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 ppt课件_第1页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 ppt课件_第2页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 ppt课件_第3页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 ppt课件_第4页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2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n简介简介n不断地把营养物质和氧气保送到身体各器不断地把营养物质和氧气保送到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又将组织代谢产物运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又将组织代谢产物运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3n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n心脏心脏n动脉动脉n静脉静脉n毛细血管毛细血管4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nHeart 心心n血液流动动力血液流动动力 n由四个腔构成由四个腔构成 nArtery 动脉动脉 a. n从心脏出发的血管从心脏出发的血管 nVeins 静脉静脉 v. 回到心脏的血管回到心脏的血管nCap

2、illary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n 血液和组织交换场所血液和组织交换场所5血液循环血液循环n定义定义n血液在血管中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血液在血管中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循环n两个循环两个循环n体循环体循环n肺循环肺循环体循环体循环左心室左心室自动脉及其分支自动脉及其分支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房 左心房左心房 肺静脉肺静脉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肺动脉及分支肺动脉及分支 右心室右心室肺循环肺循环678主要内容主要内容contentsn心的位置和形状心的位置和形状 n心腔的构造心腔的构造 n心壁的构造心壁的构造

3、 n心的传导系统心的传导系统 n心的血管心的血管 n心包心包n心的泵血功能心的泵血功能n血管血管n血管生理血管生理n心血管调理心血管调理9心脏心脏 The Heartn位置位置n位于胸腔内,两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其肺之间,其2/3在在身体正中矢状切身体正中矢状切面的左侧,面的左侧,1/3在在右侧。右侧。n外形外形n心象倒置的圆锥心象倒置的圆锥体,大小与本人体,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类似。的拳头类似。1011n外形外形:心尖、心底、两个面、三个缘、三条心尖、心底、两个面、三个缘、三条沟沟n心尖心尖:朝向左前下方朝向左前下方,位于左侧第位于左侧第5肋间隙肋间隙,左左锁骨中线内侧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

4、处(心尖搏动的位置心尖搏动的位置)n心底心底:朝向后上方朝向后上方,由大血管出入由大血管出入.n两个面两个面:n胸肋面胸肋面:前面接近胸骨和肋骨的面前面接近胸骨和肋骨的面n膈面膈面:下面与膈相邻的面下面与膈相邻的面n三个缘三个缘n右缘右缘:由右心房构成由右心房构成n左缘左缘:由左心室和左心耳构成由左心室和左心耳构成n下缘下缘: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n三条沟三条沟n冠状沟冠状沟:为心房和心室的外表分界限为心房和心室的外表分界限n前室间沟前室间沟:心的胸肋面有一纵形的浅沟心的胸肋面有一纵形的浅沟n后室间沟后室间沟:心的膈面有一纵形的浅沟心的膈面有一纵形的浅沟12心脏外形13心脏外形两

5、个面两个面14心脏外形1516n心腔构造心腔构造n心共有四个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心共有四个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房、右心室。n房与房有房间隔,室与室有室间隔,同侧房与房有房间隔,室与室有室间隔,同侧室房相通,室房相通,右心房右心房右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左心房左心室左心室17n右心房右心房n入口: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冠状窦口入口: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冠状窦口n出口:右房室口出口:右房室口n右心室右心室n入口:右房室口入口:右房室口n出口:肺动脉口出口:肺动脉口n瓣膜:三尖瓣、肺动脉瓣瓣膜:三尖瓣、肺动脉瓣n左心房左心房n入口:肺静脉口入口:肺静脉口n出口:左房室口出口:左房室口

6、n左心室左心室n入口:左房室口入口:左房室口n出口:自动脉口出口:自动脉口n瓣膜:二尖瓣、自动脉瓣瓣膜:二尖瓣、自动脉瓣18冠状窦口冠状窦口右房室口右房室口n右心房右心房n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口n出口:右房室口出口:右房室口上腔静脉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19n右心室右心室n入口:右房室口入口:右房室口n出口:肺动脉口出口:肺动脉口n瓣膜:三尖瓣、肺动脉瓣瓣膜:三尖瓣、肺动脉瓣右房室口右房室口腱索腱索乳头肌乳头肌肺动脉口肺动脉口肺动脉瓣肺动脉瓣20n左心房左心房n入口:肺静脉口入口:肺静脉口n出口:左房室口出口:左房室口肺静脉口肺静

7、脉口左房室口左房室口二尖瓣二尖瓣腱索腱索乳头肌乳头肌21n左心室左心室n入口:左房室口入口:左房室口n出口:自动脉口出口:自动脉口n瓣膜:二尖瓣、自动脉瓣瓣膜:二尖瓣、自动脉瓣左房室口左房室口二尖瓣二尖瓣腱索腱索乳头肌乳头肌自动脉口自动脉口22自动脉瓣自动脉瓣232425心脏心脏 The Heartn心壁心壁n心内膜心内膜n薄而光滑的薄而光滑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n心肌层心肌层n 心房肌和心房肌和心室肌不相心室肌不相延续,室肌延续,室肌兴隆兴隆n心外膜心外膜2627心脏心脏 The Heartn心的传导系统 n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织构成,位于心壁内;n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束支、右束支

8、、浦肯野纤维。n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兴奋激动,维持心搏的正常节律n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博点286. Conduction system of the heart. 29心脏心脏 The Heartn心的血管Arterial supplyn营养心壁的动脉:左、右冠状动脉、发自自动脉起始部n心静脉大部分聚集到冠状窦3031右心房右心房自动脉自动脉心壁毛细血管心壁毛细血管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心壁各级静脉心壁各级静脉冠状静脉窦冠状静脉窦心心心脏的血管心脏的血管32心脏心脏 The Heartn心包PericardiumnFibrous pericardium 纤维心包nSerous pericardium 浆膜

9、心包nPericardial cavity n 心包腔n作用:n减少心脏搏动的摩擦33心脏生理心脏生理34心动周期心动周期 (1) 概念: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所阅历的时间 (2) 决议要素:心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成人安静时心率在60-100次/分 心率:75次/min 心动周期 = 60s/75 = 0.8s35(3) (3) 特点特点0 0.4 0.8 心房心房*心心室室2. 2. 房、室先后收缩房、室先后收缩3. 3. 左右同步舒张左右同步舒张4. 4. 房、室的收缩期舒张期房、室的收缩期舒张期1. 1. 房、室均有各自的心动周期房、室均有各自的心动周期全心舒张期

10、全心舒张期36心脏的泵血过程心脏的泵血过程n心经过收缩和舒张的心经过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将血液射入交替活动将血液射入自动脉的过程。自动脉的过程。n瓣膜的启闭那么在血瓣膜的启闭那么在血液定向流动方面起关液定向流动方面起关键作用,保证血液单键作用,保证血液单向流动。向流动。37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目的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目的心输出量:是评价心泵血功能的目的。心输出量:是评价心泵血功能的目的。 每搏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时射每搏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时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每分输出量:是指每一分钟一侧心室射出每分输出量:是指每一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的血量,简称心输出量

11、简称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搏出量搏出量心率,左右根本相等心率,左右根本相等38影响心输出量的要素影响心输出量的要素n一影响博出量的要素一影响博出量的要素n1、前负荷:、前负荷:n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大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大 心肌的初长度大心肌的初长度大 n 收缩力大收缩力大 博出量大博出量大 n2、后负荷:、后负荷:n动脉血压高动脉血压高 后负荷大后负荷大 n心肌收缩幅度减少心肌收缩幅度减少 博出量少博出量少 n3、心肌的收缩才干:兴奋收缩耦联、心肌的收缩才干:兴奋收缩耦联、NE等等n二心率:二心率:n 心率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心率过快或过慢,心率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心率过快或过慢,心输出量都

12、会减少心输出量都会减少(心率快时,心脏舒张期缩短,心率快时,心脏舒张期缩短,回心血量减少,博出量减少;但过慢时,回心血回心血量减少,博出量减少;但过慢时,回心血量也不会无限添加。量也不会无限添加。)39三、心音三、心音 心脏瓣膜封锁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引起的振动所产生 S1,S240特特 点点产生缘由产生缘由产生时间产生时间听诊部位听诊部位 第一心音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第二心音低而长低而长高而短高而短房室瓣封锁房室瓣封锁动脉瓣封锁动脉瓣封锁心室收缩初心室收缩初标志心室收缩开场标志心室收缩开场心室舒张初心室舒张初标志心室舒张开场标志心室舒张开场心尖部心尖部心底部心底部41二尖瓣听诊区二尖瓣听诊区三尖瓣

13、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自动脉瓣听诊区自动脉瓣听诊区自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自动脉瓣第二听诊区42(二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景象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景象心肌细胞的类型心肌细胞的类型1.任务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任务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特点:具有收缩功能,有兴奋性和传导性,无特点:具有收缩功能,有兴奋性和传导性,无自律性。自律性。2.自律细胞形故意传导系统自律细胞形故意传导系统特点:自律性;有兴奋性和传导性,特殊分化特点:自律性;有兴奋性和传导性,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但收缩功能根本丧失的心肌细胞,但收缩功能根本丧失43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p) Rp) - 90mV - 90mV K+

14、 K+外流外流 K+ K+平衡电位平衡电位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构成机制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构成机制44图图 静息电位的记录静息电位的记录45概念n极化形状极化形状:心肌细胞在静息形状时心肌细胞在静息形状时,呈内负外呈内负外正的形状称为极化形状正的形状称为极化形状n除极过程除极过程:当细胞遭到刺激时当细胞遭到刺激时,使细胞内外离使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发生逆转子的分布发生逆转,呈现内正外负的形状呈现内正外负的形状,称称为除极形状为除极形状n复极过程复极过程:细胞发生除极化后细胞发生除极化后,细胞膜又逐渐细胞膜又逐渐复原到极化形状复原到极化形状,这种恢复过程称为复极过这种恢复过程称为复极过程程.4

15、6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 心肌细胞心肌细胞静息形状静息形状刺激刺激除极过程除极过程 除极终了除极终了 复极过程复极过程 静息形状静息形状动作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静息电位47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p)Ap) Ap Ap的波形的波形0 0-90-90-70-70+20+20+40+40除极过程:除极过程:复极过程:复极过程:0 01 12 23 34 40 0期期1 1期快速复极初期期快速复极初期2 2期平台期期平台期3 3期快速复极末期期快速复极末期4 4期静息期期静息期480 0-90-90-70-70+20+20+40+40 Ap Ap的构成机的构成机制制 0期:Na+快速内流Na+Na+

16、1期:期:K+外流外流K+K+2期期:Ca2+内流内流K+外流外流达平衡达平衡K+K+Ca2Ca2+ +3 3期:期:K+ K+ 外流外流 K+K+ 4 4期:期:Ca2+-Na+ Ca2+-Na+ 交换交换 Na+ - K+ Na+ - K+交换交换Na+Ca2+K+Na+49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构成机制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构成机制n特点:特点:n1、没有静息电位,只需最大复极电位、没有静息电位,只需最大复极电位n2、0期除极慢期除极慢n3、4期不稳定,能自动除极期不稳定,能自动除极n构成机制:构成机制:n0期期 Ca2+内流内流n3期期 K+外流外流n4期:自动起搏的机制期:自动起搏的

17、机制n a、递减性的钾离子外流。、递减性的钾离子外流。n b、递增性的钠离子内流。、递增性的钠离子内流。 n C、非特异性缓慢内向电流。、非特异性缓慢内向电流。5051自律性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四性 )(二二)、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 *机械特性机械特性521 1、自律性:、自律性: 心肌自动按一定节律发生兴奋的才干心肌自动按一定节律发生兴奋的才干 产生根底产生根底 :4 4期自动去极化期自动去极化 衡量自律性高低的目的:自动兴奋频率衡量自律性高低的目的:自动兴奋频率 窦房结:窦房结:100次次/min 正常起搏点正常起搏点窦性心窦性心律律 房室交界:房室交

18、界: 50次次/min 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25次次/min 53概念n正常起搏点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兴奋和跳动的正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称之为正常起搏点常部位,称之为正常起搏点n潜在起搏点潜在起搏点:除窦房结部位之外的自律组织并不表除窦房结部位之外的自律组织并不表现出它们本身的自动节律性,只是起着兴奋传导现出它们本身的自动节律性,只是起着兴奋传导作用,故称之为潜在起搏点。作用,故称之为潜在起搏点。n异位起搏点异位起搏点:在某种异常情况下,窦房结以外的自在某种异常情况下,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也可以自动发生兴奋,而心房或心室那么律组织也可以自动发生兴奋,而心房或心

19、室那么依从当时情况下节律性最高部位的兴奋而跳动,依从当时情况下节律性最高部位的兴奋而跳动,这些异常的起搏部位称异位起搏点。这些异常的起搏部位称异位起搏点。542 2、兴奋性、兴奋性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 0 0期期 -60mv -60mv 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0 0期期 -55mv 0 Na+ -55mv 0 Na+通道失活通道失活部分反响期部分反响期 -55 -55 -60mv -60mv 极低极低 少数少数NaNa通道恢复通道恢复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60 -60 -80 mv -80 mv 低低 部分部分Na+Na+通道恢复通道恢复超凡期超凡期 -80 -80 -90mv -90mv

20、高高 大部分大部分Na+Na+通道恢复通道恢复时间时间 兴奋性兴奋性 缘由缘由1)1)定义?定义?2)2)分期和周期性变化分期和周期性变化55-90563)3)、兴奋性变化的特点、兴奋性变化的特点: : 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 意义: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充盈和泵血。573、传导性、传导性n组织发生的兴奋能组织发生的兴奋能向周围分散的特性向周围分散的特性房室交界房室交界 (0.02 m/s) (0.02 m/s)优势传导通路优势传导通路 窦房结窦房结+ + 左右束支左右束支房室束房室束 浦肯野纤维网浦肯野纤维网 (4.0 m/s) (4.0 m/s)心房肌心房肌心室肌内

21、心室肌内外外58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的特点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的特点59传导特点传导特点: :1 1房室交界速度最慢称房室延搁房室交界速度最慢称房室延搁 意义:保证房室先后收缩,可防止房室收意义:保证房室先后收缩,可防止房室收缩 出 现 重 叠缩 出 现 重 叠 ; ; 但 容 易 产 生 传 导 阻 滞但 容 易 产 生 传 导 阻 滞2 2 浦肯野细胞传导快浦肯野细胞传导快 意义:保证心室肌同步收缩,有利射血。意义:保证心室肌同步收缩,有利射血。604 4、心肌的收缩性、心肌的收缩性特点特点: : 1 1、对细胞外、对细胞外Ca2+Ca2+依赖性依赖性大大 2 2、不发生强直收缩、不发生强直收

22、缩 3 3、同步收缩、同步收缩61(四四)体表心电图体表心电图(ECG)n1.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n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n正常心电图的根本波形包含正常心电图的根本波形包含P、QRS和和T三三个波形个波形,P-R、Q-T两个间期,有时在两个间期,有时在T波后波后还可出现一个小的还可出现一个小的U波。波。62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丈量表示图63反映心房除极过程反映心房除极过程电压和时间的改动电压和时间的改动反映心室除极过程反映心室除极过程电压和时间

23、的改动电压和时间的改动反映心室缓慢复反映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极过程晚期心室复极过晚期心室复极过程电位改动程电位改动代表心房开场除极代表心房开场除极到心室开场除极的到心室开场除极的时间时间反映心室除极与心反映心室除极与心室复极的全部时室复极的全部时间间64心电图的根本波形代表的含义心电图的根本波形代表的含义P波:反映心房除极过程电压和时间的改动波:反映心房除极过程电压和时间的改动 QRS波波:反映心室电极过程电压和时间的改动。反映心室电极过程电压和时间的改动。 S-T段:反映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段:反映心室缓慢复极过程T波:反映晚期心室复极过程电位改动波:反映晚期心室复极过程电位改动 P-R间期:代表心

24、房开场除极到心室开场除极的时间期:代表心房开场除极到心室开场除极的时间间Q-T间期:反映心室除极与心室复极的全部时间间期:反映心室除极与心室复极的全部时间 65心电图的丈量1、实验称号:人体安静时心电图丈量与评价、实验称号:人体安静时心电图丈量与评价2、实验目的:学会识别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实验目的:学会识别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形,了解其生理意义。3、原理方法:人体是一个容积导体,心脏位于导、原理方法:人体是一个容积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体之中。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经过心脏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利用外复可经过心脏

25、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利用外表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表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4、器材药品:心电图机,酒精棉球、器材药品:心电图机,酒精棉球665、步骤:、步骤:1.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min2.正确安放电极,衔接导连线: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正确安放电极,衔接导连线: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四

26、肢衔接方式:右手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四肢衔接方式:右手接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胸导联有接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胸导联有V1-V6六个电极六个电极联接部位见图。联接部位见图。3.记录心电图:检查基线能否平稳,有无肌电等干扰后,记录心电图:检查基线能否平稳,有无肌电等干扰后,一切正常后即可打印。一切正常后即可打印。4.丈量分析心电图:正确识别丈量分析心电图:正确识别P波,波,QRS波群,波群,T波。波。 察看有无窦性心率过缓,不齐以及早搏察看有无窦性心率过缓,不齐以及早搏 景象。景象。6768右手右手左腿左腿左手左手V1:胸骨右缘:胸骨右缘第第4肋间隙肋间隙V2:胸骨左缘:胸骨

27、左缘第第4肋间隙肋间隙V3:V2与与V4间间V4:左第左第5肋间隙肋间隙锁骨中线外锁骨中线外V5:左腋前线:左腋前线同同V4同一程度同一程度V6:左腋中线:左腋中线同同V4同一程度同一程度心电图电极衔接导连线心电图电极衔接导连线69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RRR-R段段n丈量丈量P-P或或R-R间期:丈量间期:丈量5个或个或5个以上个以上P-P或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间期,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70窦性心率过缓和不齐71窦性心率过速血管血管73官腔官腔外膜外膜中膜中膜内膜内膜V瓣瓣74动脉动脉Arteryn引导血液分开心脏的血管n构造n内膜

28、: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薄而光滑n中膜:管壁环形平滑肌和弹性膜,有弹性和收缩性n外膜:结缔组织 n分类:n大动脉:中膜厚,主要由弹性膜构成,又称弹性动脉n中动脉:中膜由平滑肌构成,又称肌性动脉n小动脉:中膜为14层环形平滑肌组成,又称外周阻力动脉75静脉The Veinsn静脉:引导血液流向心脏的血管n特点:管壁薄,管腔较大,有静脉瓣,n静脉瓣:半月状的向心脏的小袋,防止血液倒流n静脉体系: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7677自动脉弓自动脉弓颈动脉颈动脉左锁骨动脉左锁骨动脉肱动脉肱动脉上腔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下腔静脉腹自动脉腹自动脉左髂总动脉左髂总动脉股动脉股动脉胫骨前动脉胫骨前动脉桡动脉桡

29、动脉尺动脉尺动脉测血压测血压7879808182毛细血管毛细血管n微动脉和微动脉和微静脉之微静脉之间间n管径细管径细12细细胞、管胞、管壁薄、有壁薄、有较高的通较高的通透性透性83血管生理血管生理n1、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的概念、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的概念n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称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称为血流量为血流量n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为血流阻力。称为血流阻力。n与血管口径呈反比、与血液黏滞度呈正与血管口径呈反比、与血液黏滞度呈正n血压血压BP: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血管内

30、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侧压力。 单位:千帕单位:千帕kPa, mmHgnA血压、血压、Cap血压、血压、V血压血压84动脉血压n动脉血压:动脉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动脉血压:动脉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力。n正常值:正常值:n1.收缩压收缩压Sp:100140 mmHgn2.舒张压舒张压Dp:6090 mmHgn3.脉压差:脉压差:3040 mmHgn丈量丈量n 肱肱A血压血压主主A血压血压n生理变异:生理变异:n 年龄:大年龄:大高高n 性别:男女性别:男女n 生理形状生理形状85A血压的构成血压的构成n1. 前提: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

31、盈n2. 动力:心脏射血动力:心脏射血n3. 必要条件:外周阻力必要条件:外周阻力n4. 缓冲要素: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缓冲要素: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根本条件根本条件8687影响动脉血压的要素影响动脉血压的要素n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 收缩压收缩压,血流速快血流速快 舒张压升高不多舒张压升高不多脉压脉压 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n心率心率 心率快心率快,舒张期短舒张期短流出少流出少,心舒末期心舒末期 大大A内存血内存血舒张压舒张压(收缩压虽也收缩压虽也 ,但不如舒张压升高明显但不如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脉压88n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外周阻

32、力外周阻力向外周流速变慢向外周流速变慢舒张末舒张末 期动脉内存血多期动脉内存血多舒张压舒张压脉压脉压 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n 自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自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弹性贮器弹性贮器 作用作用):n A硬化硬化,顺应性小顺应性小脉压脉压 使收缩压不致过高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舒张压不致过低, 维持一定的脉压维持一定的脉压影响动脉血压的要素影响动脉血压的要素89n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二者相顺应,产生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二者相顺应,产生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维持正常血压维持正常血压 影响动脉血压的要素影响动脉血

33、压的要素90n静脉血压静脉血压n 1. 1. 中心中心V V压压CVPCVP:4 412 cmH2O12 cmH2On 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n 心脏射血才干心脏射血才干反变反变n 静脉回心血量静脉回心血量正变正变n 判别心功能的目的之一判别心功能的目的之一n 2. 2. 外周外周V V压:压:n 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91n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9293n组成:动脉微血管系统、毛细血管、静脉微血管组成:动脉微血管系统、毛细血管、静脉微血管系统。系统。n微循环的三类通路:微循环的三类通路:n直捷

34、通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通血毛细直捷通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通路。能接受较大的血流压力,血管到微静脉的通路。能接受较大的血流压力,血流线速度较快,物质交换功能有限,骨骼肌中血流线速度较快,物质交换功能有限,骨骼肌中较多。较多。n真毛细血管网:后微动脉横向分出许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网:后微动脉横向分出许多毛细血管,他们彼此联通成网状,交叉于个细胞间隙,是真他们彼此联通成网状,交叉于个细胞间隙,是真正的交换血管,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充分,是营养正的交换血管,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充分,是营养血管。血管。n动动-静脉吻合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直接通联静脉吻合支:是微动脉与

35、微静脉之间直接通联的一种短路血管,内忧平滑肌纤维。平滑肌收缩的一种短路血管,内忧平滑肌纤维。平滑肌收缩时,吻合支封锁;平滑肌松弛时,吻合支开放。时,吻合支封锁;平滑肌松弛时,吻合支开放。调解体温。调解体温。94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1) 生成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浸透压) (血浆胶体浸透压组织液静水压)滤过的力量滤过的力量(+)重吸收的力量重吸收的力量()95AV+30+30+12+12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25-25-25 -25 血浆胶体浸透压血浆胶体浸透压-10-10-10 -10 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15+15+15+15组织液

36、胶体浸透压组织液胶体浸透压+10 +10 -8 -8 =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生成生成回流回流AV+30+30+12+12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25-25-25 -25 血浆胶体浸透压血浆胶体浸透压-10-10-10 -10 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15+15+15+15组织液胶体浸透压组织液胶体浸透压+10 +10 -8 -8 =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生成生成回流回流96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n意义:组织液是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意义:组织液是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的中介。物质交换的中介。n组织水肿:某些要素下组织液生成较多或组织水肿:某些要素下组织液生成较多或回

37、流妨碍,组织间隙内有过多的组织液积回流妨碍,组织间隙内有过多的组织液积聚,导致组织水肿聚,导致组织水肿 97心血管活动的调心血管活动的调理理98概述概述n主要有神经调理、体液调理两种主要有神经调理、体液调理两种n神经调理神经调理n心和血管主要受植物神经的支配,经过各心和血管主要受植物神经的支配,经过各种心血管反射来完成调理功能种心血管反射来完成调理功能 n体液调理体液调理n某些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随血液循环到达某些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器官,影响心血管活动。这些物质主全身器官,影响心血管活动。这些物质主要有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要有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加压素

38、和加压素 99一、神经调理一、神经调理(一)心脏的N支配心交感N N末梢NE受体心率 ( 正性变时 ) 收缩力 ( 正性变力 )房室传导( 正性变传导) 心迷走N N末梢AchM受体心率 (负性变时)收缩力 (负性变力)房室传导 (负性变传导)100( (二二) )血管的血管的N N支配支配 受体受体血管收缩血管收缩* * * 受体受体血管舒张血管舒张1.(1.(交感交感) )缩血管缩血管N N纤维纤维NENE血管平滑肌血管平滑肌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单一神经支配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单一神经支配 1012.2.舒血管舒血管N N纤维纤维 交感舒血管交感舒血管N N纤维:骨骼肌

39、血管纤维:骨骼肌血管 N N末梢末梢AchAch血管血管M M受体受体血管舒张血管舒张 特点:平常无紧张性,应激时特点:平常无紧张性,应激时(+)(+) 副交感舒血管副交感舒血管N N 纤维纤维脑膜、唾液腺、胃肠道的外分脑膜、唾液腺、胃肠道的外分泌腺等泌腺等 N N末梢末梢AchAch血管血管M M受体受体血管舒张血管舒张 特点:调理器官部分血流特点:调理器官部分血流102三心血管中枢三心血管中枢1.1.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 根本中枢:心交感中枢、根本中枢: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心迷交感缩血管中枢、心迷走中枢走中枢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分布在脑干、小脑、分布在

40、脑干、小脑、大脑中,功能:对心血大脑中,功能:对心血管活动和机体其他功能管活动和机体其他功能之间进展整合之间进展整合 103( (四四) )、心血管反射、心血管反射1. 1. 颈颈A A窦和主窦和主A A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 * 降压降压( (减压减压) )反射反射生理意义:快速调理血压变化,维持血生理意义:快速调理血压变化,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压的相对稳定2.2.颈颈A A体和主体和主A A体体 化学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生理意义:在缺氧、窒息或失血时起作生理意义:在缺氧、窒息或失血时起作用,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用,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 104传入传入N N传出传出N N主主主A弓弓颈颈A窦窦105颈A窦和主A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降压(减压)反射血压血压 颈颈A窦和主窦和主A弓压力弓压力感受性传导激动感受性传导激动传入神经延髓心交感中枢延髓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心迷走神经中枢心迷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心脏心脏:心搏减慢心搏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管血管:舒张舒张,外周阻力减少外周阻力减少血压血压1062.2.颈颈A A体和主体和主A A体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