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危害特性与过氧化苯甲酰风险评估_第1页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危害特性与过氧化苯甲酰风险评估_第2页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危害特性与过氧化苯甲酰风险评估_第3页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危害特性与过氧化苯甲酰风险评估_第4页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危害特性与过氧化苯甲酰风险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危害特性与过氧化苯甲酰风险评估2危害特性描述:对危害因子(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危害特性描述:对危害因子(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u 确定起因(危害物质)确定起因(危害物质)- -效应(有害作用)关系的存在与否。效应(有害作用)关系的存在与否。u 在确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剂量在确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剂量- -效应关系(数学模型)。效应关系(数学模型)。 对人类摄入的微生物病原体的数量、有毒化学物剂量或者其他对人类摄入的微生物病原体的数量、有毒化学物剂量或者其他危害物的量与人体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之间用数学模型进行描危害物的量与人体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之间用数学模型进

2、行描述,即摄入危害物质与发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的数学关系。述,即摄入危害物质与发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的数学关系。3 通常利用毒理学或流行病学数据来进行主要效应的剂量通常利用毒理学或流行病学数据来进行主要效应的剂量- -反应关系分反应关系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模拟。析和数学模型的模拟。 通过剂量通过剂量- -反应模型可以获得每日允许摄入量反应模型可以获得每日允许摄入量ADIADI、每日可耐受摄入、每日可耐受摄入量(量(TDITDI)、急性参考量()、急性参考量(ARfDARfD)。)。 剂量剂量- -反应关系评价反应关系评价:是描述暴露评估的前提,:是描述暴露评估的前提, 用数学模型描述用数学模型描述 :

3、危害特征描述的一个主要部分。:危害特征描述的一个主要部分。4 在毒理学研究中,涉及到在毒理学研究中,涉及到外部剂量、内部剂量、有效剂量外部剂量、内部剂量、有效剂量3 3个概个概念。念。 在一定的途径、频率下,给予实验动物或人的外源化学物质或微生在一定的途径、频率下,给予实验动物或人的外源化学物质或微生物的数量。常指物的数量。常指暴露量暴露量或或摄入量摄入量。a:a:在食品中分布随机;在食品中分布随机; b:b:在食品或宿主中繁殖;在食品或宿主中繁殖;C:C:测定微生物剂量时,一个菌落有可能由测定微生物剂量时,一个菌落有可能由1 1个或多个细胞组成。个或多个细胞组成。剂量剂量- -反应关系分析反

4、应关系分析剂量概念剂量概念 是指外源化学物或微生物与机体接触后,机体获得的剂量或外部剂是指外源化学物或微生物与机体接触后,机体获得的剂量或外部剂量被吸收浸入体内循环或被感染能存活的量。量被吸收浸入体内循环或被感染能存活的量。化学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化学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微生物:影响因素很多。微生物:影响因素很多。 指机体吸收外源化学物或感染微生物后,分布并出现在特定器官指机体吸收外源化学物或感染微生物后,分布并出现在特定器官的有效剂量。的有效剂量。描述风险物时,还涉及到剂量的描述风险物时,还涉及到剂量的和和剂量剂量- -反应关系分析反应关系分析是指人、动物或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与外源化学物或微生

5、物接触后引起是指人、动物或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与外源化学物或微生物接触后引起的的可观察、可检测到的生物学变化结果可观察、可检测到的生物学变化结果。 既包括身体微观的理化指标变化,也包括宏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既包括身体微观的理化指标变化,也包括宏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会引起损害效应,是机体为维持稳态对环境变化发的应不会引起损害效应,是机体为维持稳态对环境变化发的应激反应。当低剂量水平暴露时会引起激反应。当低剂量水平暴露时会引起适应性反应适应性反应。一般是。一般是可逆可逆的,暴露停止的,暴露停止则恢复原来状态。则恢复原来状态。是指机体暴露于较高剂量水平时,其形态、生理、生长、发育、生是指机体暴露于较高

6、剂量水平时,其形态、生理、生长、发育、生殖或有机系统发生改变的反应。殖或有机系统发生改变的反应。7反应概念反应概念8剂量剂量- -反应关系中涉及的大部分反应关系中涉及的大部分反应分为反应分为4 4种类型种类型。可数性反应可数性反应/ /质反应:质反应: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产生某种反应的实验受体的数目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产生某种反应的实验受体的数目。(患病比例)。(患病比例)。计数:计数:指在单独的实验受体上进行的测试项目的离散数(如皮肤上乳突淋瘤的指在单独的实验受体上进行的测试项目的离散数(如皮肤上乳突淋瘤的数量)。数量)。连续量度:连续量度:在连续规定的数值范围内的任意数值。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在连

7、续规定的数值范围内的任意数值。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一般以具体测量数值表示(如体重)。一般以具体测量数值表示(如体重)。有序分类值:有序分类值:指一系列有序值中的某个值,其反映某种反应的程度,(腹泻指一系列有序值中的某个值,其反映某种反应的程度,(腹泻严重等级)。严重等级)。9剂量剂量- -反应模型:反应模型:基于科学数据,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剂量和反应的关系。由获得基于科学数据,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剂量和反应的关系。由获得模型模型、和和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组成。举例:剂量举例:剂量- -反应的线性模型反应的线性模型假设:反应的加剧是与剂量变化成正比关系。假设:反应的加剧是与剂量变化成正比关系。函数形

8、式:函数形式:R(D)=+R(D)=+D Y=kX+bD Y=kX+b参数:参数:表示未暴露组的平均反应值;表示未暴露组的平均反应值;表示每单位剂量变化引起的反应变化量表示每单位剂量变化引起的反应变化量。可以用多个模型来描述一个剂量可以用多个模型来描述一个剂量- -反应关系反应关系模型概念模型概念11剂量剂量- -反应模型(反应模型(DRMDRM)分析步骤)分析步骤数据选择数据选择模型选择模型选择确定关联数据与模型的确定关联数据与模型的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参数估计参数估计分析结果实施分析结果实施分析结果评估分析结果评估4.1.4 4.1.4 剂量剂量- -反应模型(反应模型(DRMDRM)分析

9、步骤)分析步骤用来进行剂量用来进行剂量- -反反应的数据分析,它应的数据分析,它可以确定模型与数可以确定模型与数据的连接方式,预据的连接方式,预测给定剂量测给定剂量反应反应和某反应和某反应剂量值剂量值。用来分析结果实施用来分析结果实施和评估和评估131 1、数据选择、数据选择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可用,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可用,一般从数据质量、有用程度、可获得性以及样本的大小等一般从数据质量、有用程度、可获得性以及样本的大小等角度出发,筛选合适的剂量角度出发,筛选合适的剂量- -反应数据。数据决定可用的模型类型。反应数据。数据决定可用的模型类型。142 2、模型选择、模型选择根据已选择好的数据类型和剂量

10、根据已选择好的数据类型和剂量- -反应模型的目的来筛选模型。反应模型的目的来筛选模型。u 经验模型:不是建立在机理解释的基础上。经验模型:不是建立在机理解释的基础上。u 生物学模型:基于疾病发作和发展过程的一些基本原理。生物学模型:基于疾病发作和发展过程的一些基本原理。1516 根据数据类型、模型类型和可用软件(根据数据类型、模型类型和可用软件(SAS、SPSS、ERDEM),确定统计学方法。最),确定统计学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假设某种统计学分布可以用来描述反应,利用该分布得到的一个数学函数来描述常用的方法是假设某种统计学分布可以用来描述反应,利用该分布得到的一个数学函数来描述数据与模型的数据

11、与模型的拟合度拟合度。 目前,大部分用的目前,大部分用的DRMDRM都是通过简单的连接函数得到的。都是通过简单的连接函数得到的。3 3、确定关联数据与模型的统计学方法、确定关联数据与模型的统计学方法174 4、参数估计、参数估计 参数是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曲线拟合仅与参数值的选择参数是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曲线拟合仅与参数值的选择有关;(活性物质提取率)有关;(活性物质提取率)模型参数模型参数可根据数据类型、模型类型、关联函数、可用软件和可根据数据类型、模型类型、关联函数、可用软件和差异值,通过计算机程序来估计。差异值,通过计算机程序来估计。185 5、分析结果实施、分析结果实施 根据获得的模型

12、参数和数学公式,通过计算机输出、模型预测、基准剂量根据获得的模型参数和数学公式,通过计算机输出、模型预测、基准剂量确定或外推法等方式,对欲知的反应或剂量水平进行预测,从而制定相应措施确定或外推法等方式,对欲知的反应或剂量水平进行预测,从而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公众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已知)剂量(已知)剂量模型模型反应水平反应水平常用以下常用以下3 3种表征方式来表示受试组的反应水平:种表征方式来表示受试组的反应水平:u 增加的反应水平:增加的反应水平:与对照组反应水平相减得到的数据;与对照组反应水平相减得到的数据;u 相对反应水平:相对反应水平:与对照组反应水平相除得到的倍数;与对照组反应水平

13、相除得到的倍数;u 额外的反应水平:额外的反应水平:将反应水平的增加率由零扩展到最大的可能水平范围。将反应水平的增加率由零扩展到最大的可能水平范围。196 6、分析结果评估、分析结果评估 通过模型比较和不确定性分析来描述模型预测的通过模型比较和不确定性分析来描述模型预测的灵敏度灵敏度及其结果及其结果的的可靠性可靠性。方法:方法:u 通过分析模型和数据的拟合度来验证结果;通过分析模型和数据的拟合度来验证结果;u 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和贝叶斯算法来分析模型参数对最终结果的影响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和贝叶斯算法来分析模型参数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外推法外推法 由于种属间的差异、不同人群间的差异、性别间的差异、年龄

14、段间的差异,所由于种属间的差异、不同人群间的差异、性别间的差异、年龄段间的差异,所处环境的差异等等,不可避免的采用外推法。处环境的差异等等,不可避免的采用外推法。目的目的u 提供剂量提供剂量- -反应实验数据以外的暴露风险评估;反应实验数据以外的暴露风险评估;u 估计健康安全推荐值(估计健康安全推荐值(ADIADI)。)。进行外推时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外推时需解决的问题u 从动物到人身上的外推。从动物到人身上的外推。u 从高剂量到低剂量的外推。从高剂量到低剂量的外推。20由于剂量由于剂量- -反应数据大都来源于动反应数据大都来源于动物,且实验设计剂量一般高于人物,且实验设计剂量一般高于人类的暴露量

15、。类的暴露量。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过氧化苯甲酰的风险评估过氧化苯甲酰的风险评估2122报告指出,报告指出,20032003年年-2012-2012年期间,年期间,CONTAMCONTAM小组共发布小组共发布107107项风险评项风险评估科学结果,包括估科学结果,包括5555项食品污染、项食品污染、4343项饲料污染、项饲料污染、9 9项针对食品和项针对食品和饲料的联合评估。饲料的联合评估。有毒馒头有毒馒头 敌敌畏、吊白块敌敌畏、吊白块 硫磺熏蒸馒头、漂白剂硫磺熏蒸馒头、漂白剂23面粉增白剂争议面粉增白剂争议有效成分过氧化苯甲酰(有效成分过氧化苯甲酰(BPOBPO),它是我国八十年代末从国外引),它

16、是我国八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并开始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面粉增白剂主要是进并开始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面粉增白剂主要是用来漂白面粉,同时加快面粉的后熟。用来漂白面粉,同时加快面粉的后熟。 20112011年年3 3月月1 1日,卫生部等多部门发公告,自日,卫生部等多部门发公告,自20112011年年5 5月月1 1日起,禁止生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同时设产、在面粉中添加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同时设置两个月合理过渡期。置两个月合理过渡期。24国内的面粉,则越加越白,甚至国内的面粉,则越加越白,甚至“像瓷一像瓷一样白,让人不敢吃样白

17、,让人不敢吃”。随之,假冒伪劣也。随之,假冒伪劣也越来越多,一白遮百丑,出现了以次充好。越来越多,一白遮百丑,出现了以次充好。现在的加工技术即使不加增白剂,也可以增现在的加工技术即使不加增白剂,也可以增白面粉。白面粉。“出粉率出粉率50%-60%时,面粉就时,面粉就非常白。非常白。”3. 3. 禁用面粉增白剂无疑是对人民生命安全有益的好事,同时与国际规定禁用面粉增白剂无疑是对人民生命安全有益的好事,同时与国际规定接轨,增强我国面粉极其制品的国际信誉并提升国际竞争力。接轨,增强我国面粉极其制品的国际信誉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25各国对面粉增白剂观点各国对面粉增白剂观点1、欧盟全面禁止过氧化苯甲酰的

18、使用、欧盟全面禁止过氧化苯甲酰的使用2、美国对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使用不限量:、美国对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使用不限量:(1)在小麦粉中可作为漂白剂。)在小麦粉中可作为漂白剂。 (2)添加量可以根据正常生产需要添加,无最大使用的量限制。)添加量可以根据正常生产需要添加,无最大使用的量限制。 3、加拿大规定面粉增白剂的使用量是我国的、加拿大规定面粉增白剂的使用量是我国的2.5倍倍(1)在小麦粉中可作为漂白、熟化和面团改良的食品添加剂。)在小麦粉中可作为漂白、熟化和面团改良的食品添加剂。(2)在小麦粉中的最大添加量为)在小麦粉中的最大添加量为150mg/kg。264、面粉增白剂安全评估报告、面粉增白

19、剂安全评估报告 由韩国承担毒理学研究,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由韩国承担毒理学研究,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组)组织公布了过氧化苯甲酰详细的毒理性试验评估报告,论述了过氧化织公布了过氧化苯甲酰详细的毒理性试验评估报告,论述了过氧化苯甲酰对人体没有危害。苯甲酰对人体没有危害。5、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最新提高面粉增白剂添加量最新提高面粉增白剂添加量, 在在2007年最新颁布的年最新颁布的食品添食品添加剂法典通用标准加剂法典通用标准已将过氧化苯甲酰正式列入面粉添加剂,并将已将过氧化苯甲酰正式列入面粉添加剂,并将在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由在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由66

20、mg/kg提高到提高到75mg/kg。27 我国规定面粉增白剂在面粉中的我国规定面粉增白剂在面粉中的使用量为使用量为60mg/kg60mg/kg,而一些面粉,而一些面粉企业超标使用面粉增白剂大都企业超标使用面粉增白剂大都在在60-100mg/kg60-100mg/kg,企业行为是不,企业行为是不符合我国标准的规定,根本谈符合我国标准的规定,根本谈不上安全问题!不上安全问题!认为按我国标准规定的过氧化苯甲认为按我国标准规定的过氧化苯甲酰使用量,不会造成人体健康危害。酰使用量,不会造成人体健康危害。 支持方观点支持方观点28过氧化苯甲酰可以破坏面粉的营养是缺乏实验证明。过氧化苯甲酰可以破坏面粉的营

21、养是缺乏实验证明。 小作坊、小企业等被禁止面粉增白剂而使用有毒有害方法漂白馒小作坊、小企业等被禁止面粉增白剂而使用有毒有害方法漂白馒头和面条等面粉品,出现真正的饮食安全的问题。头和面条等面粉品,出现真正的饮食安全的问题。 我国禁用过氧化苯甲酰需要考虑和遵守我国禁用过氧化苯甲酰需要考虑和遵守WTOWTO的贸易规则的贸易规则 ,进口食,进口食品不合格,品不合格,WTO WTO 成员国难以容忍的。成员国难以容忍的。 支持方观点支持方观点29风险评估背景风险评估背景30 国际上,过氧化苯甲酰称为面粉处理剂或专用面粉添加国际上,过氧化苯甲酰称为面粉处理剂或专用面粉添加剂,并不是面粉增白剂。剂,并不是面粉

22、增白剂。 用刚研磨出来的面粉制作面制品,黏性大,缺乏弹性和韧性,发用刚研磨出来的面粉制作面制品,黏性大,缺乏弹性和韧性,发面制品的体积较小。面粉贮藏一段时间后,问题会得到改善,这种现面制品的体积较小。面粉贮藏一段时间后,问题会得到改善,这种现象称为面粉的后熟。过氧化苯甲酰通过改变小麦粉中氨基酸的巯基键象称为面粉的后熟。过氧化苯甲酰通过改变小麦粉中氨基酸的巯基键,一般,一般23 23 天就可以完成后熟,从而改善新麦粉面制品的口感,同时天就可以完成后熟,从而改善新麦粉面制品的口感,同时生成的苯甲酸能对面粉起防霉作用。生成的苯甲酸能对面粉起防霉作用。风险评估背景风险评估背景31 除后熟作用外,过氧化

23、苯甲酰还能释放出活性氧,使小麦粉中含除后熟作用外,过氧化苯甲酰还能释放出活性氧,使小麦粉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天然色素褪色。有的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天然色素褪色。 国外的烘烤食品对面粉的白度要求不高,而在我国以蒸煮面国外的烘烤食品对面粉的白度要求不高,而在我国以蒸煮面食为主,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面粉普遍含有麸皮,粉色黄中带食为主,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面粉普遍含有麸皮,粉色黄中带黑,卖相不佳,对过氧化苯甲酰带来的面粉增白作用的重视远大黑,卖相不佳,对过氧化苯甲酰带来的面粉增白作用的重视远大于它的后熟作用,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增白剂得到了广于它的后熟作用,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增白

24、剂得到了广泛使用。泛使用。一、危害识别一、危害识别32过氧化苯甲酰理化性质:分子式过氧化苯甲酰理化性质:分子式C14H10O4C14H10O4,分子量为,分子量为242.23242.23,熔点为,熔点为106106108108,燃点,燃点125125,白色或淡黄色晶体或细粒,微带苯甲醛气,白色或淡黄色晶体或细粒,微带苯甲醛气味,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易溶于丙酮、苯、三氯甲烷、乙醚等有味,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易溶于丙酮、苯、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是有机氧化剂,具有强氧化作用,加热到机溶剂。是有机氧化剂,具有强氧化作用,加热到100100左右,剧烈左右,剧烈分解,产生烟雾,生成联苯,在空气中

25、着火燃烧,产生白色烟雾,生分解,产生烟雾,生成联苯,在空气中着火燃烧,产生白色烟雾,生成黏稠状的残留物。对温度、震动、撞击及接触酸、碱等化学品特别成黏稠状的残留物。对温度、震动、撞击及接触酸、碱等化学品特别敏感,极易分解而引起爆炸,光照促进分解。一般是由甲苯与氯气反敏感,极易分解而引起爆炸,光照促进分解。一般是由甲苯与氯气反应后水解生成苯甲酰氯,苯甲酰氯再与过氧化氢和碱反应而得。应后水解生成苯甲酰氯,苯甲酰氯再与过氧化氢和碱反应而得。33过氧化苯甲酰用途: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在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氧过氧化苯甲酰用途: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在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氧化剂,聚酯制品加工中的固化剂,橡胶加工中的

26、交联剂,还可用于化剂,聚酯制品加工中的固化剂,橡胶加工中的交联剂,还可用于油脂的精制、面粉的增白、纤维的脱色以及医药工业等。作为一种油脂的精制、面粉的增白、纤维的脱色以及医药工业等。作为一种面粉品质改良剂,它可以抑制面粉中一些酶的作用及微生物的生长面粉品质改良剂,它可以抑制面粉中一些酶的作用及微生物的生长、促进面粉熟化,使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色素破坏而增加面粉白、促进面粉熟化,使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色素破坏而增加面粉白度,并能加强面粉弹性和提高面制品的品质。由于过氧化苯甲酰氧度,并能加强面粉弹性和提高面制品的品质。由于过氧化苯甲酰氧化能力极强,不稳定,受热易爆炸,故市售产品常加入明矾、磷酸化能

27、力极强,不稳定,受热易爆炸,故市售产品常加入明矾、磷酸的钙盐、硫酸钙、碳酸镁和淀粉等稀释剂,称为稀释过氧化苯甲酰的钙盐、硫酸钙、碳酸镁和淀粉等稀释剂,称为稀释过氧化苯甲酰。34二、危害特征描述二、危害特征描述 过氧化苯甲酰具有强氧化作用,它可以缓慢地氧化面粉中的叶黄过氧化苯甲酰具有强氧化作用,它可以缓慢地氧化面粉中的叶黄素、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素、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 E,使其由略带黄色或乳白色变为雪白。在正常,使其由略带黄色或乳白色变为雪白。在正常添加量的情况下,过氧化苯甲酰对面粉的气味和强化面粉中维生素的添加量的情况下,过氧化苯甲酰对面粉的气味和强化面粉中维生素的含量基本无影响,但过量添加易使面

28、粉失去原有的麦香味,散发出漂含量基本无影响,但过量添加易使面粉失去原有的麦香味,散发出漂白剂的味道,造成面粉色泽惨白。面粉中烟酸、叶酸和维生素白剂的味道,造成面粉色泽惨白。面粉中烟酸、叶酸和维生素A A 的损的损失率较高。失率较高。35过氧化苯甲酰略带刺激性气味,加热易爆炸,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过氧化苯甲酰略带刺激性气味,加热易爆炸,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强烈刺激及致敏作用,进入眼内可造成眼损害。动物食用强烈刺激及致敏作用,进入眼内可造成眼损害。动物食用625 mg/kg 625 mg/kg 过氧化过氧化苯甲酰的饲料后会出现不良症状。苯甲酰的饲料后会出现不良症状。过氧化苯甲酰添加到面

29、粉中水解生成苯甲酸(食品防腐剂),在正常添过氧化苯甲酰添加到面粉中水解生成苯甲酸(食品防腐剂),在正常添加量的情况下,不在肌体内积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加量的情况下,不在肌体内积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FDA) 将过将过氧化苯甲酰和苯甲酸均列为一般公认的安全类食品添加剂。从食品添氧化苯甲酰和苯甲酸均列为一般公认的安全类食品添加剂。从食品添加剂的半数致死量为加剂的半数致死量为7710mg/kg7710mg/kg上看,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无毒类。由上看,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无毒类。由韩国承担毒理学研究详细的论述了过氧化苯甲酰对人体没有遗传性韩国承担毒理学研究详细的论述了过氧化苯甲酰对人体没有遗

30、传性毒性和致癌性。毒性和致癌性。36三、暴露评估三、暴露评估 过氧化苯甲酰对公众的主要暴露路径是吸入增白剂和食用过氧化苯甲酰对公众的主要暴露路径是吸入增白剂和食用添加增白剂的面粉及制成的各种面点。添加增白剂的面粉及制成的各种面点。 经测定,即使是过氧化苯甲酰含量超标的面粉,在敞口放经测定,即使是过氧化苯甲酰含量超标的面粉,在敞口放置较长的时间后,过氧化苯甲酰因氧化而自身分解,残留量可置较长的时间后,过氧化苯甲酰因氧化而自身分解,残留量可降低至降低至0. 06 g / kg 以下,直至检出限以下(以下,直至检出限以下(0. 005 g / kg),几),几乎不能检出。乎不能检出。37四、风险描述

31、四、风险描述 从目前的分析检测仪器和条件下,按照现有颁布的标准使用过从目前的分析检测仪器和条件下,按照现有颁布的标准使用过氧化苯甲酰是安全的,过氧化苯甲酰的不安全是超标、滥用的不安氧化苯甲酰是安全的,过氧化苯甲酰的不安全是超标、滥用的不安全。不少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过氧化苯甲酰超标使用的现象日趋严全。不少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过氧化苯甲酰超标使用的现象日趋严重。当前,面粉中添加的增白剂超标已是我国粮食安全存在隐患之重。当前,面粉中添加的增白剂超标已是我国粮食安全存在隐患之一。一。38四、风险描述四、风险描述 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作用使维生素在面粉中的含量降低,由于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作用使维生素在面粉中的含量降低,由于过氧化苯甲酰破坏面粉中的叶酸,因为缺乏叶酸,全国每年有近过氧化苯甲酰破坏面粉中的叶酸,因为缺乏叶酸,全国每年有近40000 40000 名缺陷儿出生,高危人群在北方,而中国北方正是面食的主要地区名缺陷儿出生,高危人群在北方,而中国北方正是面食的主要地区。 由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分解的苯甲酰、苯甲酸、苯酚等,由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分解的苯甲酰、苯甲酸、苯酚等,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