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导论第二章第二节水污染与水环境管理_第1页
环境导论第二章第二节水污染与水环境管理_第2页
环境导论第二章第二节水污染与水环境管理_第3页
环境导论第二章第二节水污染与水环境管理_第4页
环境导论第二章第二节水污染与水环境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一、水质参数 水质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不同温度下绝对纯水的理论电导率、电阻率和pH值温度,pH值电导率,s/cm电阻率,Mcm07.4720.011984.1857.3670.016859.40107.2670.023342.86157.1730.031631.63207.0840.042123.77256.9980.055018.18306.9170.070914.10356.8400.089811.13406.7670.1128

2、.91456.6980.1397.22506.6310.1695.90天然水中的杂质及对水质的影响溶解物质碳酸盐产生碱度、硬度硫酸盐产生硬度钠盐产生硬度、腐蚀和气味产生碱度盐类产生含盐量气体产生盐类、气味钙镁盐氯化物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过量会致病铁盐及锰盐产生气味、硬度和腐蚀金属产生腐蚀产生腐蚀和酸度产生腐蚀、酸度和臭味氧二氧化碳硫化物有机物分解气体物污染水体常用水质指标 物理指标 化学指标 生物指标物理指标1.悬浮固体:悬浮于水中固体物质,SS,mg/L;2.溶解性总固体:溶于水的各种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总和,TDS,mg/L;3.浊度: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使水产生的浑浊度,NTU(1L水中

3、含有1mgSiQ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物理指标5.电阻率:电极截面积为1cm2,两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cm时的电阻,,单位*cm;6.电导率:单位距离上的电导,表示水中电离性物质的总数,,单位S/cm;7.EC值:可用来测量液体肥料或种植介质中的可溶性离子浓度。单位mS/cm,测量温度通常为25。正常EC值在1-4mS/cm。基质中可溶性盐含量(EC值)过高,可能会形成反渗透压,将根系中的水分置换出来,使根尖变褐或者干枯。化学指标1.pH:表示水中酸、碱的强度;2.硬度:水中由于加热过程蒸发浓缩,容易形成水垢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通常情况下指水中Ca2+、Mg2+的总量,单

4、位mmol/L,mg/L(CaCO3|CaO);3.总含盐量: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也就是水中全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量,又称矿化度,单位mg/L;4.化学需氧量: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的多少,简称COD,单位mg/L;化学指标5.生化需氧量:在温度、时间都一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在分解氧化水中有机物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简称BOD,单位mg/L;6.总有机碳: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通常作为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简称TOC,单位mg/L;7.总氮:水中全部含氮物质的总和,包括NH3-N、NO2-N、NO3-

5、N,单位mg/L;8.有机氮:水中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含氮有机物的总量,单位mg/L;9.有毒物:持久性污染物等水中含有能够危害人体健康和水体中的水生生物生长的物质,单位mg/L;生物指标1.细菌总数: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小时后所生长细菌菌落的总数;主要作为判定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水体受到生活污水污染的程度。2.总大肠菌群:指一群好氧及兼性厌氧,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它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通常可作为水体粪便污染的指标菌。单位换算1GPM=3.785L/min=0.227T/h1bar=0.1MPa=14.5psi=1.013k

6、g1Mcm=1us/cm=0.001ms/cm1cm=0.3937inch=0.0328ft1ppm=1mg/L1mmol/L=56mg/LCaO=100mg/LCaCO3二、水污染13141516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大 废水成分复杂且不易净化 带有颜色或异味 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大 1.点污染源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包括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机排水、沐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生活污水中99.9%是水,固体物不到0.1%大量合成洗涤剂2.面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城市径流污染3.线污染源输油、气管道矿物、尾渣等输送线污水沟道道路1.悬浮物 使水体变浑,

7、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吸附有机毒物、重金属等,形成危害更大的复合污染物沉入水底,日久形成淤积,妨碍水上交通或减少水库容量,增加挖泥负担。 2.耗氧有机物 排入水体后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造成水体变黑发臭。3.植物性营养物主要指含有氮、磷的无机、有机化合物,易引起水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富营养化,使自来水处理厂运行困难,造成饮用水的异味,严重时会使水中溶解氧下降,鱼类大量死亡,甚至会导致湖泊的干涸灭亡。4.重金属 重金属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质,从20世纪50年代前后日本出现的水俣病和骨痛病,

8、均已查明是由于汞、镉污染引起的公害病。重金属的环境污染已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5.难降解有机物 指难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在水中长期稳定地存留,并通过食物链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它们中的一部分化合物即使在十分低的含量下仍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6.石油类 主要来源于船舶废水、工业废水、海上石油开采及大气石油烃沉降。它会阻止氧进入水中,妨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石油还会粘附在鱼鳃上,使之呼吸困难直至死亡,还会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食用在含有石油的水中生长的鱼类等水产品,会危及人体健康。7.酸碱 主要来自矿山排水及许多工业废水。它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渔业生产,腐蚀船只、桥梁及其他

9、水上建筑。用酸化或碱化的水浇灌农田,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工业、农业、渔业和生活用水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8.病原体 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屠宰、制革、洗毛、生物制品等工业废水,常含有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寄生虫,会传播霍乱、伤寒、胃炎、肠炎、痢疾以及其他病毒传染的疾病和寄生虫病。持久性污染物指标: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一般易降解有机物 热污染酸碱性污染物持久性污染物指标: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一般易降解有机物 热污染酸碱性污染物物理性指标 化学性指标 安全性指标 生物性指标染 指标内容 河流污染 湖泊(水库)污染 海洋污染 地下水污染 特点: 污染程度随径流

10、量变化 染物扩散快 污染影响大 我国的河流污染状况: 中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松花江水质尚可,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各大流域片的主要污染河段均集中在城市河段,63.8%的城市河段为IV至劣V类水质。河流污染: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

11、2) 特点: 污染来源广、途径多、种类复杂 污染稀释和搬运能力弱 生物降解和累积能力强我国主要湖泊富营养化状况: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滇池、太湖湖泊(水库)污染 特点: 污染来源广泛 污染难于治理 污染危害严重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 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地下水污染我国近海污染状况:渤海、东海、南海以渤海为例:60年代以前:3次;70年代:9次;80年代:74次90年代:1990年34次,1998年22次,1999年7月3日,出现了1500km2面积的严重赤潮,7月15日更扩大到了6500km2。2000年仅辽宁、浙江两次较大赤潮造成的渔业损失就近3亿元。特点: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的持续性强污染

12、扩散范围大海洋污染汞Hg()汞的毒性很强,而有机汞化合物的毒性又超过无机汞。无机汞如HgCl2等难溶,因而不易进入生物组织;有机汞如烷基汞、苯基汞等,有很强的脂溶性,易进入生物组织,并有很高的蓄积作用。无机汞在水体中易沉积于底层沉积物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有机汞而进入生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作用逐渐浓集,最后影响到人体。汞在无脊椎动物体中的富集可达10万倍,日本的水俣病就是人长期吃富集甲基汞的鱼而造成的。镉Cd()镉的化合物毒性大,蓄积性也很强,动物吸收的镉很少能排出体外。受镉污染的河水用作灌溉农田,可引起土壤镉污染,进而污染农作物,最后影响到人体。日本的痛痛病就是吃了被含镉污水生产的稻米所

13、致。镉进入人体后,主要贮存在肝、肾组织中不易排出。镉的慢性毒性主要使肾脏吸收能力不全,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及导致骨质疏松、软化,如骨痛病所出现的骨萎缩、变形、骨折等。铬Cr()主要有三价、六价铬两种,六价铬对人毒性最大。六价铬具强氧化性,对皮肤、粘膜有强烈腐蚀性。在慢性影响上,六价铬有致畸、致突变与致癌等作用。砷(As)砷是传统的剧毒物,As2O3即砒霜,对人体有很大毒性。长期饮用含砷的水会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腹痛、呕吐、肝痛、肝大等消化系统障碍。并常伴有皮肤癌、肝癌、肾癌、肺癌等发病率增高现象。内蒙古某地村民长期饮用含砷严重超标的地下水,致使不少村民患有严重的皮肤病。 部门管理内容主要

14、职能水利部地表水、地下水及流域管理、防洪、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流域及区域、综合与专项)、防洪、水土保持、水功能区规划、统一管理水资源环保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制定水污染排污总量控制标准和水环境保护标准建设部城市和工业用水、城市给排水有关城市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等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农业部农业用水、渔业水环境面源污染控制、为保护渔业资源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环境与水生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林业部涵养水源流域生态、水源涵养林保护管理国家电力公司水力发电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国家计委水资源建设项目批准立项水资源工程项目交通部河流航运、船舶排污控制内陆航运与污染控制管理 标准体系一

15、水利行业水环境标准、水环境卫生标准、工程建设领域水环境标准化、中国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最新现状、中国水环境基础标准和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现状、水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1、技术性标准还包括陈述性的目标标准水质标准与排放标准关系的反思水环境标准可操作性的探讨1、43(一)以环保局或者水利部为主的水环境管理(二)分散、集成水环境管理模式 (三)流域水环境管理模式(四)区域水环境管理模式 44(一)以环保局或水利部为主的水环境管理以环保部门为主体集中管理水环境,法国与德国是典型国家法国在环境部设有专门的水务管理司,主要职责是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在防止水污染和预防洪水方面与国家有关

16、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协同采取干预行动。在德国, 联邦环保部负责包括防洪、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控制,以及污水处理、水质监测、发布水质标准等工作。 水利部门全面负责水管理的典型代表国家是荷兰。在荷兰,水利部负责制定国家水战略指导性的方针,以及国家级水域及防洪工程的管理。省级水利部门负责制定非国管的区域水与防洪的战略政策,以及地下水的开采及部分渠道航运的具体管理。45(二)分散、集成水环境管理模式1. 普通分散管理模式:英国、加拿大、日本。在英国,水环境管理由政府的有关部门分别承担。在加拿大,环境、渔业、海洋和农业部等联邦政府部门都设有专门的水管理机构。在日本,环境厅负责环境用水与水环境保护工作,农林

17、水产省主管农田水利,厚生省主管生活用水,通商省主管工业用水和水力发电,建设省主管防洪和水土保持,其他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分别由其他部门负责。46(二)分散、集成水环境管理模式2. 部级集成分散管理模式:以色列。以色列是部级别的集成分散式管理模式的代表农业部长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管理工作 ,其领导“国家水委会”对全国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统一管理。主要职能是制定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国家水利工程进行评估、审批和管理、国家水的年度生产和分配计划、负责全国水资源开发生产的审批和许可证的发放、水资源的水质监测和污染防治、国家有关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等。 47(二)分散、集成水环境管理模式3.

18、 国家集成分散管理模式:澳大利亚、印度。澳大利亚国家水资源理事会是水资源管理最高组织,由联邦、州和北部地方的部长组成,联邦国家开发部长任主席。印度国家水资源委员会是以印度总理为首,由各相关部和邦的负责官员组成,职责是制定和监督国家水政策,审查水资源开发计划,协调各邦间水资源利用的冲突等 。48(三)流域水环境管理模式按流域统一管理水环境,使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统一管理,成为一种逐步被接受的水环境管理模式。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一般通过流域范围内的综合利用来对水资源与水污染实行统一管理。 英国在流域层面实施的是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性集中管理,在较大的河流上都设有流域委员会、水务局或水公司,统一流域水资源的规划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直至供水到用户,然后进行污水回收与处理,形成一条龙的水管理服务体系。 49(四)区域水环境管理模式英国政府根据1963年、1974年和1989年对水资源法进行了修正,将英格兰和威尔士划分为10个区域性水管理局,综合管理辖区内的水资源管理、污染控制、渔业、防洪、水土恢复与保持等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