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的概念_第1页
视听语言的概念_第2页
视听语言的概念_第3页
视听语言的概念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视听语言的概念1. 视听语言的概念:视听语言是视听艺术特有的传播媒介,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指示体系。它包含了视觉听觉等方面的诸种语言元素及其运用手段、技巧、法则,它以自己固有的方式实现交流传播活动,并呈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2. 克里斯丁 ?麦茨依据索绪尔的语言概念考察电影语言 ,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四大差异:第一,电影语言不是一种交流手段,银幕和和观众之间不存在双向交流,因此电影是一种表意系统。第二,电影语言与天然语言的内部组织不同。天然语言中字词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性联系是任何的和约定俗成的,而电影中影像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性联系却是以“类似性原则”为基础的。第三,天然语言的双层分节结构使它的

2、字词、语素、音素等层次中成分具有“离散性” ,而且基本离散单元可以确定,而电影语言中找不到这类基本的离散性单元成分。第四,电影的基本单元不是离散性的,而是连续性的,这将使电影表达面的分层切分无法进行。3. 麦茨的八大组合段类型: 1.单个镜头(自主性镜头);单个镜头严格说来不是真正的组合段,而是构成另外七个组合段的组成部分。单个镜头表现一个完整的情节片段,其中有些是自主性的,有些不是。 2.非时序性平行组合段:平行组合段即平行蒙太奇序列,它聚拢两个或多个交替出现主题,但未赋予两个主题间以任何准确的时空关系。 3.非时序性括号组合段:在诸事件之间有相同的关系, 有如括号之中诸字词之间的那种关系。

3、 4.时序性描述组合段:在影片能指层面上显示连续形象的事实间的时间关系, 但画面为电影 “描述”而非电影“叙事” 。影像的连续性不与电影虚构世界中的连续性对应。 5.时序性交替叙事组合段:交替组合段即交替蒙太奇,它表现两个或三个事件系列,在每一序列中时间关系均为联系的,但在几个当成整体看的系列之间其时间关系是同时性的。 6.时序性直线叙事场景:直线性组合段是指单一的连续影像序列把一切行动串连在一起。 7.直线时序性单一片断:事实的时序是非连续性的 ,但其非连续性是有组织的。 8.直线时序性的散漫片段:这种非连续性的时间序列是无组织的、散乱的。影像序列中往往出现与情节无直接关系的因素。4. 声画

4、同步( n.):声画同步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成同步对应的关系,即视听信息是同等合一的,声音和画面同时相加构成一个总体信息。5. 声画对位( n.):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与画面的非同步聚合关系。在声画对位中,又包括了声画平行和声画对立两种形态。声画平行又称声画并置,即视听信息指向各自发展,互不干扰,往往构成相加的信息关系。声画对立即声画对比,视听信息指向完全相反,镜头内的声音与画面本身构成一种张力,使观众感受到单独的声音和画面都未能体现的复杂信息。6. 叙事蒙太奇( n.):以叙述事件、展开情节为目的。包含四种蒙太奇形式: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连续性蒙太奇。 A.平行蒙太奇:将不同空间

5、和不同(或相同)时间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相对独立的情节线,置放在一个统一的叙事结构中,实施分头叙述、并列表现的蒙太奇形式。 B.交叉蒙太奇: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彼此密切关联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情节线索频繁交替叙事的蒙太奇形式。 C.重复蒙太奇:相同或相似的镜头 /场面在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蒙太奇形式。 D.连续性蒙太奇: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沿着主要事件线索进行连续叙事的蒙太奇形式。最大的特点是朴素自然、平实流畅,有利于保持或营造浓郁的生活气息。7. 平行蒙太奇包含的结构形式(填空) :前进式(由远而近的结构顺序) 、后退式(由近而远的结构顺序) 、回环式(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或与之相反)等

6、结构形式。8. 表现蒙太奇:通过并列镜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关联、对比等,来激发观众思考和联想,达到抒发感情、传递思想的目的。包含五种蒙太奇形式:抒情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里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A.抒情蒙太奇:让?米特里曾指出: 抒情蒙太奇的本意既是叙述故事, 也是绘声绘色的渲染,而且更偏重于后者。 B.对比蒙太奇:通过镜头并列构成镜头与场面之间的对比关系,借此来表现对抗、冲突等主题。 C.心理蒙太奇:将体现人物心理的视觉形象和声音形象进行有机穿插、组接,描绘出人物梦境、幻觉、想象、回忆等心理。是人物心理展示的重要手段。 D. 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产生类比的效果,从而实现

7、含蓄表达创作者寓意的目的。 E.理性蒙太奇:是爱森斯坦创立的一种蒙太奇形式,通过镜头对列使貌似不相关的镜头之间构成某种关系,从而产生某种抽象的思想含义。9. “视觉滞留”原理(填空) :1829 年,比利时的物理学家约瑟夫 ?普拉托,证实了人眼“视觉滞留”原理:当人们看到某一事物之后,即使眼前的物体被移走,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也不会立即消失,还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10. 1844 年,塞缪尔 ?莫尔斯提出了运用金属线传送电脉冲信号来传递信息的设想,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线电报传输,由此揭开了电信传播序幕。11. 1876 年,亚历山大 ?贝尔采用声波振动受话器的薄膜的方法, 发明

8、有线电话。12. 1873 年,麦克斯韦发表电学与磁学论 ,被誉为“无线电之父” 。13. 电声传播原理:科学而家们首先将电信号变为电子信号,利用电线或无线电波,远距离传送给接受者,对方再将电信号转变为相应的声信号,从而完成声音传输。14. 1889 年,爱迪生及其助手狄克逊研制成了一种初具现代摄影机雏形的 “窥视镜”。15. 电影的诞生及放映的特点(简答) : 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用“活动电影机”在巴黎的辛普森大街 14 号大咖啡馆地下室的“印度沙龙”内公映了一系列短片 婴儿的午餐、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拆墙等。放映特点: 1.使用的是 5 千克左右重

9、量的“三合一”电影活动机。 2.采用价美物廉的赛璐珞胶片 3.放映时间为 16 画格 /秒,比较接近现代标准放映时间 24 画格 /秒而且,从机制上考察,这次放映也是真正意义上具有电影放映特色的活动。 4.专门的封闭式放映场所。 5.公开售票。 6.观众集体观影16. 1904 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翰 ?爱布罗斯 ?弗莱明研制出了二极管; 1906 年,美国的李 ?德?弗莱斯特在弗莱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三极管, 第一次实现了声音信号与电子信号的转换。 为电声的记录与还放奠定了物质基础。 20 年代新颖的光电管被研制成功,他在本质上也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录音和放音就是一个 “电光” 的二次转换过程

10、。 至此,声音声学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然后再转换为可以附着在胶片上的光学信号的难题被解决了。17. 1926 年,华纳公司成立了维大风公司,专门承担有声电影的研制工作,主要采用唱盘录音系统在摄影棚内使用。 1927 年 9 月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18. 1927 年 2 月,福斯公司向新闻界演示了自己的有声电影系统摩维斯,他可以在户外拍摄并录音。由此,福斯公司将制作重心定位在拍摄有声新闻片方面。 1929 年 9 月,美国电影向有声电影的转型全面完成。19. 直到现在,化学构色法仍是彩色电影胶片制作的根本方法。20. 今天我们观看到的电影大都是运用彩色底片进行制作的。它是通过能分别感受

11、蓝、绿、红三原色的三层卤化银乳剂来记录被摄对象的。21. 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影像处理和声音处理两大块。22. “注意”的心理机制( n.):视觉完完全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它是有高度选择性的,不仅对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进行选择,而且对看到的任何一种事物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就是大脑对外界信息的过滤和调节。而这种过滤、调节的功能实际上就是人的“注意”的心理机制的体现。 “注意”在心理机制上呈现出集中性和指向性的特征。23. “注意” 心理机制的语言规则: 捕捉并放大焦点。 注意力在这里就是 “注意”的意思,一种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保持和调节的心理功能。24. 焦点(看书上例子) :

12、焦点是摄影机(创作者)凭借人的感觉经验找到的拍摄“注意”点,是心理活动在视觉或听觉上的集中反映。25. “格式塔”心理(完形心理) :格式塔理论认为,事物的完整性完全归结为神经系统的组织作用。 这种神经系统的组织作用具有特定的规律, 如相似性、接近性、连续性、闭合性等。依靠这些组织原则,人的神经系统就可以把对外界事物的知觉组成一个整体。26. 幻觉生成: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投影在影视创作中,就将视觉影像、声音形象的生成与心理感觉及认知规律联系了起来,强调了人的知觉活动尤其是思维运动在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重要的作用主要呈现为幻觉生成27. 完形思维运动的语言规则:创造并实现幻觉。这主要体

13、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视听语言元素及其形式的调度,其二是视点的设计。28. 视觉形式涉及场面调度、剪辑(蒙太奇) 、构图以及镜头技巧等多个方面。 A. 场面调度:是制造运动幻觉的重要手段。 B.剪辑:是蒙太奇手法的具体体现 C.构图:是与某种局限有关的手法,主要涉及人眼的视域局限、银幕的面积限制以及摄影机的功能局限等。 D.闪回和隐喻蒙太奇:闪回是心理蒙太奇的一种。作为电影镜头处理方法,他是典型的幻觉制造形式,闪回充分调动了人们“回忆”或“期待”的心理,以此弥合叙事过程中存在的时空间隔,在观众心理整合成完整、连续的事件幻象。隐喻蒙太奇应该是最具完形心理特征的一种语言形式。它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通过镜头的队列类比,把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某种相似特征凸显出来,使观众自然产生联想,进而形成某种思想、概念。29. 声音的感知问题: A. 相似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