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岩土工程勘察范例_第1页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范例_第2页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范例_第3页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范例_第4页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范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证书:建设部颁:国土资源部颁:勘察设计研究院*年*月*日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单位:主任:主任工程师:项目负责:钻探负责:编写人:审核:总工程师:院长:提交报告单位: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交报告时间:*年*月*日目 录一、勘察工作概况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三、边坡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四、结论与建议附 图 目 录顺序号图号 图名 比例尺1 1 钻孔平面位置图 1:150027 2 工程地质剖面图 水平:1:50、1:100、1:150、1:200垂直:1:150、1:200、1:250727 3 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附 表 目 录1、岩石试验报告附件目录1、边坡物探成果报告 1份一

2、、勘察工作概况(一)工程概况受*筹建处委托,*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专家楼、小广场、发电机房三段边坡及发电机房和专家楼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1、边坡概况专家楼南边坡:顺向坡,自然坡高50米,坡度32°,拟切坡宽度约60米,最大切坡高度19.5米。为岩质斜坡。小广场东南坡:斜向坡,自然坡高12米,已切坡高7米,切坡坡度66°,拟切坡宽约65米,切坡高9.6米。发电机房北西坡:凹处堆积有厚1-23米、宽20余米、斜长约30米的人工碎石堆积土,堆积土结构松散。堆土边坡曾发生小规模塌滑。2、拟建工程概况专家楼:位处一山坳,建筑面积2656.88m2,占地面积976.07 m2,拟建1

3、栋1-3层建筑物,设计地面标高8365米,建筑物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基础类型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或独立基础。发电机房:位处一近东西向小溪中,建筑面积850 m2,占地面积425 m2,拟建一栋1-2层建筑物,设计地面标高826米,建筑物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基础类型为独立基础。(二)勘察目的、任务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属勘察综合等级乙级。其勘察目的是: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地层结构、物理力学参数、地基承载力、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发电机房、专家楼建筑地基,专家楼、发电机房、小广场人工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对建筑物地基持力层、基础形式、人工边坡最优

4、坡形、坡角及不稳定边坡整治措施提出建议。具体任务是:1、查明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边坡稳定性,提出边坡稳定系数;2、提出最优坡形和坡角的建议及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3、查明发电机房、专家楼拟建建筑物范围内岩土层类型、厚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查明专家楼、小广场、发电机房边坡的坡形与坡度等地貌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对基础、边坡的影响;5、提供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三)勘察依据及技术标准1、勘察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合同 ;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和技术要求; 编制完成的新建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图件;2、技术标准本次工作

5、执行参照的技术标准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四)勘察工作概况本次岩土工程勘察采用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取样及原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察工作布置见图1。1、工程地质测绘调查了专家楼、小广场、发电机房的边坡坡形与坡度,工程地质岩组类型,断裂、裂隙及软弱结构面的分布、产状与性质,以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2、专家楼、小广场、发电机房边坡勘察布置勘探钻孔11个,孔深全部至平整标高以下2米;3、专家楼、发电机房拟建场地布置勘探钻孔9个,孔深至中风化厚度大于3米

6、;4、物探采用高密度电法,布置物探剖面4条,物探总点数 点;5、第四系松散土层和人工填土采用冲击跟管钻进,基岩采用机械回转钻进;6、岩样采取及现场原位测试、室内岩石试验工作均符合规程规范要求;7、钻孔定位场地勘察按建筑线确定,边坡勘察按1:2000地形图放至实地,各钻孔坐标按1:2000地形图而得,各钻孔高程以设计地面标高计算(专家楼以设计地面高程837米,小广场以设计地面高程832米,发电机房以设计地面高程830米);钻孔距离采用红外测距仪测得;(五)完成的工作量承接任务后,野外钻探、物探于*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结束。共完成钻探孔20个,总进尺284.20米。其中第四系35.4米,

7、基岩248.8米。取岩石样8组,原位测试22次,测孔口高程20个,测地下水位25次,物探测线剖面4条,测线总长339米,物探测点240个。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一)气象水文场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4.2-17,多年平均降水量1879.9毫米。场地均有一小溪自西向东北穿流而过,其流量随季节和降雨量的不同变化很大,旱季流量较小基本干涸,汇水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二)地形地貌场地属中山地形,海拔标高821.20-900.39米,地势总体上西、北、东三面高,南面低,地形高差大,场地不平整,冲沟发育,山坡呈顺向或斜坡,坡度一般为30-50°,坡形为凹线型。坡面

8、覆盖0.2-4.0米厚的残坡积土,植被发育。未发现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自然斜坡较稳定。专家楼微地貌为顺向陡坡,坡向96°,自然坡高为50米。场地现有地面标高837.0-858.0米,高差约21.0米。场地西面山坡已削成二个台阶陡坎的人工边坡,边坡高约20.0米,按初步场地整平设计标高836.5-837.0米,还必须对人工切坡进行修整。人工边坡稳定性差。小广场为斜向岩土质混合人工边坡,坡高8-12.0米。已切坡宽约60米,坡高2.5-7.0米,切坡坡度70-80°。人工边坡稳定性差。发电机房西侧为人工堆积土质边坡,宽约25.0米,高22.28米,填土堆积厚4.9-11.8米

9、。南面和北面为岩质斜坡,已切坡宽20-40米,高5.0-8.0米。西侧填土边坡和南侧岩质边坡稳定性差。(三)场地地层结构及工程地质特征依据勘察钻孔及切坡剖面观察,勘察场地分布土层有人工填土(Q4ml)和第四系残积土,基岩为泥盆系棋子桥组下段(D2q1)强风化、中风化粉砂质页岩、粉砂岩、页岩。各层自上至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松散层人工填土(Qml):杂色,由碎石块土混杂堆积,碎石块大小不一,均匀性差,成份为粉砂质页岩、粉砂岩,含量占40-60%,土为粉粘粒充填碎石块孔隙。填土结构松散,压缩性高。分布于专家楼北东角,厚度一般1.3-3.10米,BK4孔为6.2米。发电机房分布于场地中部东西向小溪和

10、西侧边坡,厚度场地0.5-1.9米,边坡4.9-11.8米。小广场分布于斜坡北侧凹形部位,厚度1.0-2.5米。含碎石粉质粘土(Q4el):深黄色,见于山坡坡层,由碎石、粉质粘粒组成,碎石呈棱角状,粘粒0.5-3cm,含量占10-50%,稍密状,厚度一般0.5-3.0米。2、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2q)勘察场地基岩为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下段强风化、中风化粉砂质页岩、粉砂岩、页岩。各层分述如下:强风化粉砂质页岩、粉砂岩整个勘察场地均有分布,分布于自然斜坡表层或土层之下,岩性为褐黄色,局部为青灰色粉砂质页岩、粉砂岩,中厚层状。岩石结构大部分已破坏,风化网状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和碎块状,散体结构,

11、层厚拟建场地0.5-1.0米,层顶埋深0-6.20米。斜坡地带1.30-6.50米,层顶埋深随地形变化。-1中风化粉砂质页岩、粉砂岩整个勘察场地分布岩性为青灰色粉砂质页岩、粉砂岩,中厚层状,岩体裂隙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层状结构。裂隙有闭合状和张开状,裂隙多为平滑,无胶结,泥砂充填,沿裂面多有铁锰质污染,裂隙面结合程度多为一般,部分为差很差。专家楼西侧边坡岩层倾向105-120°,倾角20-33°。发育近坡外倾裂隙两组,产状120°48-60°、220°60-70°,两组裂隙裂面光滑,泥砂充填,结合程度差-很差。发电机房南侧边坡岩层倾向

12、55°,倾角17°,发育一组顺坡外倾裂隙,裂隙倾向60°,倾角40°,裂面光滑,泥砂充填,结合程度差。-2强风化页岩分布于专家楼和小广场,岩性为褐色强风化页岩,薄层状,厚0.1-0.3米。岩石风化后呈薄片状,潮湿,手可捍碎,属层间软弱夹层。夹层倾向与坡向相同或斜交,层面结合程度很差。以上各岩土层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各钻孔揭露岩土层厚度、埋深等资料见“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四)地下水情况根据勘察场地钻孔资料,场地勘察深度内仅发电机房有地表水渗入形成的水位外,均为干孔。(五)场地稳定性与地震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位于*向斜核部附近,未有大断裂

13、通过,场地内未发现滑坡、崩塌现象,自然稳定性较好。专家楼场地整平开挖西侧人工边坡存在近坡向外向裂隙面和层间软弱结构面,结合程度差,易沿结构面产生滑塌,稳定性很差,发电机房南侧有一组与坡向外倾裂隙面,结合程度差,西侧填土边坡厚度大,坡面浸蚀较强烈,沿裂面或土层与基岩接触面产生崩滑,稳定性较差。小广场上覆厚度较大和发育斜坡向裂隙面和页岩软弱夹层结构面,人工边坡沿土层与基岩产生崩滑,边坡稳定性较差。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区内地震烈度小于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周期0.35s。(六)地基基础类型建议1、地基基础方案分析及评价根据勘察钻孔揭露,专家楼发电机房分布的人工填土层,结构松散,具不均一和高压缩的工程地质特征,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故场地仅对岩体按岩石抗压强度值确定其承载力,见下表:岩石抗压强度一览表项 目岩层号及名称平均值(MPa)标准差变异系数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统计修正系数折减系数承载力特征值(kpa)样品数(组)强风化粉砂质页岩350-2中风化粉砂质页岩34.259.830.2811.460.330.1517192备注:强风化粉砂质页岩特征值按依据*岩土勘察报告2、持力层及基础类型的选择结合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建筑场地开挖后的地面标高情况,发电机房建议采用独立基础形式,以层强风化砂质页岩作持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