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 和能量交换第第1 1课时课时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球表面形态地球表面形态考点一考点一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考点突破考点突破基础梳理基础梳理1.1.地壳地壳 的物的物 质组质组 成成概概念念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矿矿物物基本存在形式:气态、液态和固态基本存在形式:气态、液态和固态金属矿:如赤铁矿等金属矿:如赤铁矿等非金属矿:如非金属矿:如 (自然界中最多)(自然界中最多)分分类类单质或化合物单质或化合物基本单元基本单元石英
2、石英1.1.地壳地壳 的物的物 质组质组 成成岩岩石石 概念概念分类分类岩浆岩岩浆岩 侵入岩:如侵入岩:如 ( (最常见最常见) )喷出岩:如流纹岩、玄武岩等喷出岩:如流纹岩、玄武岩等 具有具有 构造构造 内存化石内存化石 形成形成 举例:片麻岩、大理岩、石英举例:片麻岩、大理岩、石英 岩、板岩等岩、板岩等沉积岩沉积岩特征特征变质岩变质岩花岗岩花岗岩层理层理地地壳壳的的物物质质循循环环2.2.地质地质循环循环 能量能量转化转化 来源:地球内部来源:地球内部 的衰变的衰变转变:放射能转变:放射能热能热能 能能循环循环过程过程 表现表现 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诞生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诞生另一些地方岩石圈
3、逐渐消亡另一些地方岩石圈逐渐消亡结果: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地壳物质形结果: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地壳物质形 态的持续转化态的持续转化岩石的岩石的转化转化 含义含义过程:过程: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机械机械1.1.三大类岩石的对比分析三大类岩石的对比分析深化探究深化探究类型类型 形成形成 特点特点 常见常见岩石岩石 有用成有用成分举例分举例岩岩浆浆岩岩侵侵入入岩岩 岩浆在岩浆在地表以地表以下冷凝下冷凝而形成而形成 矿物结矿物结晶颗粒晶颗粒较大较大 花岗岩花岗岩花岗岩是坚花岗岩是坚硬、美观的硬、美观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是工业生产的原料的原料 喷喷出出岩岩岩浆喷岩浆喷出地表出
4、地表冷凝而冷凝而形成形成 矿物结矿物结晶颗粒晶颗粒细小,细小,有的有有的有流纹或流纹或气孔气孔 玄武岩玄武岩 沉积岩沉积岩 风化过程产风化过程产生的碎屑物生的碎屑物质经过漫长质经过漫长的岁月,沉的岁月,沉积、固结而积、固结而形成形成 层理构层理构造、化造、化石石 石灰岩、石灰岩、砂岩、砂岩、页岩页岩 石灰岩是建筑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材料和化工原料;煤、石油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变质岩由于岩石存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分等发生变化,因此而
5、化,因此而形成形成 片理构片理构造造 大理岩、大理岩、板岩、板岩、石英岩、石英岩、片麻岩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重要钢铁工业重要原料原料 2.2.变式法图解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法图解岩石圈物质循环此图在实际考题中有很多变式图,在判断时牢记以此图在实际考题中有很多变式图,在判断时牢记以下下“窍门窍门”,便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是自岩浆,便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是自岩浆始,到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二始,到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二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
6、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三是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向的方框必为岩浆。三是沉积岩中含有化石。 强化专练强化专练1.1.下图中序号与选项内容所述,正确的是下图中序号与选项内容所述,正确的是( (双选双选) ) ( () )A Aa a是冷却凝固,是冷却凝固,b b是重熔再生是重熔再生B Bc c是外力作用,是外力作用,d d是变质作用是变质作用C C是岩浆岩,是岩浆岩,是沉积岩是沉积岩D D是沉积岩,是沉积岩,是岩浆岩是岩浆岩解析解析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一般规律,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一般规律,为沉积为沉积岩,岩,为岩浆岩。为岩浆岩。a a
7、为岩浆上升冷却凝固,为岩浆上升冷却凝固,b b为各种为各种岩石的重熔再生作用,岩石的重熔再生作用,c c为变质作用,为变质作用,d d为外力为外力作用。作用。答案答案ADAD考点二考点二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基础梳理基础梳理1 1内力作用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能量来源:表现形式:表现形式: 、 、 等等对地表形态影响:使地表变得对地表形态影响:使地表变得2.2.外力作用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的能量来源:地球外部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 、 、 、 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使地表对地表形态影响:使地表地球内部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地震地
8、震太阳能太阳能风化风化侵蚀侵蚀搬运搬运沉积沉积趋于平坦趋于平坦高低不平高低不平3 3地球上的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地球上的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 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对地表变化起主导作用。对地表变化起主导作用。共同作用共同作用 内、外力作用的判断内、外力作用的判断 判断内外力作用时,主要看某一种作用力的能量判断内外力作用时,主要看某一种作用力的能量来源,如果其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则属于内力作来源,如果其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则属于内力作用,如果其能量的最终来源为太阳辐射能,则其应用,如果其能量的最终来源为太阳辐射能,则其应为外力作用。例如,风力的侵蚀作用是由于
9、风的运为外力作用。例如,风力的侵蚀作用是由于风的运动对地表物质的一种作用,风要运动首先要有气压动对地表物质的一种作用,风要运动首先要有气压梯度力,而由于气温的高低而引起了不同地区之间梯度力,而由于气温的高低而引起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压差异是形成气压梯度力的前提,在现实中不的气压差异是形成气压梯度力的前提,在现实中不同地区温度的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同地区温度的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引起的,所以风力侵蚀的最终能量来源于太阳多少引起的,所以风力侵蚀的最终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因此,风力侵蚀应为外力作用。辐射。因此,风力侵蚀应为外力作用。方法指导方法指导强化专练强化专练2 2内力
10、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关系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关系是 ( () )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参与下的产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参与下的产物物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搬运、沉积作用时的产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搬运、沉积作用时的产物,不受内力作用的影响物,不受内力作用的影响高山和盆地是内力作高山和盆地是内力作用为主导作用的产物用为主导作用的产物内力作用先把地表形成内力作用先把地表形成“粗毛坯粗毛坯”,然后外力作用对,然后外力作用对“粗毛坯粗毛坯”进行加工进行加工塑造,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塑造,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 A A B B C C D D解析解析能反映内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能反映内外力作用之
11、间的关系;是阐述某是阐述某种外力作用的结果;种外力作用的结果;叙述错误,因为影响地球表面形叙述错误,因为影响地球表面形态的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态的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C C考点三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考点三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基础梳理基础梳理1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不是完整一块,而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是被 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 状态。板块运动是状态。板块运动是 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一。(2)(2)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
12、关系: 或者或者 (3)(3)全球六大板块的名称是:全球六大板块的名称是: 、 、 、 、 。岩石圈岩石圈断裂带断裂带运动运动内力内力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相邻的板块彼相邻的板块彼此分离此分离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印度洋板块板块亚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4) (4)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 和和 ;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常 形成形成 、 和和 ;在陆地板块内;在陆地板块内 部张裂地带,往往形成巨大的部张裂地带,往往形成
13、巨大的 ,如,如 。2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1)地质构造最常见的有地质构造最常见的有 和和 。(2)(2)褶皱有褶皱有 和和 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在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在地貌地貌上常常形成上常常形成 ;向斜在地貌上常常成为;向斜在地貌上常常成为 。但是,有些背斜因。但是,有些背斜因 而成为谷地,而向斜而成为谷地,而向斜 反而成为山岭。反而成为山岭。山脉山脉高原高原海沟海沟海岸山脉海岸山脉岛弧岛弧裂谷裂谷东非大东非大裂谷裂谷背斜背斜向斜向斜山岭山岭谷地或谷地或盆地盆地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槽部因槽部因受挤压,岩层
14、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褶皱褶皱断层断层(3)(3)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 ,发生,发生 ,两侧,两侧的岩层沿的岩层沿 产生显著的产生显著的 ,称为断层。在,称为断层。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 ,常形成,常形成 ;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叫;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叫 , 常形成常形成 。3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1)岩浆喷出地表即为岩浆喷出地表即为 ,其熔岩物质的,其熔岩物质的堆堆积常形成积常形成 、 等火山地等火山地貌。貌。(2)(2)大地由于构造运动而快速震动称为大地由
15、于构造运动而快速震动称为 ,其结,其结果往往造成地壳果往往造成地壳 和和 。(3)(3)火山喷发和地震对火山喷发和地震对 和和都具有重大影响。都具有重大影响。强度强度断裂断裂断裂面断裂面位移位移地垒地垒陡峭的山峰陡峭的山峰地堑地堑盆地或谷地盆地或谷地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火山锥火山锥火山口火山口地震地震断裂断裂错动错动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生产生人类生产生活活深化探究深化探究1 1板块的相对移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的相对移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移动方向板块相对移动方向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对地球面貌的影响举例举例形成边界的类型形成边界的类型板块张裂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形成裂谷和海洋
16、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红海、大西洋等洋等生长边界生长边界板块板块相撞相撞( (相相向移向移动动) )大陆板大陆板块与大块与大陆板块陆板块相撞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系、阿尔卑斯山系斯山系消亡边界消亡边界大陆板大陆板块与大块与大洋板块洋板块相撞相撞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往往形成海沟(它是它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屿和海岸山隆起成岛屿和海岸山脉脉太平洋西部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岛弧、安
17、第斯山脉、台斯山脉、台湾山脉等湾山脉等消亡边界消亡边界2.2.常见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和断层两种形式常见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和断层两种形式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褶皱褶皱断层断层 背斜背斜向斜向斜 判判断断方方法法 从形态上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岩层一般向上拱起上拱起 岩层一般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对位移 从岩层的新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中心部分岩层较新,岩层较新,两翼岩层两翼岩层较老较老 图示图示 构构造造地地貌貌 未侵蚀地貌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常形
18、成山岭 常形成常形成谷地或谷地或盆地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有时形成泉、湖泊泊 侵蚀后地貌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向斜槽部岩性部岩性坚硬不坚硬不易被侵易被侵蚀,常蚀,常形成山形成山
19、岭岭图示图示3.3.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1)(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 (2) (2)利用背斜找油、气利用背斜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3)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背斜顶部
20、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因此岩层中如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蚀搬运走了,因此岩层中如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钻探或打井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应在向斜构造处。(4)(4)利用断层找水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5)(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因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因此选址应避开断层。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
21、此选址应避开断层。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可能变为水道。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强化专强化专 练练(1)A(1)A、B B、C C、D D四处中属于背斜的是四处中属于背斜的是_,属,属于向斜的是于向斜的是_,属于断层的是,属于断层的是_。 (2) (2)比较完成下表比较完成下表地貌地貌成因成因C处处D处处(3)(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找油气应在图中的 处,处,找地下水应在找地下水
22、应在图中的图中的 处。处。( 4 )( 4 ) 如 果 修 建 地 下 隧 道 , 应 选 择 在如 果 修 建 地 下 隧 道 , 应 选 择 在 处,原因处,原因是是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题时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连续岩层上影响。解题时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连续岩层上凸为背斜,连续岩层下凹为向斜;断层处有断裂面,凸为背斜,连续岩层下凹为向斜;断层处有断裂面,岩层断裂面相错运动。第二,一般背斜成山,向斜岩层断裂面相错运动。第二,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外力影响下,亦可能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成谷;外力影响下,亦可能背斜成
23、谷,向斜成山。第三,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第三,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构造。答案答案(1)D(1)DC CB B(2)(2)(3)D(3)DC C(4)D(4)D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将可能使隧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建地下隧道难度较小,工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建地下隧道难度较小,工程造价较低,而且符合力学原理,更为安全程造价较低,而且符合力学原理,更为安全地貌地貌成因成因C处处 山岭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紧实不易被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紧实不易被侵蚀侵蚀D处处 谷地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层裂隙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
24、层裂隙发育,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育,容易被侵蚀成谷地方法指导方法指导列表法比较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列表法比较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分布地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化壳(注:土壤是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演变而来的)普遍普遍(例:花岗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岩的球状风化)侵侵蚀蚀作作用用 风力侵蚀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城堡等 干旱、
25、半干旱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和(例:雅丹地貌)和滨海地区滨海地区 流流水水侵侵蚀蚀侵蚀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宽,形成“V”形谷,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红色沙漠”、“石石漠化漠化”等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壑、瀑布)溶蚀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可
26、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分布地区白云岩等)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峡湾、中欧东欧平东欧平原)原) 沉沉积积作作用用 冰川冰川沉积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 流水流水沉积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
27、洲(河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口)、冲积平原(中下游)(中下游)颗粒大、颗粒大、比重大比重大的先沉的先沉积,颗积,颗粒小、比粒小、比重小的重小的后沉积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风力沉积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的黄土) 海浪海浪沉积沉积形成沙滩海岸地貌形成沙滩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滨海地带固结成岩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形成沉积岩形
28、成沉积岩 普遍普遍 强化专练强化专练4.4.下图中等高线表示被地质地貌专家认定的一种新的下图中等高线表示被地质地貌专家认定的一种新的岩石造型地貌。读图回答(岩石造型地貌。读图回答(1 1) (2 2)题。)题。(1)(1)该种岩石造型地貌是该种岩石造型地貌是 ( () )A A山东山东“岱崮地貌岱崮地貌” B B广西广西“乐业天坑乐业天坑”C C广东广东“丹霞地貌丹霞地貌” D D云南云南“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2)(2)此类地貌是由此类地貌是由 ( () )A A内力作用形成的内力作用形成的 B B外力作用形成的外力作用形成的C C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D D人类活动形
29、成的人类活动形成的解析解析图示地貌外表是圆形状,山顶平展,周围峭图示地貌外表是圆形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为壁如削,为“崮崮”地貌。地貌。“崮崮”是岩层是岩层( (灰岩灰岩) )经强烈经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经过侵蚀、溶蚀、重力崩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经过侵蚀、溶蚀、重力崩塌、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的。塌、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答案(1)A(1)A(2)C(2)C考向一考向一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向调研考向调研【例例1 1】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
30、目,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2007年年6 6月月27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回答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回答(1)(1)(2)(2)题。题。 (1)(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 )A A风力侵蚀作用风力侵蚀作用 B B岩浆作用岩浆作用C C流水溶蚀作用流水溶蚀作用 D D变质作用变质作用(2)(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气候越湿
31、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A A B B C C D D解析解析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它是流水溶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它是流水溶蚀作用的产物,同时和石灰岩自身的透水性、气候蚀作用的产物,同时和石灰岩自身的透水性、气候条件及生物活动等有关。条件及生物活动等有关。答案答案(1)C(1)C(2)C(2)C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1)(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
32、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U”形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滩等地貌。借题发挥借题发挥(2)(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
33、沉积。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丘陵、冰碛湖等。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预测预测1 1】读】读“地貌景观图地貌
34、景观图”,回答,回答(1)(1)(2)(2)题。题。 (1)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 A甲和乙甲和乙 B B乙和丙乙和丙C C丙和丁丙和丁 D D甲和丙甲和丙 (2)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 )A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而成B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而成C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
35、械作用为主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解析解析结合景观图获取信息是解答问题的关键。第结合景观图获取信息是解答问题的关键。第(1)(1)题,火山喷发为地下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属于内题,火山喷发为地下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属于内力作用;褶皱为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而力作用;褶皱为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而成,也属于内力作用。第成,也属于内力作用。第(2)(2)题,峰林为喀斯特地题,峰林为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蚀而成,以化学作用为主;貌,由流水溶蚀而成,以化学作用为主
36、;“V”V”字形字形峡谷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以机械作用为主。峡谷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以机械作用为主。答案答案(1)D(1)D(2)C(2)C考向二考向二 地壳物质循环运动地壳物质循环运动【例例2 2】(2009(2009江苏地理江苏地理) )下图为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环示意图”,图中,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1)(2)(2)题。题。(1)2008(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37、过程同属 ( () )A A B B C C D D(2)(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是 ( () )A A B BC C D D解析解析第第(1)(1)题,教材虽没有讲述昆仑玉的形成,但题,教材虽没有讲述昆仑玉的形成,但讲述了大理岩的形成。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由石讲述了大理岩的形成。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由石灰岩受热变质而成的。图中灰岩受热变质而成的。图中表示变质岩的形成过表示变质岩的形成过程。第程。第(2)(2)题,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属于题,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属于沉积环境下的沉积岩形成过程,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沉
38、积环境下的沉积岩形成过程,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选项选项A A是正确的。是正确的。答案答案(1)D(1)D(2)A(2)A地壳物质循环及其各种变式框线图的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及其各种变式框线图的判读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它们与地球内部物质类,它们与地球内部物质( (岩浆岩浆) )在不断进行的物质循在不断进行的物质循环运动中相互转化。如图所示:环运动中相互转化。如图所示:方法指导方法指导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变式图较多,但不管哪种变式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变式图较多,但不管哪种变式图,我们在判断地壳物质名称时都应掌握以下四种图,我们在判断地壳物质名
39、称时都应掌握以下四种方法。方法。(1)(1)岩浆是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地壳物质循环起于岩浆,也是地壳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起点和归宿,因此也是地壳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找准岩浆是判断岩石圈物质的基础。找准岩浆是判断岩石圈物质的基础。(2)(2)各类岩石要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大多要经过变各类岩石要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大多要经过变质,因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箭头指向的应为变质质,因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箭头指向的应为变质岩。岩。(3)(3)组成岩石圈的物质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组成岩石圈的物质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因此若箭头却
40、凝固形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因此若箭头太多、太复杂,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太多、太复杂,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4)(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据此可以判断沉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据此可以判断沉积岩。积岩。 【预测预测2 2】下图是】下图是“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示意图”,据此完成,据此完成(1)(1)(2)(2)题。题。(1)(1)该地区的地貌有该地区的地貌有( (双选双选) A) A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 B B海蚀崖海蚀崖C C三角洲平原三角洲
41、平原 D D风蚀蘑菇风蚀蘑菇(2)(2)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双选双选)()() )A A风力作用风力作用 B B波浪侵蚀作用波浪侵蚀作用C C河流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 D D冰川作用冰川作用解析解析该地区的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三角该地区的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海滩和海积地貌是海水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海滩和海积地貌是海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的沉积作用形成的。答案答案(1)AC(1)AC(2)AC(2)AC 题组一:地质构造的判断题组一:地质构造的判断对点训练对点训练读下图读下图,回答,回答1 12 2题。题。1
42、 1图示中所包含的地质构造有图示中所包含的地质构造有 背斜背斜向斜向斜陡崖陡崖断层断层 A A B B C C D D2 2图中山岭是由于图中山岭是由于 A A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B B因顶部张裂侵蚀而成的背斜山因顶部张裂侵蚀而成的背斜山C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 D因槽部张裂侵蚀而成的向斜山因槽部张裂侵蚀而成的向斜山解析解析第第1 1题,结合地质构造相关概念及岩层走向等因题,结合地质构造相关概念及岩层走向等因素判断。第素判断。第2 2题,一般情况下向斜成谷,但也会出现地题,一般情况下向斜成谷,但也会出现地形倒置现象,即
43、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形倒置现象,即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而成为山岭。答案答案1.D1.D2.A2.A题组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题组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读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回答3 34 4题。题。3 3下列地貌与下列地貌与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所示外力作用对应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 )A A溶洞溶洞 B B裂谷裂谷C C沙丘沙丘 D D戈壁戈壁4 4沙尘暴发生时,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造成 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 )A A B B C C D
44、 D解析解析第第3 3题,读图可知,题,读图可知,为风化、侵蚀作用,为风化、侵蚀作用,为搬运作用,为搬运作用,为沉积作用;溶洞是流水的化学为沉积作用;溶洞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溶蚀作用形成的,A A对应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对应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内力形成的,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第作用形成的。第4 4题,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题,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力搬运作用,属于图中的力搬运作用,属于图中的。答案答案3.A3.A4.C4.C题组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题组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下图为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
45、和地质构造示意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图”。读图完成。读图完成5 56 6题。题。5 5有关图式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关图式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质构造为褶皱地质构造为褶皱 B B乙地背斜成山乙地背斜成山C C丙地向斜成谷丙地向斜成谷 D D丙、丁之间有断层丙、丁之间有断层6 6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 的是的是 ( () )A A甲甲风力侵蚀风力侵蚀 B B乙乙流水侵蚀流水侵蚀C C丙丙冰川侵蚀冰川侵蚀 D D丁丁人类活动人类活动解析解析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地质构造为褶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
46、该地的地质构造为褶皱,进而判断乙、丙、丁的地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皱,进而判断乙、丙、丁的地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原因。结合图示可以判断出该天气系分析其形成原因。结合图示可以判断出该天气系统为暖锋,说明该地降水较多,受到了较强的流水统为暖锋,说明该地降水较多,受到了较强的流水侵蚀作用。侵蚀作用。答案答案5.A5.A6.B6.B7 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1)图中地貌是图中地貌是地貌,在我国往往形成于地貌,在我国往往形成于 地区。地区。(2)(2)图中图中A 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的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的岩,判断岩,判断理由是理由是。(3)(3)如果用如果用C
47、 C、D 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不同?(4)(4)岩石岩石A A、B 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岩。岩。(5)A(5)A、C C、D 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理由理由是是 。(6)(6)地层地层A A、B B的形成次序的形成次序是是 。解析解析图示地表为流动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图示地表为流动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读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读图可知,图可知,A
48、A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花岗岩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花岗岩为侵入岩,应标注在为侵入岩,应标注在B B类岩石的下半部分,玄武岩为类岩石的下半部分,玄武岩为喷出岩,应标在地表。喷出岩,应标在地表。A A与与B B接触,会因高温高压而接触,会因高温高压而变质形成变质岩。沉积岩中可能找到化石,变质形成变质岩。沉积岩中可能找到化石,C C、D D为为岩浆岩,没有化石。岩浆岩,没有化石。B B为岩浆沿着原有岩层的薄弱地为岩浆沿着原有岩层的薄弱地带上升侵入,所以带上升侵入,所以A A形成早,形成早,B B形成晚。形成晚。答案答案(1)(1)沙丘西北沙丘西北(2)(2)沉积具有层理构造沉积具有
49、层理构造(3)C(3)C标注在标注在B B岩石的下半部,岩石的下半部,D D标注在标注在B B地顶端地顶端( (地地表表) )。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4)(4)变质变质(5)A(5)AA A是沉积岩,是沉积岩,C C、D 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6)A(6)A形成年代早,形成年代早,B B形成年代晚形成年代晚 一、选择题一、
50、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4 4分,共分,共6464分分) ) 读下图读下图,完成,完成1 13 3题。题。定时检测定时检测1 1图中所示的区域,应是图中所示的区域,应是 ( () )A A冲积平原冲积平原 B B河谷平原河谷平原 C C流域流域 D D低地低地2 2形成该区域的作用,主要是形成该区域的作用,主要是 ( () )A A地质作用地质作用 B B内力作用内力作用C C外力作用外力作用 D D流水作用流水作用3 3图中字母图中字母N N表示的地理事象是表示的地理事象是 ( () ) A A分水岭分水岭 B B山脊山脊 C C刃脊刃脊 D D等高线等高线解析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景观图的判读。
51、该区域主要表该题主要考查景观图的判读。该区域主要表示河流的集水范围,为河流流域;该区域主要由流示河流的集水范围,为河流流域;该区域主要由流水作用形成;流域的分界线为分水岭。水作用形成;流域的分界线为分水岭。答案答案1.C1.C2.D2.D3.A 3.A 下图是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图”。读图回答读图回答4 46 6题。题。4 4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属于可能属于 ( () )A A岩浆岩岩浆岩 B B沉积岩沉积岩 C C变质岩变质岩 D D喷出岩喷出岩 5 5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
52、说法是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 ) A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6 6图中城镇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是图中城镇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是 ( () )A A条带状,受地形的影响条带状,受地形的影响B B团块状,受交通线延伸方向影响团块状,受交通线延伸方向影响C C条带状,受气候条件影响条带状,受气候条件影响
53、D D团块状,受地质构造特点影响团块状,受地质构造特点影响解析解析第第4 4题,选项中四种岩石只有沉积岩具有明显题,选项中四种岩石只有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第的层理构造。第5 5题,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河谷两侧岩题,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河谷两侧岩层一致,而河谷沉积物下的岩层与两侧岩块顶部岩层一致,而河谷沉积物下的岩层与两侧岩块顶部岩层一致,说明河谷所在地区早期因断裂下陷,后来层一致,说明河谷所在地区早期因断裂下陷,后来由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第由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第6 6题,受山地地形及河题,受山地地形及河流走向的影响,确定其城镇形态特点是条带状。流走向的影响,确定其城镇形态特点是条带状。 答
54、案答案4.B4.B5.C5.C6.A6.A读图读图1 1和图和图2 2,完成,完成7 78 8题。题。7 7图图1 1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 )A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C 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D 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风化作用、冰川作用8 8图图2 2中,中,E E、F 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 () )A A、 B B、C C、 D D、解析解析结合河谷的结合河谷的U U和和V V形状可以判断形成该河谷的形状可以判断形成该河
55、谷的地质作用依次为冰川作用和流水作用;地质作用依次为冰川作用和流水作用;E E、F F示意的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是宽阔的河谷与三角洲,分别位于河河谷形态分别是宽阔的河谷与三角洲,分别位于河流的流的、河段。河段。答案答案7.C7.C8.D8.D 如下图:如下图:为石灰岩,为石灰岩,为页岩,为页岩,为在不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石。据此回答据此回答9 91010题。题。9 9形成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为岩石的地质作用为 ( () )A A风化作用风化作用 B B沉积作用沉积作用C C变质作用变质作用 D D固结成岩作用固结成岩作用1
56、010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 ( () )高压高压石灰岩分布石灰岩分布岩浆活动岩浆活动风化侵蚀风化侵蚀作用强作用强A A B B C C D D 解析解析石灰岩和页岩都是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石灰岩和页岩都是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 成的;石灰岩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发生变质作成的;石灰岩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发生变质作 用形成大理岩。用形成大理岩。答案答案9.B9.B10.B 10.B 地壳深处的断层运动会引发地震,并造成地层地壳深处的断层运动会引发地震,并造成地层断裂错位。分析下面断裂错位。分析下面“某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某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完成11111212题。题。1111该地区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地震至少该地区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地震至少 ( () ) A A2 2次次 B B3 3次次 C C4 4次次 D D5 5次次1212根据图中断层与岩层的关系,可以推断根据图中断层与岩层的关系,可以推断( () ) A Ac c断层早于断层早于地层地层 B Bb b断层早于断层早于地地层层 C Ca a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公共服务的角度解读医保政策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 2025年中国总配线柜数据监测报告
- 区块链在公共资源分配中的角色与影响
- 云计算中虚拟化环境下的区块链安全性研究
- 2025年中国强力沙冰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张力变送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床头移动双摇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平板磁化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 四年级数学上册 二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第3课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 辽宁协作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汽车扬声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期中考试考后分析总结主题班会《全员出动寻找消失的分数》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等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 成都树德中学2025年高三第四次联考物理试题文试卷
- 民法典课程大纲
- 2025-2030中国数据安全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医疗AI辅助康复管理
- 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体2024-2025学年(下)高三年级第六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第一季度青岛写字楼和零售物业市场概况报告
- 2025年0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所属单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