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法制史模拟卷一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1-4个正确答案)1春秋时期最早将刑书铸在铁鼎上公布的是AA晋国B郑国C楚国D齐国1周初法制的指导思想是CA恭行天罚B敬天保民C明德慎罚D亲亲 尊尊2唐高宗时期的立法活动,主要是制定了AA贞观律B永徽律疏C唐六典D开元律疏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你认为以下哪项是 这方面的规定AA实行责任内阁制B公布法律之权由参议院行使C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D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4明朝的会审制度主要有ABCDA朝审B三司推事C大审D热审E秋审二分析题左传 记载: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 “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分析这一 事
2、件产生的历史意义.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 “铸刑书于鼎, 以为国之常法 ”,将法律条文铸在刑鼎上, 公布与 众,史称铸刑书。 使郑国在向封建制转形的道路先迈了一步, 这是中国法律历史上一件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法律事件, 它宣告了中国奴隶制法律形式的结束和封建成文法的诞生, 拉开中 华法系的序幕,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成文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简答题1简述李悝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法经是由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1)法经的内容。在篇目结构上,法经共有六篇:一为盗法 ,二为贼法,三为 囚法(或作网法),四为捕法 ,五为杂法 ,六为具法 。其中盗法 、贼 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 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
3、的法律规定。 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 判罪犯的法律规定, 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囚法、捕法 两篇多属于诉讼法的范围。杂法是关于 “盗贼 ”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 了“六禁 ”,即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徒禁、金禁等。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 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 “具其加减 ”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中的总则部分。(2)法经规定了主要罪名、各种刑罚及相关的法律适用原则,涉及的内容已比较广泛,其基本特点在于维护封建专制政权, 保护地主的私有财产和奴隶制残余, 并且贯彻了法家 “轻 罪重刑 ”的思想。(3)法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封建成文法
4、典,在中国封建立法 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首先, 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战国时期 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 法经作为李悝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这一时期 社会变革的一种肯定。其次, 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 定了重要基础。从体例上看, 法经六篇为秦、汉所直接继承,成为秦律、汉律的主要篇 目,魏、晋以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名例 ”为统率,以各篇为分则的完善的法典体例。在内容上,法经中 “盗 ”、“贼”、“囚”、“捕”、“杂”、“具”各篇的主要内容也 大都为后世封建法典所继承与发展。2简述北齐律的特点及历史地位.北齐律在武成帝河清
5、三年由封述等人主持编纂完成,其主要特点有三:其一,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北齐律分为十二篇,全律共九百四十九条,较六十篇的汉律,十八 篇的魏新律,二十篇的晋律,北魏律都大为简省.其二,进一步改革法典体例,省并篇目.将晋律的刑名,法例合并为一篇,称为名例,冠于律首增强了整部法典的科学性.改北魏律的宫卫律为禁卫律,增加违制律.其三,在内容上锐意创新,推行礼法结合.北齐律所创制之重罪十条综合概括封建宗法制 度,强化了对封建三纲的维护;还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制度.北齐律 条文简明,篇章合理,完成了自汉代以来封建法典由繁至简的改革过程.隋朝统一全国以后,没有采用北周的大律,而采用北齐律为蓝本制定开皇律
6、,就是因为北齐律 的规制更科学,更成熟.隋开皇律和后来的唐律,皆采十二篇的体例,并以名例律开篇;北 齐律的五刑制度为隋唐封建五刑制度的定型奠定了基础;其重罪十条被稍加变革,改为十恶为隋唐以后历朝所沿袭.3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答:清末主要的预备立宪活动包括:(1)制定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于1908年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钦定宪法大纲分正文(“君上大权 ”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 ”两) 部分。实质: 钦定宪法大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条文内容上,都体现了 “大权统于朝廷, 庶政公诸舆论 ”的精神。其突出特点就是皇帝专权、人民无权。(2)成立宪政编
7、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筹备机关。实质:该机关实为 “预备立宪 ”的御用机构。(3)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谘议局是清末 “预备立宪 ”时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谘议局 实质是不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下地方议会的性质。 资政院是清末 “预备立宪 ”时清政府设立的中 央咨询机构,它实质上也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组织。(4)抛出十九信条 。十九信条承继了钦定宪法大纲的基本精神,但在内容上被迫 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的权力,然而却没有规定人民的权利。从实质上看, 钦定 宪法大纲是清末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而玩弄的政治骗局。 钦定宪法大纲 通过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 “宪法 ”的外衣, 以法律的形式
8、确认君主绝对权力, 体现了清朝 贵族企图继续维护专制统治的意志和愿望。而 十九信条是在武昌起义爆发后, 清朝政府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而被迫抛出的宪法性文件。但由于其继续体现皇统精神,因此,十九信 条的颁行没有挽救清朝的灭亡。 十九信条 的公布,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的最后记录。 四 论述题1从唐律的内容分析说明中国古代法是特权法与等级法.一、中国古代法是等级法:“中国封建法律的发展历史也就是礼教向其渗透并与之融合的历史,礼与法共同服务于封建 特权。 ”“儒家所鼓吹的法律上的不平等原则,如 八议 、官当之类,最终使法律成为维护 封建等级制度等级制和良贱之别的统治工具, 使法律失去了 正义与平等 的含
9、义。 ” 纳“礼入 法”的结果就是 “中国古代法是完完全全的等级法,特权法。 ”所谓 “刑不上大夫 ”,这句话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对贵族、官吏不能处罚,而是说不能不 加区别地用刑。而所谓区别,无非是指官、民的差别和品位的高下。同一种行为,由于行为 人的身分、地位不同,就该有不同的处理,适用不同的法律。这方面最重要的制度怕要算 “ 八议 ”、 “官当”了。“八议”是关于贵族官僚们犯罪时减免其刑罚的制度。它的渊源极其久远,但制度化却 是在魏晋以后。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法典唐律中就有这一条,而且,以后历朝的法律都沿 用了这种制度。具体说来, “八议 ”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等八项
10、,用现在的话说,有资格入“议 ”的不外皇亲国戚、贵族官僚者流。这类人犯了罪,可以适用 “议、请、减、赎 ”等办法。也就是说,可以适用一套特别的程序,除本人可以 不出庭,不受刑讯之外,还可以享有其他各种特权,包括由大臣们集议,奏请皇帝核准等, 结果总是要减免他本来应受的刑罚。此外,对于不在 “八议 ”范围之内的一般官吏,又有 “ 官当 ”和“免”的办法。 “官当”就是以官抵罪,“免”则是以免官来代刑。什么品级的官 可以抵多大的罪,如何折算,这些都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最后,享受 “八议 ”的人的亲属 也享有相应的特权, 而具体享受特权的大小和多少,则根据贵族、 官吏的品级,以及他们之 间的亲疏高下
11、关系来确定。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多而且细,相当复杂。 二、唐律是一部官吏特权法 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官吏都享有特权, 但官吏享有特权之多, 没有一个王朝能够与唐代相比。1八议属于八议范围的人,一般是皇亲贵戚、达官显宦。他们犯了死罪,法司不能直接处 理,而要先奏明皇帝,请皇帝允许法司集体商议怎么办,议定再报请皇帝裁决。应议者,犯 流罪以下,例减一等。2上请上请的适用范围比八议更广些。 应议者期以上亲和五品以上官, 犯了死罪均可上请。 应请者犯流以下罪和应议者一样,例减一等。 在唐代,职事官三品以上为贵,而五晶以上为 通贵。3.减比议和请又广泛一些。七品以上官和得请者的期以上亲,例减一等。4官当议、请、
12、减是指犯罪后如何处理,已经判刑的怎么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 是官当。官当起源于北魏,北魏律有五等列爵及在官品令从第五起以阶当刑二岁的规定。南朝陈律亦有官当,但与唐的官当有些不同。五岁、四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并居作。其三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一年赎。其二岁刑,有官者赎论。一岁刑,无官亦赎 论。唐代的官有职事官、散官、卫官、勋官的区别。5.赎官吏犯杖罪以下,通通可以用铜赎罪,不用决杖。官吏犯徒流,原则上要用官来当罪, 但有两种情况也允许用铜来赎罪。一是罪轻,不尽其官,留官收赎。比如犯者是五品官,一 官当徒两年,可是他只犯了徒一年的罪, 这时就可保留官位, 用铜赎罪。另一种情况是官小
13、 不尽其罪,这时,余罪收赎。6除免对官吏犯罪,用得最多的是除名、免官、免所居官。除名是官爵悉除,免官是二官 并免,爵及历任官不受降等影响的可以保留。免所居官,是免其一官,他官保留。除名、免 官、免所居官,或官当,乍一看似乎丢了官,其实未丢,因为唐律还有个叙法,除名是六载 以后听叙,依出身法。7在监禁方面受到的优待一般犯罪要戴两种刑具;枷和扭。但七品以上官,只戴扭,不戴 榴。在审讯时,对拒不招供者可以拷讯。七晶以上官不拷讯,而是据众证定罪。在行刑方面,官吏也不失优待。唐律规定:除恶逆以上罪,五品以上官,死刑不行于市七品以上官及皇族犯斩刑以下罪,绞于隐处。唐律也规定了对官吏从严的措施,监临主守在其
14、管 地犯了奸、盗罪要从严。2评述清代的会审制度.清代在审判制度方面, 继承了明朝诉讼制度。 在会审组织和会审制度方面, 清朝在承袭明朝 会审制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出一套更为完善的会审体制。 明朝有 “热审”“朝审 ”。 清沿明 制, 也有 “热审”和“朝审”。清又创设了与 “朝审”并行的 “秋审”。具体而言,清代会审制度的 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九卿会审 : ”是在明朝 “九卿圆审 ”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会审组织。 “九卿”包括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等九个重要的官员。凡是 全国性的重要案件, 特别是每年判决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 需要由九卿组成最高一级的会审
15、机构会同审理,以示重视。2)秋审 :秋审是指复审各省地方判处斩、绞监候死刑案件的制度。 因在每年秋季进行,故名 “秋审 ”。 清朝将明朝的朝审发展为 “朝审 ”秋“审”两大类。 清沿明 制,凡严重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 如谋反、谋大逆等, 应立即处决的叫 “斩立决 ”或“绞立决 ”; 如危害性不大或有可疑之处,则判以 “斩监候 ”或“绞监候 ”,暂缓处决,延至秋天,由九卿会 审再作决定。 可见秋审案件主要是复审地方上报的斩监候和绞监候案件。 秋审制度始于清 顺治十五年,当时规定每年秋审之前,各省督抚先将省内所有监候案件,会同布政使、按察 使进行复审,提出初步意见,呈送刑部。 由刑部各司分类编印成册,分送九卿、詹事、科 道,供秋审备阅参考。 至八月,在天安门外金水桥西会同审理。 清朝经秋审的案件,一般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等四种情况处理。3)朝审 朝审是指由朝廷派员会审死囚案件的制度。 一般于每年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公、侯、伯会审判处监候的死罪囚犯,然后分别作出不 同处理,称为 “朝审 ”。清代朝审与秋审并行,先朝审,后秋审。 朝审是由刑部每年秋天八月,对所管辖的京师地 方监候死囚,届时派王公大臣在天安门外金水桥朝房审理。 朝审时,三法司、九卿、詹事、 科道入座,当堂命吏对应死人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知识培训人员课件
- 六年级日记校园日记350字(14篇)
- 《我和神笔马良过一天》满分作文500字(10篇)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黑钻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农村水土保持服务合同书
- 同学聚会策划方案流程
- 社会现象中的新质生产力体现
- 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产品案例
- 医患关系概述
- 联考速写课件
- 《实验心理学(第3版)》 课件全套 白学军 第1-11章 实验心理学概论-阅读
- 一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查房汇报
- 电池热管理机组知识
- 《电力行业职业技能标准 农网配电营业工》
- 《戏曲服饰欣赏》课件
- 《公共基础知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统考试题含解析
- 电力营销业务培训课件
- 技术方案评审表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作业设计
- 人美小学美术五上《第1课:肖像艺术》课件
-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