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7九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的古诗文翻译及赏析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 是 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谩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 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注释】1 徐门:即徐州。谢雨,雨后谢神。2 簌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3 缲车(sdo 骚),抽思之具。缲,通缫。4 牛衣:编草使暖,以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谩思茶:很想喝茶。谩,泛,
2、满,一作漫。【赏析】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 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 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 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 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 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
3、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 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 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 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 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 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 苏轼似2 /
4、7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 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 读这样的词, 会使 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 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 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 由于灾 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 例如簌簌, 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 在句首是句法倒装, 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 并合乎 平仄的要求, 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 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 才说明作者是从簌 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 43 岁(
5、 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 了严重旱灾, 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 得雨后,他又 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 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 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 但在作者 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缲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 多么细心, 多么兴奋。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 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
6、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 还是瓜农的叫卖声, 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 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 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 走 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 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 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 又担心农忙季节, 农家无人, 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 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 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 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
7、材开拓了新的天地。敲门试问野人家, 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 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 留给读者去想像, 更是 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浣溪沙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 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 位置。对于古典诗歌3 / 7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此词为作者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 作品艺术上颇具匠心, 词中从农
8、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 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 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上片写景,也写人,并点出季节,生动地勾勒出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画面: 作者从枣树下走过, 枣花簌簌地落了他一身, 这时候, 他耳边听到了村子里从南 到北传来一片片缫丝车缫丝的声音, 又看到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 正叫卖黄瓜。 作者抓住富有季节性特征的一些事物, 有声有色地渲染出浓厚的农 村生活气息。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接下来一句写作者骄阳下口干舌燥的感受。 结尾一句, 写作者以谦和的态度 向村野百姓求茶, 一则显示出词人热爱乡村、 平易朴实的情怀,
9、二则暗示了乡间 民风的淳厚。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苏轼在徐州做知州时写了五首浣溪纱,记述了作者的村野见闻和感受。 此其四。首句写景兼写人,同时又点明了时令。簌簌,像声词,描摹枣花飘落时发出 的细微的声音。枣树是北方常见的果树, 多种植在场圃旁或者是村庄的田间地头。 因为其经济价值较高又不大影响庄稼的生长, 故深得农民的喜爱。 每至初夏, 麦 子将熟的季节, 那稠密的黄色的小花便挂满了枝头。 微风拂动, 小小的枣花纷纷 而下。大概作者正行至在枣树下, 那清香四溢的小花便洒满他的衣襟。 作者从寻 常的枣花落笔,渲染出了浓
10、厚的农村生活气息。次句 村南村北响缫车写所闻。 蚕事已毕,茧子丰收,村妇们开始忙碌起来了。它们要趁紧张的麦收来临之前,赶忙把茧子缫成丝,来换回生产、生活的用品以备麦收之用。怪不得走到那里, 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缫车声呢! 紧接着下句牛衣古柳卖黄瓜是写所见。 牛衣泛指 用粗麻织成的衣服。作者徜徉在枣树下,抬眼望去,就在道口那棵六书下,一位 身着粗麻衣服的农人正在叫卖刚上市的黄瓜呢! 枣花簌簌,缫车声声, 再加上叫 卖黄瓜的吆喝声,这是一首多么悠扬的田家音乐啊!如果说词的上片是通过作者伫立村头, 谛听静观,拍摄下了农村日常生活的 一个侧面, 展现了蚕事、瓜果丰收后的繁忙景象的话, 下片则记述了村外旅行中 的一件生活小事,从中可见作者平易近人的作风。 年过半百的他大概是走路累了, 又喝了几杯酒的缘故吧! 在初夏暖暖的阳光里,觉得意倦口渴了,很想喝碗清茶。 于是就敲门试问野人家。野人家指村野的一户人家。敲门试问有一点探询之意, 是想打听一下老乡家有没有清茶, 并不是要求人家必须得提供。 这一举动充分表 明苏轼是以一个普通过路人的身份出现在老百姓的面前的。他不愿意惊扰百姓, 更不愿意摆老爷的官架子。作为州官的他,向老百姓求茶喝,态度如此之谦和, 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4 / 7的。五代北宋文人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极其少见, 苏轼在徐州做知州期间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粉帕用具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针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售后服务管理手册客户反馈快速响应及处理方案
- 避免侵权行为承诺书7篇
- 合同履行守信承诺保证承诺书(7篇)
- 小手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鞣酸小檗碱膜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笔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数卡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双点涂层联合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儿童多指畸形手术方法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联想喷墨打印机墨盒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水质检测培训
- 探析缅甸小说《如愿》的审美文化价值
- 1.1 昆虫(教学设计)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 锦瑟课件李商隐
- 公墓园安全管理制度
- 变速箱修理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 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