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熟悉 C 程序运行环境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1. 熟悉C 语言Visual C+6.0 调试环境。2. 掌握C 程序的编辑、调试及运行。二、实验内容项目 1.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include int main()printf(“Good morninn”g)!; printf“H(ello,world!”)n; return 0;运行结果(注意,按照屏幕输出格式写):项目 2.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include int main()int a , b , sum;/*定义变量*/a=23;b=56;/*为变
2、量赋值*/sum=a+b;/*计算两个变量的和*/ printf“s(um is %d”n,sum); /*输出计算结果*/ return 0;运行结果:1项目 3.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include int max(int,int); int main()int a , b , c;/*定义变量*/a=23;b=56;/*为变量赋值*/c=max(a,b);/*调用 max 函数,将得到的值赋给c*/ printf“m(ax is %d”n,c);/*输出 c 的值*/return 0;int max(int x,int y)/*定义 max 函数,函数值为整型*/in
3、t z;/*定义变量*/if(xy)z=x; elsez=y;return(z);/*将 z 的值返回*/运行结果:三、提高部分1.试想,如果求 10 个数中的最大者,则程序该如何编写。程序代码运行结果:23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二数据及其运算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1. 掌握C 数据类型的概念、熟悉整型、字符型和实型基本类型的常量的用法;学会三种基本类型变量的定义、赋值和使用方法。2. 掌握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及逻辑表达式的特点及用法。3. 熟悉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的概念。4. 学习简单程序的编写方法。二、实验内容项目 1. 编辑运行下面程
4、序,并分析运行结果。#included=m/4;int main()e=m%5;printf(“a=m+1;a=%nd”,a);int m,a,b,c,d,e;/*定义整型变量*/printf(“b-=2m;b=%dn”,b);printf(“please input a data:m=”);printf(“c=m*c3=;%d n”,c);scanf(“%d”,&m)/;*从键盘输入一个整数*/a=m+1;printf(“d=m/4;d=%nd”,d);printf(“e=m%5;e=%d n”,e);b=m-2;return 0;c=m*3;运行结果:项目 2. 编辑运行下面程序,并分析运
5、行结果。#includeint main()printf(“n=”); scanf(“%f”,&n)/;*输入矩形的边长*/ s=m*n;/*计算矩形的面积*/float m,n,s; print(f“m=”);scanf(“%f”,&m)/;*输入矩形的边长*/(1) 输入 24 和 5,运行结果:printf(s=%nf” return 0;,s);/*输出矩形的面积*/(2) 输入24 和 5,运行结果: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6院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分析结果是否正确?(3) 对上面程序进行修改,当输入一个非法的边长(负数或零),会给出提示而不计算矩形的面积。输入24 和
6、 5,运行结果:项目 3. 先阅读程序,并写出结果,再运行程序并分析结果。#includeint main()int i,j,m,n,p,q,x,y; i=8;j=10; p=0; q=0; x=1; y=1;m=+i;/m=9,i=9n=j+;/n=10,j=11;p+=i+;/p=p+i+;/p=9,i=10q-=-j;/q=q-(-j);/q=-10,j=10x+=m+10;/x=x+( m+10)/x=20,y=p=q;/y=0printf(“i=%d,j=%d,m=%d,n=%d,p=%d,q=%d,x=%d,y=%d”,im,jn,p,q,x,y); return 0;分析结果:i
7、= 10 ;j= 10 ;m= 9 ;n= 10 ;p= 9 ;q= -10 ;x= 20 ;y= 0 运行结果:项目 4.(选做)5根据矩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编写一个输入圆半径 r,计算园周长 L 和圆面积S 的程序。注意判断圆半径 r 是否大于零。(程序代码和运行结果可写在指导书背面)6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三程序控制结构(选择)班级学号姓名成绩项目 1.三角形成立条件判断及面积计算【项目任务】输入三个整型数据,判断这三个整型数据能否围成三角形,如果能组成三角形,计算并输 出它的面积,如果不能围成三角形输出“三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项目说明】C
8、语言实现选择结构筑要用if语句,按照判断所给定的条件是否满足,根据判定结果的真或假来决定执行在if语句中给出的两种操作之一。【项目目的】(1) 正确使用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表达条件。(2) 学习分支语句if的使用方法。(3) 进一步熟悉VC 集成环境的使用方法,学习VC 环境提供的调试工具。【项目要点】(1) 已知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p=(a+b+c)/2 s= sqrt(p*(p-a)*( p-b)*( p-c)(2) 已知三边能围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C 语言中求平方根的函数是sqrt(double ,x)该函数在 math.h头文件中。(4) if语句中“
9、表达式”必须用“(”和“)”括起来,它的值为逻辑值。除常见的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 达式外,也允许是其他类型的数据,如整型、实型、字符型等。(5) else子句(可选)是 if语句的一部分,必须与 if配对使用,不能单独使用。程序代码:运行结果:项目 2. 百分制成绩转换为成绩等级【项目任务】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输出对应的等级。【项目目的】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8院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1) 正确使用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表达条件。(2) 学习多switch分支选择语句的使用方法。【项目要点】解决本项目的关键是如何将输入的百分制成绩与 case 常量联系起来,不难想到将百分制成绩
10、(用score表示)除以10 之后再取整,一定得到0 到 10 之间的数。9、10 对应a,8对应b,,5、4、3、2、1、0 对应e既不及格。程序代码:运行结果:项目 3.选做2x1x0y0x0。x1x0(程序代码和运行结果可写在指导书背面)8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四 程序控制结构(循环)班级学号姓名成绩项目 1:使用循环结构实现重复处理【项目说明】从键盘输入一个班的成绩,把百分制转换成等级制。将百分制成绩(用score表示)除以 10 之后再取整,一定得到 0 到 10 之间的数。9、10 对应a,8对应b,,5、4、3、2、1、0 对应e既不及
11、格。要求分别使用三种循环结构实现。该项目中,假设班级人数不固定,规定输入若干0 至 100 的成绩,如果成绩不在此范围,则表示结束。该项目中,同时要使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项目目的】(1) 掌握用 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 (2)掌握用 for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3) 掌握三种语句的特点和应用技巧。(4) 掌握用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改变循环状态的方法 。【项目内容】1、用 while语句实现的程序代码:2、用dowhile和 break语句实现的程序代码: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10院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3、用do
12、while和 continue语句实现的程序代码:4、用 for语句实现的程序代码:项目 2.(选做)10求n!(即求1! 2! 3!n 110!)(程序代码和运行结果可写在指导书背面)10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五 数组班级学号姓名成绩项目 1. 冒泡排序法【项目说明】输入 10 个数,用“冒泡法”对10 个数排序(由小到大)。冒泡法的基本思想:通过相邻两个数之间的比较和交换,使(数值)较小的数逐渐从底部移向顶部,较大的数逐渐从顶部移向底部。就像水底的 气泡一样逐渐向上冒,故而得名。【项目目的】(1) 掌握冒泡排序算法的编程。(2) 掌握与数组有关的
13、算法。程序代码:运行结果:项目 2. 字符统计【项目说明】有一篇文章,共有 3 行文字,每行 80 个字符。要求分别统计出其中英文字母和数字的个数。【项目目的】(1) 掌握键盘输入字符串方法。(2) 掌握二维数组的处理方法。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13院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技术要点】(1)3 行文字可定义一个二维字符数组来表示。(2)使用gets( )函数对字符串进行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结果:项目 3.(选做)在二维数组中,若某一位置上的元素在该行中最大,而在该列中最小,则该元素即为该二维数组的 一个鞍点。要求从键盘上输入一个二维数组,当鞍点存在时,把鞍点找出来。(程序代码和
14、运行结果可写在指导书背面)1213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六 函数班级学号姓名成绩项目 1:使用函数实现对二维数组转置。【项目说明】写一个函数,使给定的 3*3 的二维整型数组转置,即行列互换。要求输出转换之前和转换之后的结果。【项目目的】(1) 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2) 掌握二维数组名作为函数的参数的使用技巧。【技术要点】(1) 使用二重循环对二维数组进行输入,处理和输出;(2) 二维数组名作为函数的参数,定义函数需要给出第二维的大小。程序代码:运行结果:项目 2:使用函数实现成绩处理【项目说明】输入 3 个学生 4 门课的成绩,分别用函数实现以
15、下功能:(1)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分。(2)计算每门课的平均分。(3)找出 12 个分数中最高分数所对应的学生和课程。【项目目的】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15院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1) 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2) 掌握全局变量的使用。【技术要点】学生成绩可定义成全局的二维数组,这样自定义函数可以直接使用,而不需要进行参数的传递。程序代码:运行结果:项目 3.(选做)10求n!(即求1! 2! 3!n 110!)(阶乘要求使用递归函数来实现,程序代码和运行结果可写在指导书背面)15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七 指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项目 1
16、.使用指针参数交换两个变量值【项目说明】用函数实现两个变量值的交换,使其在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中的值一致,并且返回这两个变量的和 以及乘积。要求用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项目目的】(1) 熟悉如何定义指针变量,掌握将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的方法。(2) 掌握通过指针参数由被调函数向主调函数传递多个值的方法。【技术要点】由于变量的值始终存放在内存单元中,因此,要交换两个变量的值,只需交换这两个变量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值即可,这就需要知道两个变量的地址。也就是说,需要保证主调函数与被调函数中所要交换的两个数的内存单元是同一内存单元,即传递的参数是内存单元的地址,而不是内存单元中的值。程序代码:运行结果:项目 2. 数组的排序和的插入【项目目的】(1) 熟悉如何定义指针变量,掌握将指针变量指向一维数组元素的方法。(2) 掌握如何对数组进行排序。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17院 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3) 掌握如何在一个有序的数列中查找合适的位置。(4) 掌握如何将一个数插入到一个有序数列中。【技术要点】(1) 排序可采用冒泡法或者选择法。(2) 有序数组中插入一个数的关键是找到该数据插入的位置,然后将插入位置及其后的所有元素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讲解含答案详解(培优)
- 自动驾驶汽车环境感知部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采矿设备能效评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从业资格考试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必考题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练习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玛纳斯县司法局招聘编制外专职人民调解员(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节能知识培训体系课件
- 节能环保知识培训通知课件
- 材料作文点拨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无线wifi安装协议书
- 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2025):平权时代智驾商业落地的破局之路
- 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新闻考点+答题方法知识点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版)
- 婚内财产协议书2025
- 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公司注册登记培训课件
-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
- 2025年宿州市公安机关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10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课标(水平一)体育与健康《非移动性技能》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