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机械基础内压薄壁容器应力薄膜理论与有矩理论概念:薄膜理论与有矩理论概念:计算壳壁应力有如下理论:计算壳壁应力有如下理论:(1 1)无矩理论,即薄膜理论。)无矩理论,即薄膜理论。 假定壳壁如同薄膜一样,只承假定壳壁如同薄膜一样,只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完全不能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完全不能承受弯矩和弯曲应力。壳壁内的应受弯矩和弯曲应力。壳壁内的应力即为。力即为。2(2 2)有矩理论。壳壁内存在除拉应力或压)有矩理论。壳壁内存在除拉应力或压应力外,还存在弯曲应力。应力外,还存在弯曲应力。 在工程实际中,理想的薄壁壳体是不在工程实际中,理想的薄壁壳体是不存在的,因为即使壳壁很薄,壳体中还存在的,因为
2、即使壳壁很薄,壳体中还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弯曲应力,所以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弯曲应力,所以无矩理论有其近似性和局限性。由于弯无矩理论有其近似性和局限性。由于弯曲应力一般很小,如略去不计,其误差曲应力一般很小,如略去不计,其误差仍在工程计算的允许范围内,而计算方仍在工程计算的允许范围内,而计算方法大大简化,所以工程计算中常采用无法大大简化,所以工程计算中常采用无矩理论矩理论。33.1.2 基本概念与基本假设基本概念与基本假设1. 基本概念 回转壳体回转壳体由直线或平面曲线绕其同平面内的固定轴旋转3600而成的壳体。4几个典型回转壳体5轴对称指壳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和所受外力都对称于回转轴。与壳
3、体内外表面等距离的曲面 中间面母线:母线:即那条平面曲线6 法线法线:经线经线:纬线纬线( (平形圆平形圆) ):782.基本假设:基本假设:(1)小位移假设小位移假设。壳体受压变形,各点位移都小于壁厚。简化计算。(2)直法线假设直法线假设。沿厚度各点法向位移均相同,即厚度不变。(3)不挤压假设不挤压假设。沿壁厚各层纤维互不挤压,即法向应力为零。93.1.3 经向应力计算经向应力计算区域平衡方程区域平衡方程10经向应力计算公式:经向应力计算公式:(MPa)式中sm-经向应力; p-介质内压,(MPa); R2-第二曲率半径,(mm); S-壳体壁厚,(mm)。113.1.4 环向应力计算微体平
4、衡方程12环向应力计算公式环向应力计算公式 微体平衡方程式中 sm-经向应力(MPa); sq-环向应力(MPa); R1-第一曲率半径(mm); R2-第二曲率半径(mm); p-介质压力(MPa); S-壳体壁厚(mm)。13薄膜理论的应用范围薄膜理论的应用范围1.材料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材料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 厚度无突变,材料物理性能相同;2.轴对称轴对称几何轴对称,材料轴对称,载荷轴对称,支撑轴对称;3.连续连续几何连续,载荷(支撑)分布连续,材料连续。4.壳体边界力在壳体曲面的切平面内壳体边界力在壳体曲面的切平面内。 无横向剪力和弯距作用,自由支撑等;14 典型壳体受气体内压时存
5、在的应力:典型壳体受气体内压时存在的应力:环向应力经向应力圆锥壳体圆柱壳体经向应力环向应力153.2 薄膜理论的应用薄膜理论的应用3.2.1.受气体内压的圆筒形壳体受气体内压的圆筒形壳体式中R2=D/2 则 2.环向应力:由式中 p,S 为已知,而R1= , 带入上式,解得 !圆筒体上任一点处圆筒体上任一点处,1.经向应力 : 16圆柱壳壁内应力分布173.2.2.受气体内压的球形壳体受气体内压的球形壳体用场:球形容器,半球形封头,无折边球形封头等。1819条件相同时,球壳内应力与圆筒形壳体的条件相同时,球壳内应力与圆筒形壳体的经向应力相同,为圆筒壳内环向应力的一半经向应力相同,为圆筒壳内环向
6、应力的一半。球壳的 R1 = R2 ,则 203.2.3 受气体内压的椭球壳受气体内压的椭球壳用场:椭圆形封头。成型:1/4椭圆线绕同平面Y轴旋转而成。2122椭球壳的长半轴a 短半轴b椭球壳顶点坐标:(0,b) 边缘坐标:(a,0)23椭球壳应力计算公式:应力分布分析:x=0 ,即椭球壳的顶点处即椭球壳的顶点处x=a a, 即椭球壳的边缘处即椭球壳的边缘处,s sm m是常量,是常量,s sq q 是是a/b的函数。即受椭球壳的结构影的函数。即受椭球壳的结构影响响。两向应力相等,均为拉应力两向应力相等,均为拉应力。24标准椭球壳的应力分布标准椭球壳的应力分布标准椭球壳指标准椭球壳指 a /
7、b = 21.椭球壳的椭球壳的几何是否连几何是否连续?续?2.环向应力在环向应力在椭球壳与圆筒椭球壳与圆筒壳连接点处有壳连接点处有突变,为什麽突变,为什麽?253.2.4 受气体内压的锥形壳体受气体内压的锥形壳体.用场:容器的锥底封头,塔体之间的变径段,储槽顶盖等。2627.应力计算应力计算锥壳上任一点A处的应力计算公式:R1= R2= r/cosa式中r-A点的平行圆半径; -半锥角, S-锥壳壁厚。 由薄膜理论公式得 应力大小与应力大小与 r 成正比,最大成正比,最大 r 为为D/2,则最大应力为:则最大应力为:28.锥壳的应力分布锥壳的应力分布1.圆筒壳与锥壳连接圆筒壳与锥壳连接处应力突
8、变,为什处应力突变,为什麽?从结构上如何麽?从结构上如何解决?解决?2.半锥角越大,锥半锥角越大,锥壳上的最高应力如壳上的最高应力如何变化?何变化?3.在锥壳上那个位在锥壳上那个位置开孔,强度削弱置开孔,强度削弱最小?最小?29受气体内压的碟形壳受气体内压的碟形壳.碟形壳的形成:母线abc=半径为R的圆弧ab + 半径为r1的圆弧bc碟形壳的构成:碟形壳的构成: 半径为半径为R的球壳的球壳 +半径为半径为r1的褶边的褶边3031.几何特征a. 母线abc是不连续的,即R1不连续,在 b点发生突变: 球壳部分R1= R; 褶边部分R1= r1 。b. R2是连续的变量。 球壳部分 R2= R;
9、摺边部分32 碟形壳的应力分布碟形壳的应力分布 1.b 1.b点和点和c c点的点的R R1,1,R R2 2如何变化?如何变化? 2.2.碟形壳与圆筒壳连接点处应力状态如何?碟形壳与圆筒壳连接点处应力状态如何?333.3 内压容器边缘应力简介内压容器边缘应力简介 边缘应力概念边缘应力概念压力容器边缘边缘指“不连续处不连续处”,主要是几何不连续及载荷(支撑)不连续处,以及温度不连续,材料不连续等处。例如:几何不连续处:34温度不连续:材料不连续: 在不连续点处,由于介质压力及温度作用,除了在不连续点处,由于介质压力及温度作用,除了产生薄膜应力外,还发生变形协调,导致了附加内产生薄膜应力外,还发生变形协调,导致了附加内力的产生。力的产生。35边缘处产生附加内力: M0-附加弯矩; Q0-附加剪力。边缘应力的产生边缘应力的产生3637 3.3.2 边缘应力特点边缘应力特点(1).局部性局部性只产生在一局部区域内,边缘应力衰减很快。见如下测试结果:38(2).自限性自限性 边缘应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专项攻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马来酸多潘立酮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不锈钢拉伸产品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评试卷(详解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专项测评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焊工培训技能培训知识课件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综合测评试题(详解)
- 云南大型钢板仓施工方案(3篇)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专项训练试题
- 演讲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国网 35kV~750kV输电线路绝缘子金具串通 用设计技术导则(试行)2024
-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园林二级技师试题及答案
- 沟槽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 化工岗位操作纪律培训
- 新型建材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中式烹调技术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潍坊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 北斗应用助力江西智慧农业
-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 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