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汽轮机工作原理_第1页
第五章汽轮机工作原理_第2页
第五章汽轮机工作原理_第3页
第五章汽轮机工作原理_第4页
第五章汽轮机工作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过程一、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过程n喷嘴进口初速度:喷嘴进口初速度:n喷嘴的理想焓降:喷嘴的理想焓降:1、喷嘴出口理想速度:、喷嘴出口理想速度:2、喷嘴出口实际速度:、喷嘴出口实际速度:3、喷嘴损失:、喷嘴损失:2200chc20*chhnn*12nthctcc1122121cchtn级间蒸汽流动示意图 p0* h o* hc0 o p0 t0 h hn n p p1 1 1 1 h ht t 1t 1t h hn n h hb b p p2 2 2 2 hchc2 2 2t 2t h hb b 2t 2t S S 1 1 1 1 2 2 2 2 c c1 1 w w1 1

2、 c c2 2 w w2 2 u uu u p0* h o* hc0 o p0 t0 h hn n p p1 1 1 1 h ht t 1t 1t h hn n h hb b p p2 2 2 2 hchc2 2 2t 2t h hb b 2t 2t S S二、蒸汽在动叶栅中的流动过程二、蒸汽在动叶栅中的流动过程n动叶进口相对速度:动叶进口相对速度:n动叶进口相对速度夹角:动叶进口相对速度夹角:n动叶出口理想相对速度:动叶出口理想相对速度:n动叶出口实际相对速度:动叶出口实际相对速度:n动叶损失:动叶损失:n动叶出口绝对速度:动叶出口绝对速度:n余速损失及夹角:余速损失及夹角:112121co

3、s2uccuw)sinarcsin(1111wcbthww2212tww2222222wwhtb222222cos2uwwuc2222chc)sinarcsin(2222cw三、蒸汽在喷嘴叶栅斜切部分的膨胀三、蒸汽在喷嘴叶栅斜切部分的膨胀:n喷管的作用喷管的作用:n当喷嘴前后压力比小于临界压力比时,加速膨胀;当喷嘴前后压力比小于临界压力比时,加速膨胀;n当喷嘴前后压力比大于临界压力比时,导流作用;当喷嘴前后压力比大于临界压力比时,导流作用;四、汽流对动叶栅所作的轮周功率四、汽流对动叶栅所作的轮周功率:n1kg蒸汽汽流动量变化:蒸汽汽流动量变化:uuuuwwwwmv1212)(1n反作用力:反作

4、用力: 1 2 W1COS1 W2COS2 C1COS1 C2COS2221121coscoswwwwmvuu切向作用力:切向作用力:轴向作用力:轴向作用力:切向作用力所作的机械功:切向作用力所作的机械功:或:或:单位时间内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流量为G:又称又称轮周功率轮周功率。五、级的轮周效率五、级的轮周效率n1kg蒸汽所作出的轮周功Wu与蒸汽在该级所消耗的理想能量E0之比称为级的轮周效率轮周效率。uuuwwf21zzzwwf21)coscos(2211wwuufWuu)coscos(2211ccuufWuu)coscos(2211ccGuPu p0* h o* hc0 o p0 t0 h hn

5、 n p p1 1 1 1 h ht t 1t 1t h hn n h hb b p p2 2 2 2 hchc2 2 2t 2t h hb b 2t 2t S S轮周效率:轮周效率:Ewuu0hhhEcttcc21*2212000222/)()coscos(22122211ccccauun反作用力:反作用力: 1 2 W1COS1 W2COS2 C1COS1 C2COS2221121coscoswwwwmvuu2)11 (10/ )2210(02*02*20222)222222()221221()221222(221222222221221)22222(21)21221(212cos21co

6、s1cbnEhchbhnhcEuEhchbhnhtEhuuhchbhnhthchbhnhbhncwwtcctwwtctcwwcucwwuccucu p0* h o* hc0 o p0 t0 h hn n p p1 1 1 1 h ht t 1t 1t h hn n h hb b p p2 2 2 2 hchc2 2 2t 2t h hb b 2t 2t S S(一)级的反动度:(一)级的反动度:m=hb/ht*(二)级的分类(二)级的分类1、反动级、反动级;m=0.52、冲动级、冲动级;m=0.050.33、纯冲动级、纯冲动级;m=04、复速级、复速级;m=0*)1 (tmnhhtmbhh六、

7、最佳速度比:六、最佳速度比:速度比:速度比:假想速度比:假想速度比:设:设:1、纯冲动级:、纯冲动级:2、反动级:、反动级:3、复数级(速度级)、复数级(速度级)cxu11hcta*2cxaau2cos11)(xop4cos1cos111)()(xxopopu 与与x1的关系曲线称为的关系曲线称为轮周效率曲线轮周效率曲线;最佳速比最佳速比可使可使余速损失最小余速损失最小,轮周效率最高轮周效率最高。n余速利用对轮周效率和最佳速比的影响:余速利用对轮周效率和最佳速比的影响:1、利用余速可以提高级的轮周效率;、利用余速可以提高级的轮周效率;2、余速利用使速比在实用范围内对轮周效率的、余速利用使速比在

8、实用范围内对轮周效率的影响减弱了;影响减弱了;3、余速利用使最佳速比与余速未利用时相比增、余速利用使最佳速比与余速未利用时相比增大了;大了;4、余速利用使轮周效率曲线失去了相对于最高、余速利用使轮周效率曲线失去了相对于最高效率点的对称性;效率点的对称性; 七、汽轮机的级内损失和效率七、汽轮机的级内损失和效率1 1、喷嘴损失、喷嘴损失hhn n: :2 2、动叶损失、动叶损失hhb b: :3 3、余速损失、余速损失hchc2 2: :4 4、叶高损失、叶高损失hhl l: :又称端部损失。又称端部损失。5 5、扇形损失、扇形损失hh: :6 6、叶轮摩擦损失、叶轮摩擦损失hhf f: :与转速

9、三次方成正比。与转速三次方成正比。7 7、部分进汽损失、部分进汽损失hhe e: :鼓风损失;斥汽损失。鼓风损失;斥汽损失。8 8、漏汽损失、漏汽损失hh: :叶顶漏汽;隔板漏汽;叶顶漏汽;隔板漏汽;盖度盖度。9 9、湿汽损失、湿汽损失hhx x: :八、级的相对内效率和内功率:八、级的相对内效率和内功率:hhhhhhhhhhhhEhctcxeflbntii21*2*0hphpiiiiGD6 . 3一、多级汽轮机出现的原因:一、多级汽轮机出现的原因:1 1、焓降大的条件下,保持最佳速度比;、焓降大的条件下,保持最佳速度比;2 2、提高初参数,降低背压,减小损失;、提高初参数,降低背压,减小损失

10、;3 3、高压级比容小,整锻转子直径小,焓降小;、高压级比容小,整锻转子直径小,焓降小;4 4、增大进汽量,增大比焓降;、增大进汽量,增大比焓降;二、多级汽轮机的优点:二、多级汽轮机的优点:1 1、单级焓降小,速度系数提高,最佳速比;、单级焓降小,速度系数提高,最佳速比;2 2、降低叶片速度,摩擦损失减小,(摩擦损失与叶片速、降低叶片速度,摩擦损失减小,(摩擦损失与叶片速度三次方成正比);度三次方成正比);3 3、余速利用;、余速利用;4 4、重热现象;多级汽轮机由于前一级存在损失,使后面、重热现象;多级汽轮机由于前一级存在损失,使后面各级的热力过程线逐渐向右偏移,因为等压线斜率随各级的热力过

11、程线逐渐向右偏移,因为等压线斜率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等压线呈扩散状,后面各级的理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等压线呈扩散状,后面各级的理想焓降因而有所增大的现象;想焓降因而有所增大的现象; h h1t h1i h2i h2t h2t Hi h3i h3t h3t h4i h4t h4t S 重热系数重热系数:=0.04=0.040.080.08三、多级汽轮机的损失:三、多级汽轮机的损失:(一)多级汽轮机的外部损失(一)多级汽轮机的外部损失1 1、机械损失、机械损失2 2、轴封漏气损失:、轴封漏气损失:汽缸内压力高于当地大气压时,蒸汽外汽缸内压力高于当地大气压时,蒸汽外泄;低于当地大气压时,空气漏入;泄;

12、低于当地大气压时,空气漏入;(二)多级汽轮机的内部损失(二)多级汽轮机的内部损失1 1、进汽阻力损失:、进汽阻力损失:2 2、排汽阻力损失:、排汽阻力损失:最末级后压力高于排气管出口压力,焓最末级后压力高于排气管出口压力,焓降减小;降减小;排汽管构造:先扩压后转向;先转向后扩压。排汽管构造:先扩压后转向;先转向后扩压。3 3、导汽管和中间再热器的压力损失:、导汽管和中间再热器的压力损失:连接管道,再热器和连接管道,再热器和阀门;阀门;ttHQhq四、汽轮机及其装置的效率:四、汽轮机及其装置的效率:(一)相对效率(一)相对效率1、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2、汽轮机的相对有效效率

13、(轴端效率):、汽轮机的相对有效效率(轴端效率): 3、汽轮发电机组的相对电效率:、汽轮发电机组的相对电效率:tiiHHimtiieteeiemppppppppegimgtiieeelteleleelgpppppppppp汽轮发电机组的电功率:汽轮发电机组的电功率:(二)绝对效率(二)绝对效率3600:gmitelgmitelHDpHGp或tgmitelaeltmiteeltiaictthhhhQH效率:汽轮机发电机组绝对电汽轮机绝对电效率:汽轮机绝对内效率:朗肯循环效率:00cot003 3、发电厂净效率、发电厂净效率:4 4、汽耗率、汽耗率5 5、热耗率、热耗率eHgmitpglgmits

14、aelsselCC)/(360010000hkwkghpDdeltelaeleltcchhhhhdq3600)(3600)(00六、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六、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1 1、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1 1)作用在动叶上的轴向推力)作用在动叶上的轴向推力(2 2)作用在叶轮面上的轴向推力)作用在叶轮面上的轴向推力(3 3)作用在轮毂上和轴的凸肩上的轴向推力)作用在轮毂上和轴的凸肩上的轴向推力2 2、轴向推力的平衡:、轴向推力的平衡:(1 1)平衡活塞法:)平衡活塞法:(2 2)采用平衡孔的叶轮:)采用平衡孔的叶轮:平衡孔个数为奇数平衡孔个数为奇数(3 3)反向布

15、置法:)反向布置法:(4 4)采用推力轴承:)采用推力轴承:一、汽轮机级和级组的流量与参数的关系:一、汽轮机级和级组的流量与参数的关系:1、变工况前后级或级组均未达到临界状态、变工况前后级或级组均未达到临界状态(未达到当地未达到当地音速)音速)称为:称为:弗留格尔公式弗留格尔公式n对于对于凝汽式机组凝汽式机组:)()()()(22120122200100012212012220010ppppGGTTppppGG忽略温度变化:1001000110010ppGGTTppGG忽略温度变化:2 2、变工况前后级或级组均达到了临界状态、变工况前后级或级组均达到了临界状态(达到当地音达到当地音速)速) :

16、3 3、弗留格尔公式应用条件:、弗留格尔公式应用条件:1 1)通流面积不变;)通流面积不变;2 2)流量相同(包括回热抽汽);)流量相同(包括回热抽汽);3 3)各级为均质流;)各级为均质流;4 4、应用及举例:、应用及举例:(1 1)监视通流部分运行是否正常;监视通流部分运行是否正常;(2 2)推算不同流量下各级前压力,求得各级压差、焓降,推算不同流量下各级前压力,求得各级压差、焓降,从而确定相应的功率、效率及零部件的受力情况。从而确定相应的功率、效率及零部件的受力情况。1001000110010ppGGTTppGG忽略温度变化:负荷负荷给水流量给水流量 调节级后调节级后压力压力 中间再热中

17、间再热后压力后压力 高压缸效高压缸效率率 中压缸效中压缸效率率 - 40%- 40%-36%-36% -42%-42% -44%-44% -1.8%-1.8% -0.4%-0.4% 分析原因:分析原因:1 1)压力突降,压力变小可知流量变小;)压力突降,压力变小可知流量变小;2 2)压力与流量成正比,可知非调节级工作正常,原因在调)压力与流量成正比,可知非调节级工作正常,原因在调节级前或调节级;节级前或调节级;3 3)无机组异常振动可知未出现机械损坏;)无机组异常振动可知未出现机械损坏;4 4)调节级喷嘴、动叶损坏,会使流量增大;叶片断落使第)调节级喷嘴、动叶损坏,会使流量增大;叶片断落使第一

18、非调节级喷嘴堵塞,会使调节级后压力升高,所以以上原一非调节级喷嘴堵塞,会使调节级后压力升高,所以以上原因可排除;因可排除;5 5)开启各个调节汽门,第二调节汽门,开度改变,流量没)开启各个调节汽门,第二调节汽门,开度改变,流量没有变化,说明门杆断裂使汽门关闭;有变化,说明门杆断裂使汽门关闭;n分析原因:分析原因:1 1、功率是稳定速率下降的,不是突降;、功率是稳定速率下降的,不是突降;2 2、调节级后压力上升,而流量未增加,说明非调节级出现、调节级后压力上升,而流量未增加,说明非调节级出现堵塞;堵塞;3 3、堵塞稳定增加,不是机械损坏,可能是结垢;、堵塞稳定增加,不是机械损坏,可能是结垢;n高

19、压缸效率大为下降,说明是高压缸结垢;高压缸效率大为下降,说明是高压缸结垢; 流量流量 功率功率 调节级后压力调节级后压力 高压缸效率高压缸效率 -17.2%-17.2% -16.5%-16.5% +21.2%+21.2% -12.2%-12.2% 故障汽轮机参数变化表(三)故障汽轮机参数变化表(三)n分析原因:分析原因:1 1、呈正比变化,说明调节级或调节级前出现故障;、呈正比变化,说明调节级或调节级前出现故障;2 2、各汽门开度下功率均增加,排除汽门损坏的可能。可、各汽门开度下功率均增加,排除汽门损坏的可能。可能(能(1 1)喷嘴腐蚀;()喷嘴腐蚀;(2 2)叶片断裂;()叶片断裂;(3 3

20、)喷嘴弧段漏汽;)喷嘴弧段漏汽;后两种情况将引起高压缸效率大大下降,但并未如此,故后两种情况将引起高压缸效率大大下降,但并未如此,故可初步判定喷嘴腐蚀;可初步判定喷嘴腐蚀;功率功率 调节级后压力调节级后压力 中间再热后压力中间再热后压力 高压缸效率高压缸效率 +11.0%+11.0% +11.0%+11.0% +10.2%+10.2% -1.8%-1.8% 二、变工况时各级的焓降和反动度变化规律:二、变工况时各级的焓降和反动度变化规律:1 1、凝汽式汽轮机各中间级压力比不变,理想焓降不变或、凝汽式汽轮机各中间级压力比不变,理想焓降不变或变化不大(当温度变化不能忽略时)。变化不大(当温度变化不能

21、忽略时)。各级圆周速度不变,各级圆周速度不变,速比不变,级内效率亦不变;各级内功率与流量成正比。速比不变,级内效率亦不变;各级内功率与流量成正比。2 2、喷嘴调节凝汽式汽轮机当流量(负荷)改变时,焓降、喷嘴调节凝汽式汽轮机当流量(负荷)改变时,焓降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调节级和末级中,而全机的理想焓降基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调节级和末级中,而全机的理想焓降基本保持不变。本保持不变。例如:当流量增加时,调节级的焓降减小,例如:当流量增加时,调节级的焓降减小,末级的焓降增大;当流量减小时,调节级的焓降增加,末末级的焓降增大;当流量减小时,调节级的焓降增加,末级的焓降减小;背压式汽轮机除调节级外,最后几级的焓级

22、的焓降减小;背压式汽轮机除调节级外,最后几级的焓降也发生变化,而且流量变化越大,受影响级数越多。降也发生变化,而且流量变化越大,受影响级数越多。即:即:调节级第一调节汽门全开、最末级最大流量时均处于最危调节级第一调节汽门全开、最末级最大流量时均处于最危险工况。险工况。3 3、汽轮机变工况运行时,效率要降低。、汽轮机变工况运行时,效率要降低。而且流量(负荷)而且流量(负荷)变化越大,效率降低越多。(变化越大,效率降低越多。(1 1)喷嘴调节的凝汽式汽轮)喷嘴调节的凝汽式汽轮机,其效率下降主要发生在调节级和最末级;(机,其效率下降主要发生在调节级和最末级;(2 2)背压式汽轮机,除调节级外,最后几

23、级的效率都降低;采用背压式汽轮机,除调节级外,最后几级的效率都降低;采用节流调节的汽轮机没有调节级,所以效率降低主要是由于节节流调节的汽轮机没有调节级,所以效率降低主要是由于节流损失增大和最末级效率下降。流损失增大和最末级效率下降。4 4、汽轮机工况变动时,反动度也发生变化。、汽轮机工况变动时,反动度也发生变化。(1 1)工况变化)工况变化时,级内焓降减小,则反动度增大;反之,机内焓降增加,时,级内焓降减小,则反动度增大;反之,机内焓降增加,则反动度减小。(则反动度减小。(2 2)此外,反动度的变化值与原设计值的大)此外,反动度的变化值与原设计值的大小有关,反动度原设计值越小,则焓降改变时引起

24、变动值越小有关,反动度原设计值越小,则焓降改变时引起变动值越大;反之,反动度原设计值越大,则焓降改变时引起变动值大;反之,反动度原设计值越大,则焓降改变时引起变动值越小。工况变化时级内焓降变化而引起的反动度变化,主要越小。工况变化时级内焓降变化而引起的反动度变化,主要发生在冲动级内。发生在冲动级内。三、轴向推力的变化:三、轴向推力的变化:1 1、负荷增大,轴向推力增大;、负荷增大,轴向推力增大;2 2、背压汽轮机:某一中间负荷轴向推力最大;、背压汽轮机:某一中间负荷轴向推力最大;四、汽轮机功率调节方式及调节级变工况四、汽轮机功率调节方式及调节级变工况(一)节流调节:(一)节流调节:(二)喷嘴调

25、节:(二)喷嘴调节:1 1、喷嘴调节:、喷嘴调节:2 2、调节级的变工况、调节级的变工况:最危险工况(调节级第一调节汽门全最危险工况(调节级第一调节汽门全开而第二个调节汽门尚未开启时)开而第二个调节汽门尚未开启时)。(三)滑压运行:(三)滑压运行:所谓滑压运行指的是:在单元制机组中,所谓滑压运行指的是:在单元制机组中,汽轮机的调节阀全开或者基本全开状态下,通过锅炉调整新汽轮机的调节阀全开或者基本全开状态下,通过锅炉调整新蒸汽压力的方法(新蒸汽温度不变),达到改变蒸汽量使其蒸汽压力的方法(新蒸汽温度不变),达到改变蒸汽量使其适应不同负荷的要求。适应不同负荷的要求。1 1、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机

26、动性。、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机动性。2 2、提高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运行的经济性。、提高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运行的经济性。高压缸、低压缸、高压缸、低压缸、给水泵。超高压以下机组不宜。给水泵。超高压以下机组不宜。(四)凝汽式汽轮机的工况图:(四)凝汽式汽轮机的工况图:n汽耗特性汽耗特性:汽轮发电机的功率:汽轮发电机的功率p pe e与汽耗量与汽耗量G G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D Drel rel rel d d rel D D dDnl d Dnl pe pen喷嘴调节喷嘴调节:nD Dnlnl是空载汽耗量,即空负荷时汽轮机转动需要消耗的功是空载汽耗量,即空负荷时汽轮机转动需要消耗的功率,占设计流

27、量的大约率,占设计流量的大约5%5%10%10%;n随着调节汽门的依次开启,汽耗量随着调节汽门的依次开启,汽耗量D D不断增加,汽耗特性不断增加,汽耗特性线近似为一条直线;线近似为一条直线;n在前三个汽门开启时,相对电效率在前三个汽门开启时,相对电效率relrel不断增加,但当不断增加,但当第四个汽门开启时相对电效率第四个汽门开启时相对电效率relrel反而下降,这是因为三反而下降,这是因为三个汽门全开启时为设计工况,效率最高。个汽门全开启时为设计工况,效率最高。n当负荷高于此工况后,由于偏离设计工况,所以效率下当负荷高于此工况后,由于偏离设计工况,所以效率下降;降;n汽耗率汽耗率d d也类似

28、,前三个汽门开启时,汽耗率也类似,前三个汽门开启时,汽耗率d d不断降低,不断降低,但当第四个汽门开启时汽耗率但当第四个汽门开启时汽耗率d d反而上升;反而上升;n在中高负荷处喷嘴调节汽轮机效率较高,因此可以应用在中高负荷处喷嘴调节汽轮机效率较高,因此可以应用于调峰机组。于调峰机组。节流调节节流调节:nD Dnlnl是空载汽耗量,即空负荷时汽轮机转动需要消耗的功是空载汽耗量,即空负荷时汽轮机转动需要消耗的功率,占设计流量的率,占设计流量的大约大约5%5%10%10%;随着主汽门的开启,汽耗量随着主汽门的开启,汽耗量D D不断增加,汽耗特性线近似不断增加,汽耗特性线近似为一条直线;为一条直线;在

29、主汽门开启时,相对电效率在主汽门开启时,相对电效率relrel不断增加,当主汽门不断增加,当主汽门全开启时相对电效率全开启时相对电效率relrel达到最高,这是主汽门全开启达到最高,这是主汽门全开启时为设计工况,效率最高,当负荷低于此工况时,由于偏时为设计工况,效率最高,当负荷低于此工况时,由于偏离设计工况,所以效率下降;离设计工况,所以效率下降;n汽耗率汽耗率d也类似,主汽门开启增大时,汽耗率也类似,主汽门开启增大时,汽耗率d不断降低,不断降低,当主汽门全开启时汽耗率当主汽门全开启时汽耗率d最低;最低;n在中高负荷处节流调节汽轮机效率下降较快,因此只能在中高负荷处节流调节汽轮机效率下降较快,因此只能用于承担基本负荷的机组,不适宜应用于调峰机组。用于承担基本负荷的机组,不适宜应用于调峰机组。n节流调节节流调节:缺点:低负荷节流损失大,理想焓降降低大;:缺点:低负荷节流损失大,理想焓降降低大;n优点优点:无调节级,结构简单,成本低温度变化小,负荷:无调节级,结构简单,成本低温度变化小,负荷适应性较好;适应性较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