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京剧声腔板式(01)京剧声腔板式(02):二黄声腔(03):二黄原板(04):不同行当的二黄原板唱腔(05):旦角的二黄原板唱腔(06):二黄慢板(07):二黄中三眼和二黄快三眼(08):二黄碰板(09):二黄摇板(10):二黄散板(11):二黄导板(12):二黄回龙(13):二黄滚板(14):附属板式哭头(01)京剧声腔板式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戏曲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上,以及在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中国戏曲有三百多个剧种,古今剧目,数以万计。众多的戏曲剧种在声腔上分为四大系统:高腔、昆腔、梆子腔和皮黄腔。在声腔结构上
2、基本分为三大类:板腔体、联曲体(曲牌连缀体)和综合体。京剧被誉为“国剧”,视为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声腔属于戏曲四大声腔中的“皮黄声腔系统”(京剧以皮黄声腔为主),是板腔体结构,以板式组合、变化形式为特征。皮黄声腔系统的“皮”即“西皮”,“黄”即“二黄”。京剧表演有“四功”:唱、念、做、打。“唱”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今天的话题,是谈京剧的唱暨京剧声腔。“声”是声音的声,“腔”是腔调的腔,京剧的唱、念、做、打都需遵循一定的程式进行,京剧的声腔艺术,既有程式严谨的一面,同时也具有灵活、变格的一面。京剧声腔的唱词,多由十字或七字的诗句组成,有上、下句之分。第一、三、五单数句为上句,第二、四、六双
3、数句为下句。每一句唱词(每一个上、下句)又可分为三个小分句(称句逗)。七字句的分句,是二、二、三的结构(也就是两个字、两个字、三个字结构的分句);十字句的分句是三、三、四的结构。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用演奏连接。上、下句的结构行腔和落音不同。京剧声腔的歌唱部位,称之为唱腔,开唱之前和连接唱腔的音乐演奏部分,称为过门,短小的过门一般称为垫头,当然长的、短的,统称为过门,也没什么错。京剧声腔浩如烟海、内容丰富、琳琅满目,京剧唱腔以皮、黄腔为主,同时吸收了昆曲、弋阳腔、梆子腔和其它地方戏、民歌的曲调,(如“南梆子”“高拨子”“四平调”“吹腔”等)。我们把不属于皮黄声腔的唱腔,统称之为“其它声腔
4、”。这些声腔吸收到京剧中后,逐渐向皮黄腔靠拢,成为京剧声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02):二黄声腔二黄声腔的起源关于二黄声腔的起源,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所谓“三地说”,即存在着分别认为二黄声腔形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种不同的说法。在缺乏确切史料记载的情况下,尚无法认定。对后人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是:杨静亭作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的都门记略·词场中的说法,其曰“黄腔始于湖北黄陂县,一始于黄冈县,故曰二黄腔。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大家统一认定的是二黄声腔发源形成于我国的湖北安徽一带,其音调属南方风格,曲调优美、流畅、抒情、浑厚、节奏平稳。二黄声腔的旋律色彩比较暗淡,在旋律行进中,级进多,大跳少,
5、在京剧传统剧目中的二黄声腔里,都是中慢速节奏的板式,二黄根本没有快速节奏的板式。在京剧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后,二黄声腔才诞生了新编著的快速节奏的板式。二黄声腔在剧中多用来表现沉思、感叹、忧伤、压抑、悲愤等情绪。二黄声腔的调式在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的民族调式中,二黄是鲜明的“商”调式。在二黄唱腔中运用转调、调式交替、调性转换等手法,构成了千变万化的二黄唱腔。二黄是鲜明的“商”调式的声腔。二黄唱腔的常用调门京剧中的生、旦、净各行当都有二黄唱腔。因行当的不同,演唱的音域和行腔各有特色,故各行当的二黄唱腔的常用调门也不一样。用大嗓演唱的老生和花脸行当,二黄唱腔的常用调门是:E调、F调、#F调和
6、G调。用小嗓演唱的旦角和小生行当,二黄唱腔的常用调门是:D调、#C调、C调、降E调、E调和F调。老旦行当也是用大嗓演唱,二黄唱腔的常用调门是:G调、#F调、F调。为二黄唱腔伴奏时京胡定5、2弦。二黄声腔的板式在京剧传统剧目中,二黄有原板、慢板(三眼)、中三眼、快三眼、散板、摇板、碰板、导板、回龙、滚板、哭头等多种板式。这许多板式都是以二黄原板为基础,通过延伸、加花、拆散等各种手法派生出来的。在京剧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过程中,突破了二黄声腔原有的板式局限,创编出了二黄二眼板(慢板)、二黄二六、流水、快板等新的二黄板式。二黄声腔的上、下句落有其严格的程式性:二黄声腔的上句落音以“1”音为多,可落
7、“3和6”音;下句的落音以“2”为多,可落“5”音。唢呐二黄用唢呐伴奏的二黄唱腔称为“唢呐二黄”。它与用京胡伴奏的二黄唱腔,最根本的区别不在于唱腔本身,而在于为唱腔伴奏的领奏主乐器改用了唢呐。唢呐二黄一般用G调演唱,唢呐二黄的特点是规范了演唱调门,唱腔激昂、高亢。(03):二黄原板京剧声腔板式:二黄原板二黄原板是二黄声腔的基本板式。从板式名称上分析,原板是原始、原本,即最初的意思。原板是各种板式的基本形态,其他板式都是以原板为基础,演变发展而成的。二黄原板的板式特征是:是2/4的节拍,一板一眼的唱腔。每小节的第一拍称为“板”,第二拍称为“眼”。京剧声腔的拍板也有其规范,一板一眼的原板,板位用掌
8、击,眼位用食指或中指点敲。唱腔的结构特点:第一、第二分句短小,在第三分句的尾部行腔。如果第三分句不行大腔,而用垫头与下一句的第一分句相接,这种结构形式叫作“连句”。二黄原板是中速节奏的板式,每分钟6090拍,不快不慢、平稳行进。超过每分钟90拍的原板,便可称为“快原板”。如文昭关、二进宫等剧目中,都有较快速度的二黄快原板。二黄原板唱腔有“板起板落”的规律,唱腔从板上起唱,唱腔的尾音落在板上。不是这种格式的唱腔,属于变格形式,唱腔落在眼上。二黄原板上、下句落音:老生、花脸、老旦等用大嗓演唱的行当,二黄原板的上句落音是“1”“3”“6”音,下句落“2”、“5”音。旦角、小生行当的二黄原板,上句落“
9、1”音,下句落“2”、“5”音。关于二黄原板的过门:虽然不同行当的二黄原板有不同的唱腔,但使用的过门旋律却完全相同,只是老旦行当二黄原板的过门,在结构相同的基础上,有旋律上加花变化自成套路的特点。因二黄原板唱腔的旋律温和平稳,级进旋律多,大跳旋律少,适用于剧中人抒情、思考的情景。二黄原板除了单一板式的独立唱段外,也可作为二黄成套唱腔中的主要唱段部分,如二黄导板开唱,接唱回龙、原板;由慢板开唱转为二黄原板;或由二黄原板转为其它板式,这种唱段就是“板式变化、组合”的结构形式。(04):不同行当的二黄原板唱腔京剧声腔板式:不同行当的二黄原板唱腔京剧各行当的唱腔各有特色,老生、花脸、老旦、旦角、小生行
10、当的二黄原板唱腔,是学习和从事京剧表演、器乐演奏各专业必须掌握的,也是京剧爱好者、广大戏迷应该掌握的。十字句和七字句的老生二黄原板唱腔所有唱句都是从板上起唱(如洪羊洞“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的“为”字,搜孤救孤“娘子不必太烈性”的“娘”字),上下句的腔尾落音都落在板上。京剧艺术流派纷呈,声腔是流派艺术的重要标志。各流派艺术在声腔方面的特征十分鲜明,言派老生二黄原板让徐州“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和上面介绍的洪洋洞二黄原板对比,都是十字句的唱段,上、下句的落音与“为国家”那段相同,板起板落的规律也相同。不同的是,这段言派二黄原板上下句的前两个小分句,都是用了扩展延伸的手法,加长了第一、二分句的旋律
11、的长度,在句尾大腔的演唱上也做了特殊处理,使言派在注重四声、演唱细腻、顿挫鲜明、演唱出神入化等方面都极具特色,十分感人。花脸行当的二黄原板虽然在演唱风格韵味上与老生有明显的区别,但唱腔的结构、旋律、过门,与老生的基本相同。花脸的演唱风格是粗犷豪放,韵味浑厚。老旦二黄原板的唱腔,在演唱风格上与老生和花脸都有区别,它展现出的是老年妇女苍老、深沉又挺拔、刚劲的特色。而且常用演唱调门之高,是其它行当不能比的。老旦二黄原板与老生原板的旋律、结构基本相同,只是用延伸手法,扩展了唱腔的长度。在二黄原板这个板式中,只有老旦的二黄原板过门,音符密集,旋律更加跳跃和具有棱角性,自成套路。(05):旦角的二黄原板唱
12、腔因为生、旦行当声腔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演唱用大、小嗓的区别及演唱音域的不同,使旦角二黄原板与老生行当的旋律不同,从旋律上分析,用小嗓演唱的旦角,如果也演唱同老生一样的旋律,会有音域不适的压抑感,不便演唱,将旋律上移四度,正好适于旦角的演唱音域,老生二黄原板唱腔移调,形成的旦角二黄原板唱腔,既很别致又与其它行当的二黄原板唱腔有对应,也很协调。旦角二黄原板的唱腔与老生二黄原板唱腔基本相同,是四度关系。旦角二黄原板的上、下句的落音与老生的二黄原板落音,有同也有异,比如:老生二黄原板的上句可以落1音,也可以落6和3音,而张派旦角十字句二黄原板唱腔状元媒“自哪日与六郎阵前相见”,上句全部都落在1音上,老
13、生二黄原板下句可以落2、5音,旦角二黄原板的下句与老生相同,也落在2或5音上,但以落5音的句子为多。这是由于旦角的演唱音域所决定的。京剧行内,素有“男怕西皮,女怕二黄”之说,其原因是由演唱者对唱腔音域高度的感觉而来。所谓“怕”,是音域高度给演唱者带来的思想压力。举例说明,老生常用调门是F调或E调,如果用F调演唱二黄唱腔,音域较高的“3”音是A,而演唱用得最多的音是G和F,也就是F调二黄上、下句的落音“1”和“2”的实际音高位置,用得比较多的是由F往低的下行音E、D和C(也就是老生二黄唱腔的常用音域范围“1”“7”“6”“5”)演唱起来不太费力。如果用相同的调门演唱西皮声腔,由西皮唱腔所决定的是
14、A、G和F是常用音(也就是西皮唱腔的常用音位“3”和“2”),而西皮声腔多表现激昂的情绪,演唱行腔自然会往高处发展,因此西皮的演唱音域比二黄的实际音域要高,老生西皮唱腔的音域在“中、高音区”,而二黄的音域是在“中、低音区”,西皮的常用音等于二黄唱腔少用的高音,所以老生演员有“男怕西皮”一说。旦角二黄唱腔比生腔高四度,音域自然要比老生的高,故有“女怕二黄”一说,因此旦角的二黄常用调门,比西皮常用调门要低。在京剧传统戏中的唢呐二黄,用G调演唱正宫调。对伴奏主乐唢呐的调门,应有严格要求,传统式的伴奏是用降E调的唢呐变“正宫调”(G调)把位演奏,也有就用D调唢呐变把位伴奏的。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是京剧器
15、乐唢呐的调门,从降E调的传统唢呐,已变成了E调的唢呐(有时因器乐本身,或演奏水平造成的唢呐调门偏高现象比较普遍)用E调的唢呐、正宫调(G调)的把位演奏唢呐二黄,实际上已不是G调,而是A调了,也就是传统调名的乙字调。如果说E调唢呐本身就偏高,虽是变把位演奏,结果不是G调,往往比A调还要高小二度,问题就会更严重,用这个调门,演员很难演唱原本音域就高的唢呐二黄唱腔。这一点值得演员和伴奏员注意。二黄原板是二黄所有板式的根基,二黄原板的唱腔结构特征:老生、老旦、花脸等用大嗓演唱的行当,二黄原板上句的第一分句落“2”,第二分句落“1”,第三分句(也就是上句的落音)落在“1”“6”“3”音。二黄原板下句的第
16、一分句落“7”“3”,第二分句落“6”,第三分句(也就是下句的落音)落在“2”“5”音。用小嗓演唱的旦角和小生行当,二黄原板上句的第一分句落“5”,第二分句落“1”,第三分句(也就是上句的落音)落“1”。二黄原板下句的第一分句落“7”“5”,第二分句落“6”,第三分句(也就是下句的落音)落“2”“5”。(06):二黄慢板在二黄原板的基础上,用加花、延伸的手法放慢节奏发展而成的是二黄慢板,二黄原板的框架结构不变,由2/4节拍一板一眼和的原板,变化成4/4节拍一板三眼的慢板。二黄慢板的唱腔结构、上下句的落音(包括小分句的落音)等基本规律特点,都与二黄原板相同。慢板每小节的第一拍称为“板”、第二拍称
17、为“头眼”、第三拍称为“中眼”、第四拍称为“末眼”。因为是一板三眼,行内人习惯于把慢板称为“三眼”,末眼用无名指点敲。旦角的二黄慢板唱腔细腻、节奏比较慢,从伴奏谱面看,旦角的二黄慢板要比老生的复杂,老生二黄三眼以八分、十六分音符为多,旦角的则以三十二分音符为多。老生的二黄慢板比旦角的二黄慢板要快,大家习惯于称它为二黄三眼,而把旦角的三眼直称为慢板。各行当的二黄慢板,称为慢板,或称之为三眼都可以。老旦行当的二黄慢板,自成套路的过门和苍劲的演唱风格,是老旦行当的特色所在,在唱腔方面老旦与老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在京剧传统剧目中,花脸行当没有节奏较慢的二黄慢板唱腔,在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时
18、突破了这一点。20世纪60年代著名表演艺术家裘盛戎先生在创排赤桑镇一剧时,根据剧情的需要,既要运用动情的唱腔表述,又不能过于拖拉,创编了这段前所未有的,花脸二黄碰板三眼唱腔“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没有用三眼的起始大过门,而是用碰板的形式开唱。九江口“心似火燃”这段诞生较晚的花脸二黄三眼唱腔,是袁世海先生在排演他的代表作九江口时创编的。在“孝服拦驾”一场,有一大段极为精彩的念白,从“怎不令人”,这一句念白的后半句“心似火燃”四个字进入花脸二黄三眼唱腔。二黄慢板适用于表现忧伤、感叹,或对比较复杂的内心情感的抒发,情绪性较强。“心似火燃”这段花脸二黄三眼,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十分感人。再介绍一段旦
19、角二黄慢板。碧玉簪“无端巧计将人来陷”是程派演唱风格的旦角二黄慢板。从过门和唱腔的结构上分析,与其他流派的唱腔并无变化。但在旋律上增加了其他流派不常用的“色彩音”(半音4和7),改变了原有唱腔的韵味风格。(07):二黄中三眼和二黄快三眼二黄中三眼是从二黄慢板派生出的板式,可以理解成“中等速度的三眼”。它比慢三眼要快,比快三眼要慢,这种不快不慢的节奏,对于演唱和伴奏都是很难把握的,这就是戏迷先学好原板、慢板,而后再学中三眼的理由。旦角二黄中三眼唱段,它的过门和唱腔节奏比慢板要快,比慢板的旋律要简单,既不同于二黄原板、快三眼,也不同于慢板,富有中间状态的特点。由于旦角唱腔的节奏比老生行当的节奏要慢
20、,在三眼板式中才可以划分出快三眼、中三眼、慢板这么多层次的板式,在行进节奏上,依次一个比一个慢,过门的旋律也有所不同,特征十分明显,便于分辨。因老生二黄三眼的唱腔比旦角的节奏快,很难细致地划分出快三眼、中三眼、慢板,老生唱腔一般只作三眼和快三眼的划分。比二黄中三眼节奏再快的板式,就是二黄快三眼,二黄快三眼也是从慢板派生出的板式,由二黄原板发展而来,是一板三眼的形式,节奏比慢三眼和中三眼都要快,故称之为快三眼。快三眼板式的整体节奏速度与原板相似,只比二黄原板从总体上稍稍慢一点,唱腔旋律要比原板复杂,发展成了4/4的节拍,一板三眼的形式,与原板、慢板相比,旋律行进富有动感,不如原板、慢板平稳。传统
21、剧目中虽然有二黄快三眼单一板式的独立唱段,但二黄快三眼与慢板、原板,组成综合板式的唱段更为多见。老生与旦角相同板式的唱腔做比较,旦角唱腔的节奏都要比老生的节奏慢,老生与旦角的唱腔节奏基本相同。(08):二黄碰板二黄碰板是一种开唱形式,不是一种新结构的板式。最大的特征是在开唱前不用大过门,而只用一个小垫头就起唱。二黄碰板有原板类别的,也有三眼类别的。它与相同名称板式的唱腔结构完全相同,只是改变了开唱形式,使节奏更加紧凑。原板类的碰板可称为“碰板原板”,三眼类的碰板可称为“碰板三眼”。老旦行当的碰板三眼唱腔除了开唱前不要三眼的大过门外,唱腔结构没有改变,只是开唱时紧了,后面唱腔的节奏也比较紧凑。在
22、剧中用碰板而不用普通的慢板过门开唱,是剧情的需要,所以碰板三眼的唱腔节奏,一定比普通的旦角慢板的节奏要快。另有一类唱腔,起唱时连一拍的小垫头过门都不要,是紧接台词、锣鼓点就起唱,这种形式的唱腔,有人把它称为“顶板”。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三生有幸”,这是一段麒派老生的二黄碰板。因为开唱时连小垫头都没有,是紧接着念白起唱,也可以把它为“顶板”。周信芳先生创立的麒派艺术,在演唱的韵味风格上,有别于高昂的谭派、淳厚的杨派、细腻别致的言派和潇洒的马派。这里把有垫头和无垫头的演唱形式统称为“碰板”,不再细分。在介绍二黄声腔板式时,曾谈到在传统剧目中,花脸行当本无二黄三眼板式的唱腔,是裘盛戎和袁世海先生创编
23、了花脸行当的二黄三眼唱腔。如赤桑镇“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这段花脸行当的二黄碰板三眼唱腔,既表达了包拯对嫂娘感恩不尽的情和对包勉欺压百姓触犯王法无限的恨,也表达了他不徇私情、秉公而断的决心。成为说服嫂娘,使嫂娘彻底转变的关键性核心唱段。(09):二黄摇板摇板在京剧界又称为“紧拉慢唱”或“紧打慢唱”。即伴奏的鼓板和胡琴,拉和打是紧的(快的),而唱则是慢的。从演唱上分析,摇板与散板的唱腔唱法基本相同(都是自由节奏的),但伴奏上的特点区别十分明显。二黄摇板是有板无眼的音乐伴奏自由节奏的演唱。各行当的二黄摇板,过门相同,唱腔有别。二黄摇板的开唱锣经与过门不同于二黄散板,二黄摇板的开唱锣经是“上板凤点头
24、”或“抽头”,过门是十三至十五板的旋律。唱句与唱句之间不用加锣。京剧表演和伴奏专业人说,伴奏散板比伴奏上板的板式要难,伴奏摇板比伴奏散板更难。弦乐在伴奏摇板时的要领是:拉弦和弹拨乐的左手,要随演唱奏出演唱旋律(不可超前也不可拖后),右手的运弓、弹挑的节奏1/4节拍与板同步。每句和每小分句由唱腔转入过门旋律时,胡琴“交待”得要清楚、领奏要到位,全体乐队要整齐划一。行里的规矩是,琴师二黄摇板的起始过门开奏后,演员可随时入唱,各分句之间要不要过门,也完全根据演唱停顿的时间长短由琴师灵活决定。要求全体伴奏员做到严谨、灵活、整齐。(10):二黄散板二黄散板是无板无眼自由节奏型的唱腔,散板在剧中一般不作为
25、主要核心唱段使用。二黄散板的特征:用拆散手法将原板的旋律变化成自由节奏的唱腔,保留了二黄原板的上、下句落音和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节拍自由松散的唱腔和过门,散拉散唱,根据剧情节奏可快可慢。这是二黄散板的特征。散板有规范化的开唱锣经:用“凤点头”“纽丝”开唱,在句与句子之间的过门中要加一锣。各个行当的二黄散板,过门旋律完全相同。散板过门比原板过门简单短小。要求每一句和每一个分句过门的落音,一定都要与前面唱腔的落音相同。伴奏与演唱要同步,伴奏唱腔时不超前也不拖后,争取与演唱同步,由于定弦和临场反应等方面的局限,不要求琴师把散板唱腔的每个音符都演奏出来,伴奏可适当简化旋律。伴奏散板的琴师一定要会唱,
26、才能掌握节奏、伴随严紧、恰到好处。行内人常说“以散板的伴奏水平就可以检验出演奏员技能水平的高低。” (11):二黄导板凡不能独立构成完整唱段的板式,必须与其它板式组合、或相依附的板式,称之为“附属板式”。二黄导板是由二黄散板派生出的,是自由节奏的唱腔,它只有同其它板式组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为完整的唱段,因此将导板划归为附属板式类。导板是上句形式,在整个唱段中起先导作用,率先出现,其他板式再接唱。如导板可以和回龙、原板、三眼、散板、摇板等各种板式组合,形成完整的唱段。导板属自由节奏型的“散板类”唱腔,有“散拉散唱”的特点。与散板相比,导板的唱腔更加复杂、申展、高昂。导板只有上句形式,但上句形式的导
27、板,落音与散板的落音不完全相同,而有“上句唱、落下句音”之说,如李陵碑“金乌坠玉兔升黄昏时候”这句二黄导板的终止音,不是落在二黄上句的“1”音,而落的是二黄下句的“2”音。这样使导板既带有唱段起始的引导性,又有比散板更加延申、复杂的旋律,演唱起来激昂丰满,并具有可划段落的相对终止感。不论老生、花脸、旦角,导板的专用罗经都一样,这个锣鼓经也叫“导板”,也有称之为“导板头”的。导板的过门虽与散板相似,但比散板的过门更稳重、更丰满,慢而长。为渲染气氛,常常在导板过门的原有基础上,加花变奏作音乐处理,但过门的尾音一定要稳定落在“5”这个长音上,以便于起唱。探皇陵李陵碑生死恨这几个不同行当的二黄导板,都
28、是一个大唱段的起始句,它引导着其他板式唱腔的出现,它是上句形式但落音却落到了“2”音。导板的前半部的旋律和落音与散板相似,而导板的第三个小分句,有了变化,比散板要长,有大拖腔。它既是从散板派生出的、有相似的一面,也有变化之后的特殊之处。发展变化的重点部位在第三分句。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把导板的第三分句的大腔去掉,落音一变,又恢复成了二黄散板。(12):二黄回龙二黄回龙也是附属类板式之一。它是只有一句唱词和唱腔,不能构成完整唱段的一种板式。回龙板与回龙腔不能等同,而是有不同的概念和实际内涵。二黄回龙板式常用于二黄导板之后,做为二黄三眼、原板之前的“中间连接板式”,如搜孤救孤“都只为救孤儿、舍亲生”
29、。二黄回龙在导板之后,是成套唱段中的一句完整唱腔,作为下句形式出现的为多。一般用小垫头起唱,故有将回龙称之为“碰板”的,回龙也有带过门起唱的,赵氏孤儿这个唱段就是一例。回龙用结构紧凑的叠句形式开始,也就是垛句起唱,用高昂、伸展的一个大腔结束全句,很具渲染力。有两种结构形式的二黄回龙:即原板类(一板一眼)和慢板类(一板三眼)。二黄回龙以下句形式的为多,但也有上句形式的。黄金台“千岁爷休得要大放悲声”这段唱腔,就是上句形式的回龙,它与回龙前面有导板的、下句形式的回龙不同。三娘教子“老薛保你莫跪在一旁立站”是旦角上句形式的二黄回龙,这种回龙的结构特征是,将慢板上句的唱腔单独抽出,在句尾行腔上加以发展
30、变化,使唱腔更加迂回委婉,拖腔加长。常用于戏剧情节处在紧迫或转折的情况下,用它将激烈急促节奏的情绪缓和下来,逐渐进入抒情叙事。回龙作为这一组唱段的第一句,下面可接唱慢板、快三眼或原板。因回龙是用碰板形式起唱的,这种上句形式的回龙,往往被称为“碰板”、“碰板三眼”,而不重视、不强调,忽略了“回龙”这个板式的名称。三娘教子这上句形式的二黄回龙,前半部紧凑,后半部抒展,是全剧节奏的转折点,情绪平缓后,接唱平稳的二黄原板。上句形式的二黄回龙,与导板后出现的回龙比较,相对要平和些。介绍了二黄回龙板式后,再谈谈回龙腔。我们通常所说的“回龙腔”是指在一个大段唱腔中一句与一般唱腔不同的、复杂、迂回的特殊大腔。这种大腔虽然也具备了旋律迂回婉转、环绕行腔的特点,但它只是一个“腔”而已,不能把这种唱腔与“回龙板”混同。比如三娘教子一剧中,唱“因此上回家去与母分辩”只是回龙腔而不是回龙板式的唱腔。“回龙腔”是附属在大段唱腔的中一句唱中的一个大腔,而回龙板是单独起始存在的一个完整唱句。不能把回龙板式与回龙腔混为一谈。(13):二黄滚板二黄滚板是从二黄散板派生出来的。它以散板为基础,在散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革服装生产设备管理考核试卷
- 中庸之道:被误解千年的处世智慧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 2025宠物猫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员工劳动合同范本协议书模板
- 2025年自然人借款合同的定义和生效时间
- 2025跨国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医疗器械采购招标合同模板
- DB3301T 0478-2024义警管理规范
- 2025汽车买卖合同书参考模板
- 苏州市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教材
- 《质量成本培训教材》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竞赛专题分式方程(含答案)
- DB31∕723-2019 铝塑复合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MOOC】宋词经典-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公司内部审计制度模版(2篇)
- 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诊断ICD-10编码表
- GB/T 22671-2024外转子电动机试验方法
- 联通新员工培训
- 新版加油站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GB/T 3045-2024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