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节第六节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一、有关变送器的常识一、有关变送器的常识变送器是现场仪表,其输变送器是现场仪表,其输出信号送至控制室中,而出信号送至控制室中,而它的供电又来自控制室。它的供电又来自控制室。变送器的信号传送和供电变送器的信号传送和供电方式通常有如下两种方式通常有如下两种: 1 1 四线制传输四线制传输 供电电源和输出信号分别供电电源和输出信号分别用两根导线传输,如右图用两根导线传输,如右图所示。图中的变送器称为所示。图中的变送器称为四线制变送器。四线制变送器。 由于电源与信号分别传送,由于电源与信号分别传送,因此对电流信号的零点及因此对电流信号的零点及元器件的功耗无
2、严格要求。元器件的功耗无严格要求。在该传输方式中,若变送在该传输方式中,若变送器的一个输出端与电源装器的一个输出端与电源装置的负端相连,也就成了置的负端相连,也就成了三线制传三线制传输。输。2 2 两线制传输两线制传输 变送器与控制室之间仅用两变送器与控制室之间仅用两根导线传输。这两根导线根导线传输。这两根导线既是电源线,又是信号线,既是电源线,又是信号线,如右图所示。图中的变送如右图所示。图中的变送器称为两线制变送器。器称为两线制变送器。 采用两线制变送器不仅可节省大量电缆线和安装费采用两线制变送器不仅可节省大量电缆线和安装费用,而且有利于安全防爆。因此这种变送器得到了用,而且有利于安全防爆
3、。因此这种变送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较快的发展。 要实现两线制变送器,必须采用活零点的电流信号。要实现两线制变送器,必须采用活零点的电流信号。由于电源线和信号线公用,电源供给变送器的功率由于电源线和信号线公用,电源供给变送器的功率是通过信号电流提供的。在变送器输出电流为下限是通过信号电流提供的。在变送器输出电流为下限值时,应保证它内部的半导体器件仍能正常工作。值时,应保证它内部的半导体器件仍能正常工作。因此,信号电流的下限值不能过低。国际统一电流因此,信号电流的下限值不能过低。国际统一电流信号采用信号采用4 42OmA(DC)2OmA(DC),为制作两线制变送器创造了,为制作两线制变送器创造了条
4、件。条件。 许多模拟变送器的构成方框许多模拟变送器的构成方框图见右图,它包括图见右图,它包括测量部分测量部分(即输入转换部分)、放大(即输入转换部分)、放大器和反馈部分。测量部分用器和反馈部分。测量部分用以检测被测参数以检测被测参数x,x,并将其转并将其转换成能被放大器接受的输入换成能被放大器接受的输入信号信号z zi i( (电压、电流、位移、电压、电流、位移、作用力或力矩等信号作用力或力矩等信号) )。反馈。反馈部分则把变送器的输出信号部分则把变送器的输出信号y y转换成反馈信号转换成反馈信号z zf f,再回送至,再回送至输入端。输入端。z zi i与调零信号与调零信号z z0 0的代的
5、代数和同反馈信号数和同反馈信号z zf f进行比较,进行比较,其差值其差值 送入放大器进放大,送入放大器进放大,并转换成标准输出信号并转换成标准输出信号y y。3 许多模拟变送器的构成原理许多模拟变送器的构成原理 由下图可以求得变送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为由下图可以求得变送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为: : 式中,式中,K K放大器的放大系数;放大器的放大系数; F F反馈部分的反馈系数;反馈部分的反馈系数; C C测量部分的转换系数。测量部分的转换系数。 当满足深度负反馈的条件,即当满足深度负反馈的条件,即KFlKFl时,上式变为时,上式变为: : 上式表明,在上式表明,在KFlKFl的条件下,
6、变送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的条件下,变送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测量部分和反馈部分的特性,而与放大器的关系取决于测量部分和反馈部分的特性,而与放大器的特性几乎无关。如果转换系数特性几乎无关。如果转换系数C C和反馈系数和反馈系数F F是常数,则是常数,则变送器的输出与输入将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变送器的输出与输入将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FZCXY0KFZCXKY1)(0 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示于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示于右图,右图,x xmaxmax和和x xminmin分别为被测分别为被测参数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也参数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也即变送器测量范围的上、下即变送器测量范围的上、下限值限值 (
7、(图中图中x xminmin=0),y=0),ymaxmax和和y yminmin分别为输出信号的上限值和分别为输出信号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它们与统一标准信下限值。它们与统一标准信号的上、下限值相对应。号的上、下限值相对应。4 4 量程调整、零点调整和零点量程调整、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迁移变送器涉及的另一个共性问变送器涉及的另一个共性问题是量程、零点调整和零点题是量程、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迁移。(1) (1) 量程调整量程调整 量程调整量程调整 ( (即满度调整即满度调整) )的的目的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目的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上限值上限值y ymaxmax与测量范围的上限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值x
8、xmaxmax相对应。即当相对应。即当x=xx=xmaxmax时,时,使使y=yy=ymaxmax。量程调整通常是通。量程调整通常是通过改变反馈系数过改变反馈系数F F的大小来实的大小来实现的。现的。F F大,量程就大;大,量程就大;F F小,小,量程就小。有些变送器还可量程就小。有些变送器还可以通过改变转换系数以通过改变转换系数C C来调整来调整量程。量程。(2) 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的目的,都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的目的,都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下限值的下限值ymin与测量范围的下限值与测量范围的下限值xmin相对应。即当相对应。即当x=xmi
9、n时,使时,使y=ymin。在。在xmin=0时,为零点调整时,为零点调整,在在xmin不等于时,为零点迁移。也就是说,零点调整使变送不等于时,为零点迁移。也就是说,零点调整使变送器的测量起始点为零,而零点迁移则是把测量起始点器的测量起始点为零,而零点迁移则是把测量起始点由零迁移到某一数值由零迁移到某一数值 (正值或负值正值或负值)。 当测量起始点由零变为某一正值,称为正迁移;反之,当测量起始点由零变为某一正值,称为正迁移;反之,当测量起始点由零变为某一负值,称为负迁移。当测量起始点由零变为某一负值,称为负迁移。 变送器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可通过改变调零信号变送器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可通过改变调零
10、信号z z0 0的的大小来实现。当大小来实现。当z z0 0为负时可实现正迁移;而当为负时可实现正迁移;而当z z0 0为正时为正时则可实现负迁移。则可实现负迁移。 二、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二、电容式差压变送器 ( (见教材见教材P142P142P146)P146)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是没有杠杆机构的变送器,它采用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是没有杠杆机构的变送器,它采用差动电容作为检测元件,整个变送器无机械传动、调差动电容作为检测元件,整个变送器无机械传动、调整装置,并且测量部分采用全封闭焊接的固体化结构,整装置,并且测量部分采用全封闭焊接的固体化结构,因此仪表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且具有较高的因此仪表结构
11、简单,性能稳定、可靠,且具有较高的精度。精度。一个典型的变送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一个典型的变送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基本误差)基本误差 有有 0.25%, 0.35%, 0.5%三三 种;种;(2)输出信号)输出信号 420mA(DC)(两线制两线制)(3)负载电阻)负载电阻 0600 (在(在24V(DC)供电时),供电时), 01650 (在(在45V(DC)供电时)。供电时)。(4)电源电压)电源电压 1245V(DC),一般为一般为24V(DC)。高压侧高压侧进气口进气口低压侧低压侧进气口进气口电子线电子线路位置路位置内部不锈钢膜片的位置内部不锈钢膜片的位置各种电容式压力变送器
12、外形图各种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外形图各种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外形图各种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外形图法兰法兰各种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外形图各种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外形图 变送器包括测量部分和转换放大电路两部分,其构成方变送器包括测量部分和转换放大电路两部分,其构成方框如图所示。输入差压框如图所示。输入差压 p pi i作用于测量部分的感压膜片,作用于测量部分的感压膜片,使其产生位移,从而使感压膜片(即可动电极)与两固定使其产生位移,从而使感压膜片(即可动电极)与两固定电极所组成的差动电容器之电容量发生变化。此电容变化电极所组成的差动电容器之电容量发生变化。此电容变化量由电容量由电容电流转换电路转换成电流信号,电流信号
13、与调电流转换电路转换成电流信号,电流信号与调零信号的代数和同反馈信号进行比较,其差值送入放大电零信号的代数和同反馈信号进行比较,其差值送入放大电路,经放大得到整机的输出电流路,经放大得到整机的输出电流I I0 0。 (一)测量部分(部件)(一)测量部分(部件) 测量部分的作用是把被测差压测量部分的作用是把被测差压 p pi i转换成电容量的变转换成电容量的变化。化。它由正、负压测量室和差动电容检测元件(膜它由正、负压测量室和差动电容检测元件(膜盒)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盒)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 差动电容检测元件包括中心感压膜片差动电容检测元件包括中心感压膜片1111,( (即可动
14、电即可动电极极) ),正、负压侧弧形电极,正、负压侧弧形电极1212、1010(即固动电极(即固动电极) ),电极引线电极引线1 1、2 2、3 3,正、负压侧隔离膜片,正、负压侧隔离膜片1414、8 8和基和基座座1313、9 9等。在检测元件的空腔内充有硅油,用以等。在检测元件的空腔内充有硅油,用以传递压力。感压膜片和其两边的正传递压力。感压膜片和其两边的正负压侧弧形电极负压侧弧形电极形成电容形成电容C Ci1i1和和C Ci2i2。无差压输入时,。无差压输入时,C Ci1i1=C=Ci2i2,其电容,其电容量约为量约为15015017OpF17OpF。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测量部件电容式差压变
15、送器测量部件1-1-隔离膜片;隔离膜片;2 2,7-7-固定弧形电极;固定弧形电极;3-3-硅油;硅油;4-4-测量测量膜片;膜片;5-5-玻璃层;玻璃层;6-6-底座底座 当被测差压当被测差压 p pi i通过正、负通过正、负压侧导压口引入正、负压室,压侧导压口引入正、负压室,作用于正、负压侧隔离膜片作用于正、负压侧隔离膜片上时,迫使硅油向右移动,上时,迫使硅油向右移动,将压力传递到中心感压膜片将压力传递到中心感压膜片的两侧,使膜片向右产生微的两侧,使膜片向右产生微小位移小位移 S S,如图所示。输入,如图所示。输入差压差压 p pi i与中心感压与中心感压膜片位膜片位移移 S S的关系可表
16、示为:的关系可表示为: S S =K=K1 1 p pi i 式中式中K Kl l为由膜片材料特性和为由膜片材料特性和结构参数所确定的系数。结构参数所确定的系数。 设中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固定电极之间的距离分别为设中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固定电极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S1 1和和S S2 2 。当被测差压。当被测差压 p pi i=0=0时,时,中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固中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固定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设其间距为定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设其间距为S SO O,则,则S S1 1=S=S2 2=S=S0 0。当被测差压当被测差压 p pi i不等于不等于0 0时,中心感压时,中心感压膜片产生位移膜片产生位
17、移 S S。此时有:。此时有: S S1 1=S=S0 0+ + S S,S S2 2=S=S0 0- - S S若不考虑边缘电场的影响,若不考虑边缘电场的影响,感压膜片与两边固定电感压膜片与两边固定电极构成的电容极构成的电容C Ci1i1和和C Ci2i2,可近似地看成是平板电容器。,可近似地看成是平板电容器。其电容量分别为:其电容量分别为: C Ci1i1= = A/(A/(S S0 0+ + S)S) C Ci2 i2 = = A/(A/(S S0 0- - S) S) 式中式中 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A A为固定极板的面积。为固定极板的面积。 经过数学推导得出
18、:经过数学推导得出: (C(Ci2i2- C- Ci1i1)/(C)/(Ci2i2+ C+ Ci1i1) ) = = S/S/S S0 0=K=K2 2 S S K K2 2=1/S=1/S0 0上式表明:上式表明:(a)(a)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量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量(C(Ci2i2- C- Ci1i1)/(C)/(Ci2i2+ C+ Ci1i1) )与与 S S 成线性关系,因此转换放大部分应将这一相对变化值成线性关系,因此转换放大部分应将这一相对变化值变换为直流电流信号。变换为直流电流信号。(b) (C(b) (Ci2i2- C- Ci1i1)/(C)/(Ci2i2+ C+ Ci1i1)
19、)与与介电常数介电常数 无关。这一点非无关。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常重要,因为 是随温度变化的,现是随温度变化的,现 不出现在式中,不出现在式中,无疑可大大减小温度对变送器的影响。无疑可大大减小温度对变送器的影响。(c) (c) (C(Ci2i2- C- Ci1i1)/(C)/(Ci2i2+ C+ Ci1i1) )与与S S0 0有关。有关。S S0 0愈小,愈小,差动电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量愈大,即灵敏度愈高。容的相对变化量愈大,即灵敏度愈高。 (C(Ci2i2- C- Ci1i1)/(C)/(Ci2i2+ C+ Ci1i1)= K)= K1 1K K2 2 p pi i 应当指出,在上述的讨论
20、中,并没有考虑到分布电应当指出,在上述的讨论中,并没有考虑到分布电容的影响。事实上,由于分布的电容容的影响。事实上,由于分布的电容C C0 0的存在,的存在,差动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量变为:电容的相对变化量变为: 分布电容的存在将会给变送器带来非线性误差,为分布电容的存在将会给变送器带来非线性误差,为了保证仪表的精度,应在转换电路中加以克服。了保证仪表的精度,应在转换电路中加以克服。2010212010210() ()() ()2iiiiiiiiCCCCCCCCCCCCC(二)转换和放大电路(二)转换和放大电路转换和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将上述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转换和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将上述差动电容的相
21、对变化转换成标准的电流输出信号。此外,还要实现零点调转换成标准的电流输出信号。此外,还要实现零点调整、正负迁移、量程调整、阻尼调整等功能。其原理整、正负迁移、量程调整、阻尼调整等功能。其原理框图如下页图所示。框图如下页图所示。转换放大电路原理框图转换放大电路原理框图 该电路包括电容该电路包括电容- -电流转换电路及放大电路两部分。它电流转换电路及放大电路两部分。它们分别由振荡器、解调器、振荡控制放大器以及前置放们分别由振荡器、解调器、振荡控制放大器以及前置放大器、调零与零点迁移电路、量程调整电路大器、调零与零点迁移电路、量程调整电路 ( (负反馈电负反馈电路路) )、功放与输出限制电路等组成。
22、、功放与输出限制电路等组成。 差动电容器差动电容器Ci1Ci1、Ci2Ci2由振荡器供电,经解调由振荡器供电,经解调 ( (即相敏整即相敏整流流) )后,输出两组电流信号:一组为差动信号;另一组后,输出两组电流信号:一组为差动信号;另一组为共模信号。差动信号随输入差压为共模信号。差动信号随输入差压 pipi而变化,此信号而变化,此信号与调零及调量程信号与调零及调量程信号( (即反馈信号即反馈信号) )迭加后送入运算放大迭加后送入运算放大器器IC3,IC3,再经功放和限流得到再经功放和限流得到4 42OmA2OmA的输出电流。共模信的输出电流。共模信号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其差值经号与基准电压进行
23、比较,其差值经IC1IC1放大后,去作为放大后,去作为振荡器的供电,从而使共模信号保持不变。下面的分析振荡器的供电,从而使共模信号保持不变。下面的分析将证实,当共模信号为常数时,能保证差动信号与输入将证实,当共模信号为常数时,能保证差动信号与输入差压之间成单一的比例关系。转换放大部分的完整电路差压之间成单一的比例关系。转换放大部分的完整电路图最后给出。图最后给出。1 1、电容、电容电流转换电路电流转换电路 电容电容- -电流转换电路的功能电流转换电路的功能是将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是将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成比例地转换为差动电值成比例地转换为差动电流信号流信号 ( (即电流变化值即电流变化值) )。
24、 (1)(1)振荡器振荡器 振荡器用来向振荡器用来向差动电容差动电容C Ci1i1、C Ci2i2提供高频提供高频电流,它由晶体管电流,它由晶体管BGBG1 1、变、变压器压器T T1 1及一些电阻、电容及一些电阻、电容组成。振荡器电路如右图组成。振荡器电路如右图所示。在电路设计时,只所示。在电路设计时,只要适当选择电路元件的参要适当选择电路元件的参数,便可满足振荡条件。数,便可满足振荡条件。振荡器原理图振荡器原理图(2)解调和振荡控制电路解调和振荡控制电路这部分电路包括解调器和振荡控制放大器。前者主要这部分电路包括解调器和振荡控制放大器。前者主要由二极管由二极管D1D8构成,后者即为集成运算
25、放大器构成,后者即为集成运算放大器ICIC1 1。电路原理见下页图。电路原理见下页图。 振荡器由放大器振荡器由放大器ICIC1 1的输出电压的输出电压V Vo1o1供电,从而使供电,从而使ICIC1 1能能控制振荡器的输出幅度。控制振荡器的输出幅度。 解调和振荡控制电路图解调和振荡控制电路图i2i1 图中图中R Ri i为并在电容为并在电容C C1111两端的等效电阻。两端的等效电阻。V VR R是运算放大是运算放大器器ICIC2 2的输出电压。由电路总图可知,此电压是稳定不的输出电压。由电路总图可知,此电压是稳定不变的,它作为变的,它作为ICIC1 1输入端的基准电压源。输入端的基准电压源。
26、 ICIC1 1的输出电的输出电压压V Vo1o1作为振荡器的电源电压。变压器作为振荡器的电源电压。变压器T T1 1的三个绕组的三个绕组 (L(L1-121-12、L L2-112-11、L L3-103-10) )分别与一些二极管和差动电容串接分别与一些二极管和差动电容串接在电路中。由于差动电容器的容量很小,其值远远小在电路中。由于差动电容器的容量很小,其值远远小于于C C1111和和C C1717, , 因此在振荡器输出幅度恒定的情况下,通因此在振荡器输出幅度恒定的情况下,通过过C Ci1i1和和C Ci2i2的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两个电容的容的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两个电容的容量
27、。量。(i i)解调器)解调器 它用于对差动电容它用于对差动电容C Ci1i1和和C Ci2i2的高频电流进行半波整流。的高频电流进行半波整流。当振荡器输出为负半周时,即同名端为负时,当振荡器输出为负半周时,即同名端为负时,D1、D5和和D4、D8导通而导通而D2、D6和和D3、D7截止,线圈截止,线圈L1-12产生的电产生的电压经如下路径形成电流压经如下路径形成电流i 2 :L2-11D2、D6Ci2C17Ri C11L2-11当振荡器输出为正半周时,即同名端为正时,当振荡器输出为正半周时,即同名端为正时,D2、D6和和D3、D7导通而导通而D1、D5和和D4、D8截止,线圈截止,线圈L2-
28、11产生的电产生的电压经如下路径形成电流压经如下路径形成电流i2:L3-10D3、D7Ci1C17R6 R8L3-10同时线圈同时线圈L3-10产生的电压经如下路径形成电流产生的电压经如下路径形成电流i1 :L L1 1- -12 12 R R7 7 R R9 9 C C17 17 C Ci2 i2 D D1 1、D D5 5L L1-121-12L L2 2- -11 11 R Ri i C C1111 C C17 17 C Ci1 i1 D D4 4、D D8 8 L L2-112-11同时线圈同时线圈L2-11产生的电压经如下路径形成电流产生的电压经如下路径形成电流i 1 : 根据电路条
29、件,差动电容的电容量很小,即它们的阻根据电路条件,差动电容的电容量很小,即它们的阻抗较大,其它电阻和电容的阻抗相对来说可忽略不计。抗较大,其它电阻和电容的阻抗相对来说可忽略不计。设线圈设线圈L L2 2- -1111、L L3 3- -1010、L L1-121-12电压的峰值为电压的峰值为U Um m,通过,通过C Ci1i1和和C Ci2i2的电流的峰值分别为的电流的峰值分别为I ICi2Ci2、I ICi1Ci1:半波整流的平均电流公式为半波整流的平均电流公式为I I整整=KI=KIm m=I=Im m/ / I ICi2Ci2= = C Ci2i2U Um m I ICi1Ci1= =
30、 C Ci1i1U Um m 为振荡角频率。为振荡角频率。 这样半波整流电流分别为这样半波整流电流分别为 I I2 2= = C Ci2i2U Um m/ / I I1 1= = C Ci1i1U Um m/ / I I 2 2= = C Ci2i2U Um m/ / I I 1 1= = C Ci1i1U Um m/ / (波形对称的情况下)(波形对称的情况下) I I2 2=I=I 2 2 I I1 1=I=I 1 1 (I(I2 2-I-I1 1)/(I)/(I2 2+I+I1 1)= )= (C(Ci2i2-C-Ci1i1)/(C)/(Ci2i2+C+Ci1i1) ) 流过流过R Ri
31、 i C C1111的电流为的电流为 I Ii i=I=I2 2-I-I1 1=(I=(I2 2+I+I1 1) )(C(Ci2i2-C-Ci1i1)/(C)/(Ci2i2+C+Ci1i1) )只要保持只要保持I I2 2+I+I1 1为定值,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量就正比于为定值,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量就正比于I Ii i。如何保持。如何保持I I2 2+I+I1 1为定值呢?这就是振荡控制放大器的为定值呢?这就是振荡控制放大器的作用。作用。 (iiii)振荡控制放大器)振荡控制放大器ICIC1 1的作用就是使流过的作用就是使流过D D3 3、D D7 7和和D D1 1、D D5 5的电流之和的
32、电流之和I I1 1+I+I2 2等于常数。由前图可知,等于常数。由前图可知,ICIC1 1的输入端接受两个电压信的输入端接受两个电压信号:一个是基准电压号:一个是基准电压V VR R在在R R9 9和和R R8 8上的压降;另一个是上的压降;另一个是I I1 1+I+I2 2在在R R6 6/R/R8 8和和R R7 7/R/R9 9上的压降。这两个电压信号之差上的压降。这两个电压信号之差送入送入ICIC1 1,经放大得到,经放大得到V Vo1o1,去控制振荡器。当,去控制振荡器。当ICIC1 1为理为理想运算放大器时,由想运算放大器时,由ICIC1 1、振荡器、及解调器一部分电、振荡器、及
33、解调器一部分电路所构成的深度负反馈电路,使放大器输入端的两个路所构成的深度负反馈电路,使放大器输入端的两个电压信号近似相等,即电压信号近似相等,即 12iiVV据此可求得据此可求得I1+I2的数值。的数值。从电路分析可知,这两个电压信号的关系式分为:从电路分析可知,这两个电压信号的关系式分为: 因因R6=R9,R7=R8,故上两式可分别简化为,故上两式可分别简化为 1896879RRiVVVRRRRRR16827926879()()iIRRIRRVRRRR89168iRRRVVRR6821268()iR RVIIRR 由于 可求得 上式中的R6、RR、R9和VR均恒定不变,故I1+I2为一常数
34、。 令 故12iiVV891268RRRIIVRR2121321iiiiiCCIIIKCC89368RRRKVR R(iii)iii)线性调整电路线性调整电路 由于差动电容检测元件中分布电容的存在,将造成非由于差动电容检测元件中分布电容的存在,将造成非线性误差。线性误差。 由由前前可知,分布电容将使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减小,可知,分布电容将使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减小,从而使从而使I Ii i偏小。为克服这一误差,在电路中设计了线偏小。为克服这一误差,在电路中设计了线性调整电路。该电路通过提高振荡器输出电压幅度以性调整电路。该电路通过提高振荡器输出电压幅度以增大解调器输出电流的方法,来补偿分布电
35、容所产生增大解调器输出电流的方法,来补偿分布电容所产生的非线性。调整电路由的非线性。调整电路由D D9 9、D D1010、C C3 3、R R2222、R R2323、W W1 1等元等元件组成。现将这一电路画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理简图,件组成。现将这一电路画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理简图,进行分析。进行分析。 绕组绕组3-103-10和绕组和绕组1-121-12输出的输出的高频电压经高频电压经D9、D10整流,整流,在在R22、W1、R23上形成直上形成直流压降流压降( (即调整电压即调整电压) )。因。因R22=R23,故当,故当Rw1=0时,时,绕组绕组3-103-10和绕组和绕组1-121-12
36、回路回路在振荡器正、负半周内所在振荡器正、负半周内所呈现的电阻相等,所以呈现的电阻相等,所以V Vi3i3 =0=0,无补偿作用。当,无补偿作用。当Rw100时,两绕组回路在时,两绕组回路在振荡器正、负半周内所呈振荡器正、负半周内所呈现的电阻不相等,所以现的电阻不相等,所以V Vi3i300,V Vi3i3的方向如图中所的方向如图中所示。示。 该调整电压作用于该调整电压作用于IC1,使使IC1的输出电位降低,的输出电位降低,振荡器的供电电压增加,振荡器的供电电压增加,从而使振荡器的振荡幅从而使振荡器的振荡幅度增大,提高了度增大,提高了Ii,这样,这样就补偿了分布电容所造就补偿了分布电容所造成的
37、误差。补偿电压大成的误差。补偿电压大小取决于小取决于W1的阻值,的阻值,Rw1大,则补偿作用强。大,则补偿作用强。 2、放大及输出限制电路放大及输出限制电路 这部分电路的功能是将电流信号这部分电路的功能是将电流信号Ii放大,并输出放大,并输出4 420mA20mA的直流电流。此外,还要实现零点调整、正负迁的直流电流。此外,还要实现零点调整、正负迁移、量程调整、阻尼调整等功能。其电路原理如下图移、量程调整、阻尼调整等功能。其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所示。(1)(1)放大电路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主要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主要由集成运算放大器IC3和晶体管和晶体管BG3、BG4等组成。等组成。IC3起前
38、置放大作用,起前置放大作用,BG3和和BG4组成复组成复合管,将合管,将IC3的输出电压转换为变送器的输出电流。的输出电压转换为变送器的输出电流。电阻电阻R31、R33、R34和电位器和电位器W3组成反馈电阻网络,组成反馈电阻网络,输出电流输出电流I0经这一网络分流,得到反馈电流经这一网络分流,得到反馈电流If,它送,它送至放大器的输入端,构成深度负反馈,从而保证了至放大器的输入端,构成深度负反馈,从而保证了I0与与Ii之间的线性关系。之间的线性关系。 电路中电路中W2为调零电位器,用以调整输出零位。为调零电位器,用以调整输出零位。K K为正、为正、负迁移调整开关,开关拨至相应位置,可实现变送
39、器负迁移调整开关,开关拨至相应位置,可实现变送器的正向或负向迁移。的正向或负向迁移。W3为调量程电位器,用以调整变为调量程电位器,用以调整变送器的量程。送器的量程。 现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由图可现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由图可知,知,IC3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反相输入端的电压( (即即A A点的电压点的电压),),是由是由DW1的的稳定电压通过稳定电压通过R10和和R13、R14分压所得。该电压使分压所得。该电压使IC3输输入端的电位在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内,以保证运算放大入端的电位在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内,以保证运算放大器能正常工作。器能正常工作。IC3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同
40、相输入端的电压VT(即即B B点的电压点的电压VB) )是由三个电压信号叠加而成的:是由三个电压信号叠加而成的: 一个是解调器的输出电流一个是解调器的输出电流Ii在在B B点产生的电压点产生的电压Vi;第二;第二个是调零电路在个是调零电路在B B点产生的调零电压点产生的调零电压V0;第三个是调;第三个是调量程电路量程电路( (即负反馈电路即负反馈电路) )的反馈电流的反馈电流If 在在B B点产生的电点产生的电压压Vf。 设设Ri为并在电容为并在电容C11两端的等效电阻两端的等效电阻( (参见下图参见下图) ),则,则Vi=-RiIi。Vi为负值,是由于为负值,是由于C11上的压降为上正下负上
41、的压降为上正下负( (参见上图参见上图) ),即,即B B点的电位随点的电位随Ii的增加而降低。的增加而降低。调零电路如右图所示。设R0为计算V0时在B点处的等效电阻。可由图求得调零电压V0为 :122001212236022360/()DWWDWWWWVRRVVRRRRRRR220212236022360/()()WWWWRRRRRRRRR调量程电路如右图所示。调量程电路如右图所示。设设Rf为计算为计算Vf时时If流经流经B B点处的等效负载电阻,点处的等效负载电阻,Rcd为电位器滑触点为电位器滑触点c c和和d d之间的等效电阻,按之间的等效电阻,按-Y变换方法可得变换方法可得:3 13
42、133 1WcdWRRRRR3131313WWRRRR左31313131313313131313313131313WWWWWcdWWWWWRRRRRRRRRRRRRRRRR左左3131313WWRRRR左由于由于故可近似地求得反馈故可近似地求得反馈电流电流I If f为:为:所以所以 式中式中3433fcdRRRR330034cdffRRIIIRR0ffR IV3433fcdRRRR当当ICIC3 3为理想运算放大器时,为理想运算放大器时,V VT T=V=VF F( (即即V VA A=V=VB B) ),则有:,则有:将将V Vi i、V V0 0和和V Vf f的关系式代入上式得:的关系
43、式代入上式得: 设设得:得:0AifVVVV01iiADWffRIIVVRR451,ifiRKKRR2103445121()iiADWiiCCIK KK K VVCC上面公式表明了变送器输入差压上面公式表明了变送器输入差压 P Pi i与输出电流与输出电流I I0 0之之间成线性关系。此式还说明间成线性关系。此式还说明: :(a)(a)等式右边第二项为调零信号。在测量下限时,应等式右边第二项为调零信号。在测量下限时,应调整该项使变送器的输出电流为调整该项使变送器的输出电流为4mA4mA。可通过调节电。可通过调节电位器位器W W2 2,或由开关,或由开关K K接通接通R R2020或或R R21
44、21来改变。来改变。当当R R2020接通时,接通时, V V 0 0增加,变送器输出电流减小,从而增加,变送器输出电流减小,从而可实现正向迁移;当可实现正向迁移;当R R2121接通时,接通时,V V 0 0减小,可实现负减小,可实现负向迁移。向迁移。01234451()iADWIK K K KPK K VV (b) K(b) K4 4为电路放大倍数,此值与为电路放大倍数,此值与 有关。调节电位有关。调节电位器器W W3 3可改变可改变 值,可实现变送器的量程调整。值,可实现变送器的量程调整。(c) (c) 改变改变 值,不仅调整了变送器的量程,而且也值,不仅调整了变送器的量程,而且也影响了
45、变送器的调零信号。同样,改变影响了变送器的调零信号。同样,改变V V 0 0值值 ,不,不仅改变了变送器零位,对满度输出也会有影响。仅改变了变送器零位,对满度输出也会有影响。因此,在仪表调校时,应反复调整零点和满度。因此,在仪表调校时,应反复调整零点和满度。 该电路由晶体管该电路由晶体管BGBG2 2、电阻、电阻R R1818等组成,见图。其作用等组成,见图。其作用是防止输出电流过大,损坏器件。当输出电流超过是防止输出电流过大,损坏器件。当输出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允许值时,R R1818上压降变大,使上压降变大,使BGBG2 2的集极电位降低,的集极电位降低,从而使该管处于饱和状态,因此流过从而使该管处于饱和状态,因此流过BGBG2 2,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项目法务支持试题及答案
- 白水县2025-2026学年三上数学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首饰营销方案设计
- 2025年工程经济备考路上试题及答案
- 谷雨品牌新媒体营销案例深度解析
- 知识整合的2025市政工程试题及答案
- 青春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 协作之美的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钉钉项目管理功能解析
- 项目档案管理试题及答案
-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 中国绝缘材料产品及应用手册
- 擒拿格斗课件
- 绿篱带钢筋骨架施工方案
- 智能建造施工技术应用实施方案
- 化工总经理岗位职责
- 小学英语复习讲座88课件
- 医院发生意外自杀的应急预案流程
- 哈姆莱特必修下第三幕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过热蒸汽压力控制设计
- 国际志愿服务培训与实践-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