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1.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 49 000400 00012.2525%因此,该交换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且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因而,应当基于公允价值对换入资产进行计价。(1)A公司的会计处理:第一步,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400 00049 00051 000300 000(元)第二步,计算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A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 000元,账面价值为320 000元,同时收到补价49
2、 000元,因此,该项交换应确认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400 000320 00080 000(元)第三步,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办公设备 3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000 银行存款 49 000贷:其他业务收入 400 000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80 000 其他业务成本 320 000贷:投资性房地产 500 000 (2)B公司的会计处理: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300 00049 000300 000 ×17%400 000(元)资产交换应确认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300
3、 000280 00020 000(元)。借:投资性房地产房屋 40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000 银行存款 49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000 300 000 ×17%=51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80 000贷:库存商品 280 0002 (1)X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900 000+600 000-300 000=1200000(元)换入专利技术的入账金额=1200000×400000÷(400000+600000) =480 000(元)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金额=1200000×600000÷
4、;(400000+600000) =720 000(元)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0000 贷:在建工程 900000 固定资产 600000借:无形资产专利技术 480000 长期股权投资 720000 银行存款 3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500000(2)Y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400 000+600 000+300 000=1300000(元)换入办公楼的入账金额=1300000×900000÷(900000+600000) =780 000(元)换入办公设备的入账金额=1300000×600000÷(900000+600000) =520
5、 000(元)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 780000 固定资产办公设备 520000 贷:无形资产专利技术 400000 长期股投资 600000 银行存款 300000第三章1.(1)甲公司的会计分录。假定甲公司转让该设备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借:应付账款 1 0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60 000交易性金融资产 460 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80 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420 000累计折旧 180 000 贷:固定资产 600 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10 000贷:银行存款 1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 000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 30 000借:
6、交易性金融资产 60 000 贷:投资收益 60 000 借:管理费用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2)乙公司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460 000交易性金融资产 460 000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80 000贷:应收账款 1 000 0002.(1)A公司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3 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95 000固定资产 3 000 000坏账准备 380 000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130 000贷:应收账款-B公司 7 605 000(2)B公司的会计分录。1)借:固定资产清理 2 340 000 累计折旧 2 000 000
7、 贷:固定资产 4 340 000 2)借:固定资产清理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3)借:固定资产清理 610000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 610 0004)借:应付账款-A公司 7 60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95 000 固定资产清理 3 000 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510 0005)借:主营业务成本 2 500 000 贷:库存商品 2 500 0003.(1)A公司的会计分录。借:应付票据 550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000股本 100 000资本公积 20 000 固定
8、资产清理 120 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11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 000 累计折旧 100 000 贷:固定资产 300000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8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0 000(2)B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 120 000 固定资产 120 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110 000 贷:应收票据 550 000第四章 外币折算1、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1)用美元现汇归还应付账款。借:应付账款美元 ($15000×6.32) 94 800贷:银行存款美元 ($15000×
9、;6.32) 94 800(2)用人民币购买美元。借:银行存款(美元) ($10000×6.31)631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00贷:银行存款(人民币) ($10000×6.32) 63200(3)用美元现汇购买原材料。借:原材料 31400贷:应付账款美元 ( $5000×6.28) 31400(4)收回美元应收账款。借:银行存款美元 ($30000×6.27) 188100贷:应收账款美元 ( $30000×6.27) 188100(5)用美元兑换人民币。借:银行存款(人民币)( $20000×6.22) 124 400
10、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800 贷:银行存款(美元)( $20000×6.26) 125 200(6)取得美元短期借款。借:银行存款美元 ( $20000×6.27) 125 400贷:短期贷款美元 ($20000×6.27) 125 400外币账户情况表项目外币账户金额账面折合为人民币数额期末的即期汇率按期末汇率计算的折合额汇率变动形成的差异银行存款$50000315 3506.25312 500-2850应收账款$1000065 9006.2562 500-3400应付账款$20000127 1006.25125 000-2100短期借款$20000125 40
11、06.25125 000-400(7)对外币资产的调整借:应付账款美元 2100短期借款美元 400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3750贷:银行存款美元 2850 应收账款(美元) 34002、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入长期借款。借:银行存款美元 ($50000×6.38) 319000贷:长期借款美元 ( $50000×6.38) 319000借:在建工程××工程 319000贷:银行存款美元 ( $50000×6.38) 319000()年末,固定资产完工(设不考虑在建工程的其他相关费用)。借:长期借款美元 2500贷:在建工程×
12、15;工程 2500借:固定资产 321 500贷:在建工程××工程 321 500另,本题没有要求对借款利息进行处理。如有要求,则第一年的利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第二年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第一年末接受外商投资。借:银行存款美元 ( $100000×6.33) 633000贷:实收资本外商 633 000()用美元购买原材料。借:原材料 316 500贷:银行存款美元 ( $50000×6.33) 316 500()第二年归还全部借款(设本题只考虑汇率变动,不考虑借款利息部分)。借:长期借款美元 ( $50000×6.29) 314500贷:
13、银行存款美元 ( $50000×6.29) 314500会计期末时:借:长期借款美元 2000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2000第五章 租赁1、融资租赁业务(1)承租人甲公司分录租入固定资产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400000×PVIFA(9%,3)=400000×2.5313=1012520(元)最低租赁付款额=400000×3=1200000(元)由于账面价值为1040000元,大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1012520元,所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012520元。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 1012520 未确认融资费用 187480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4、1200000计算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表(实际利率法)=9%日期租金确认的融资费用应付本金减少额应付本金余额9.00%1012520第二年年末40000091126.80 308873.20 703646.8第三年年末40000063328.21 336671.79 366975.01第四年年末40000033024.99 366975.01 0第一年末支付租金时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400000贷:银行存款 400000同时:借:财务费用 91126.80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91126.80第二年末支付租金时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400000贷:银行存款 40
15、0000同时:借:财务费用 63328.21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63328.21第三年末支付租金时,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40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0同时:借:财务费用 33024.99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3024.99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由于租赁期为3年,使用寿命为5年,应当按照其中较短者3年计提折旧。采用直线法,每月计提折旧费用=1012520/36=28125.56元,最后做尾差调整.每月末的分录为,借:制造费用 28125.56贷:累计折旧 28125.56或有租金支付第三年年末借:销售费用 40000贷:其他应付款(银行存款) 40000第四年年末借:销售费用 60
16、000贷:其他应付款(银行存款) 600002011年,退还固定资产借:累计折旧 1012520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012520(2)出租人租赁公司分录租出固定资产 由于最低租赁收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400000×3=1200000(元)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是1040000(元)首先计算内含利率。内含利率:400000×PVIFA(i,3)=1040000,1049720>10400001030840<1040000故I 在到之间,会计分录:借: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甲公司 1200000贷: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1040000未实现融资收益
17、 160000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表日期租金确认的融资收益租赁投资净额减少额租赁投资净额余额7.51%1040000第二年年末40000078104.00 321896718104第三年年末40000053929.61 346070.39 372033.61 第四年年末40000027966.39 372033.61 0合计1200000160000.00 1040000第二年年末借:银行存款 400000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甲公司 400000同时: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78104.00贷: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入 78104.00第三年年末借:银行存款 400000贷:长
18、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甲公司 400000同时: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53929.61贷: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入 53929.61第四年年末借:银行存款 400000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甲公司 400000同时: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27966.39贷: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入 27966.39收到或有租金第三年借:银行存款 4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入 400000第四年借:银行存款 6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入 6000002、经营租赁业务(1)乙公司是承租公司租金总额=90000+90000+120000+150000=450000(元)每年分摊=450000/3=1500
19、00(元)会计分录为第一年年初借:长期待摊费用 90000贷:银行存款 90000第一年年末借:管理费用租赁费 150000贷:银行存款 90000长期待摊费用 60000第二年年末借:管理费用租赁费 150000贷:银行存款 120000长期待摊费用 30000第三年年末借:管理费用租赁费 150000贷:银行存款 150000(2)租赁公司作为出租人,其会计分录为第一年年初借:银行存款 90000贷: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 90000第一年年末借:银行存款 90000贷: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 60000 其他业务收入经营租赁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第二年年末借:银行存款 120
20、000贷: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 30000 其他业务收入经营租赁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第三年年末借:银行存款 150000贷:其他业务收入经营租赁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第六章 所得税1.(1)20×6年末。会计折旧300×5/15100(万元)计税折旧300÷560(万元)年末账面价值300100200(万元)年末计税基础30060240(万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4020040(万元)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0×156(万元)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0=6(万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
21、设备) 60 000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60 000 本年应交所得税(50060)×1566万元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66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60 000(2)20×7年。1)20×7年开始税率恢复至25,需调整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也可以再年末一次性调整)调整后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15×2510(万元)应调整增加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06=4(万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设备) 40 0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40 000 2)20
22、15;7年末。会计折旧300×4/1580(万元)计税折旧300÷560(万元)年末账面价值20080120(万元)年末计税基础24060180(万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012060(万元)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0×2515(万元)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10=5(万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设备) 50 0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50 000 本年应交所得税(60060)×25135万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1 35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350 000
23、(3)20×8年末。会计折旧300×3/1560(万元)计税折旧300÷560(万元)年末账面价值1206060(万元)年末计税基础18060120(万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206060(万元)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0×2515(万元)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15=0(万元)本年应交所得税(60060)×25135(万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13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52.(1)20×1年末。会计折旧4 500 000÷5900 000(元)计税折旧4 500 000
24、7;8562 500(元)账面价值4 500 000900 0003 600 000(元)计税基础4 500 000562 5003 937 500(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 937 5003 600 000337 500(元)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337 500×2584 375(元)本年应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84 375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 84 375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84 375本年应交所得税(5 000 000900 000562 500)×251 334 375(元)编
25、制如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1 334 3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334 375(2)20×2年末。账面价值3 600 000900 000400 0002 300 000(元)计税基础3 937 500562 5003 375 000(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 375 0002 300 0001 075 000(元)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 075 000×25268 750(元)本年应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68 750- 84 375184 375(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
26、) 184 375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84 375 本年应交所得税(2 000 000900 000-562 500+400 000)×25684 375(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684 3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84 375(3)20×3年末。本年会计折旧=2 300 000÷3=766 667(元)账面价值2 300 000766 667=1 533 333(元)计税基础3 375 000562 5002 812 500(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 812 5001 533 3331 279 167(元)年末与该机
27、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 279 167×25319 792(元)本年应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19 792-268 75051 042(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 51 042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51 042 本年应纳税所得额4 000 000766 667-562 5003 795 833(元)年末应确认的与纳税亏损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 795 833×25948 958(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营业亏损 948 958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948 958(4)20×
28、4年末。账面价值1 533 333766 667766 667(元)计税基础2 812 500562 5002 250 000(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 250 000766 6671 483 333(元)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 483 333×25370 833(元)本年应追加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70 833-319 79251 041(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 51 041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51 041本年应纳税所得额3 000 000766 667-562 5003 204 167(元)3
29、 795 833+3 204 167=-59166720×4年纳税亏损造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3 204 167元。年末应调整(减少)的与纳税亏损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 204 167×25801 042(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801 042贷:递延所得税资产营业亏损 801 042(5)20×5年末。账面价值766 667766 6670(元)计税基础2 250 000562 5001 687 500(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 687 50001 687 500(元)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 687 500
30、215;25421 875(元)本年应追加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421 875-370 83351042(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 51042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51042 本年应纳税所得额3 000 000766 667-562 5003 204 167(元)转回尚未弥补的20×4年纳税亏损造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 795 833-3 204 167=591 666(元)年末应调整(减少)的与纳税亏损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91 666×25147 916(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
31、47 916贷:递延所得税资产营业亏损 147 916本年应交所得税(3 204 167591 666)×25653125(元)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6531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531253.(1)第一年第一年的会计折旧=600 000÷6=100 000元第一年年末的折余价值=600 000-100 000=500 000元第一年应计提减值准备=500 000-450 000=50 000元第一年的税法折旧=600 000/5=120 000元第一年的计税基础=600 000-120 000=480 000第一年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8
32、0 000-450 000=30 000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0 000×25%=7500元应交的所得税=(5000 000+100 000-120 000+50 000)×25%=1 257 500元借:管理费用 100 000贷:累计折旧 100 000借:资产减值损失 50 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 000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1 257 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257 5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00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7500第二年会计折旧=450 000÷5=90 000元折余价值=450 000-90 000=
33、360 000元应计提减值准备=360 000-300 000=60 000元税法折旧=600 000/5=120 000元计税基础=480 000-120 000=360 000第二年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80 000-300 000=60 000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的余额=60 000×25%=15 000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000-7500=7500应交的所得税=(6 000 000+90 000-120 000+60 000)×25%=6 030 000×25%=1 507 500元借:管理费用 60 000贷:累计折旧 60 000借:资产减值
34、损失 60 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 000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1 507 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507 5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 500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7 500第三年会计折旧=300 000÷4=75 000元出售前的账面价值=300 000-75 000=225 000元税法折旧=600 000/5=120 000元出售后账面价值=计税基础=0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的余额=0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000会计上确认的固定资产出售损失=225 000-200 000=25 000元税法可以扣除的损失=360 000-120 000-
35、200 000=40 000应交的所得税=(8 000 000+75000-120 000+90 000-15 000)×25%=7 940 000×25%=1 985 000元借:管理费用 75 000贷:累计折旧 75 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225 000 累计折旧 265 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10 000 贷:固定资产 600 000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营业外支出 25 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225 000借:所得税费用 1 98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985 000借:所得税费用 15 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000第九章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上)1、(1)借:长期股权投资 33 600 资本公积 6 4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2)借:实收资本 10 000 资本公积 8 000 盈余公积 21 400 未分配利润 2 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 3600 少数股东权益 8 400(3)2007年末:调整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 3 360 贷:投资收益 3 360抵消分录借:实收资本 10 000 资本公积 8 000 盈余公积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