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资料_第1页
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资料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1页共17页青岛*有限公司文件文件名称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OP-ZL65-2制定人审核人审核人制定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颁发部门品管部印 数份分发部门品管部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范围成品、辅料、内包装袋及纯化水的检验。责任品管部微生物限度检验人员内容概述:本检验操作规程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 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 查法进行检查。微生物计数法一、计数方法1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

2、细菌和真菌的计数。2、计数方法 本法包括平皿法、薄膜过滤法。3、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供试品微生物计数 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定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4、菌种及菌液的制备4.1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袋),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藏。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适用性 试验见表1。4.2菌液制备 按表1规定培养各试验菌株。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抱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

3、钠溶液 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 抱子洗脱。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抱子悬液至无菌试管中,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抱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2页共17页子悬液。困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C,可在24小 时内使用。黑曲霉抱子悬液可保存在2-8C,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表1试验菌液的制备和使用试验菌株试验菌液的制备计数培

4、养基适用性检查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 菌总数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 菌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CMCC(B) 26003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 基,培养温度3035C,培养时间1824h胰酪大豆胨 琼脂培养基 或胰酪大豆 胨液体培养胰酪大豆胨 琼脂培养基 或胰酪大豆 胨液体培养铜绿假单胞菌Pseudo 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104月胨液体培夕养基,培养温度3035C,培养 时间不超过3天,接种 量不大于100cfu。月胨液体培夕养基,培养温度3035C,培养 时间不超过3天,接种 量不大于1

5、00cfu。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 63501白色念珠菌Can dida albica nsCMCC(F) 98001沙氏匍萄糖琼脂培养基 或沙氏匍萄糖液体培养 基,培养温度2025C,培养时间23天胰酪大豆胨 琼脂培养 基,培养温度3035C,培养 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 量不大于100cfu。沙氏葡萄糖 琼脂培养 基,培养温度2025C,培养 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 量不大于100cfu。胰酪大豆胨 琼脂培养 基,培养温度3035C,培养 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 量不大于100cfu。沙氏葡萄糖 琼脂培养 基,培养温度2025C,培养 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

6、量不大于100cfu。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 gerCMCC(F) 98003沙氏匍萄糖琼脂培养基 或马铃署葡萄糖琼脂培 养基,培养温度2025C,培养时间57天, 或直到获得丰富的抱子4.3阴性对照 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 无菌生长。4.4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按照表1规定,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菌液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置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管或2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 基进行上述试验。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 应在

7、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液体培养基管 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5、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5.1供试品制备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用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制备时若需加温应加热均匀且温度不得超过45C。供试液从制备到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5.1.1成品、辅料供试液的制备取供试品,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 或PH7.2磷酸盐缓冲溶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或稀释制成1:10供试液,若需要, 调节供试液PH至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0倍稀释系列。水溶性液 体制剂也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微生

8、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3页共17页5.1.2内包装膜、袋:取供试品100cm2,剪碎,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或PH7.2磷酸盐缓冲溶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浸泡,振摇,制成1: :10供试液。 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至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0倍稀释系列。5.2接种和稀释按下列要求进行供试液的接种和稀释,制备微生物回收试验用供 试液。所加菌液的体积应不超过供试液体积的1%。为确认供试品中微生物能被充分检出,应首先选择最低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5.2.1试验组取上述制备好的供试液,加入试验菌液,混匀,使每1ml供试液所含

9、菌量不大于100cfu。5.2.2供试品对照组取制备好的供试液,以稀释液代替菌液同试验组操作。5.2.3菌液对照组取不含中和剂及灭活剂的相应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试验组操作加入试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5.3供试品中微生物的回收表1所列的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的各试验菌应逐一进行微生物回收,微生物回收采用平皿法。5.3.1平皿法 采用倾注法,表1中每株试验菌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皿。取照 上述“供试液的制备”和“接种和稀释”制备的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温度不超过45C熔化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计数。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

10、组及菌液对照组菌液,计算各试验组 的平均菌落数。5.3.2薄膜过滤法 采用的滤膜孔径不大于0.45um。滤膜直径一般为50mm。滤器 及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水溶 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注 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 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不超过100ml,总冲洗量不得超过1000ml;以免滤膜上 的微生物受损伤。取照上述“供试液的制备”和“接种和稀释”制备的供试液适量(一般取相当于1g、1ml、10cm2的供试品,若供试品中所含菌数校对,

11、供试液可酌情减量),加至适量的稀 释液总,混匀,过滤,用适量的冲洗液冲洗滤膜。测定需氧菌总数,转移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测定霉菌 和酵母菌总数,转移滤膜菌面朝上贴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按表1规定条件培养、技术。每株试验菌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1张滤膜。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和菌液对照组菌数。&结果判断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中,采用平皿法或薄膜过滤法,试验组菌落数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4页共17页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的值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若各试验验菌的回收试验均符合要求,照所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及计数方法进行该供

12、试品的需氧 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若存在一株或多株试验菌的回收达不到要求,应选择 回收最接近要求的方法和试验条件进行供试品检查。二供试品的检查1、 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或cm2)。一般随机抽取不少于2个最小包装的供试品,混合,取10g、10ml或100cm2进行检验。2、供试品检查 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计数方法进行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测定需 氧菌总数;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2.1阴性对照试验以稀释液代替供试液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 生长。若有菌生长应进

13、行偏差调查。2.2平皿法取规定量的供试品,按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和菌数测定,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板。2.2.1培养和计数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035C培养箱中培养35天。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025C培养箱中培养57天,观察菌落生长 情况,点计平板上生长的所有菌落数并报告。菌落蔓延成片的平板不宜计数。点计菌落 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落数。若同稀释级两个 平板的菌落数平均值不小于15,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倍或以上。2.2.2菌数报告规则需氧菌总数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300cfu的稀释级、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14、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100cfu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的依据。取最高平均 菌落数,计算1g、1ml或10cm2供试品中所含微生物,取两位有效数字报告。如各稀释 级的平板均无菌落生长,或仅最低稀释级的平板有菌落生长,但平均茵落数小于1时,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菌数。2.3薄膜过滤法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计数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取相当于每张滤膜含1g、1ml或10cm2供试品的供试液,若供试品所含的菌数较多时,可取适 宜稀释级的供试液,照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加至适量稀释液中,立即过滤,冲洗,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 培养。2.4培养

15、和计数培养条件和计数方法同平皿法,每张滤膜上的菌落数应不超过100cfu。2.5菌数报告规则以相当于1g、1ml或10cm2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若滤膜上无菌落生长,以v1报告菌数(每张滤膜过滤1g、1ml或10cm2供试品),或v1乘以 最低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3、结果判断3.1需氧菌总数是指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总菌落数(包括真菌菌落数)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是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总菌落数(包括细菌菌落数) 若因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使霉菌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5页共17页和酵母菌的计数结果不符合微生物限 度要求,可使用含抗生素(如氯霉素

16、、庆大霉素)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其他选择 性培养基(如玫瑰红钠培养基)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使用选择性培养基时应进 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3.2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解释如下:101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102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103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以此类推。3.3若供试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检查结果均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控制菌检查法1 1、简述控制菌检查法是用于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检查供试品中是否存在某些特定微生 物。本标准的控制菌为大肠埃希菌

17、CMCC(B) 44102、铜绿假单胞菌CMCC(B) 1010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 26003供试品检出控制菌或其他致病菌时, 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 不再复试。供试液制备及实验环境要求同“微生物计数法”。2 2、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供试品控制菌检查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方法应进行适用性验证。2.1菌种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 为第0袋),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藏。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CMCC(B) 2600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18、aeruginosgCMCC(B) 10104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CMCC(B) 44102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CMCC(B) 50094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 98001生抱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9 CMCC(B)64941 2.2菌液制备将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分别接种于胰酪大豆胨琼 脂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上,3035C培养1824h;将白色念珠菌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2025C培养23天;将生抱

19、梭菌接种于梭菌增菌培养基中置厌氧条件下3035C培养2448h,或接种于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 C培养1824ho上述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 度的菌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C,可在24小时内 使用。生抱梭菌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6页共17页抱子悬液可替代新鲜的菌悬液,抱子悬液保存在2-8C,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2.3阴性对照 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 无菌生长。2.4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控制菌检查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检查

20、项目包括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特性的检查。各培养基的检查项目及所用菌株见下 表2o表2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特性控制菌检杳锂伞甘 培养基特性试验菌株耐胆盐革兰阴性菌肠道菌增菌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抑制能力金黄色葡萄球菌紫红胆盐匍萄糖琼脂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指示特性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麦康凯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大肠埃希菌抑制能力金黄色葡萄球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指示特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RV沙门菌增菌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抑制能力金黄色葡萄球菌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指示特性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三糖

21、铁琼脂培养基指示能力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促生长能力铜绿假单胞菌抑制能力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指示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能力大肠埃希菌梭菌梭菌增菌培养基:促生长能力生抱梭菌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促生长能力生抱梭菌白色念珠菌沙氏匍萄糖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白色念珠菌沙氏匍萄糖琼脂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指示特性白色念珠菌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指示能力 抑制能力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2.4.1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表2的试验菌株与被 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不大于规定的最

22、短培养 时间下培养,与对照培养基比较,被检培养基试验菌应生长良好。242固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用涂布法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表2的试验菌株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平板上,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不大于规 定的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被检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应一致。243培养基抑制能力检查接种不少于100cfu的表2的试验菌株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不大于规定的最短培养时间下培 养,试验菌应不得生长。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7页共17页244培养基指示特性的检查用涂布法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表2的试

23、验菌株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平板上,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不大于规定的 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被检培养基上试验菌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特征、指示剂能力等 英语对照培养基一致。2.5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检查2.5.1供试液制备:按“供试品检查”中规定的方法制备供试液。2.5.2试验菌根据各品种项下微生物限度标准中规定的检查控制菌选择相应的试 验菌株。确认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方法是,采用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试验菌。2.5.3适用性检查按控制菌检查法取规定量供试液及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接入规定的培养基中,采用薄膜过滤法是取规定量供试液,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 加入试验菌,过

24、滤后注入规定的培养基或取出滤膜接入规定的培养基中。依相应控制菌 检查方法,在规定的温度和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应能检出所加试验菌相应的反应特征。2.5.4结果判断上述试验若检出试验菌,按此供试液之被罚和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供试品检查;若未检出试验菌,营销处供试品中的抑菌活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 部通则1105中抗菌活性的去除或灭活),并重新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若经过试验确证供试品对试验菌的抗菌作用无法消除,可认为受抑制的微生物不易存在于该供试品中,选择抑菌成分消除相对彻底的方法进行供试品的检查。3、供试品检查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应经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3.1阳性对照阳性对照试验方法同供

25、试品的控制菌检查,对照菌的加入量应不大于100cfu,阳性对照应检出相应的控制菌。3.2阴性对照以稀释剂代替供试液照相应控制菌检查法检查,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3.3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3.3.1供试液制备和增菌培养取供试品,照“微生物计数法”制成1:10的供试液,取相当于1g或1ml供试品的供试液,接种于适宜体积(经方法适用性试验确定) 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3035C培养1824h。3.3.2选择和分离培养取上述培养物1ml接种至100ml麦康凯液体培养基中,4244C培养2448h。取麦康凯液体培养物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C培养187

26、2h。3.3.3结果判断若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有菌落生长,应进行分离、纯化及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大肠埃希菌;若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或 虽有菌落生长但鉴定结果为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8页共17页3.4铜绿假单胞菌(Pseudo monas aerug inosa3.4.1供试液制备和增菌培养取供试品,照“微生物计数法”制成1:10的供试液,取相当于1g或1ml供试品的供试液,接种于适宜体积(经方法适用性试验确定) 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3035C培养1824h。3.4.2选择和分离培养取上述培养物1ml接

27、种至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E培养1872h。取上述平板上生长的菌落进行氧化酶试验,或采用 其他适宜方法进一步鉴定。3.4.3氧化酶试验将洁净的滤纸片置于平皿内,用无菌玻璃棒取上述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涂于滤纸片上,滴加新配制的1%盐酸N,N-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在30秒内培养物呈粉红色并逐渐变为紫红色为氧化酶试验阳性,否则为阴性。3.4.4结果判断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有菌落生长,且氧化酶试验阳性,应进一步进行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若平板上没有菌 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鉴定结果为阴性,或氧化酶试验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铜绿 假单胞菌。3.5金黄色

28、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3.5.1供试液制备和增菌培养取供试品,照“微生物计数法”制成1:10的供试液,取相当于1g或1ml供试品的供试液,接种于适宜体积(经方法适用性试验确定) 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3035C培养1824h。3.5.2选择和分离培养取上述培养物划线接种于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E培养1872h。3.5.3结果判断若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有黄色菌落或外周有黄色环的白色菌落生长,应进行分离、纯化及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若 平板上没有与上述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的菌落生长,或虽有相符或疑似菌落生长但鉴定 结

29、果为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附件附件1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R-SOP-ZL65-2-01)附件2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R-SOP-ZL65-2-02)附件3控制菌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R-SOP-ZL65-2-03)附件4阳性菌使用记录(R-SOP-ZL65-2-04)修订历史文件修订、变更历史原文件编号现文件编号生效日期修订变更原因SOP-ZL65-1SOP-ZL65-22015.12.1执行2015年版中国药典附件1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1/4)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9页共17页编号:R-SOP-ZL65-1-01检品名称检品来源检品批号检验日期

30、年月日包装规格报告日期年月日批量kg(件)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供试品制备:常规法供试品g(ml)加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PH7.0)(配制批号)至ml细菌数30353035C3 3 天霉菌(酵母菌)总数 23282328C5 5 天培养基配制批号:培养时间月日时月日时培养基配制批号:培养时间月日时月日时原液1:101:100阴性对照原液1:101:100阴性对照12121212121224h24h48h48h72h72h96h120h平均平均结果cfu/gcfu/g、mlml结果cfu/gcfu/g、mlml大肠埃希菌检查菌种编号.试验方法锂伞甘 培养基配制批号培养时间h培养温

31、度C结果备注供试品阳性对照阴性对照BLMUG靛基质附件1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1/4)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10页共17页结论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11页共17页供试品 袋(瓶)结论试验方法口 亚碲酸钠肉汤 口营养肉汤口卵黄氯化钠琼 脂平板口 甘露醇氯化钠 琼脂平板营养琼脂培养革兰染色、镜检营养肉汤培养血浆凝固酶试验结论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2/4)培养基配制批号活螨检查直接检查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菌种编号:培养时间h培养温度C编号:R-SOP-ZL65-1-01结果供试品备注培养基配制批号观察结果培养24时间48(h)72口 平板无菌落生长,结

32、论: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口 平板有菌落生长,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典型菌落形态特征不符, 结论: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口 平板有菌落生长,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典型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 结论:需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及血浆凝固酶试验。培养基配制批号:培养时间:h培养温度:C1、染色观察:口 呈蓝紫色,为革兰阳性菌;口呈红色,为革兰阴性菌2、镜检结果:口球菌、口 芽孢、口荚膜、口单个排列、 口成双排列、口短链状排列、口排列不规则的葡萄状培养基配制批号:培养时间:h培养温度:C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12页共17页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3/4)编号:R-SOP-ZL65-1-01铜绿

33、假单胞菌检查菌种编号:口平板无菌落生长,结论: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口平板有菌落生长,与铜绿假单胞菌典型菌落形态特征不符, 结论: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口平板有菌落生长,与铜绿假单胞菌典型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 结论:需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及氧化酶试验。1、 染色观察:口 呈蓝紫色,为革兰阳性菌;口 呈红色,为革兰阴性菌2、 镜检结果:口 芽孢杆菌、口 单个排列、口成双排列、 口 短链排列观察结果:加1%的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在30S内培养基显色:口由粉红色逐渐变为紫红色,为氧化酶试验阳性,需做绿脓菌素试验;口无上述氧化酶试验阳性显色现象为阴性。试验方法培养基配制批号培养时间培养温度C结果

34、供试品备注BL增菌培养基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平板培养基配制批号观察结果培养 时间(h)244872绿脓菌素培养基配制批号:培养时间:h阴性对照:培养温度:C观察结果:加三氯甲烷35ml,充分振摇搅碎培养基,静置片刻,将三氯甲烷 移至另一试管中,加入1mol/L盐酸试液1ml,振摇后静置片刻观察: 口盐酸溶液呈粉红色,为绿脓菌素阳性;口盐酸溶液呈粉红色,为绿脓菌素阴性。营养琼脂培养培养基配制批号:培养时间:h培养温度:C革兰染色、镜检氧化酶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13页共17页结论结论:本品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检查, 结果_检验人:复核人:微生物限

35、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14页共17页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4/4)编号:R-SOP-ZL65-1-01检品名称检品来源检品批号检验日期年月日包装规格报告日期年月日批量kg(件)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试验方法培养基配制批号培养时间h培养温 度C结果观察备注口EMB口MacC纯培养乳糖发酵 试验生 化试 验靛基质试 验(I)甲基红试 验 (M)乙酰甲基 甲醇生成 试验(V-P)枸橼酸盐 利用试验(C)制备过程革兰染色镜检观察结果:口呈蓝紫色,为格兰阳性菌;口呈红色,为格兰阴性菌结论结论:本品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结果 _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

36、OP-ZL65-2)第15页共17页检验人:复核人:附件2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ZL65-2)第16页共17页培养基名称:编号:R-SOP-ZL65-1-02培养基批号培养基生产厂家对照培养基批号对照培养基生产厂家配制日期年月日使用日期年 月日一、菌液制备(需要的菌种在内划“V”): (1)大肠埃希菌新鲜肉汤培养物1ml,9ml0.9%无菌NaCI溶液,10倍递增稀释; (2)金黄色葡萄球菌新鲜肉汤培养物1ml,9mI0.9%无菌NaCI溶液10倍递增稀释; (3)枯草芽抱杆菌新鲜肉汤培养物1ml,9mI0.9%无菌NaCI溶液10倍递增稀释; (4)白色念珠

37、菌新鲜改良马丁培养物1ml,9mI0.9%无菌NaCI溶液10倍递增稀释; (5)黑曲霉新鲜抱子洗脱液1ml,9mI0.05%(v/v)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NaCI溶液10倍递增稀释检查结果:菌种类型被检培养基对照培养基A/B(%被检培养基菌与对 照培养基上的菌落 落形态皿1皿2平均A皿1皿2平均B大肠埃布困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检验标准被检培养基的菌落数与对照培养基菌落数相比大于7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结论培养温度:_C培养时间:_天检验人:检验日期:年 月 日复核人:附件3控制菌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培养基名称:编号:R-SOP-ZL65-1-03微生物限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