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模拟记者招待会策划书(修改)_第1页
第一届模拟记者招待会策划书(修改)_第2页
第一届模拟记者招待会策划书(修改)_第3页
第一届模拟记者招待会策划书(修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届模拟记者招待会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待选二活动目的:关注国家大事以及校园动态,听听学生的心声,增强同学们对记者的了解。三活动时间:2008年11月25日晚上7:309:30四活动地点:SJ2-419五活动对象:全校学生六工作日程总体时间安排表11月36日 确定主题阶段。11月1017日海选主持人、记者、采编员、摄制员阶段。11月1821日组织活动阶段。11月25日 召开模拟记者招待会。会前安排(一) 前期工作:1. 设立策划小组(每个部门派出3个人,共18人),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负责工作部署。选出策划小组的组长,分配具体工作。2选题:A.11月2日、3日根据9月、10月的国内时事热点和校内

2、校园热点选取3个时事热 点和2个校园热点做成调查问卷。(秘书处在2日选好5个热点,把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交给网络部,网络部于3日完善好调查问卷的版面,并以电子版形式交还给秘书处,秘书处和外联部联系印刷)B.4日、5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模拟记者招待会的主题调查工作。调查的方式:1)4日早读时向大一各班级派发调查问卷,早读后收回。(约15份调查问卷,每个部门派两到三个人负责派发和收回调查问卷,秘书处4日早上7:15在教学长廊把调查问卷发给各负责人,各负责人务必收回调查问卷,当天统计各班的投票结果) 2)5日在一、二饭设投票箱。(每个部门轮班看管投票处,宣传部于4日前制作投票箱,秘书处当天统计在一、二饭

3、的投票结果,并做好记录) 3)团内调查。全团干事统一在校报的博客中投票,方便统计工作的开展。 4)网络调查:通过QQ群和博客等渠道进行投票(网络部派出2名干事负责博客投票的管理,4日在博客中上传调查问卷并做好相关技术的处理)C.11月6日秘书处收集4日和5日的投票结果,网络部把最终的网络投票结果告知秘书处,秘书处再作最后的统计,最终确定模拟记者招待会的主题。3.海选:11月7日、8日部署海选工作。A. 宣传海报的制作,内容包括本次招待会的主题以及海选的时间、地点。(宣传部于11日6日前完成海报。)B. 10日、11日在一饭、二饭设立咨询点并进行现场报名工作。(秘书处和外联部负责)C. 12、1

4、3、14日在实验楼231、232 进行主持人(1人)、记者(15人)、采编员(10人)的海选。(秘书处、采编部、摄制部做好具体的海选策划方案,于10日提交策划方案,并由各部长审核)4.筹备阶段:11月17日公布入选的名单,收集好主持人、记者、采编员的联系方式(秘书处负责),并于18日召开全体与会人员会议,说明有关的事宜,准备好当晚需要提问的问题。由策划小组负责跟进记者问题重复的工作。另外,网络部负责博客宣传。分配好团内干事跟进的任务,采编部跟进主持人的主持稿)11月20日内参赛者提交问题,11月21日由策划小组审核、筛选,并于21日返还问题给参赛者进行修改11月20日参赛记者上交新闻稿。21、

5、22日由新闻副团、采编部长、副部给新闻稿评分。4.彩排:11月23日进行彩排,(根据正式比赛演练,让各人员熟悉当晚流程)。 彩排地点:SJ2-511 跟进:策划小组团内印制有关记者、采编员的证件。并于彩排当天派发。5.活动宣传:A.21日前宣传部完成海报的制作,内容为本次记者招待会的相关信息(时间、地点)。(宣传部负责) 条件允许的话,制作本次活动的宣传单(由网络部制作),加强宣传的力度。网络部负责制作宣传喷画。B横幅标语(2条),宣传记者招待会的。(新闻副团负责内容)(二)邀请嘉宾。1.收集邀请嘉宾的联系电话(嘉宾人数约为3个,秘书长留底,11月7日根据选题联系嘉宾,准备资料)2.邀请函设计

6、,采编部供稿,网络部编排并到党政办打印(11月24日之前)。最后由秘书处分发。3.团长联系有关领导,包括指导老师和嘉宾。(三)会场布置。1.18日前做好会场布置的策划,并于19日审核。会场布置的内容包括活动现场桌椅的摆放、座位的安排,活动现场的美化修饰。(宣传部负责) 宣传部派出6名干事于25日下午5点到会场进行布置工作。2.网络部制作好当晚活动的PPT,内容包括:记者团的简介、主题的介绍、背景,PPT的播放时间为5分钟。还要准备好调节现场气氛的音乐。(网络部于22日把PPT交给技术副团审核)在25日5点准时到会场调试多媒体设备。3.签到处由三名秘书处干事负责,登记好到场的嘉宾、记者、采编员的

7、到会情况。(记者、采编员凭事先发下的模拟记者招待会的证件入场)4.团内选出8名场控人员负责当晚的场控工作。(策划小组负责)5摄制部做好现场拍摄,采编部采访,秘书处协助宣传部做好会场布置工作及场控工作6.提前2天到团工委申请无线麦克风(5个),化妆人员对主持人和及礼仪小姐化妆。(外联部负责)活动流程:1. 5:006:00 宣传部负责会场布置2. 6:006:30 记者、采编员进场,秘书处负责好签到工作。3. 6:307:00 场观众进场,工作人员派票4. 7:307:40 记者招待会正式开始,播放大会的PPT(用时5分钟),主持人介绍本晚记者招待会的主题。主持人介绍当晚出席的邀请嘉宾。 5.

8、7:407:50指导老师发言。针对大会的主题做简要性的发言。(用时10分钟)6. 7:508:05 嘉宾阐述问题内容,发表评论。7. 8:058:55记者向嘉宾提问环节。主持人根据现场记者举手发问的情况,作出指示,场控人员及时把麦克风递给相应的记者。秘书处3名干事做好相应的大会记录。(供评奖用)总共有20次提问机会,现场记者不得重复提问。(用时50分钟)8. 8:559:05在提问环节中插入现场互动环节。根据前半场或后半场的问答,现场观众可举手提问嘉宾,其他现场观众亦可回答该现场观众的问题。(用时10分钟)9. 招待会现场,采编员做好相应的采编工作。10. 9:059:10 嘉宾点评。11.

9、9:109:30 对“最佳记者”(1名)、“优秀记者”(3名)颁奖(评奖细则另附)12. 9:30 主持人宣布模拟记者招待会结束。13. 欢送嘉宾离场,各与会人员有秩序离场。14. 全团摄影留念。附:“最佳记者”、“优秀记者”评奖依据评委:新闻副团、采编部部长、副部长评分项目:记者当晚表现得分新闻稿得分(各记者提前写的,内容要切合主题) 新闻稿的审核于11月21日、22日进行。并对各稿件评分。会后事项1.宣传部干事清理好活动现场。秘书处负责好后勤工作。2.联系好值班老师,完整交还多媒体设备。3.整理模拟记者招待会的记录。4.在会后一周内(11月30日止)组织现场采编员提交采编稿,于12月1日评

10、选出1篇最佳采编稿,3篇优秀采编稿。5.12月46日宣传部出成果展海报,内容包括记者招待会的照片、文章。补充事项1.采编部具体派出部员对大会进行跟踪报道,会前,会后采访领导嘉宾。2.摄制部具体派出部员拍摄整个大会过程。3.网络部制作视频过程中注意与摄制部及采编部的协作。注意事项1、应急方案:(a)若大会前停电,大会最多推迟1小时举行,此间观众自由处理自己的时间;如果1小时后仍不能正常供电,则由主持人宣布晚会改天举办。(b)在大会前半个部分之间停电超过十分钟后由主持人宣布晚会改天重新举行;在大会后半部分之间停电超过十分钟后由主持人宣布晚会闭幕。(c)在停电期间,由外联部负责人员的组织;由秘书处负责领导及来宾的服务工作;由宣传部、网络部负责舞台、音响设备、灯光设备等的看管。(d)在主持人宣布晚会改天举办或闭幕后,按之前规定分工清理会场。2.备事笔记本电脑,如果中途电脑出现问题,则用笔记本电脑顶替。备带U盘。(网)3.其它紧急情况发生时,由秘书处负责维持。5、会前组织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