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分类和机制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分类和机制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概述运动性疲劳概述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二、运动性疲劳的分类二、运动性疲劳的分类三、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三、运动性疲劳的机制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运动)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运动)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后,可以恢复原有当的休息和调整以后,可以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训练需经过在
2、训练过程中,运动训练需经过 运动运动 疲劳疲劳 再运动再运动 再疲劳再疲劳使运动水平提高。使运动水平提高。运动性疲劳的分类运动性疲劳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运动性疲劳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 生理疲劳:身体或肌肉活动引起生理疲劳:身体或肌肉活动引起 心理疲劳(主观或精神疲劳):心理活动造成心理疲劳(主观或精神疲劳):心理活动造成运动性疲劳按整体和局部可分为:运动性疲劳按整体和局部可分为: 整体疲劳:全身各器官机能水平下降整体疲劳:全身各器官机能水平下降 局部疲劳:局部机能水平机能下降局部疲劳:局部机能水平机能下降运动性疲劳按运动方式可分为:运动性疲劳按运动方式可分为: 快速疲劳: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快速
3、疲劳: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 耐力疲劳:运动强度不大,运动时间过长引起耐力疲劳:运动强度不大,运动时间过长引起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 (一一) )能量耗竭能量耗竭 (二)(二)代谢产物堆积代谢产物堆积 (三)(三)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学说 (四)(四)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 (五)(五)疲劳链学说疲劳链学说 (六)(六)中枢神经递质失衡中枢神经递质失衡 (七)(七)保护性抑制学说保护性抑制学说 (八)(八)突变理论突变理论能量耗竭 在运动过程中体内的能源物质(如在运动过程中体内的能源物质(如ATPATP、CPCP、肌、肌 糖原、肝糖原)大量消耗,而得不到糖原、肝糖原)大量消耗,而得不到及时
4、补充及时补充代谢产物堆积代谢产物堆积 运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如乳酸、氨等)运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如乳酸、氨等)在体在体 内大量堆积而不能及时消除所致内大量堆积而不能及时消除所致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学说 大强度运动所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可使细大强度运动所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可使细胞膜和线粒体膜造成多方面损伤,影响肌纤胞膜和线粒体膜造成多方面损伤,影响肌纤维的能量供应,导致疲劳。维的能量供应,导致疲劳。运动性疲劳的机制运动性疲劳的机制运动性疲劳的机制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 长时间剧烈运动的情况下,由于组织器长时间剧烈运动的情况下,由于组织器官某些代谢产物堆积,可导致体内代谢性
5、官某些代谢产物堆积,可导致体内代谢性酸中毒,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引起疲劳。酸中毒,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引起疲劳。疲劳链学说疲劳链学说 离子代谢紊乱(如钙、钾、钠、镁离子)而离子代谢紊乱(如钙、钾、钠、镁离子)而影响骨骼肌的收缩,或内分泌调节机能下降,影影响骨骼肌的收缩,或内分泌调节机能下降,影响物质、能量代谢,造成肌肉疲劳响物质、能量代谢,造成肌肉疲劳运动性疲劳的机制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中枢神经递质失衡中枢神经递质失衡 一些具有神经递质作用的氨基酸(如一些具有神经递质作用的氨基酸(如-氨氨基丁基丁 酸、酸、5-5-羟色酸)含量的变化而对大脑皮层羟色酸)含量的变化而对大脑皮层起保护起保护 性抑制造成的
6、性抑制造成的 保护性抑制学说保护性抑制学说 大脑细胞长期兴奋导致大脑细胞长期兴奋导致“消耗消耗”增多,当消增多,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保护性抑制。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保护性抑制。 突变理论突变理论 由于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力量下降和兴由于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力量下降和兴奋性奋性 或活动性丧失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或活动性丧失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第二节第二节 判断运动性疲劳的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简易方法主观感觉主观感觉及运动者经验及运动者经验客观检查客观检查其他其他 主观感觉主观感觉 感到精神不振,厌烦运动感到精神不振,厌烦运动 面色发红或苍白面色发红或苍白 下肢肌肉有酸沉感,动作迟
7、缓下肢肌肉有酸沉感,动作迟缓 食欲不佳,食量减少,睡眠差、迟或食欲不佳,食量减少,睡眠差、迟或失眠失眠 排汗量增加(在相同的运动中,排汗排汗量增加(在相同的运动中,排汗量较以往多)量较以往多)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疲劳程度的简易判断标准疲劳程度的简易判断标准内容内容轻度疲劳轻度疲劳中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重度疲劳自我感觉自我感觉无任何不舒无任何不舒服服腿痛、心悸腿痛、心悸头痛、胸痛、恶心、头痛、胸痛、恶心、呕吐呕吐面色面色稍红稍红相当红相当红苍白或紫红色苍白或紫红色排汗量排汗量不多不多较多较多非常多非常多呼吸呼吸中度加快中度加快显著加快显著加快显著加快,呼吸表显著加快
8、,呼吸表浅或节律紊乱浅或节律紊乱 动作动作步态轻稳步态轻稳步态摇摆不稳步态摇摆不稳摇摆不协调摇摆不协调注意力注意力较好、正确较好、正确执行指令执行指令执行口令不正确,执行口令不正确,或错误动作出现或错误动作出现执行口令缓慢,动执行口令缓慢,动作变形作变形客观检查客观检查 一、肌肉力量:一、肌肉力量: 运动前后测量若干次肌肉力量(握力、背运动前后测量若干次肌肉力量(握力、背力),若平均值低于运动前水平则为疲劳。或一力),若平均值低于运动前水平则为疲劳。或一次练习后几天内不能恢复,则疲劳程度较深。次练习后几天内不能恢复,则疲劳程度较深。 二、心血管系统:二、心血管系统:(一)(一)心率心率 1 1
9、、基础心率:、基础心率:安静、室温、清晨、清醒、起安静、室温、清晨、清醒、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大运动量训练后次日基础心床前静卧时的心率。大运动量训练后次日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率较平时增加1010次分以上,二无其他原因,则次分以上,二无其他原因,则认为使疲劳现象。连续几天持续增加,说明疲劳认为使疲劳现象。连续几天持续增加,说明疲劳积累,需调整运动负荷。积累,需调整运动负荷。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客观检查客观检查(一)(一)心率心率2 2、运动中心率:、运动中心率:随着运动水平的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心率提高,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心率减少。若在一段时间内,
10、从事同样减少。若在一段时间内,从事同样强度负荷,运动中或即刻心率增加,强度负荷,运动中或即刻心率增加,则表示疲劳。则表示疲劳。3 3、运动后心率:、运动后心率:运动后恢复时间运动后恢复时间延长,则为疲劳。延长,则为疲劳。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客观检查客观检查(二)(二)血压血压 1 1、晨血压:安静时血压比平时升高、晨血压:安静时血压比平时升高2020左右且持续维持两天以上不恢复,为疲左右且持续维持两天以上不恢复,为疲劳的表现。劳的表现。 2 2、运动状态下的血压:运动时脉压差增、运动状态下的血压:运动时脉压差增加的程度比平时少,出现无力型反应,加的程度比平时少,出现
11、无力型反应,表示已中度或重度疲劳。若出现表示已中度或重度疲劳。若出现“无休无休止音止音”或梯形反应表明已过度疲劳。或梯形反应表明已过度疲劳。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其他其他 (一)皮肤空间阈:(一)皮肤空间阈: 在受试者双眼看不见的体表部位,运动在受试者双眼看不见的体表部位,运动前后各测一次,阈值大于前后各测一次,阈值大于1.51.5倍以上为轻度疲倍以上为轻度疲劳,劳,2.02.0以上为重度疲劳。以上为重度疲劳。 (二)唾液(二)唾液PHPH值值 长时间运动,乳酸生成增多,血液长时间运动,乳酸生成增多,血液PHPH值值下降,则唾液下降,则唾液PHPH值也下降。值也下降。
12、 (三)尿蛋白:(三)尿蛋白: 运动后尿蛋白排出量增多,是中度或重度疲运动后尿蛋白排出量增多,是中度或重度疲劳的表示。劳的表示。1 12 2天后,尿蛋白不减少反而增天后,尿蛋白不减少反而增加是过度疲劳,需降低运动强度。加是过度疲劳,需降低运动强度。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劳逸结合:劳逸结合: 1 1、放松运动、放松运动(慢跑和呼吸体操或肌肉韧带拉伸)(慢跑和呼吸体操或肌肉韧带拉伸) 2 2、睡眠、睡眠物理措施:物理措施: 1 1、温水浴:、温水浴:水温水温4040左右,时间左右,时间1010分钟左右分钟左右 2 2、
13、桑拿浴:、桑拿浴:运动结束,休息一段时间,补充足够的水运动结束,休息一段时间,补充足够的水和营养物质后,温水与桑拿交替进行,每次停留和营养物质后,温水与桑拿交替进行,每次停留5 5分钟分钟左右,反复左右,反复4 45 5次。次。 3 3、按摩:、按摩:30306060分钟全身按摩分钟全身按摩 4 4、吸氧与负离子吸入:、吸氧与负离子吸入:吸氧促进乳酸氧化;负离子提吸氧促进乳酸氧化;负离子提高人体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组织氧化,有利于消除疲高人体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组织氧化,有利于消除疲劳。劳。第三节第三节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营养补充:营养补充:1 1、运动中和运动后大量补充糖;大强度运动后、运动中和运动后大量补充糖;大强度运动后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水和无机盐及维生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水和无机盐及维生素。素。2 2、短距离、动力性、高强度以及间歇性运动后,、短距离、动力性、高强度以及间歇性运动后,补充肌酸。补充肌酸。3 3、运动中补充氨基酸,以延缓中枢性疲劳的产、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力学与智能材料性能拓展重点基础知识点
- 风电场草原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疼痛科火灾应急预案演练(3篇)
- 酒店厨房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3篇)
- 商铺燃气火灾应急预案(3篇)
- 企业在战略变化中的风险分析与决策试题及答案
- 产科新生儿火灾应急预案(3篇)
- 主变火灾应急预案(3篇)
- 机舱火灾专项应急预案(3篇)
- 火灾应急预案里重要环节(3篇)
- 信息安全及保密意识培训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转让合同
- 病种成本管理案例分享
- 网络施工服务合同范例
- 2024年无人机配件定制采购合同范本3篇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知识考核试卷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
-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 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标准 DG-TJ08-2422-2023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4版)
- 精密测量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