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形象”调查报告_第1页
“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形象”调查报告_第2页
“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形象”调查报告_第3页
“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形象”调查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形象”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2009年2月,课题组以学校高中一、二年级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问卷的形式,以“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形象”为题作了专题调查,期望能够在比较、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为教师朔造自我,完善自我,更好地进行专业化自主发展提供较为可靠的实事依据。二、调查方式 1、调查时间:2009年2月25日 2、调查内容:学生对于心目中喜爱的教师形象的专业知识、道德、个性等方面的要求 3、调查对象:实验中学高中2010级、2011级共2878名同学 4、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5、统计方法:百分数三、调查过程: 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主观性调查,调查对象是每个年级的四个班(包括各种层次

2、的班级),共有三个题目(问卷见附页1)。回收后,从中选择出、出现频率比较高的14个关键词,设计客观性问卷(问卷见附页2、3),再面向全体同学进行调查。回收后学校组织教导处相关人员对调查问卷做了认真的统计和科学的分析。四、调查统计分析(详见附页4) 教师形象 认为非常有必要的人数 比率 总分 排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2298 80.0% 10891 1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2298 80.0% 10826 2耐心细致 2272 78.9% 10814 3 关爱学生 2257 78.4% 10794 4知识面广 2078 72.2% 10614 5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2113 73.4% 10483

3、6经验丰富 1831 63.6% 10257 7有激情有活力 1819 63.2% 10252 8幽默风趣 1660 57.7% 10049 9管理严格 1140 39.6% 9249 10有问必答 1672 58.1% 9210 11普通话标准 1148 39.8% 9031 12外表形象好 1013 37.1% 8669 13时髦时尚 925 32.1% 7804 14(说明)总分的计算方法:非常有必要,计4分;有必要,计3分;可有可无,计2分;完全不需要,计1分。五、调查结果和启示: 1、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平等对待调查中有80%的学生提到最希望老师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也从另一个

4、角度说明很多老师在这方面是做得不够好的。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不会刻意“不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但是事实上,在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一个老师每天要和大量的学生进行很多次的交往,而对学生形成不同的期望值就会简化交往的形式,使环境更容易控制。比如当老师提出了一个较难的问题,目光会就不自觉的投向成绩较好的学生,即使这个问题有很多同学也会回答,但是他们没有得到老师的注意。同样,好学生皱眉老师会认为他们在思考问题,等一会儿会叫他;而成绩较差的同学皱眉会认为他不会,而改叫别的同学回答。还有,当课堂出现了骚动,他也会自然而然地向比较调皮的学生看去。而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敏感的,他们很容易从老师的这些下

5、意识的行为中感到老师的对他们的不公平,使他们降低了学习的动机,不会像“好学生”那么努力,甚至还会做出种种让老师很生气的举动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 2、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师最受欢迎我们对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72%;而喜欢平易近人型老师的学生达到80%,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面广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

6、,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3、从开放式问卷中提取出来的这些关键词,有11条被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是自己喜爱老师必须具备的。所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们描绘出了他们心目中“好老师”形象的一个大概轮廓。 拿口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调查报告日期:2007-06-19 来源:进修学校 作者:刘荣贵 蔡美云 字体:大 中 小 我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简称课程)开设已近两年。为了解学校课程开展情况,我们到拿口中心小学通过随堂听课、查阅资料、与任课教师、教导主任及分管领导座谈等方式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配足师资,开足课程 学校重视师资配备。校长彭阳根同志亲自参加省级课程培训,撰写文章记忆

7、方法小探获全国课题组第四届研讨会一等奖。自从开设课程开始,学校安排一位副校长专职分管课程的开发实施。教导处做好课程的课时安排,同时协调指导教师班主任配合专职教师负责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学校还安排了专职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曾先后派出两位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后因工作需要分别调离本校。学校动员了50岁的老教师陈上坤同志担任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职指导教师。陈上坤老师虽然年纪稍大,但他对新课改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较高的认识。虽未参加过培训,但他非常乐意接受学校的安排。接受任务后,他多方收集有关资料,刻苦钻研,很快掌握课程实施的一般流程。 2、活动内容丰富,课程开展规范 拿口小学三年级(1)

8、班47人,(2)班54人;四年级(1)班54人,(2)班52人。按课程计划规定每周3节,计12节课均由陈上坤老师担任指导。虽然课时多,课难上,但陈老师不惧困难,勇于实践,认真学习有关理论,查阅有关资料,在校长的指导下,一学年来,在小学三年级开展了走进家务劳动、和蔬菜打交道;四年级开展了节水日节约用水、水滴之旅、学会储蓄、身边的数字等活动。 在座谈中,我们请陈老师介绍活动课程开展情况。陈老师以节水日节约用水、水滴之旅为例,向我们介绍了他是如何确定主题、实施活动。 他说:“我刚接受任务,正好遇到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就想,我们拿口的水源丰富,但污染严重,很多水不能喝。能不能以水为主题,开展活动呢

9、?于是在课上我有意识地以此为话题,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对水资源的关注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节水日节约用水、水滴之旅活动主题。” “主题确定后,我就指导同学们开展活动:指导他们分成活动小组;指导他们怎样查找资料;怎样进行调查、采访;指导他们怎样从生活中查找水的浪费现象,如查找漏水现象;指导他们做实验:从生活中收集有关数据,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用具体数据说明对水的浪费现象和后果。最后向学生介绍中国西部缺水情况,指导学生上网查找、了解“母亲窑”活动情况。 “同学们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很多同学对节约用水有了较高的认识,而且在行动上有了更高的自觉

10、性,比如,他们看见水龙头没有关紧,会主动去拧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确实让学生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听了陈老师介绍,我们感到拿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是比较规范的,陈老师对课程的实施有比较正确、深刻的认识。他立足于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对课程的定位较为准确,使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拿口小学进入较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贴近学生经验,激发参与兴趣 拿口小学目前开展的几项活动朴实,和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相连,都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事:“家务劳动”、“蔬菜”即使对更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都不陌生。在三年级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有足够的经验;对于已有一年活动经验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开展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活动

11、如“水”、“身边的数字”、“储蓄”,可以说既是学生的直接经验所及,又把活动引向更高层次。因为活动贴近学生生活,主题体现学生意愿,学生参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在活动中都有很好的表现。不爱做家务、不会做家务的同学,回到家里向家长学习简单的家务劳动;不认识蔬菜的同学,通过调查、访问也学会了辨认多种蔬菜,甚至还能对蔬菜进行分类、认识它们的营养、制作小报向同学们介绍;开展“节水”活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调查和想象,设计节水器,在实际行动中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等等。活动的开展受到家长的欢迎,也受到社会的认同。学生在活动中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学习兴趣得到增强,学生感受到活动成功的乐趣,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对活动课有了

12、更浓厚的兴趣。 4、课程实施困难不小,实施课程决心更大 陈老师最后还告诉我们: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很大的困难。首先是我个人能力较差,很难面对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有负学校领导的期望;第二是四个班的活动课,虽然只12节,按普通教师工作量来说是不算多,但活动课程不象其他课程,一是学生兴趣繁异,二是组织工作量大,一个人难以应付;第三是坐在教室里的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有好的效果,带出去,组织问题、安全问题,一个人难负其责。第四是经费开支,开展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学校虽然给予大力支持,但经费有限。 陈老师所说的问题,是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普遍问题。其实还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评价问题,陈老师没有说

13、。他只说,只要尽心尽责做好,对个人如何评价,都没有关系。我们感到陈老师不仅对课程有较深刻的认识,而且还富有一种宽广的胸怀和很强的责任心。他不是为获得什么个人的好评而工作,而是为全面的实施课程改革在做着默默的努力,这是一种奉献的精神。 听完陈老师的介绍,彭阳根校长认为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获得较好的效果,达到课程目标,课程的组织工作必须落实。专职教师负责课程的指导,班主任必须是本班当然的活动课兼职教师,必须协助专职老师做好课程的组织工作。当活动必须走向社会时,班主任老师必须参与,同时必须负责组织工作和安全责任。他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课程,如何实施,我们也在探讨。今年是第二年,存在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课程的开展就能逐步走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