.9计算,这里取0.8。Qg=0.282万m3/d*80%=0.226万m3/d本区域污水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规划区域内最高日污水量为 0.29万m3/ d。(3)排水布置规划内雨水管均布置位置, 具体位置详见本次规划图纸管线综合规划图。通过计算,本次规划雨水管道最大坡度为30,最小坡度为6,满足规范流速要求。雨水结合地形和规划标高采取分段就近排放原则,以减小埋深并节省造价。雨水排放共分多个排出口,分别就近排入规划泄洪渠和现状水系内。规划雨水管道的具体管径、坡度、走向、地面标高,详见本次规划图纸雨水规划图。雨水管道管材均采用钢筋砼圆管,承插式连接。雨水管与

23、其它管线的水平距离及交叉时的竖向间距应满足管线规范要求。十、电力规划(一)设计依据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9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40054-95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50057-94(2000年版)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7、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8、 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批文9、 建筑规划专业及其它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规划图纸(二)规划区域现状规划区域范围西南侧附近,有架空高压电竿,现状的规划区用电均取自该高压线路下地。(三)供配电规划1、供电、配电及保护方

24、式三级负荷要求采用单电源供电;主道道路照明采用双电源环状供电;生产供电要求不停电,按一级负荷要求双电源供电并自备柴油发电机。380V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C-S保护方式,PE线在各楼内总配电箱处分成PE线和N线。2、选型和敷设整个厂区室外配线采用VV22型铠装电缆之埋方式;室内配线分一般负荷、应急负荷,一般负荷采用BV铜芯电线穿PVC管暗敷,应急负荷采用阻燃BV型铜芯电线穿G管暗敷,PE线采用BVR多股铜芯软线。3电力负荷预测本次规划区域建筑总面积为249796m2,公建面积为26452m2,按30w/m2的公建用电指标计;居住建筑面积为41472m2,按40w/m2的居住建筑用电指标计;厂房

25、面积为181872 m2,按25w/m2的工业用地用电指标计;根据上述用电标准及各建筑面积,综合各种因素,计算得本规划区规划用电负荷为6999.2kw。4供配电系统(1)供电系统规划在区域内变配电间,并尽可能附建在建筑内。规划每个10kv变电间、每条10kv线路都有确定的供电范围。规划区内中低压配电线路采用穿管埋地敷设。电力电缆通道规划具体位置详见本次规划图纸管线综合规划图。规划区外线低压电缆选择统一规范的电缆截面,变电所主干线采用YJV22-1KV-240mm2或YJV22-1KV-185mm2。(2)配电系统低压配电采用三相四线380/220伏低压电源由箱式变压器低压侧放射式送至各区域配电

26、箱,然后由区域配电箱放射式配电至各单体总配电箱。单体内配电线路采用BV铜芯线穿半硬塑料管暗敷。供配电系统规划布局详见本次规划图纸电力规划图。5照明系统(1)道路照明系统 规划区域道路采用单臂不小于9m灯杆室外道路照明,建议采用高压钠灯光源和内外热镀锌钢杆灯具。选用一些艺术灯,庭院灯,草坪灯,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电源由就近变配电间供电,变电所、道路照明、景观照明及泛光照明一起由管理中心通过计算机控制。其线路采用穿管直埋敷设,路灯间距30m左右。(2)室内照明 室内照明以节能日光灯为主,公共走廊等以白炽灯为主。 6防雷和接地系统(1)防雷系统根据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本项目按三类防雷要求设置,在建筑物易

27、受雷击部位设置避雷带,形成不大于20M×20M的网格。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内至少两根主筋作为引下线,基础内主钢筋作为接地极,并沿建筑物四周焊接成闭合通路。每栋单体设有接地电阻测试盒,防雷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防雷与接地共用接地体。(2)接地系统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各建筑物380/220伏电源进户零线均与总等电位接地箱连接,总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建筑物内所有金属支架,金属管道及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与总等电位可靠连接。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十一、电信规划(一)设计依据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5007-2003)2、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讯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4、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5、 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批文6、 建筑规划专业及其它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规划图纸(二)电信规划1.电话门数预测职工宿舍按1门/宿舍计;公建建筑按1门/150m2计根据上述通信规划指标 ,预测本规划区域固定电话需求量约为1350部。2.电信系统本工程中厂区内的综合楼、厂房设置电话,通信线引自整个厂区内的交接箱,采用HQ22型电缆直埋敷设,穿越道路线路穿钢管敷设。电信管线覆土深度最小为0.7m。与其它管线的水平距离及竖向交叉距离应满足管线规范要求。当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