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地质内江_第1页
家乡地质内江_第2页
家乡地质内江_第3页
家乡地质内江_第4页
家乡地质内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乡地质内江内江市地质环境概况1区域概况内江地处四川盆地中部红层丘陵区,介于1045 一- 056E 、 29T0 N 之间,下辖三县两区,行政区域面积5386kn1。内江西靠龙泉山脉,东靠华蓥山脉,地势平缓,浅丘平坝相间,与南充、 德阳、自贡的丘陵区构 成川中丘陵。调查区内交通十分发达,内昆铁 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 成自高速公路、内宜高速公路、国道 321 省道 206、内遂高速公路、内乐公路 及内安公路等交通要道通过 或起于本市,是川中南水陆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 地。2、地形地貌市区主要座落在中浅丘及沱江I、U级阶地之上,阶地呈新月形及条带状分布。内江东西最大跨度 121.5km,南

2、北最大跨度 94.7km,是典型的 四川盆地东南部红层丘陵区 ,以宽谷中丘为主,约占市域面积的 70%其余部分为缓谷浅丘及窄谷深丘地貌。地形总体北高南低,海拔 320? 340m 境内溪流, 沟谷交错,沱江蜿蜓曲折穿境而过,河 网发育差,土壤展现不足。地形被切割成许多高矮不同,形状有异但 多为馒头状的山丘,高差起伏 20? 30m 沱江 及大、小支流两岸形成 侵蚀堆积漫滩与阶地,漫滩一般宽 80? 100m 呈狭长小 块,海拔 290?320m 阶地宽 40? 120m 呈条带状,海拔 315? 340m。俩母山海拔 834m, 是内江海拔最高点, 也是流向沱江水系的清溪 河和流向 岷江水系的

3、越溪河的分水岭3、地层岩性区域内主要出露侏罗系沙溪庙组 J2S)、遂宁组 J2sn)、蓬莱镇组 (J3卩)地层,沿江河流两岸分布第四系 (QJ 沉积物质。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J2S):分布于本区西部及南部,岩性以紫红色粉 砂质泥岩为主 , 夹有灰绿色砂岩及粉砂岩。侏罗系中统遂宁组 J2Sn) :分布于中部及东部 , 岩性以紫红和棕 红色泥 岩、砂质泥岩为主 ,夹薄层粉砂岩透镜体 , 砂岩薄层厚 0.3-3m 。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 J3p) : 分布于本区北部 , 岩性为紫红色泥岩 与不稳 定的长石石英砂岩互层 ,砂岩所占比例较少。第四系松散堆积物 (Qh、 CP) : 零星分布于河流平坝及阶地

4、附近 , 岩性主 要为冰水堆积的粘土夹砾石层和漫滩砂卵石层。4、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1、 地质构造内江市位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川中台拱的自贡台凹北部,威远背斜北东倾末端与自流井背斜北东倾末端间的向斜部位,四川沉降带 中部,地层近于水平 , 倾角多在 3-6 地表构造主要为极平缓的鼻状 背、 向斜,主要有烂泥背斜、白鹤场向斜和白马镇向斜等,无大的断 裂发育。2、 新构造运动区域内新构造运动较强烈,其主要特征是:5.2.1 . 阶地区域内的沱江为主要河流,沿岸一般有 3? 5 级阶地,除I级阶地 外余为基座阶地,其上有厚度不等的砂、砾石层堆积,从阶地级数、 堆积物 厚度及其距现代河水面的高

5、度分析,本区从中更新世到全新 世,至少经历了 5 次上升和 5 次间歇停顿,上升幅度达 100 余米,尤以 中更新世上升的幅度最 大,达 6080 米。从堆积物厚度看,各个时期 间歇停积的时间长短不一,以 全新世间歇的时间最长,堆积物厚 20余米。根据同时期形成的同级阶地距现代河水面的高度较稳定的事实,说明各地上升幅度差异不大,为大面积均衡间歇性上升。522 . 河流改道在区域内的沱江流域这种现象最明显。 沱江多次截流改道,形成 牛轭湖 状废弃河道,其高度介于I、H级河谷阶地之间,表明全市在 全新世早期有一 次上升过程。另外,沱江及其支流的河漫滩、超河漫滩、河心滩、河心岛等较 为发育,表明在全

6、新世地壳仍在不断上升。5.2.3 . 上升型地貌结构区域的西北部及东南部背斜构造区, 阶地不发育,河谷深切,横剖面 呈 V 字型,多悬崖、峡谷、叠坝等。尤其在西北部更为明显,这些均显 示为上升 地貌结构,表明该区在挽近时期以上升为主。3地震据 GB18306-2001(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该区域地震 动 峰值加速度为 0.05g ,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5、工程地质5、1斜坡类型区域内斜坡按岩性结构主要为基岩斜坡和崩塌、 残坡积松散层斜坡。按坡度分主要为中缓坡(15 65),区域内hubU斜坡以稳定和稳定性较差的斜坡为主,不稳定斜坡主要以中缓坡的崩塌斜坡和基岩咼陡斜

7、坡为主5、2工程地质分区内江地处川中红层丘陵工程地质区,主要由砂岩、泥岩组成的半坚硬岩组,岩层产状近于水平。谷宽坡缓,切割深度20-30 米。在本区砂、泥岩中存在着厚度不等的风化带。强风化带岩石风化裂隙发育,胶结物受到破坏,强度大为降低, 一般厚 7-15 米, 弱风化带岩石结构 受到一定破坏, 强度降低到 1/2-1/3At|J上沖a過F4我家在内江市资中县水南镇,图中a处姊妹 桥村 是我的村子,村子旁边有G321铁道,从小 便有货车 驶过,主要是运煤;前不久铁道维修,将轨枕由木头换成了混凝土,使其焕然一新。不远处有成渝高速路,来上大学有时会坐汽车,就会上高速路。村子离资威路(资中到威远)亦不远,父亲 上班 要从此公路过。离村子大概10分钟路程有条小溪,以前小 时候 常跟母亲去河边洗衣服,但是现在河水污染 严重,基 本不去那里了。家乡资中地处沱江河边,县城繁华,物产丰 富, 人杰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