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_第1页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印度 教案设计(第一课时)邵武明鸿中学地理组 陈明华【 教案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 ( 1 1)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2 2)了解影响印度发展的两在沉重包袱众多的人口和频繁的水旱灾害。2 2、过程与方法 ( 1 1)运用文字和图片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对资源环 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2 2)利用孟买气温降水图说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理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3 3、情感、价值观 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及其对环境、社会的影响,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 发展相适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2、教案重、难点 】 重点:印度的人口压力难点:西南季风与水旱灾害的关系。【 教案准备 】 1 1、多媒体课件2 2 、印度地形模型3 3 、八张卡片,印有风力强盛、风力不足、来得晚、来得早、去得晚、去得早、水灾、旱灾 【 教案过程 】【导入新课】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大家都会想起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但你们 知道西天在哪里呢?(印度)西天是指天竺,也就是古印度。今天,老师也想带着 大家去西游,不过我们要去的不是古代的天竺,而是现代的印度。【过渡】话说当年唐僧师徒从古都长安出发,他们虽然内心坚定,但还是有一丝的茫然,因为他们 不知道遥远的印度到底在哪里,今天你能告诉他们吗?活动一 认识印度课

3、件展示 :印度在世界的位置图(教材图 7.317.31 )。教师讲述 :这是印度在世界的位置图我们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请大家读图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注意有一条特殊的纬线 从印度中部穿过。读图分析 :印度的纬度范围,主要的温度带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第三节 印度一、印度的地理位置、主要邻国2 / 5教师过渡:现在我们将图中的印度部分拉近、放大,大家还能发现什么呢?课件展示:南亚政区图读图分析:印度主要位于印度半岛上,及濒临的海洋海陆位置:亚洲南部,南临印度洋,东南临孟加拉湾,西南临阿拉伯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活动

4、二填写邻国课件展示:古印度地图与现代印度地图的比较教师讲述:其实古印度的范围比现代的印度要大得多,不仅包括现代的印度,还包括周边的一些邻国。印度到底有哪些邻国呢?。请大家阅读课本3535 页图 7.347.34 找一找印度的邻国,并完成印度填图练习的第一、第二题,在填图时注意这些国家在印度的什么方位。教师板书:2 2、印度的主要邻国教师引导学生读图: 印度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西邻:巴基斯坦;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东 邻:孟加拉、缅甸。【设计意图:以填图的方式变枯燥的讲述为主动记忆。】活动三制作地形模型教师讲述:我们现在从图上看似乎相距并不遥远,但唐僧当年西天取经可是不远万里。课件展示:唐僧

5、西天取经路线图。(路线1 1 是唐僧西行路线,路线 2 2 是教师加的)比较图 1 1 和图 2 2有什么不同?教师提问:路线 1 1 是唐僧当年西行的路线,相比之下路线2 2 怎样?(更近),那唐僧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大家可以地图册 3535 页印度地形图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回答:路线 2 2 看似更近,可是要翻越高大的喜玛拉雅山。教师过渡:对,在地形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横亘着高大的喜玛拉雅山,这可是世界 上最高的山脉,唐僧当年想要翻越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能西行取道河西走 廊,绕过青藏高原才能到达印度,看来大家对印度的地形已有所了解,课前我已经布置 大家自学印度地形部分,各

6、小组还根据印度地形图制作了地形模型,现在就请各小组来 展示一下他们的作品吧。作品展示:各组组长介绍印度地形特点纬度位置:8 8 N N3737 N N,大部分位于热带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 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8 8 N N3737 N N,大部分位于热带1 1、地理位置:立置:亚洲南部,南临印度洋3 / 5教师讲述: 各小组的作品已经展示完毕,下面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下哪些的模型做的比较好,它好在 哪里?哪些模型存在不足,应该怎样改进,你们可以从模型的比例、色彩、做工等方面 进行评价,最后评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模型。教师板书 二、印度的三大地形区讨论作品: 学生评价各小组的优缺点。教师点评 1 1

7、: 很好,李瑞荷同学在阅读地形图时她不仅注意到了印度地形区的名称、位置,还注意 阅读了这些地形区的的海拔,那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印度的地形图,这是印度北部的喜玛 拉雅山,请大家对照着陆高和海深的图例读一读喜玛拉雅山的平均海拔约是多少 玛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它的许多山峰都在50005000M M以上,而德干高原呢?(10001000),所以,第四组的模型喜玛拉雅山的确是太矮了。教师点评 2 2:我不否认第二组的模型色彩鲜艳,赏心悦目,但我们上是地理课,不是美术课,做的 地理模型,不是工艺品,所以我们在色彩的选择上应遵循地理思维习惯,在地形图中, 蓝色通常代表(海洋),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而

8、且随着海拔的升高,颜色会越来 越浓,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橙色,直至红褐色,所以我认为第三组的模型色彩搭配比 较合理。教师讲述: 最后我们请小组组长代表各小组选出今天的最佳模型。组长投票选出最佳模型。教师讲述: 第 组得票最多,获得今天的最佳模型,大家掌声鼓励下。教师小结: 虽然各小组的模型各有优缺点,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大家都基本掌握了地形图阅 读的方法,特别都能正确读出印度的三大地形区,印度北部高大的喜玛拉雅山,它象一 道屏障一样使得印度半岛与亚洲的其它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因此 印度半岛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与亚洲的其它地区都有很大的不同,又因其位于南亚, 面积较小,所以

9、我们称之为南亚次大陆。而中部恒河平原和南部的德干高原,地势平 坦,耕地面积广大,使得印度成为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为印度的农业生产提供了 良好的条件。但农业生产除了耕地外还需要灌溉水源,读印度地形图,找一找哪条 河流为印度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主要的灌溉水源?(恒河)恒河发源于喜玛拉雅山,至西 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它不仅为印度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还孕育了印度文 明,因此恒河也被印度人民称为母亲河。【设计意图: 通过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而且在互相评价 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过渡 :印度同中国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勤劳智慧的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印

10、度文 明。其中最能体现其文化魅力的就是印度歌舞。学生欣赏: 欣赏印度歌舞M M?喜500-500-4 / 5教师讲述: 另外还有被称为印度国宝的泰姬陵,它的外形洁白晶莹,玲珑剔透,象一位出尘的仙女 俏立于亚穆那河畔,难怪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将它喻为永恒脸庞上的一滴眼泪。活动四 解读包袱教师过渡 :也许古印度的光环过于耀眼,相比之下,现代的印度则有些逊色。有资料显示, 20102010 年印度在全球综合国力排名中,位居第九位。这与印度要成为“有声有色”的一流大国 的梦想还有一段距离。其实,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的实力不可小视,而且发展势头非常 迅猛,但它也有着崛起也遇到了重重障碍,那什么因素阻碍了印度的

11、崛起呢?请阅读课 本 3636 到 3737 页,书上至少提到了两个因素阻碍了印度的发展。学生回答 :印度发展的两大包袱是众多的人口和频繁的水旱灾害。【 设计意图】 从古印度的灿烂文明转折到现代印度的失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顺利过渡到“水 旱灾害频繁。活动五 透视水深火热教师讲述 :关于印度的人口及人口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进行讨论,这节课我们先重点分析印度频繁 的水旱灾害。教师板书: 三、水旱灾害频繁课件展示: 印度洪灾和旱灾的图文资料。教师提问: 印度为什么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呢?这与印度的什么有关?(气候)读图分析: 读亚洲气候图,判断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学生回答: 热带季风气候

12、读图分析: 我们以孟买为例,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我们分析气候应该从(气温和降水)两方 面进行分析,先看孟买的气温,各月的气温均在多少度以上,(2020)所以是全年高温,再看它的降水,降水分布均匀吗?(不均匀)那哪几个月的降水超过了100100 毫 M M?(6 69 9 月),由于 6 6 到 9 9 月降水丰富,因此称之为雨季,而 1010 到次年的 5 5 月,降水稀 少,称之为旱季。教师讲述: 从刚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孟买在雨季的时候降水多,而旱季的降水稀少,它降水最多的月份甚至超过了 600600 毫 M M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国北京一年的降水量不过是500500 到580580

13、 毫 M M 之间,而孟买一个月的降水比北京一年的降水量还要多,所以孟买的降水分布 极不均匀,那是什么原因造成孟买的降水季节分配特别不均呢?课件展示: 南亚 1 1 月、 7 7 月风向图(课本 3737 页图 7.397.39 、7.407.40 )读图分析: 教师分析 1 1 月风向图, 7 7 月风向图让学生自行分析,并完成表格。教师讲述: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了解给印度带来降水的主要是哪种季风?(西南季风)俗话说“风 调雨顺”风不调则雨不顺,西南季风在正常年份是6 6 月来, 1010 月走,但西南季风具有不稳定性,体现在来去的时间有早有晚,风力有强有弱,当特定的组合出现时,水旱灾 害便产生了。现在我这里有六张卡片,表示西南季风的变化,大家看,西南季风来得 晚、来得早,去得晚、去得早,风5 / 5力强盛、风力不足。大家先思考下什么情况下会形成 水灾,什么情况下会形成旱灾,请两位同学担任“水灾”和“旱灾”团的团长,组成 “水灾”团和“旱灾”团。学生活动: 组团进行时:,教师分发给他们八张卡片,印有风力强盛、风力不足、来得晚、来得 早、去得晚、去得早、水灾、旱灾,让学生手持卡片组合成旱灾和水灾两个团,其它同 学填写课本第 3838 页活动的表格。【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深刻理解印度水旱灾害的成因】学生讨论: 可见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是造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