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电机与电器专业_第1页
05电机与电器专业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目录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1电路与磁路教学大纟冈 .5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11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15电机学教学大纲 .19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2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教学大纲.27计算机辅助电机与电器设计教学大纲 .30交直流调速系统教学大纲 .34电力电子技术(2)教学大纲 .38电器学教学大纲 .42电气控制与PLC教学大纲.46工厂供电教学大纲 .49电控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53电器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56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大纲 .60电机的微机控制教学大纲 .64特种电机教学大纲 .66节约与安全用电教学大纲 .69电气安装工培训教学大纲 .72电工

2、材料教学大纲 .75检测与仪表教学大纲 .78成套电器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 .81公关与礼仪教学大纲 .84电子/电气工程CAA技术教学大纲 .88电路与磁路实验教学大纲 .92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95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97电机学实验教学大纲 .100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10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104电器学课程实验大纲 .108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教学大纲 .110电器制造工艺学课程实验大纲 .112电工材料实验教学大纲 .11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15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17计算机辅助电机与电器设计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119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121职业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124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大纲 .129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131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134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学时:56代码:581046专业: 非机类专业制定: 机械制图教研室审核: 钱文伟批准: 马国亮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工程制图是一门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专业基础课,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能力。本课程任务为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培养绘制和阅读机 械图样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国家标准

4、关于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2.熟练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尺寸分析。3.熟练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规律。4.熟练掌握基本立体的投影以及立体表面点的投影。5.熟悉截切体和相贯体投影的求法,熟练掌握相贯线的特殊情况。6.熟练掌握组合体的画法以及尺寸标注,具备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7.具备熟练阅读组合体视图的能力。8.熟悉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熟悉剖视图的概念和画法,掌握断面图和规定画法与简化画法, 理解第三角画法。9.熟悉螺纹的要素、画法、标记等内容。10.熟悉螺纹紧固件的画法、标记等内容。11.掌握齿轮、滚动轴承、键、销的应用和画法。12.掌握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熟悉典型零件的视图

5、表达和尺寸标注。13.掌握极限与偏差的概念,理解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的概念。14.掌握零件上常见结构,具备读懂简单零件图的能力。15.掌握装配图的内容和作用,理解装配图的视图表达以及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和尺寸标注;掌握读装配的方法。三、课程的内容1.绪论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以及学习的方法和要求。2.制图的基本知识国家标准关于图幅、比例、字体、线型、尺寸标注等的基本要求,绘图工具的使用,圆弧连接 的作图方法,平面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绘图的方法和步骤。3.正投影法正投影法的投影规律,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两点的相对位 置关

6、系,重影点的投影,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上点的投影,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的表示方法,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平面上点的投影。4.立体的投影平面立体的投影,平面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回转体的投影,回转体表面点的投影,平面立体 的截切,回转体的截切,圆柱与圆柱正交相贯的相贯线的求解,相贯的特殊情况。5.组合体组合体的分类,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读组合体三视图。6.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视图的种类,剖视图的概念,剖视图的种类,剖切面的种类,断面图,简化画法与规定画法, 第三角画法。7.标准件与常用件螺纹的要素、画法、标记,螺纹紧固件的

7、应用与画法,键、销、滚动轴承、齿轮、弹簧的应用 与画法。8.零件图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与尺寸标注,极限与偏差,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 零件上常见结构,读零件图。9.装配图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装配图的视图表达,装配体中常见的结构,零部件的序号与明细栏,装 配图的尺寸标注,读装配图。四、课程的重点、难点1.制图的基本知识重点:线型、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绘图工具的使用,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平面图形的尺寸 分析和线段分析。难点:线型、尺寸标注等的基本要求。2.正投影法重点:正投影法的投影规律,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难点: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特殊位置平面的

8、投影特性。3.立体的投影重点:平面立体的截切,回转体的截切,圆柱与圆柱正交相贯的相贯线的求解,相贯的特殊情况。难点:平面立体的截切;回转体的截切,圆柱与圆柱正交相贯的相贯线的求解。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4.组合体重点: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读组合体三视图。难点: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5.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重点:视图的种类,剖视图的种类,剖切面的种类,断面图,规定画法、简化画法。难点:基本视图的选用原则,剖视图的标注方法,剖视图的种类和剖切方法的选择。6.标准件与常用件重点:螺纹的要素、画法、标记,螺纹紧固件的应用与画法。难点:螺纹的要素、画法、标记。7.零件图重点:典型零件的视图

9、表达与尺寸标注,极限与偏差,读零件图。难点;极限与偏差,读零件图。8.装配图重点:装配图的视图表达,读装配图。难点:装配图的视图表达,装配图的尺寸标注,读装配图。五、课时分配表序号课程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习题课机动1绪论112制图的基本知识5323正投影法664立体的投影14145组合体10646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667标准件与常用件448零件图449装配图4410复习、机动22合计564862六、考核办法考核办法:闭卷笔试。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期终考试成绩占80%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七、使用说明1.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的。2.本大纲为进行机械制图教学

10、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3.为达到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总学时不少于56学时。八、教材及参考书1.工程制图2.机械制图与微机制图3.机械制图4.机械制图(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成果教材)求。航空工业出版社 钱文伟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先虎主编 航空工业出版社 寇世瑶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寇世瑶主编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电路与磁路教学大纲学时:84代码:581064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和电机与电器专业制订:杨捷审核:平林瑞批准:戚新波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力、供电和电机与电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

11、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并具备进行电工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学 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树立理论联 系实际的观点,增强工程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将起重要有作用。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电路模型,理想电路元件的概念。2.理解电流、电压、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及其参考方向,理解电功率和电能的物理意义,掌握各 量之间的关系。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和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4.掌握分析计算电阻、电压源、电流源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方法,能根据两类约束关系计算 单回路电路。5.理解网络等效变换的概念。能熟练地

12、进行电阻串并联的计算。6.掌握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和有源支路的串并联。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电路的分析计算。7.能熟练地运用支路电流分析法、结点分析法以及网孔分析法求解电路。8.理解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以及弥尔曼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并能熟练运用。9.掌握受控源的概念,能进行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分析。10.理解线性电感元件、线性电容元件的定义、电压电流关系和储能公式。11.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 根据正弦量的瞬时值解析式能画出波形图,根据波形图能写出正弦量的解析式。12.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能利用相量进行正弦量的运算。1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

13、形式,阻抗、导 纳及电路的相量模型。掌握绘制简单电路的相量图。14.掌握相量法,能熟练地利用相量进行正弦电流电路分析。15.掌握正弦电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16.掌握耦合电感元件的同名端的意义和确定方法,耦合电感元件的电压电路关系;正弦交流电路中耦合电杆串并联的计算;简单的含耦合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17.掌握串并联谐振的条件与特点,了解品质因数的意义及其对频率选择影响。18.掌握对称三相正弦量的解析式、波形、相量表达式及相量图。19.掌握三相电路的各种连接方式及其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20.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

14、方法。21.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三相负载不对称时的分析方法;三相功率的测量方法。22.了解二端口的的概念;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导纳、阻抗、传输、混合等参数的物理意义 和确定方法;互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易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变压器的概念。23.理解非线性电阻的概念;掌握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计算方法。24.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场强度和磁导率等磁场物理量的定义;理解磁通连续性原理和安 培环路定律。25.理解铁磁性物质的起始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基本磁化曲线的性质。26.理解磁路的基尔霍夫定律,磁阻与磁导。27.了解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28.理解交流铁心线圈中波形畸变的情况和磁滞损耗、涡流

15、损耗的性质。29.了解交流铁心线圈电路模型的计算。30.理解换路定律,掌握初始值的计算。31.掌握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和解法;稳态和瞬态以及时间常数的概念,一阶电路时间常数的计算。32.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强制分量和自由分量的概念。33.掌握分析直流激励或正弦激励的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阶跃函数的概念及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分析方法。34.了解重机动冲激函数及冲激响应的概念,掌握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分析方法,振荡与非振荡的概念。三、课程的内容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与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元件;电阻电容元件;电流源,单回路电路分析;受控 源、基尔霍

16、夫定律。2.电阻电路电阻的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电阻的星,三角形变换;支路分析法;网孔分析法;结点 分析法;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和诺顿定理;受控源;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3.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元件;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元件;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阻抗的等效 变换及串并联;几种实际电气器件的电路模型;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功率因数的改善;一般正 弦电路的计算。4.耦合电感和谐振电路耦合电感元件;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串联谐振;并联谐振。5.三相电路对称三相正弦量;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

17、的连接;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 的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对称分量。6.二端口网络二端口网络;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和阻抗参数;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互易二 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理想变压器。7.非线性电阻电路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非线性电阻元件;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8.磁路和铁心线圈电路磁场的主要物理量和基本性质;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磁路及磁路定律;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交流铁心线圈中的波形畸变和功率损耗:交流铁心线圈的电路模型。9.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换路定律和初始条件的计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阶

18、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冲激函数和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0.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均匀传输线方程: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均匀传输线的行波:均匀传输线的参数。四、课程的重点、难点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重点: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基尔霍夫定律。难点:受控源,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其参考方。2.电阻电路重点:支路分析法;电阻的星,三角形变换;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和诺顿定理。难点:电阻的星,三角形变换;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3.正弦交流电路重点: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阻 抗的等效变换及串并联。难点:相量形式的基尔

19、霍夫定律;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元件;正弦交流电路中 的电感;电容元件;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阻抗的等效变换 及串并联。4.耦合电感和谐振电路重点:耦合电感元件;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难点: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5.三相电路重点: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对称分量。难点: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6.二端口网络重点: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和阻抗参数;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难点: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互易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7.非线性电阻电路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重点:非线性电阻元件;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

20、的图解法。难点: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8.磁路和铁心线圈电路重点: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磁路及磁路定律;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交流铁心线圈的电路 模型。难点: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交流铁心线圈中的波形畸变和功率损耗。9.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重点:换路定律和初始条件的计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 路的全响应: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难点: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冲激函数和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10.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重点:均匀传输线方程: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均匀传输线的行波。 难点:均匀传输线的行波:均匀传输线的参数。五、课时分配表序号

21、课程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习题课机动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10102电阻电路242043正弦交流电路121024耦合电感和谐振电路665三相电路6426二端口网络447非线性电阻电路228磁路和铁心圈电路449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86210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88合计847410六、实验项目及基本要求实验一 设计实验电路叠加定理的的验证要求:(1)自拟实验方案,提高实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 对性;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2)设计实验方案:合理设计电路及正确选择元件、确定实验参数;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测

22、量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电压。(3) 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DGX-1实验装置。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一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验证性实验,2学时)要求:(1)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 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2)测定有源二端网络电路的外特性,入端电阻、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测定等效电路的外特 性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3)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可调直流恒流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万用表、可调 电阻箱、电位器、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板。实验三RC一阶电路的响应研究(验证性实验,2

23、学时)要求: (1)学习自拟实验方案,合理设计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正确选择元器件、确定实验参 数;分析和研究RC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掌握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进一步学会用示波器观测波形。(2) 设计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分别分析和研究对应的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相应、零状态响 应及全响应。(3)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电路实验板。实验四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验证性实验,2学时)要求:(1)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及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素的测量方法;学习用实验 方法绘制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2)设计实验方案寻找谐振频率点;选择电路

24、参数,提高电路品质因素(3)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双踪示波器、 频率计、电路实验板实验五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定(验证性实验,2学时)要求:(1)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研究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 三角形联接时,在对称和不对称情况下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理解三相四 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2)三相负载星形联接时,分别测量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中线电流、 电源与负载中点间的电压;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分别测量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3)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形套数: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万用表、三相自藕调压

25、器、三相灯组负载、电门插座。七、考核方法教学形式采用教学与启发并行,注重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方法:闭卷笔试八、使用说明1.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专科电路及磁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2.本大纲为进行电路与磁路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 最低要求。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九、教材及参考书1.电路与磁路(第二版)2.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3.电路理论基础(第二版)4.电路原理5.电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蔡元宇主编李翰逊主编周长源主编周孔章主编邱关源主编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学

26、时:60代码:591013专业:适用电类各专业制定:电子教研室审核:杨成利批准:张新成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气、电子通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 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电子技术 工程人员的素质,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基本原理、外特性及主要参数。2.熟练掌握三极管三种组合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电路特点,能利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求其 动态指标:Av、Ri、Ret3.理解图解分析法,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以

27、及电路参数变化对工作点的影响。4.熟练掌握反馈的概念和反馈类型、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5.熟悉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6.掌握典型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入输出方式和参数计算。7.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比例放大器,求和、积分、微分运算电路。8.熟练掌握OCL OTL电路的工作原则、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计算。9.掌握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会判断电路能否振荡。10.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重点掌握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和串联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计 算。会使用三端集成稳压器。三、课程的内容1.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的基本知识;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伏安特性,工作特点及主要参数;二极管理想 模型,恒

28、压降模型及其应用;二极管电路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稳压二极管,发光与光电 二极管的作用和工作特点。2.半导体三极管双极型和单极型三极管的结构和电路符号;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三极管 电路直流分析和工作状态判断;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及三极管电路的交流分析方法;三极管电路 图解分析方法。3.放大电路基础放大电路的功能,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支流和交流分析 方法;各种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及性能指标的估算;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以及 其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差分放大电路的传输特性及输入输出方式;电流源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 用;乙类互补对称放

29、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功率与效率的估算以及甲乙类功放的特 点及电路组成;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集成运算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放大器的组成,其 输入级,输出级构成特点以及理想运放条件。4.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反馈电路的组成及其基本关系式;负反馈放大电路类型,极性的判别以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四种类型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和判别方法;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点及闭环电压增益的估算;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基本运算电路的组成及 其特点。5.线性集成电路的应用简单RC低通,高通电路频率特性的分析方法和波特图的概念;晶体管

30、放大电路的高频特性及集成运放高频参数及其影响;有源低通和高通滤波电路的特性;集成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方 法。6.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模拟乘法器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应用;调制的作用及调幅与解调的基本原理。7.信号产生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的条件;RC , LC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石英晶体振荡电路工作原理及特点;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电压传输特性;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8.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特点;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工作原理和电容滤波电路 特点;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组成,稳压原理及输出电压的估算;集成三端固定和可调输出稳压器 型号,性能特点;开关稳

31、压电路的组成,工作特点。四、本课程的重点、难点1.半导体二极管重点: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二极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难点:二极管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2.半导体三极管重点:双极型和单极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三极管电路的直流和交流分析。 难点: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3.放大电路基础重点:各种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基本性能的估算。难点: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4.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重点: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放大电路及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 难点:负反馈放大电路类型和极性的判别。5.线性集成电路的应用重点:RC电路频率特性的分析。难点:线性集成器件的高频参数及其影响。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

32、档6.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重点:模拟乘法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难点:调幅和解调的基本原理。7.信号产生电路重点:正弦波振荡电路。难点:正弦波振荡电路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8.直流稳压电源重点:线性集成稳压器件的应用难点:开关电源五、课时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习题课机动1半导体二极管442半导体三极管8623放大电路基础141224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141225线性集成电路的应用446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447信号产生电路8628直流稳压电源44合计605010六、实验项目表及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适应电子科技的发展。1.目的:通过实

33、验不仅验证理论正确性,更增加感性认识,体会抽象概念的实际含义,培养较 强的动手能力。2.基本要求(1)认识常用半导体器件,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仪器、仪表。(2)熟悉测量技术和调试方法,能正确读取数据并处理数据。(3)能检查电路故障并排除故障。3.实验题目(1)三极管放大电路(2)负反馈放大电路。(3)运算放大器的应用。(4)OCL功率放大电路。(5)振荡器。七、使用说明1.本大纲依据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制定,适合于通信工程、通信技术、生物 医电、应电及其他弱电专业。2.本大纲为进行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习本课程达到的最低 要求。八、教材及参考书实用标准文案

34、精彩文档1.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胡宴如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电子技术基础上册(第三版)康华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电子线路模拟部分谢广新著石油大学出版社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者高等教育出版社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学时:50代码:591015专业:适用于各电类专业制定:电子教研室审核:杨成利批准:张新成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熟悉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 设计方法,具有应用数字逻辑电路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微机原理

35、、单片机原 理等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数字电子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二进制、十六进制及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规律。2.熟练掌握8421BCD码及了解其它常用的BCD码。3.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基础定律、定理。4.熟练掌握逻辑问题的描述方法。5.熟练掌握用代数法和卡诺图法化简和变换逻辑函数。6.了解分立元件与、或、非、或非、与非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掌握它们逻辑功能及其描 述方法。7.掌握TTL与非门典型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压传输特性、输入特性、输入负载特性、输出特性; 了解噪声容限、TTL与非门性能的改进方法。8.掌握OC门、三态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正确理解

36、OC门负载电阻的计算及线与、线或的概念。9.熟练掌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10.熟悉并正确使用常用组合逻辑器件如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多路分配器、数据选择器、 数码比较器等。11.了解竞争冒险产生的原因,初步具有判断和处理的能力。12.熟练掌握用MSI的数据选择器、译码器、全加器实现其它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13.了解基本RS触发器、主从结构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14.熟练掌握D JK、RS T、T触发器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触发方式、特性及参数。15.熟练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能正确分析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移位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16.掌握单

37、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波形参数的估算。17.掌握施密特触发器的构成原理、回差特性及应用。18.掌握555集成定时器的构成原理及555集成定时器构成各种脉冲电路的工作原理。19.了解D/A和A/D在数字与模拟电路接口中的地位及常用的D/A和A/D芯片。20.掌握倒T型电阻D/A转换器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使用方法。21.掌握逐次渐近型和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使用方法。22.了解采样/保持原理及常用集成采样/保持器件。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三、课程的内容1.数制与代码各种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特点及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规律、8421BCD码及常用的BCD

38、码。2.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规则、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代数法和卡诺图法化简和变换 逻辑函数。3.逻辑门电路分立元件(与、或、非、或非、与非门、异或门)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TTL与非门典型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性、TTL与非门性能的改进方法、0C门和三态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0C门负载电阻的计算、线与和线或的概念、MOS集成门电路工作原理及特点。4.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用SSI设计组合逻辑电路、MSI的原理与应用、竞争冒险产生的原因及判断和处理。5.触发器基本RS触发器、主从结构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触发器的选择与使用。6

39、.时序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逻辑功能表示法、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寄存器 的工作原理及应用。7.脉冲波形的产生于整形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波形参数的估算、施密特触发器的构成原理和回 差特性及应用、555集成定时器的构成原理及应用。8. D/A和A/DD/A和A/D的概念、T型电阻D/A转换器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使用方法、逐次渐近型和双积分 型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采样/保持原理及常用集成采样/保持器件。四、课程的重点、难点1.数制与代码重点:常用的BCD码。难点:常用的BCD码。2.逻辑代数基础重点: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代数法和卡

40、诺图法化简和变换逻辑函数。难点:卡诺图法化简逻辑函数。3.逻辑门电路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重点:分立元件逻辑功能、0C门和三态门的使用方法、线与和线或的概念。难点:TL与非门性能的改进方法、MOS集成门电路工作原理。4.组合逻辑电路重点:用SSI设计组合逻辑电路、MSI的原理与应用。难点:竞争冒险产生的原因及判断和处理。5.触发器重点:主从结构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难点:触发器的选择与使用。6.时序逻辑电路重点: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难点:计数器的应用、寄存器的应用7.脉冲波形的产生于整形重点: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主要波

41、形参数的估算、施密特触发器的回差特性及应用、555集成定时器的应用。难点:施密特触发器的回差特性的分析、555集成定时器的应用。8. D/A和A/D重点:倒T型电阻D/A转换器与双积分型A/D转换器性能指标及使用方法。难点:倒T型电阻D/A转换器与双积分型A/D转换器性工作原理。五、学时分配表序号课程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习题课机动1数制与代码222逻辑代数基础663逻辑门电路6424组合逻辑电路10825触发器446时序逻辑电路10827脉冲波形的产生于整1668D/A和A/D66合计50446六、实验项目及基本要求实验一:门电路的基本逻辑功能要求:了解常用TTL、COM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掌

42、握各种门电路的逻辑符号和功能,学会 用与非门和非门组成其它逻辑门的方法,分析试验结果,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要求:熟悉和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及方法,并正确的测试结果。实验三:计数、译码显示电路要求: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90的逻辑功能,了解74LS48BCD码译码器和共阴极七段数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码显示器,熟悉使用示波器观察分析计数器的输出波形。七、考核方法闭卷考试八、使用说明1.本大纲依据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制定,适合于我校通信工程、通信技术、 生物医电、应电及其他弱电专业。2.本大纲为进行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

43、学习本课程达到的最低 要求。九、教材及参考书1.脉冲与数字电路(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顾德仁主编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闫石主编3.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康华光主编4.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胡锦主编5.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唐程山主编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电机学教学大纲学时:70代码:551002专业: 电机与电器制订: 供用电技术教研至审核: 杨捷批准: 戚新波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机与电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 为进一步学习

44、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 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对各类电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2.熟练掌握分析电机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运用方程式、等效电路、相量图等方法对电机问题进 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了解非正弦时的谐波分析法及非对称时的对称分量法的应用。3.正确理解电机中磁场的性质及其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深入理解电机参数的物理意义并了解其数量概念。4.掌握电机的基本实验方法,并能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5.了解电机在非稳态运行情况下的物理过程及其特点。6.对电机额定值、发热、冷却及温升有较明确的工程概念。三、课程的内容1.绪论部分本课程

45、的性质和任务;认识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电机的主要分 类。2.磁路部分磁路的概念,磁路的基本定律,常用铁磁材料特性,直流磁路的分析计算。3.变压器部分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分类;变压器的额 定值。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主磁通和漏磁通以及磁动势平衡的物理概念,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变压器的归算方法及等值电路,注意基本方程式、相量图和等值电路的一致性;变压器等值电路参 数的物理意义及测量方法;标幺值的概念与计算;变压器运行性能的分析与计算。三相变压器磁路系统的特点;三相变压器绕组连接方式及联结组;绕组联结和铁心结构的不同 对空载电动

46、势波形的影响;三相变压器不对称运行问题的分析方法。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的用途及结构特点;三绕组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等值电路及其 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测定方法;自耦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方程式和等值电路,自耦变压器的容量 关系和分析计算;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变压器的理想并联条件,并联运行时各变压器的负荷分配。变压器空载合闸、突然短路时的瞬变过程,过电流对变压器的影响。4.直流电机部分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换向器的工作原理;直流电机的额定值。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特点;直流电机电枢反应的作用;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 转矩的计算;直流电机的换

47、向过程及改善换向的方法。直流发电机的励磁方式;直流发电机的电压、功率、转矩平衡方程式;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 过程及条件;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直流电机的可逆运行原理;直流电动机的电压,功率,转矩平衡方程式;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 性及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方法与计算;直流电动机的制动运行。5.异步电机部分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异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转差率的意义及其与异步电机不同运行 状态的关系;异步电机的额定值。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分析;异步电机的归算方法;反映异步电动机基本电磁关系的方程 式、相量图和等值电路;参数的物理意义;参数测定方法。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传递关系、功率平衡和转矩平衡;电

48、磁转矩各种表达式;异步电动机的机械 特性和转矩实用公式的应用;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笼型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及最初起动电流和最初起动转矩与电机端电压之间的关系;深 槽式和双笼式异步电动机改善起动性能的原理;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调速方法及特点;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恒转矩负载情况下转子绕组串电 阻调速时电机内部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应计算。异步电机的其它运行方式的工作原理,包括:异步发电机、制动运行、移相器和感应调压器。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起动方法。6.同步电机部分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同步电机的额定值。交流绕组的连接方式;交流绕组感应电动势计算;绕组因

49、数的物理意义及对改善电动势波形所 起的作用。交流绕组磁动势分析与计算方法;脉振和圆形旋转磁动势的性质、波形、幅值及相互关系;漏 磁通的概念及漏抗的物理意义。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电磁关系、电压方程式和电动势相量图;各稳态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同步发电机对称稳态运行特性及其计算。同步发电机的并联投入的条件和方法;同步发电机功率转矩平衡及功角特性;同步发电机并网 有功、无功的调节;并网发电机的静态稳定概念。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的工作原理、方程式和相量图;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同步电动机 和同步调相机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与计算。相序电抗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同步

50、发电机三相突然短路内部的物理过程;瞬变电抗、超瞬变电抗及有关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 及测定方法;突然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短路对同步电机的影响。四、课程的重点、难点1.磁路部分重点:磁路的基本定律,直流磁路的分析计算。难点:直流磁路的分析计算。2.变压器部分重点: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变压器的归算方法及等值电路,变压器 等值电路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测量方法,标幺值的概念与计算,变压器的理想并联条件,并联运行时 各变压器的负荷分配。难点:变压器的归算方法及等值电路,变压器的理想并联条件,并联运行时各变压器的负荷分 配。3.直流电机部分重点:直流发电机的励磁方式,直流发电机的电压、功率、

51、转矩平衡方程式,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及条件,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难点:直流发电机的电压、功率、转矩平衡方程式,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及条件。4.异步电机部分重点: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分析,异步电机的归算方法,反映异步电动机基本电磁 关系的方程式、相量图和等值电路,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传递关系、功率平衡和转矩平衡,异步电动 机的工作特性。难点:反映异步电动机基本电磁关系的方程式、相量图和等值电路,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传递关 系、功率平衡和转矩平衡。5.同步电机部分重点:明确绕组因数的物理意义及对改善电动势波形所起的作用,交流绕组磁动势分析与计算 方法,掌握脉振和圆形旋转磁动势的性质、波形

52、、幅值及相互关系,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电磁关系、 电压方程式和电动势相量图,明确各稳态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同步发电机对称稳态运行特 性及其计算,同步发电机的并联投入的条件和方法。难点: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电磁关系、电压方程式和电动势相量图,同步发电机功率转矩平衡及 功角特性,掌握同步发电机并网有功、无功的调节。五、课时分配表序号课程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习题课机动1绪论222磁路443变压器181444直流电机10825异步电机181446冋步电机1818合计706010六、实验项目及基本要求实验一:直流发电机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定直流发电机的各种运行特性,并根据所测得的运行特性

53、评定该被试电机的有关性能。2)通过实验观察并励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和自励条件。实验二:单相变压器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实验三:三相变压器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三相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三相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实验四: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1)掌握用日光灯法测转差率的方法。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堵转和负载试验的方法。3)用直接负载法测取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4)测定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参数。实验五:三相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1)用实验方法测量同步发电机在对称负载下的运行特性。2)由实验数据计

54、算同步发电机在对称运行时的稳态参数。七、考核方法笔试(闭卷)八、使用说明1.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是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适用我校供用电技术、电力 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2.本大纲为进行电机学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 要求。3.本课程应在修完高等数学、电路、自控原理等课程后开设。九、教材及参考书1.电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汤蕴谬编著2.电机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叶东编著3.电机学(上、下)科学出版社李发海编著4.电机学(上、下)机械工业出版社许实章编著5.电机学中国电力出版社周鹗编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学时:44代码:581136专业:电气自

55、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机与电器、 供用电技术制定:吴君晓审核:马俊龙批准:曹秋霞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普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自动化以及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沟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 识的桥梁;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使学生具备对自动 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定量估算的能力,并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自动控制的任务及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正确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判别系统 控制方式的方法。2.了解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方法,理解传递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动态结构图的绘制及化简。

56、3.了解时域分析法思路,理解时域性能指标的含义及系统阶跃响应特点。掌握定性分析,定量 估计方法,掌握劳斯判据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稳态误差的一般规律及计算方法。4.正确理解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与数学本质,熟练掌握由开环传递函数绘制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及由对数幅频特性(即伯德图) 求传递函数的方法; 熟练掌握奈奎斯特判据及对数稳定判据判断稳 定性的方法; 正确理解稳定裕度的概念,熟练掌握用三频段概念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理解频域指 标与时域指标的对应关系。5.了解典型有源,无源校正装置的特点,初步掌握用期望特性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的方法,了 解反馈校正的作用和复合控制的特点及使用方法。6.了解采样过程及采

57、样定理,掌握离散信号的数学描述,了解脉冲传递函数概念,了解离散系 统的一般分析方法。三、课程的内容1.自动控制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控制系统的组成开环控制,闭环、反馈控制,控制器、执行机构、被控对象、检测装置;设定值、被控量、反 馈量、干扰量;根据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绘制方块图。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动态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时域分析法;时域响应的性能指标;一阶,二阶系统 的时域响应分析;系统稳定性及劳斯判据;稳态误差的概念及分析。3.频域分析法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求取方法;图形描述方法,奈氏图,伯德图;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稳定裕量; 三频段概念及系统分析方法。4.控制系统的校正实用标准文案精彩

58、文档校正装置,迟后校正、超前校正、滞后一超前校正;期望特性法;反馈校正与复合控制。5.离散控制系统采样过程与采样定理;保持器;z变换;脉冲传递函数;离散系统性能分析。四、课程的重点、难点1.自动控制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控制系统的组成重点:开环控制,闭环、反馈控制;难点:根据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绘制方块图。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重点: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劳斯判据。难点:动态微分方程的建立;稳态误差的概念及分析。3.频域分析法重点: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求取方法;奈氏图,伯德图;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稳定裕量。难点:三频段概念及系统分析方法。4.控制系统的校正重点:校正装置,迟后校正、

59、超前校正、滞后一超前校正。难点:期望特性法;反馈校正与复合控制。5.离散控制系统重点:保持器;z变换;脉冲传递函数;离散系统性能分析。难点:采样过程与采样定理。五、课时分配表序号课程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习题课机动1概论4422拉氏变换223数学模型10104分析方法181425校正方法8626机动2合计44366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六、实验项目表及基本要求实验一典型环节的Matlab仿真要求:学习构成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了解电路参数对环节特性的影响;学习典型环节阶跃响 应的测量方法,并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学习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实验内容中的电路进行仿真。实验二二阶系统的

60、Matlab仿真要求:研究二阶系统的特征参数,阻尼比Z和无阻尼自然频率3n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定量分析Z和3n与最大超调量bP和调节时间ts之间的关系; 学会根据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传递函 数; 学习用MATLA仿真软件对实验内容中的电路进行仿真。实验三上水箱液位PID控制要求:了解比例(P)、比例积分(PI)、比例微分(PD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规律各 自的作用。七、考核办法考核方法:笔试闭卷八、使用说明1.本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高职高专专门课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制定的,适用于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力系统自动 化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