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4章 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4章 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4章 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4章 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4章 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必修三第二节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考点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条件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的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

2、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2008年珠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1%。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珠三角正在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 (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多项选择)( )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劳动劳动轻纺轻纺CD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

3、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 以 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 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8年GDP约是2000年的 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技术技术(或知识或知识) 电子电器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或高新技术)4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第三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5)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多项选择)( )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

4、重较低AC (6)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 和 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 . (至少答两点); 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云南云南湖南湖南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市场信息、技术、市场 . . . (至少答两点)。 本题结合“泛珠三角”这个热点知识,考查考生从图文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并进行产业转移市场,并进行产业转

5、移周边省区可利用珠三角的资金、技术,周边省区可利用珠三角的资金、技术,还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港澳地区还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港澳地区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土地、 根据文字资料中“2000年和2008年珠三角GDP数据”,可计算第(4)题“GDP的增长倍数”。另外,要准确、全面回答第(6)题中的“积极意义”,从文字资料中找出“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金、资源、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是关键。 从图1可读出“泛珠三角”包括的省区以及特别行政区,即第(6)题的答案。图2、图3中“珠三角工业部门及其产值比重变化”是解答(3)、(4)题的基础。

6、从图4可以看出珠三角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最大,读懂了图,第(4)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1)劳动 轻纺 (2)CD (3)技术(或知识)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 (4) 4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5)AC (6)湖南 云南 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市场 周边省区可利用珠三角的资金、技术,还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港澳地区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市场,并进行产业转移 【规律技巧总结】分析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应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来考虑,这与前一章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是相

7、似的。当然,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条件要兼顾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的因素,而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则应侧重从社会经济因素来考虑。而一个区域发展的背景既要考虑国内因素,还要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 (2009福州一中高三期中考试)福建的交通、物流条件滞后不仅导致省内山海差距和经济发展腹地受限,同时也影响到福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板块之间的互补联动。为此,年初,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这一东接台湾,南北承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规划引起全国瞩目。 在2008年,正当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七大为福建省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作为落实这

8、一战略的坚实步履,近年来,福建省内高速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石化、核电等重大项目投资均进入增量增速发展时期。读图,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及所学的相关背景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阐述福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答:位于亚热带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之间;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邻。 (2)请评价促进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文因素。 答:国家政策:十七大为福建省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得到国家这一层面的大力支持; 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海运便利; 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

9、高。 (3)福建省发展经济主要有哪些制约因素? 答:矿产资源较缺乏;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 相对长三角与珠三角而言,本区经济基础较弱,技术力量亦不如长三角地区。 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注意材料和地图中提供的信息,其中国家政策完全可以从材料中获得;地理位置从地图中可以获得提示(地理位置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来阐述);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文方面的因素,依题意,是“促进”因素,所以要回答有利的一面。解答此类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表资料的题目,一定要充分利用题目中提供的各种信息。 考点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及城市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 (2)城市化存在

10、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表现成因解决措施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受自然原因的影响,市场腹地狭小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缺乏合理规划、建设和管理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三废”排放量大,但处理量小加强规划与管理 (2009厦门侨中高三质检)读下面两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2008年6月9日13日在南宁市举行,这是泛珠三角区域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来的又一重要的经贸合作活动。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11、”。内地9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占1/3,经济总量占1/3。“泛珠三角”横跨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区域合作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营造经济发展的多赢格局。 (1)图甲反映“泛珠三角”地区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这种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A、B、C三地中位于本区域的有 ,B区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 酸性气体。 (2)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广东省所属经济地带对应图中的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农民利用水患严重的低洼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创造出一种独有的农业生态模式 。基塘农业基塘农业酸雨酸雨

12、A、B工业发达,工业废气工业发达,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 (3)区域内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至2002年底,广东已累计接收西南电力523亿千瓦时,已支付西电电费约149亿元。西电东送对西南地区的最大意义是 . ,对广东的意义是 . . . 。压力和交通运输压力压力和交通运输压力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缓解东部地区电力可以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不足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供应不足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东部日

13、益严重的环保 此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认真阅读材料及图甲,图中显示的是降水pH值,应该不难推断出是酸雨分布区,在我国因为燃料以煤炭为主,所以大多为硫酸型酸雨。A区主要指四川盆地分布区,B区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及湖南等省、区,与材料中所给的泛珠三角地区部分省份重合。在我国,东部地带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都在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广东省位于东部经济地带。西电东送对不同地区的意义是不同的,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西电东送可以在一定程度

14、上缓解其紧张状况,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答案:(1)酸雨 A、B 工业发达,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2) 水稻种植业 基塘农业(3)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可以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不足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和交通运输压力【规律技巧总结】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1)区域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合作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大市场。 (2)有利于发挥区域内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整

15、合,建立共生共赢的经济体系。 (3)区域合作是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4)“泛珠三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并且在不同体制框架下实现的区域组合,区域内互补性很强,加强合作将给区域内各个地区和城市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历经59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在2008年12月15日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不再绕经第三地而直接通往彼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而福建厦门港与金门港在此之前已开始了“小三通”试点。 台湾曾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但近10年来,台湾经济增长放慢,发展困难增大,竞争力下滑,甚至出现经济边缘化危机。根据以上图文材料,回

16、答下列问题: (1)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台湾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是( ) A.资金、技术 B.资源、劳动力 C.市场、交通 D.政策、劳动力A (2) 2008年12月15日,大陆的天津、上海、太仓、福州、厦门、泉州与台湾的高雄、基隆,共八个港口开启海上直航,大陆各港中以厦门港口的综合区位优势最突出,原因主要有:与台直线距离近、运输时间短,运输成本低;厦门及福建其他地方台企较多,物流需求旺盛;方言相通(闽南语),方便交流;厦门港与金门港已开始了“小三通”试点。(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3)从地理角度分析制约台湾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答:地窄人稠,人均资源不足;岛内市场狭小;国际能源、原材料价

17、格上涨;廉价劳动力优势丧失。(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4)简述两岸实现直接“三通”在经济领域的深远影响。 答:三通直航不仅直接降低两岸货物和人员往来成本,而且还将对两岸产业发展以及两岸经济整合产生深远影响。 两岸基本实现直接通航,在经济层面上的深远影响在于:将加速两岸经贸的双向、直接交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加快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 “三通”后,人员、技术、资金、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通,两岸企业即可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合理布局。两岸产业将加快对接与融合,向更高的研发方向发展;也可向台湾研发、大陆制造行销的分工模式发展。 同时,三通直航还将有利于服务业台资“登陆”。两岸直航之后,必将加快仓储、物流、金融等相关台资产业“登陆”,促进两岸产业形成更紧密的供应链与产业分工。 两岸三通,还将有利于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周边经济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总之,三通之后,两岸将建立更紧密的经贸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